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五十三 (10)

1. 方論(三十一)

仍命刊印。博施化域。誠不刊之秘書也。得之者。實希世之奇遇焉。可謂生死出於指掌。有是理矣。

程永培跋曰。吾吳天士葉先生凡治吐血症。皆祖葛可久十藥神書。更參以人之情性。病之淺深。隨宜應變。無過不及。治無不愈。然亦治之於初病之時。與夫病之未經深入者,若至五臟遍傳。雖盧扁亦莫可如何矣。家藏此書有年。幾獲脈望。故亟付梓。然書中僅列十方。世皆以方少忽之。

不知十方中錯綜變化。有幾千百方。故復採周氏之說。使人粗曉,業是者更察虛損二字。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不致概以六味開手矣。

劉桂曰。葛可久十藥神書。其方治勞損吐血。頗有功效。但疑太平丸後跋曰。此方利人甚眾。所得貺不可勝紀。未嘗妄傳非人。余漸老,恐致泯失。由是編次。與子孫濟人無窮之利云。觀此等語。知其非葛氏之書矣。可久。豪傑士也。雖醫術亦所不屑為之。豈區區言利者哉。

姑蘇志。有可久傳。稱其著書有醫學啟蒙。經絡十二論。而不載是書。非其所著也明夫。(續醫說)

按弟堅曰。余嘗疑續醫說。稱葛可久十藥神書。觀其跋語。知非葛氏之書。而今本則云。鬍子瞻得之於異人。傳於子孫一語。不及可久矣。頃閱修月魯般經後錄。具載十藥。又有可久跋。正與其言符。且據李濂醫史。及湖海搜奇。可久之學。特受其父。而是書有先師字樣。益可疑也,然魯般經。

為元季明初之書。與可久眉睫相接。則贗書之成。殆在可久存世之日。豈以其盛名而然乎。

〔亡名氏上清紫庭追勞仙方〕醫藏目錄一卷,存

老叟自序曰。吾自處世以來。精研藥術。急救濟危。針灸明堂。無不詳覽。尋文檢籍。洞視五臟之盛衰。緬懷古人。世莫能究。至如晉景公何為而死。虢太子何為而生。吾思刮骨續筋。開腸取病。惟有傳屍之病。最為難測。雖是患起一身。變動萬種矣。為醫者。能明脈候。察病根本。

如此治療。固不為難。若差毫釐。則失千里。夫傳屍勞者。皆因三尸鬼疰。九蟲傳災。具載其原。以開未悟。

劉淵然序曰。人之百病。莫甚於癆瘵。始於一身。終則延蔓。而有滅門之禍。甚則及乎親友。不已慘哉。因存先師原陽趙公手編治勞方論。蓋出紫庭法中。皆前代明師所論。治要方法。實為簡切。問嘗以之施人。無不奇驗。是用鋟刻。以廣流傳。倘苟有是病。而得是書者。不待開津啟鑰。

而可以續命於危急之秋矣。且使人人得以同躋於仁壽。實所願也。洪武二十九年。歲次丙子孟秋。章貢體玄子劉淵然書。

〔呂氏(復)四時變理方〕佚

按上見於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滑氏(壽)醫韻〕佚

按上見於明史本傳。

〔攖寧生要方〕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白話文:

方論(三十一)

這本書仍然要刊印。廣泛施予大眾,這真的是一本不該埋沒的祕籍。得到它的人,確實是世間罕見的奇遇。可以說,生死都掌握在你的手中,確實有這樣的道理。

程永培在跋文中說:我們吳地的名醫葉先生,凡是治療吐血的病症,都遵循葛可久《十藥神書》的理論,再根據每個人的性情、病情的輕重深淺,隨機應變,不多也不少,沒有治不好的。不過,這也僅限於在疾病初期或者病情還沒有深入的時候。如果到了五臟六腑都受到影響的程度,即使是名醫扁鵲也無能為力了。我家收藏這本書很多年了,差點就錯過了,所以趕緊把它印刷出來。然而,書中只列出了十個藥方,世人都因為藥方少而輕視它。

他們不知道這十個藥方中,錯綜變化,可以衍生出幾千幾百個藥方。所以,我再次採用周先生的說法,希望能讓大家稍微了解其中奧秘,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更應該仔細研究「虛損」這兩個字,分辨病症是從上到下,還是從下到上,這樣才不會一開始就全都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

劉桂說:葛可久《十藥神書》,用來治療勞損吐血,確實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懷疑書中《太平丸》後面的跋文說:「這個藥方幫助了很多人,得到的饋贈數不勝數,從不隨便傳給不適合的人。我漸漸老了,擔心這個藥方會失傳,因此整理出來,讓子孫後代可以有無窮的利益。」看了這些話,就知道這不是葛可久寫的書。葛可久是個豪傑之士,雖然醫術高明,也不屑於講這些利益的事情,怎麼可能說這些求利益的話呢?

《姑蘇志》中有葛可久的傳記,說他寫的書有《醫學啟蒙》、《經絡十二論》,但是沒有提到這本書,所以很明顯這不是他寫的。(續《醫說》)

按:我的看法是,我曾經懷疑《續醫說》中提到的葛可久《十藥神書》。看了跋文,就知道這不是葛可久寫的。而現在的版本卻說是胡子瞻從異人那裡得到的,傳給了子孫後代,沒有提到葛可久了。最近我看了《修月魯般經後錄》,裡面詳細記載了十種藥,還有葛可久的跋文,正好與這個說法相符。而且根據李濂的《醫史》和《湖海搜奇》的記載,葛可久的學問是從他父親那裡繼承的,但是這本書裡卻有「先師」的字樣,更加讓人懷疑。但是《魯般經》是元末明初的書,和葛可久相隔不遠,那麼這本假書的出現,很可能就在葛可久還在世的時候,難道是因為他的名氣太大了嗎?

【佚名《上清紫庭追勞仙方》】醫藏目錄一卷,現存

一位老者在序言中說:我自從開始做人以來,就精研藥術,急於救助危難,針灸明堂等醫術無不詳細了解。尋找文獻,洞察五臟的盛衰,緬懷古人,世人無法理解。至於晉景公為什麼會死,虢太子為什麼會活下來,我認為,刮骨續筋,開腸取病這些,只有傳屍之病最為難測。雖然病發於一身,卻會產生萬種變化。作為醫生,能夠了解脈象,察覺疾病的根源。

這樣治療,自然不難。如果差之毫釐,就會失之千里。所謂傳屍勞,都是因為三尸鬼作祟,九蟲傳播災禍,詳細記載了它的根源,以啟發那些還不明白的人。

劉淵然在序中說:人的各種疾病中,沒有比癆瘵更嚴重的了。開始只是在一個人身上,最後卻會蔓延,導致滅門的災禍,甚至會影響到親友,實在太慘了。因此,我把先師原陽趙公親自編寫的治療勞損的方論留存下來。這些方論都出自《紫庭法》中,都是前代名醫所論述的,治療方法簡潔有效。我曾經用這些方法來治療別人,沒有不靈驗的,因此把它們刻印出來,廣為流傳。希望如果有得了這種病的人,能夠得到這本書,不用再去尋找其他方法,就可以在危急的時刻延續生命。而且還能讓人們都能夠長壽,這是我最大的心願。洪武二十九年,歲次丙子孟秋,章貢體玄子劉淵然書。

【佚失《呂氏(復)四時變理方》】

據說出自《九靈山房集》,滄洲翁所傳。

【佚失《滑氏(壽)醫韻》】

據說出自《明史》本傳。

【佚失《攖寧生要方》】醫藏目錄一卷,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