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六 (1)

1. 卷四十六

2. 方論(二十四)

〔太醫局方〕讀書後志十三卷,佚

趙希弁曰。上元豐中。詔天下高手醫。各以得效秘方進。下太醫局驗試依方製藥鬻之。仍模本傳於世。

〔張氏(耒)治風方〕書錄解題一卷,佚

陳振孫曰。張耒文潛所傳。凡三十方。

東都事略曰。張耒。字文潛。楚州淮陰人也。幼穎異為文。從蘇轍學。轍見其文愛之。舉進士。為臨淮主簿壽安尉。鹹平丞。蘇軾亦深知之。稱其文。召為太學。元祐初。為正字。遷著佐郎,改著作郎。兼史院檢討。在館八年。顧義自守泊如。擢起居舍人。請郡。以直龍圖閣知潤州。

徙宣州責監黃州酒稅。徙復州。起為通判黃州。移知袞州。召為太常少卿。甫數月。後以直龍圖閣知穎州。又徙汝州。復坐元祐黨落職。主管明道宮。初耒在潁。聞蘇軾之訃。以師弟子禮舉喪。言者以為言。遂貶房州別駕。黃州安置。五年。得自便。居陳州。尋主管崇福宮。

卒。年六十。

〔初氏(虞世)古今錄驗養生必用方〕宋志三卷(讀書後志作十六卷)佚

趙希弁曰。養生必用方十六卷。上皇朝初虞世撰。序謂古人醫經行於世者多矣。所以別著書者。古方分劑。為今銖兩不侔。用者頗難。此方其證易詳。其法易用。苟尋文為治。雖不習之人。亦可無求於醫也。虞世本朝士。一旦削髮為僧。在襄陽。與十父遊從甚密。

陳振孫曰。養生必用書三卷。靈泉山初虞世和甫撰。紹聖丁丑序。

朱彧曰。世傳。婦人有產鬼形者。不能執而殺之。則飛去。夜復歸就乳。多瘁其母。俗呼為旱魃。亦分男女。女魃竊其家物以出。兒魃竊外物以歸。初虞世和甫名士善醫。公卿爭邀致。而性不可馴狎。往往尤忽權貴。每貴人求治病。必重誅求之。至於不可堪。其所得賂。旋以施貧者。

最愛黃庭堅。常言黃孝於其親。吾愛重之。每得佳墨精楮。奇玩必歸。魯直語朝士云。初和甫於余。正是一兒旱魃。時坐中有厭苦和甫者。卒爾對曰。到吾家。便是女旱魃。(可談)

陸游曰。初虞世字和甫。以醫名天下。元符中。皇子鄧王生。月餘得癇疾危甚。群醫束手。虞世獨以為必無可慮。不三日王薨。信乎醫之難也。(老學庵筆記)

周密曰。初虞世所集養生必用方。戒人不可妄服金虎碧霞丹。乃詳其說云。狀元王俊民字康侯。為應天府發解官。得狂疾。於貢院中。嘗對一石碑。呼叫不已。碑石中若有應之者。亦若康侯之奮怒也。病甚不省覺。取書冊中交股刀。自裁及寸。左右抱持之。遂免出試院。未久,疾勢亦已平復。

起居飲食如故。但愔愔不樂。徐醫以為有疾。以碧霞金虎丹吐之。或謂心藏有熱。勸服治心經諸冷藥。積久為夜中洞泄。氣脫肉消。食不前而死。(齊東野語)

〔續必用方〕藝文略一卷,佚

白話文:

方論(二十四)

  • **《太醫局方》**這本書,共十三卷,已遺失。 趙希弁說:在宋神宗元豐年間,朝廷下詔徵集天下醫術高明的醫生,各自將有效的秘方獻上。太醫局負責驗證這些藥方,並依照藥方製作成藥販售,同時將藥方原本保留下來流傳於世。

