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五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十二 (1)

1. 卷五十二

2. 方論(三十)

〔陸氏(仲遠)千金聖惠方〕佚

江南通志曰。陸仲遠。青陽人。醫不嗜利。有逸士風。能察腧穴經脈。審榮衛順逆。軒履到門。日數百。而園池竹石。觥籌鏗鏗然樂也。年老思九子芙蓉不能去。日著千金聖惠方。子孫守之。遂家於此。

〔堯氏(允恭)德安堂方〕補元志一百卷,未見

〔王氏(開)增注醫鏡密語〕補元志一卷,未見

倪燦曰。王鏡澤失其名。蘭陵人。

按王鏡澤名開字啟元。見於金華府志。今據著其名。

〔孫氏(允賢)醫方集成〕佚

王元福序略曰。文江孫氏集諸方取切要者。各以類編。名為大成。各類首又取三因及嚴氏諸家之說。合而為編。庶觀者得其說。而求其方。瞭然在目矣。編成求序。鋟梓以廣其傳。使閱方者。一覽而盡得之。可省蓄方之繁。而行遠者。亦可挾以自便。或可為衛生之一助云。辛酉至治初元。文江王元福序。

〔熊氏(彥明)類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十卷,存

題詞曰。醫方集成一書。四方尚之久矣。蓋所謂濟生拔萃。宣明論。瑞竹堂。孫子和徐同知□方。尤為切要。所不可遺。本堂今得名醫選取奇方。增入孫氏方中。俾得通貫。名曰醫方大成。重新繡梓。以廣其傳。合眾流而歸一源。使覽者便之。不必求之他書可也。明醫之士。幸共鑑之。

熊均曰。孫允賢文江人。元仁宗延祐中。選醫方集成。予先祖彥明公選宣明拔萃等方。而附益之。是謂醫方大成。

四庫全書提要曰。類證南北經驗醫方大成十卷。舊本題元文江孫允賢撰。本名醫方集成。此本為錢曾也是園所藏。猶元時舊刻。目錄未題。至正癸未菊節。進德書堂刊行。前有題識曰。醫方集成一書。四方尚之久矣。本堂今得名醫選取奇方。增人孫氏方中。俾得通貫。名曰醫方大成云云。則坊賈所為。非允賢之舊矣。

按,先子曰。是書稱南北經驗者。謂南北之城。寒燠各異。然書中諸方。用之通治。俱得其效驗。故以命書者也。後閱吉田意庵(宗恂)釋是書。南北之義。與先子之說相符。

〔熊氏(宗立)醫書大全〕二十四卷,存

自序曰。醫善專門。方貴經驗。古今方書。傳於世者甚眾。蓋初學之士。猶臨海問津。焉能適從哉。書林舊刊文江孫氏醫方集成。後之名醫。續增宣明拔萃等方。又謂之大成。是皆經歷效驗。有不待試而百發百中者。誠衛生之捷徑也。然其方中證類混雜。分兩欠明。俾我同志。

不無憾焉。余自幼多病。喜讀醫書。暇日因取前方。芟證歸類措方入條。復選諸名方中。有得奇效。而孫氏未嘗採者。與夫家世傳授之秘。總彙成編。凡二十四卷。目之曰醫書大全。各卷分門。各門析類。各類載方。方名之上。次序順流。以一二三四之數。而標記之。與目錄互相貫通。

白話文:

方論(三十)

〔陸氏(仲遠)千金聖惠方〕(已失傳)

《江南通志》記載,陸仲遠是青陽人,他行醫不貪圖名利,有隱士的風範。他能準確地診斷人體的穴位經脈,並判斷氣血運行的順逆,因此每天來求醫的人數眾多,但他在家裡仍能享受園林池塘、竹子石頭,以及飲酒作樂的閒情逸致。晚年時,他懷念九子芙蓉的美好,捨不得離開,於是撰寫了《千金聖惠方》,讓子孫繼承,並因此在當地安家落戶。

