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八 (10)

1. 方論(二十六)

代郡楊倓序。

宋史楊存中傳曰。存中子倓。簽書樞密院事。昭慶軍節度使。

陳振孫曰。楊氏方二十卷。樞密楊倓子靖以家藏方一千二百十有一首。刻之當塗。世多用之。

按子靖仕履。宋史欠詳。今考之錢塘六和塔石刻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八段。子靖所書。署曰。左朝請郎。尚書都官員外郎。兼玉牒所檢討官。兼權戶部員外郎楊倓。崔敦詩。玉堂類稿。有楊倓除節度使制。稱特授靖海軍節度使。依前提舉佑神觀。進封繁時郡開國侯。加食邑五百戶。

食實封二百戶。又有賜徽猷閣學士太中大夫提舉神佑觀楊倓上表再辭免。除靖海軍節度使簽書樞密院事進封雁門郡開國侯加食邑實封。不允。仍斷來章批答。又有賜昭慶軍節度使楊倓辭免知荊南府。不□詔不得。更有陳請詔。又有賜昭慶軍節度使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楊倓上表。

再免知江陵府。不允。不得再有陳請。詔是。皆可以補史之遺文。

〔胡氏(元質)總效方〕宋史十卷,佚

按東密延璽跋楊氏方曰。樞密洪楊二公。給事胡公。前後守當塗。各有方書。鋟木於郡中。亦遺愛之一端也。其名曰洪氏集驗。楊氏家藏胡氏經效云。此胡氏方。似元質所著。而宋志總字。恐是經訛。

〔陸氏(遊)續集驗方〕宋志二卷,佚

跋曰。予家自唐丞相宣公。在忠州時。著陸氏集驗方。故家世喜方書。予宦遊四方。所獲亦以百計。擇其尤可傳者。號陸氏續集驗方。刻之江西倉司民為心齋。淳熙庚子十一月望日。吳郡陸某謹書。(文集)

〔朱氏(端章)衛生家寶方〕宋志六卷,闕

徐安國序曰。傳云。古之人不在朝廷之上。必居醫卜之中。醫卜賤伎。而有道之士。所注意焉。何也。吉凶死生。民之大患也。卜以知來。醫以起死。與民同患。孰先斯二者。故世之奇人。道不時遇。和光同塵。與世俯仰。不鬻卜於人間。則賣藥于都市。蓋憂國惠民。無所發泄。

不得不然也。若乃進而撫世。澤加於民。視醫卜之伎。猶日中之爝火耳。何足溷吾天君耶。今有人焉。不以聲華榮利易其心。而刻意方藥。形愁思眇。若逃世之士不得志者之所為。是必愛人利物之誠。發於天性。有不容自已者。則古岐伯伊尹大倉公張長沙其人也。而今於南康郡守朱公端章見之焉。

公政不徒善。志在及物。曰。問民疾苦。州刺史事也。而民之疫癘。則疾苦之大者。吾可勿問乎。乃辨四時寒暑燥濕之氣。處方治藥。家訪廬給。旦旦以之全活者眾矣。復於暇日。召州從事徐安國。出方書數編示之曰。此書傳自先世。或經手錄。無慮百方。世莫得睹。將廣。

其慮蒐羅未盡。而利不博。盍為余增廣之。僕久蓄是志。耳剽目竊。編類猥多。稟命而退。復加訪討。或僚朋秘以全生。鄉貴貴珍而世鬻。寒儒窮年集驗。方士肘後密傳。一旦盡得之。刪去繁重。採掇秘要。與類相從。咸歸於條貫。就道齊而正焉。公喜而名之。曰衛生家寶。

白話文:

[方論(二十六)]

