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二 (10)
卷四十二 (10)
1. 方論(二十)
號為完書。有源有證。有說有方。有古有今。有取有舍。關百聖而不慚。貫萬精而不忒。以儒書擬之。其醫師之集大成者歟。唐之盧照鄰謂。思邈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深入不二。則今之摩詰。斯言得其深致矣。思久欲闡揚此書。以廣之海內。而在公牽迫。終不克遂。今休閒矣。
遂取千金方中諸論。遂件條而出之以告人。使人知防之於未然之前。又將千金方中諸單方。逐件列而出之以示人。使人知治之於已病之後。其思家與知識家,經用神驗者。亦附之其中。各別稱說。買巨石刊之。以廣其傳。以救急者為先。以稍可待者為次。以尋常大病為三。以尋常次病為四。
孫君之書。以婦人小兒為首。以男子婦人雜病為後。思今皆依之。而特取諸病目前交急者為首。此思急於救人。推行孫君之妙法本意也。謹敢以千金寶要命篇。誓施萬本。長者仁人。當共斯善,宣和六年四月初一日。徽猷閣直學士。通奉大夫致仕。河陽郭思謹序。
秦王守中序曰。千金寶要者。宋徽猷閣直學士郭思按唐孫真人先生所集千金方中纂要者也。宣和六年。思曾刻石於華州公署。我明正統八年。華州知州劉整重刻。景泰六年。和州楊勝賢以石刻冬月不使摹印。易刊木板。往年春予得之。喜其方之簡便。藥之近易。醫不煩而取效速。
信有切於人之實用。乃珍如拱璧。不容自秘。已命壽之梓矣。竊惟寶要。纂自真人千金方中。天下之遊耀州真人洞者。歲無虛日。日無虛時。顧獨不立石於真人洞前。非所以廣其傳也。因刻於洞前云。隆慶六年。歲在壬申。春三月上吉。秦王守中識。
李海立題詞曰。此書初得華州石刻。舛訛最多。繼得華州木刻。及蜀中及郭武定木刻。其訛猶華之石刻也。其門類錯亂者。茲皆類明。拾遺一段。茲皆附之各類。小兒兩類。並而為一。為其便於檢閱也。其間有字句之謬。可以意會者。乃敢更之。中有文字高古。不能讀者。不敢輒易。
乃仍舊焉。自千金論起。至若有所舉重段止。以欲人知所避忌也。自五勞七傷。有小腹痛起。至婦人新產上廁段止。既無治法。又無令人避忌之意。自五勞段。數至第二十二段。中有凡是病者皆須服之之句。後淋閉論末。又云悉服之立驗。或亦萬病玉壺。各有所主也。因並及之。
錢曾曰。郭思千金寶要八卷。宣和六年。河陽郭思取千金方中諸論。逐件條而出之。使人知治於已病之後。並附經用神驗者。各別稱說。推行孫真人妙法之本意。仍以千金寶要名篇。買巨石鐫之。立於華州公廨。吾家墨刻舊本。字畫完整。古香襲人。暇日當取以校對。始知是本之佳否也。
孫星衍序曰。千金寶要十七卷。附論及千金須知。為十八卷。宋宣和時。郭學士思從孫徵君思邈所撰千金方撰要。刻石華州公署。自明正統景泰間。俱有木石刻本。至隆慶六年。秦王守中復刊石耀州真人洞。四庫書未及收錄。余遊關中。得其拓本藏笈中。按家徵君生於後周。
白話文:
這本書可以稱作是完整的著作。它有醫理的來源和驗證,有理論和方劑,有古代的經驗也有現代的應用,有採取的部分也有捨棄的部分。它的內容足以面對歷代醫聖而無愧色,貫穿了各種醫學精髓而無差錯。如果用儒家經典來比喻,這本書大概就是醫學界的集大成之作了。唐朝的盧照鄰說,孫思邈高談正道,就像古代的莊子;深入研究陰陽,又像現代的王維。這話確實道出了孫思邈的深奧之處。我(郭思)一直想把這本書發揚光大,傳播到天下,但由於公務繁忙,一直未能實現。現在我退休了,終於有了空閒。