〔堯氏(允恭)德安堂方〕(《補元志》一百卷,未見)

〔王氏(開)增注醫鏡密語〕(《補元志》一卷,未見)

倪燦說,王鏡澤(失傳其名)是蘭陵人。

經過考證,王鏡澤,名為王開,字啟元,此記載於《金華府志》。現在依照此記載記錄他的名字。

〔孫氏(允賢)醫方集成〕(已失傳)

王元福在序言中略述:文江孫氏收集了各家醫方,並選取其中重要的部分,按照類別編排,命名為《大成》。每一類別的開頭,又採用了《三因》以及嚴氏等各家的學說,將它們綜合編寫在一起,希望讀者能理解這些學說的精髓,進而尋找適合的醫方,使其一目了然。這部書編寫完成後,便請求作序,並雕版印刷以廣為流傳,讓閱讀醫方的人能夠一看就明白,可以省去儲存大量醫方的麻煩,而遠行的人也可以方便攜帶,或許能對養生保健有所助益。辛酉年(應為元朝至治初年),文江王元福作序。

〔熊氏(彥明)類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十卷,現存)

書中題詞說:《醫方集成》這本書,四方已經推崇很久了。其中所說的《濟生拔萃》、《宣明論》、《瑞竹堂》、《孫子和徐同知□方》等,尤其重要,不可遺漏。本堂現在得到名醫選取的奇效良方,增加到孫氏的醫方中,使其更加完整貫通,並命名為《醫方大成》。重新修訂刊印,以廣為流傳,將眾多流派的醫方歸於同一源頭,讓閱讀者方便查閱,不必再去尋找其他的書籍。希望各位醫界同仁,一同鑑賞。

熊均說,孫允賢是文江人,元仁宗延祐年間,編選了《醫方集成》,我的先祖熊彥明公又選取了《宣明拔萃》等醫方加以增補,這就是《醫方大成》。

《四庫全書提要》中說,《類證南北經驗醫方大成》共有十卷,舊的版本題為元代文江孫允賢撰寫,原名為《醫方集成》。這個版本是錢曾也是園所收藏的,仍是元朝時期的舊刻本。目錄上沒有署名。至正癸未年(應為1343年)菊月,進德書堂刊行。書前有題識說:「《醫方集成》一書,四方已經推崇很久了。本堂現在得到名醫選取的奇效良方,增加到孫氏的醫方中,使其更加完整貫通,並命名為《醫方大成》」等等。由此可知,此書是由坊間商人所為,並非孫允賢的原本。

經考證,我的先父說,這本書之所以稱為《南北經驗》,是因為南北兩地,氣候寒熱差異很大,然而書中的醫方,卻可以普遍通用,都能獲得療效,所以才這樣命名。後來,閱讀了吉田意庵(宗恂)對這本書的解釋,發現他對南北的理解,與我先父的說法一致。

〔熊氏(宗立)醫書大全〕(二十四卷,現存)

自序說:醫學講求專精,醫方貴在經驗。古今的醫方書籍,流傳於世的非常多,對於初學者來說,就像在海邊詢問渡口一樣,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書林曾經刊刻過文江孫氏的《醫方集成》,後來的名醫又陸續增補了《宣明拔萃》等醫方,並稱之為《大成》,這些都是經過實踐驗證有效的,不需要試驗就能百發百中,確實是養生的便捷途徑。但是,這些醫方中,證候分類混雜,劑量不明確,讓我們同道中人,難免感到遺憾。我從小體弱多病,喜歡閱讀醫學書籍,閒暇時便將這些舊醫方拿出來,刪去重複的內容,按照證候歸類,並將醫方編排成條目。又從各家名方中,選取了具有奇效,但孫氏沒有採用的醫方,以及家族世代相傳的秘方,總之匯編成這部書,共有二十四卷,命名為《醫書大全》。每一卷都按照不同的病症分類,每一類又細分,每一類都記載了醫方。在醫方名稱的上方,依序標上數字一二三四等,與目錄互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