由代郡的楊倓作序。

《宋史·楊存中傳》記載,楊存中的兒子楊倓,曾擔任簽書樞密院事,並被授予昭慶軍節度使的官職。

陳振孫說,楊氏的醫方共有二十卷,樞密楊倓的兒子楊靖將家中收藏的一千二百一十一首醫方刻印在當塗,許多人都在使用這些醫方。

考證楊靖的仕途經歷,《宋史》中記載不夠詳細。現在根據錢塘六和塔石刻《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八段的內容,是楊靖所書,署名為:「左朝請郎、尚書都官員外郎、兼玉牒所檢討官、兼權戶部員外郎楊倓」。崔敦詩的《玉堂類稿》中,有楊倓被任命為節度使的詔令,稱其被特別授予靖海軍節度使,並依例兼任提舉佑神觀,晉封為繁時郡開國侯,增加食邑五百戶,實際食封二百戶。另外,還有賜予徽猷閣學士、太中大夫、提舉神佑觀的楊倓上表再三辭免,朝廷任命其為靖海軍節度使、簽書樞密院事,並晉封為雁門郡開國侯,增加食邑及實際食封,但楊倓仍不接受。朝廷下旨不再接納他的辭呈。還有賜予昭慶軍節度使楊倓,辭免知荊南府,朝廷不准,下詔不得再辭。又有楊倓的陳情詔。還有賜予昭慶軍節度使、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的楊倓上表,再次辭免知江陵府,朝廷不允許,下詔不得再有陳情。這些詔令都可以補充《宋史》中缺失的記載。

《胡氏(元質)總效方》在《宋史》中記載有十卷,現已失傳。

根據東密延璽在《楊氏方》上的跋文記載,樞密洪公、楊公和給事胡公先後在當塗任職,各有醫方著作,並在郡中刻版印行,這也是他們愛護百姓的一種表現。這部醫方名為《洪氏集驗》、《楊氏家藏胡氏經效》,這裡所說的《胡氏方》,應該是元質所著,而《宋史》中記載的「總」字,可能是抄寫時的錯誤。

《陸氏(遊)續集驗方》在《宋史》中記載有二卷,現已失傳。

跋文說,我家從唐朝丞相宣公在忠州時,就著有《陸氏集驗方》,因此家中世代喜愛醫方書籍。我宦遊四方,所得醫方也有數百種,我選擇其中最值得傳播的,命名為《陸氏續集驗方》,並在江西倉司民為心齋刻印。淳熙庚子年十一月望日,吳郡陸某謹書。(出自文集)

《朱氏(端章)衛生家寶方》在《宋史》中記載有六卷,現已缺失。

徐安國在序言中說,古人有言:「不在朝廷之上,必在醫卜之中。」醫卜雖然是被人輕視的技藝,但有道之士卻會關注它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吉凶生死是百姓最大的憂患。占卜可以預知未來,醫術可以起死回生,能夠與百姓共同面對憂患的,莫過於這兩項。所以世間的奇人異士,如果生不逢時,無法在朝廷施展抱負,就會選擇隱居世俗,與世人同流合污,不販賣占卜之術於民間,就只能在都市販賣藥物。這是因為他們憂國憂民的心情,無處發泄,不得已而為之。如果能夠在朝廷施展抱負,為百姓謀福利,那麼看待醫卜這些技藝,就像太陽下的螢火蟲一樣,又何必讓這些技藝來擾亂自己的心志呢?如今有這樣一個人,不以名聲和榮華富貴動搖他的心志,而是專注於醫方藥物,他神情憂愁,若有所思,像一個懷才不遇的隱士所為。這必定是因為他愛護百姓、利於萬物的真心,出於天性,無法自已。像古代的岐伯、伊尹、扁鵲、張仲景就是這樣的人。而今在南康郡守朱公端章身上,我看到了同樣的精神。

朱公的政績不僅做得好,他的志向還在於關懷百姓。他認為,關心百姓的疾苦,是州刺史的職責。而百姓的疫病,是疾苦中最大的問題,他怎能不聞不問呢?於是他就仔細辨別四時寒暑燥濕的氣候變化,開立處方,調製藥物,親自到百姓家中探訪,並給予醫治,每天因此而活下來的人很多。之後他在閒暇時,召集州從事徐安國,拿出數冊醫方給他看,說:「這些書是從祖先傳下來的,有些是經過手抄的,大約有數百個方子,世人沒有機會看到。我想將它們廣為流傳,但又擔心收集得不夠全面,利益不夠廣泛,你何不替我加以增廣呢?」我長期以來就有這個想法,平常也收集了不少醫方,便遵照他的命令而退下,又去廣泛地探訪收集。有些是從官僚朋友那裡秘密獲得的,有些是從鄉間富貴人家那裡以高價買到的,有些是貧寒的讀書人多年積累驗證的,有些是方士秘傳的。一旦全部收集到,就刪去重複的,選取精華,按照類別歸納整理,使之條理清晰,方法正確。朱公看了非常高興,並將其命名為《衛生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