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五 (5)

1. 方論(二十三)

王應麟曰。慶曆八年二月癸酉。以南方病毒者乏方藥。為頒善救方。

馬端臨曰。慶曆善救方一卷。兩朝藝文志云。詔以福州奏獄醫林士元藥下蠱毒。人以獲全。錄其方。令國醫類集附益。八年頒行。

〔周氏(應)簡要濟眾方〕(玉海曰。一云廣濟。)宋志五卷,佚

宋史仁宗紀曰。皇祐三年五月乙亥。頒簡要濟眾方。命州縣長吏。按方劑救民疾。

蘇軾跋曰。先朝值夷狄懷服。兵革寢息。而又體質恭儉。在位四十有二年。宮室苑囿無所益。故民無曝賦。而生齒歲登。墾田日廣。至於法令。則去苛慘尚寬簡。守令則進柔良退貪殘。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廣惠以廩惸獨。寬恤以省力役。除身丁之算。弛鹽榷之令。

用能導迎休祥。年穀登衍。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膚而瀹骨髓矣。然猶慊然。憂下民之疾疹。無良劑以全濟。於是詔太醫集名方。日簡要濟眾。凡五卷。三冊。鏤板模印。以賜郡縣。俾人得傳錄。用廣拯療。意欲錫以康寧之福。隮之仁壽之域。已而縣與律令同藏。殆愈一紀。

窮達之民。莫或聞知。聖澤壅而不宣。吏之罪也。乃書以方版。揭之通會。不獨流傳民間。痊疴愈疾。亦欲使人知上恩也。後之君子。儻不以為誚。歲一檢舉之。使無遺毀焉。(東坡大全集)

王應麟曰。皇祐簡要濟眾方五卷。皇祐中。仁宗謂輔臣曰。外無善醫。其令太醫。簡聖惠方之要者。頒下諸道。仍敕長吏拯濟。令醫官使周應編。三年頒行。

按弟堅曰。是書。陳晃二氏。並不著錄。惟唐慎微劉完素書引之。而朝鮮國醫方類聚。載臟腑一類。其方出聖惠者。僅薏苡散。酸棗人丸。硇砂丸三方。余皆彼書所無。不知何故也。平胃散一方。世為出局方。不知其本於是書。自余諸方。亦多可資用者矣。

〔司馬氏(光)醫問〕宋志七卷(蘇軾司馬溫公行狀。作七篇。),佚

〔葛氏(懷敏)神效備急單方〕宋志一卷,佚

東都事略曰。葛懷敏始以父蔭。授西頭供奉官。懷敏通時事。善希合。故多薦其才者。嘗為益州路提點刑獄。知隰莫保雄滄滁六州。陝西用兵。為涇原秦鳳經略安撫副使。元昊寇鎮戎軍。賊引兵偽遁。懷敏遂率諸將趣定州。環慶路都監劉賀以蕃兵五千。與賊戰不勝而潰。懷敏入保定川砦。

涇原鈐轄曹英又敗於砦之東北隅。懷敏所部人奔駭。懷敏為眾所擁。幾蹂踐死。輿至壅城乃蘇。賊遂圍城。懷敏與諸將謀。赴鎮戎軍。賊斷其歸路。與諸將遇賊。遂長驅。直抵渭州。初懷敏之除鄜延也。范仲淹言其怯懦不知兵。遂徙涇原。卒敗事。奏至。贈鎮西軍節度使。諡曰忠隱。

〔文氏(彥博)藥准〕宋志一卷,佚

自序曰。余嘗苦頭眩。治之多方。彌歲不解。會國醫龔世昌診脈問狀。乃云。鬲有寒痰。久之使然。非它苦也。授餘香芎散。並其方。服未半劑而愈。遂不復發。余既神其效。又觀其立方有法。不與常類。方用九物。物別為之解。凡藥性之溫寒。味之甘辛。並其主療。略具於下。

白話文:

王應麟說:慶曆八年二月癸酉,因為南方地區發生疫病,缺乏有效的藥方,所以頒布了《善救方》。

馬端臨說:《慶曆善救方》共一卷,兩朝的《藝文志》記載,皇帝下詔,因為福州獄醫林士元用藥解除了蠱毒,使人得以保全性命,於是記錄了他的藥方,並命令太醫院加以整理增補,在慶曆八年頒布施行。