因此,我從《千金方》中選取各種醫論,一條條地整理出來公佈於世,讓世人知道如何在疾病還未發生時就加以預防。我又將《千金方》中的各種單方,逐一列出展示給大家,讓世人知道如何在疾病發生後進行治療。其中,那些經過實踐驗證,療效顯著的經驗方,我也一併附上,並且加以說明。我還買來巨石,將這些內容刻在上面,以便廣為流傳。我將救急的內容放在最前面,其次是稍可等待的,再其次是一般的常見大病,最後是一般的次要疾病。
孫思邈的著作,以婦科和兒科為首要內容,之後才寫男科和男女混合的疾病。我現在都按照這個順序,但特別將目前最緊急的疾病放在最前面,這也是我急於救人,推廣孫思邈妙法本意的做法。我謹以《千金寶要》這個救命的篇章,發誓要印製一萬本來廣為流傳,希望有德之人能夠共同促成這件善事。宣和六年四月初一日,徽猷閣直學士、通奉大夫致仕(退休)的河陽郭思謹序。
秦王守中序說,《千金寶要》這本書,是宋朝徽猷閣直學士郭思,根據唐朝孫真人先生所編著的《千金方》中的精要部分整理而成的。宣和六年,郭思曾經在華州官署刻石刊行。到了明朝正統八年,華州知州劉整重新刻印。景泰六年,和州楊勝賢因為冬天石刻不適合摹印,就改用木板刊印。前年春天我得到了這本書,很喜歡它方劑簡便,藥材易得,治療效果快,不需醫生過於勞累。
我相信這本書對於人們來說非常實用,因此把它當作珍寶一樣看待,不敢私藏。我已經命令工匠刻印出來。我認為,《寶要》選自孫真人的《千金方》,天下前往耀州真人洞的人,每天都有很多,卻沒有在真人洞前立碑刻印,這不是廣為傳播的辦法。因此,我把它刻在真人洞前。隆慶六年,歲在壬申,春三月吉日,秦王守中題記。
李海立題詞說,這本書最初的版本是華州的石刻,錯誤很多。後來又得到了華州的木刻版本,以及四川和郭武定的木刻版本,錯誤依然存在,還是和華州石刻版本一樣。其中,章節分類錯亂的地方,這次我都已經整理清楚。遺漏的部分,我也都附在各類之中。原先小兒科分為兩類,現在合併為一類,這樣更方便查閱。其中有文字上的錯誤,可以根據上下文推斷出來的,我都已經改正。其中有文字高古,難以理解的,我都不敢隨意改動,仍然保留原樣。
從《千金論》開始,到《舉重段》為止,是為了讓人知道應該避免的事項。從《五勞七傷》到《婦人新產上廁段》為止,既沒有治療方法,也沒有讓人避忌的說明。從《五勞段》數到第二十二段,其中有「凡是生病的人都應該服用」的句子。後面《淋閉論》的最後,又說「全部服用,立即見效」。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萬病玉壺,各有不同的主治範圍吧。因此,我一併說明。
錢曾說,《郭思千金寶要》共八卷。宣和六年,河陽郭思從《千金方》中選取各種醫論,一條條地整理出來,讓世人知道疾病發生後如何治療,並附上經常用且療效顯著的方子,分別加以說明,這就是推廣孫真人妙法的本意。他還將此書命名為《千金寶要》,買來巨石鐫刻,立在華州官署。我家收藏的墨刻舊版本,字跡完整,古樸典雅。等我空閒時,要拿來和它對照一下,才能知道哪個版本更好。
孫星衍序說,《千金寶要》共十七卷,附帶《論》和《千金須知》,共十八卷。宋宣和年間,郭學士思從孫徵君思邈所撰寫的《千金方》中選取精要部分整理而成,刻石於華州官署。從明朝正統、景泰年間,都有木刻和石刻版本。到了隆慶六年,秦王守中又在耀州真人洞刻石刊印。四庫全書沒有收錄此書。我遊歷關中時,得到了它的拓本,收藏在書箱中。根據考證,孫徵君生於後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