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八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八 (11)

1. 方論(二十六)

共八百餘方。凡四十三門。鋟諸板。以遺天下與來世。噫。是書比千金聖惠雖略。比本事必用則詳。家藏一本。以備緩急。老幼可安堵矣。仁人之利。豈不博哉。或曰。用藥如用兵。徒守古法。不知合變。鮮不敗事者。紙上語何可恃耶。僕曰。不然醫之有方書。如射之有正鵠。

雖不必中。而失亦鮮矣。若夫智悟神聖。學精工巧。心術之妙。運於杳冥之中。而應於色脈之表。則方書特土苴爾。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淳熙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承議郎簽書南康軍判官廳公事徐安國謹序。

〔衛生家寶湯方〕,宋志三卷,闕

〔葉氏(大廉)錄驗方〕,書錄解題三卷,存

陳振孫曰。大社令延平葉大廉撰。

跋曰。葉氏錄驗方。大廉先世所傳。平日受用者也。大廉少好藏書。而於方書。尤所注意。宦遊四方。每歲卒傳錄成冊。雖所積卷帙甚富。前此未見人用。或用而未見其效。與夫大廉疑之而未敢輕用者。皆不敢傳之於人。大廉嘗見醫家有能療人之病。而少有授人以方者。每自思之。

與其施藥於人。豈若錄已驗之方。使其傳之浸廣。遂略分門類。別為上中下三卷。俾壽春劉良弼三山許堯臣二醫士。詳加校正。而鑱本於龍舒郡齋。淳熙丙午孟冬朔。延平葉大廉謹書。

李景和跋曰。上葉氏錄驗方。大社頃在龍舒。面以見授。具言集此書之不苟。予歸而試之。如治傷寒神授解肌湯。補心七寶丹等藥。皆有奇效。予後為霅為婺日。兩獄遇有病囚。居民間值時氣。輒施解肌湯為劑。動以數十斤許。服者無不立愈。得名神捷。誠不忝。江淮間人。多信用之。它所或未之見。予故刻之東陽郡齋。嘉泰甲子九月望。潯陽李景和書。

〔王氏(執中)既效方〕佚

王𧸗曰。峽州教授王執中刊一書。名既效方。(百一遠方)

白話文:

這本書總共有八百多個藥方,分成四十三個類別,將它們刻在木板上,留給後世。唉!這本書雖然比不上《千金方》、《聖惠方》那樣廣泛,但比《本事方》更詳細實用。如果家裡能收藏一本,就能應付緊急情況,讓老少都能安心。這真是仁人君子的廣大恩惠啊!

有人說:「用藥就像用兵,如果只守著古法,不知道隨時應變,很少不失敗的。書本上的道理怎麼可以完全相信呢?」我說:「不是這樣的。醫生有藥方,就像射箭有箭靶一樣,雖然不一定每次都射中,但很少會偏離太遠。至於那些天賦異稟、學問精深、技巧巧妙、心術高明的醫生,他們能在隱微之處洞察病因,從臉色脈象中診斷病情,那麼藥方對他們來說就像是泥土一樣不重要了。所以說,要能達到高明的境界,還是要靠個人的領悟。」

淳熙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承議郎簽書南康軍判官廳公事徐安國謹序。

《衛生家寶湯方》,宋代志書記載有三卷,但現在已經失傳。

《葉氏(大廉)錄驗方》,書錄解題記載有三卷,現在還保存著。

陳振孫說:這是大社令延平人葉大廉所撰寫。

跋文說:這本《葉氏錄驗方》是葉大廉的祖先傳下來的,是他們平日使用有效的藥方。葉大廉從小就喜歡藏書,尤其對醫方特別留意。他到各地當官,每年都會將收集到的藥方記錄成冊。雖然累積了很多卷,但之前沒有人使用過,或者用了卻沒有效果,以及葉大廉自己覺得可疑而不敢輕易使用的,他都不敢傳給別人。葉大廉曾經看過一些醫生能治好病,卻很少把藥方傳授給別人,他常常這樣想:與其自己用藥幫助別人,不如把已經驗證有效的藥方記錄下來,讓它廣為流傳。於是,他就大致將藥方分類,分成上、中、下三卷,請壽春的劉良弼和三山的許堯臣兩位醫生仔細校正,然後在龍舒郡的官署刻印出版。淳熙丙午年孟冬初一,延平葉大廉謹書。

李景和跋文說:我之前在龍舒時,曾親自向葉大廉請教過這本《葉氏錄驗方》,他詳細說明了收集這本書的嚴謹態度。我回去試用後,發現它治療傷寒的「神授解肌湯」、補心的「七寶丹」等藥方,都非常有效。後來我在霅州、婺州任職時,兩地的監獄裡有生病的囚犯,或是居民得了時疫,我就常常使用「解肌湯」來治療,每次都用幾十斤的藥材。服藥的人很快就好了,因此得到了「神捷」的美名,真是名副其實。江淮一帶的人大多相信這本藥方,其他地方可能還沒見過。所以我把它刻印在東陽郡的官署。嘉泰甲子年九月十五日,潯陽李景和書。

《王氏(執中)既效方》,已失傳。

王𧸗說:峽州教授王執中刊印了一本書,名為《既效方》。《百一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