  • **《張氏(耒)治風方》**這本書,共一卷,已遺失。 陳振孫說:這本是張耒,字文潛所傳下來的,總共有三十個藥方。 《東都事略》記載:張耒,字文潛,是楚州淮陰人。他從小就聰明過人,寫文章很有天賦。他跟隨蘇轍學習,蘇轍很喜歡他的文章,推薦他去參加進士考試。他先後擔任過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丞等官職。蘇軾也很賞識他的文才,稱讚他的文章。後來他被召入太學任職,元祐年間,擔任正字,後升為著作佐郎,又改任著作郎,兼任史院檢討。他在史館任職八年,為人謹守本分,安分守己。之後升為起居舍人,請求外調地方,以直龍圖閣的身份擔任潤州知州。 後來他被貶到宣州擔任黃州酒稅監,之後又調到復州。後來重新起用為黃州通判,之後又調任袞州知州。接著被召回朝廷,擔任太常少卿,但只做了幾個月。之後又以直龍圖閣的身份擔任穎州知州,之後又調任汝州知州。因為元祐黨案被牽連而遭貶官,負責管理明道宮。當初張耒在穎州時,聽到蘇軾的死訊,以師徒之禮為他辦喪事,有人因此進讒言,於是張耒又被貶為房州別駕,安置在黃州,過了五年才獲得自由。之後他住在陳州,不久之後負責管理崇福宮,最後過世,享年六十歲。

  • **《初氏(虞世)古今錄驗養生必用方》**這本書,宋志記載共三卷(《讀書後志》記載共十六卷),已遺失。 趙希弁說:《養生必用方》共十六卷,是宋朝初期虞世所撰寫。他在序言中說,古代流傳下來的醫書很多,之所以另外寫這本書,是因為古代藥方的劑量與現在的度量衡不同,使用起來很困難。這本書詳細說明了疾病的症狀,使用方法也很容易。只要按照書中所說的方法治療,即使是不懂醫術的人,也可以自己治療,不需要求助於醫生。虞世是宋朝人,後來突然出家當了和尚,在襄陽的時候,跟十父的交情很深。 陳振孫說:《養生必用書》共三卷,是靈泉山的初虞世和甫所撰寫,紹聖丁丑年寫的序言。 朱彧說:世間傳說,婦女若生下產鬼的形狀,不能抓住殺死,產鬼就會飛走,晚上又會回來吃奶,讓母親非常憔悴,俗稱這種鬼為旱魃,分為男女兩種。女旱魃會偷家裡的物品出去,男旱魃則會偷外面的東西回家。初虞世,字和甫,是當時有名的士人,也很擅長醫術,公卿大臣都爭相邀請他看病,但他個性不喜歡跟人應酬,常常怠慢權貴。每次有達官貴人求他看病,他一定會獅子大開口,索取高額的報酬,但又把所得的錢財都施捨給了貧困的人。 他最喜歡黃庭堅,常常稱讚黃庭堅很孝順父母,因此對他特別看重。每次得到好的墨、精美的紙張或珍奇的玩物,一定會送給黃庭堅。黃庭堅對朝廷大臣說:「初和甫對我來說,就像一個小旱魃。」當時在場的人有人很討厭初和甫,馬上就反駁說:「到了我家,他就是個女旱魃了!」(可談) 陸游說:初虞世,字和甫,以醫術聞名天下。元符年間,皇子鄧王出生,一個多月後得了癲癇病,情況非常危急,群醫都束手無策。只有虞世認為沒有什麼大礙,結果不到三天,鄧王就過世了。這證明醫術實在是很難精通啊!(出自《老學庵筆記》) 周密說:初虞世編纂的《養生必用方》中,告誡人們不可以亂服金虎碧霞丹,並詳細說明了原因。狀元王俊民,字康侯,擔任應天府解試官時,得了狂病,在貢院中,對著一塊石碑不停呼喊,好像石碑中有人回應他,又好像康侯在憤怒。病情嚴重到不省人事,他拿起書冊中的交股刀,割傷自己一寸,左右的人把他抱住才免於更嚴重的傷害。之後他被送出考場,不久之後,病情就逐漸平復。 他恢復了正常的作息和飲食,但總是悶悶不樂。徐醫師認為他生病了,就用碧霞金虎丹讓他吐,有人認為他心臟有熱,勸他服用治療心經的寒涼藥物。長時間下來,他開始在夜裡腹瀉不止,氣虛肉消,吃不下飯而死。(出自《齊東野語》)

  • **《續必用方》**這本書,收錄在《藝文略》中,共一卷,已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