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八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八 (8)

1. 方論(二十六)

〔徐氏(若虛)易簡歸一〕佚

吳澄序曰。近代醫方。惟陳無擇議論。最有根柢。而其藥多不驗。嚴子禮剽取其論。而附以平日所用經驗之藥。則既兼美矣。王德膚學於無擇。易簡三十方。蓋特為窮鄉僻原。醫藥不便之地。一時救急而設。非可通於久遠。而語於能醫者流也。是以不免於容易苟簡。其有以來施盧之攻也宜。

且加瘧痢之證。病源不一。治法自殊。世有執無痰不成瘧。無積不成痢之說。而概用一藥者。或驗於甲。而不驗於乙。人但咎其藥之不靈。而孰知由其辨之不明哉。數見病瘧者。對證依施氏用藥。又數見病者。對證依嚴氏用藥。證各不同。無不應手愈。信夫對證之明。而處方之當者。

其效如此。德膚局以四獸斷下二藥。豈可不笑也耶。德膚以來。增補其書者凡三。曰孫。曰施。曰盧。豫章徐若虛昔以進士貢儒。而工於醫。又取四易簡而五之。名曰易簡歸一。其論益微密。其方益該備。施盧且當避席。而況王若孫乎。雖然。微密非易也。該備非簡也。非易非簡。

而猶曰易簡。蓋不忘其初。吾取其有功於愈疾。有德於人而已。於書之難易繁簡也。夫何計。(文集)

按醫方類聚中所載王氏易簡方。與德膚書不同。不知出於何人。其體例亦類錄四家而成編。豈徐若虛所著者歟。山本萊園(允)嘗輯為一卷。雖非完璧。使覽者易於運用也。

〔夏氏(德懋)衛生十全方〕宋志十三卷,佚

四庫全書提要曰。衛生十全方三卷。奇疾方一卷。宋夏德撰。德字子益。其里貫始末未詳。是書有唐仲友原序。云。友人夏子益裒其師傳之方。經常簡易。用輒得效者。為十卷。並取舊所家藏他方。掇其佳者。為二卷。附以自著奇疾方一卷。共十三卷。則此書非一人之所著。

觀其治腰腎疼方。即唐鄭相國方。其明證也。今從永樂大典錄出。輯為上中下三卷,雖與原書卷數。十不逮其三四。然諸證方藥論說亦已略具其中。如肝脹離魂。眼見禽蟲飛走。及眼赤。渾身生斑。毛髮起如銅鐵。鼻中毛長五尺。口鼻腥臭。水流有鐵色。蝦魚等證。皆罕見之變怪。

而治法甚為平近。蓋本於相傳禁方。不主尋常之軌轍。他如奏功散之治產後中風。率皆平正簡當。則固非徒矜新異者矣。書錄解題。僅載奇疾方一卷。宋史藝文志所載。則書名卷數。與仲友序併合。其奇疾三十八方。已附見傳信適用方中。又散見本草綱目中。然不可以他書所引。

轉廢其本書。故仍輯為一卷。附之於後。至其孰為師傳之十卷。孰為家藏舊方之二卷。則已不可辨別。故亦合而編之焉。

〔治奇疾方〕書錄解題一卷,佚

陳振孫曰。夏子益撰。凡三十八道。皆奇形怪證。世間所未見者。

〔亡名氏中興備急方〕宋志二卷,佚

白話文:

[徐氏(若虛)易簡歸一]

吳澄在序言中說,近代醫方中,只有陳無擇的理論最有根基,但他的藥方卻大多無效。嚴子禮抄襲了他的理論,再加入自己平時常用的經驗藥方,就兼具了兩者的優點。王德膚向陳無擇學習,整理出簡易的三十個藥方,這主要是為了偏遠鄉村,醫療條件不便的地方,作為一時的急救之用,並不是要給高明的醫生參考的,所以難免會有粗略簡單的地方。其中有些方子,可以用來治療像瘧疾和痢疾這種病,但病因各有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也應該不同。世俗流傳著「沒有痰就不會得瘧疾,沒有積滯就不會得痢疾」的說法,而用同一個藥方治療,有時對這個人有效,對另一個人就無效,人們只責怪藥方不靈驗,卻不知道是因為沒有明確辨別病因。我見過很多得瘧疾的人,按照施氏的藥方對症下藥,也見過很多病人,按照嚴氏的藥方對症下藥,因為病症不同,用藥後都立刻痊癒了。可見,辨證明確,用藥恰當,效果就是如此。王德膚以四獸來判斷病情,並給出下二藥,實在令人覺得可笑。自王德膚之後,增補這本書的有三人:孫氏、施氏和盧氏。豫章的徐若虛過去以進士的身份貢獻於儒學,而又精通醫術,他取了《易簡方》的四部分,加以整理歸納為五部分,並命名為《易簡歸一》。他的理論更加精微細密,藥方更加全面完備。施氏和盧氏都應該避讓三分,更何況是王氏和孫氏呢?雖然如此,精微細密並不容易,全面完備也不簡單。既不簡單也不容易,卻仍然稱之為「易簡」,大概是沒有忘記它最初的宗旨吧。我認為這本書對於治病有功勞,對人們有幫助而已,至於書的難易繁簡,又何必去計較呢?

按,《醫方類聚》中所記載的王氏《易簡方》,與王德膚的書不同,不知道出自何人,它的體例也像是收錄了四家的內容而成。難道是徐若虛所著?山本萊園曾經把這本書整理成一卷,雖然不夠完美,卻能讓讀者更容易運用。

[夏氏(德懋)衛生十全方]

《四庫全書提要》中說,《衛生十全方》有三卷,《奇疾方》有一卷,是宋朝夏德懋所著。夏德懋字子益,他的籍貫和經歷不清楚。這本書有唐仲友的序言,說他的朋友夏子益收集他師父傳授的藥方,這些藥方簡單常用,而且效果很好,共整理成十卷,又把自己家藏的舊方,挑選好的,整理成兩卷,加上自己寫的《奇疾方》一卷,總共十三卷。由此可見,這本書並不是一個人寫成的。

觀察書中治療腰腎疼痛的藥方,就是唐朝鄭相國的藥方,這就是證明。現在從《永樂大典》中錄出,整理成上、中、下三卷,雖然和原書的卷數相比,只有十分之三四,但各種病症的藥方和理論也大致具備了。像肝脹導致的魂魄不安、眼睛看到禽蟲飛舞,以及眼睛發紅、全身長斑、頭髮像銅鐵一樣豎起、鼻毛長達五尺、口鼻腥臭、流出的水有鐵鏽色、身上生蝦魚等病症,都是罕見的怪異病症。

而治療方法卻很平和簡近,大概是來源於世代相傳的秘方,不拘泥於尋常的方法。其他像奏功散治療產後中風,也都平和、正當、簡單易用,可見並非只是為了追求新奇。書的目錄解題只記載了《奇疾方》一卷,而《宋史·藝文志》所記載的書名和卷數,與唐仲友的序言是一致的。《奇疾方》的三十八個方子,已經附在《傳信適用方》中,也散見於《本草綱目》中。但不能因為其他書中引用了,就廢棄這本書,所以仍然整理成一卷,附在後面。至於哪十卷是師父傳授的,哪兩卷是家藏舊方,已經無法辨別,所以也一起編入其中。

[治奇疾方]

陳振孫說,這是夏子益所著,總共三十八個方子,記載的都是奇異的病症,世間罕見的。

[亡名氏中興備急方]

(沒有翻譯內容,因為原文只標示了書名和卷數,沒有其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