周氏的《簡要濟眾方》(《玉海》一書說又名《廣濟》),宋朝的記載共五卷,現已失傳。

《宋史·仁宗紀》記載,皇祐三年五月乙亥,頒布了《簡要濟眾方》,命令各州縣長官按照方劑救治百姓的疾病。

蘇軾在跋文中寫道:先朝(指仁宗時期)正值邊疆少數民族歸順,戰爭平息的時期,並且皇帝自身生活節儉,在位四十二年,沒有擴建宮殿和園林,所以百姓沒有額外的賦稅負擔,人口逐年增長,開墾的田地也日益增多。至於法令方面,則廢除了苛刻嚴厲的法規,提倡寬鬆簡約。選任的官吏,都是提拔溫和善良、罷免貪婪殘暴之人。用牛羊和酒來尊敬高齡老人,用糧食和絲綢來表彰孝行之人,廣施恩惠來供養鰥寡孤獨之人,寬鬆的政策來減少百姓的勞役。還廢除了人頭稅,放寬了鹽業的專賣政策。

這些措施能夠引來吉祥的徵兆,使得年成豐收。皇帝恩澤百姓的德行,已經深入人心,深入骨髓。然而,他仍然感到憂慮,擔心百姓生病,沒有好的藥方可以完全救治。於是下詔太醫院收集名方,編成《簡要濟眾方》,共五卷三冊,雕版印刷,賜予各郡縣,讓百姓可以抄錄,用來廣泛救治疾病,希望以此帶來健康安寧的福祉,提升人們的壽命。然而,這本書頒布後,卻被與律令典籍一同束之高閣,將近十幾年沒有人知曉。聖上的恩澤被堵塞而不能廣布,這是官吏的罪過啊!所以才將這些藥方刻在木板上,張貼在通衢要道,不僅使之在民間流傳,使疾病得以治癒,也是想讓百姓知道皇帝的恩情。希望後世的君子,不要以此為笑柄,每年都應檢查一下,使這些藥方不被遺失損壞。(出自《東坡大全集》)

王應麟說:《皇祐簡要濟眾方》共五卷,皇祐年間,仁宗皇帝對輔佐大臣說:地方缺少好的醫生,命令太醫院,選取《聖惠方》中重要的內容,頒布給各地,並且命令地方長官加以救濟,命令醫官周應負責編撰,在三年後頒布施行。

據我的弟弟王堅所說,這本書陳晃、二人都沒有記載。只有唐慎微和劉完素的書引用過。而朝鮮國的《醫方類聚》中,記載了臟腑類的一些內容,其中出自《聖惠方》的只有薏苡散、酸棗人丸、硇砂丸三方,其餘都是這本書所沒有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平胃散一方,世人都以為出自藥局方,卻不知其源頭就在這本書裡。其他的藥方,也有很多值得借鑒參考的。

司馬光的《醫問》,宋朝的記載共七卷(蘇軾的《司馬溫公行狀》寫作七篇),現已失傳。

葛懷敏的《神效備急單方》,宋朝的記載共一卷,現已失傳。

《東都事略》記載,葛懷敏起初因為父親的蔭蔽,被授予西頭供奉官的官職。葛懷敏通曉時事,善於迎合上意,所以有很多推薦他才能的人。曾經擔任益州路提點刑獄,後知隰、莫、保、雄、滄、滁六州。陝西地區用兵時,擔任涇原、秦鳳經略安撫副使。元昊入侵鎮戎軍時,敵軍假裝撤退,葛懷敏於是率領各將領前往定州。環慶路的都監劉賀帶領五千蕃兵與敵軍交戰,結果戰敗潰散。葛懷敏退守保定川砦。

涇原鈐轄曹英又在砦的東北角戰敗。葛懷敏所部人馬驚恐奔逃,葛懷敏被眾人擁擠,幾乎被踩死,被抬到雍城才蘇醒過來。敵軍於是包圍了雍城。葛懷敏與各將領商議,準備前往鎮戎軍。敵軍切斷了他們的歸路,與各將領遭遇敵軍,於是長驅直入,直接抵達渭州。當初葛懷敏被任命為鄜延時,范仲淹說他怯懦不懂軍事,於是將他調往涇原,最終導致戰敗。奏章上報朝廷後,追贈他為鎮西軍節度使,諡號為忠隱。

文彥博的《藥准》,宋朝的記載共一卷,現已失傳。

他在序言中說:我曾經飽受頭暈的困擾,用了很多方法治療,經過一年都沒有好轉。後來遇到國醫龔世昌給我診脈問診,他診斷說:「我體內有寒痰,時間久了才會這樣,並非其他病症。」於是給了我香芎散,並將藥方告知我。我服用了不到一半的劑量就好了,之後再也沒有復發。我驚嘆於它的神奇療效,又觀察他的組方,有其獨到的方法,和通常的藥方不同。方子用了九種藥材,每種藥材都做了詳細的解釋,包括藥性的溫熱寒涼、味道的甘辛,以及主要的治療功效,都大概寫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