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二 (8)
卷四十二 (8)
1. 方論(二十)
故次之以針灸。而禁經終焉。總三十卷。目錄一卷。臣以為晉有人。欲刊正周易。及諸藥方。與祖訥論。祖云。辨釋經典。縱有異同。不足以傷風教。至於湯藥。小小不達。則後人受弊不少。是醫方不可以輕議也。臣等不敢肆臆見。妄加塗竄。取自神農以來書。行於世者而質之。
有所未至。以俟來者。書成繕寫。將預聖覽。恭惟皇帝陛下。天縱深仁。孝述前烈。刊行方論。拯治生類。俾天下家藏其書。人知其學。皆得為忠孝。亦皇風之高致焉。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臣林憶等謹上。
又後序曰。夫疾病之至急者有三。一曰傷寒。二曰中風。三曰瘡癰。是三種者。療之不早。或治不對病。皆死不旋踵。孫氏撰千金方。其中風瘡癱。可謂精至。而傷寒一門。皆以湯散膏丸。類聚成篇。疑未得其詳矣。又著千金翼三十卷。辨論方法。見於千金者十五六。惟傷寒謂太醫湯藥雖行。
百無一效。乃專取仲景之論。以太陽方證。比類相附。三陰三陽宜忌。霍亂髮汗吐下後。陰易勞復病。為十六篇。分上下兩卷。亦一時之新意。此於千金為輔翼之深者也。從而著之。論曰。傷寒熱病。自古有之。名賢浚哲。多所防禦。至於仲景。特有神功。尋思旨趣。莫測其致。
有以見孫氏尊而神之之心也。是二書者。表裡相明。至纖至悉。無不該備。世又傳千金髓者。觀其文意。殊非孫氏所作。乃好事者為之耳。王道集外臺秘要方。各載所出。亦未之見。似出於唐之末代。博雅者。勿謂其一家書也。至於合藥生熟之宜。炮炙之制。分兩升斗之齊。
並載千金凡例中。此不著云爾。
趙希弁曰。千金翼方三十卷。上唐孫思邈撰。思邈著千金方。復掇集遺軼。以羽翼其書。成一家之學。林億等謂。首之以藥錄。次之以婦人。傷寒。小兒。養性。辟穀。退居。補益。雜病。瘡癰。色脈。針灸。而禁經終焉者。皆有指意云。
陳振孫曰。千金翼方三十卷。孫思邈撰。千金方既成。恐其或遺也。又為此以翼之。亦自為序。其末兼至禁術。用之亦多驗。(書錄解題)
王肯堂序曰。醫書不經秦火。而上古禁方。流傳於世者。無一焉。今獨張仲景方最古。其次莫如孫真人千金方。如是止矣,真人以應化聖賢。現神仙身。行良醫事。其所著書。抉玄扃頎秘笈。宜不涉世情一字。顧房中補益篇。稍類泥水。而婦人左腎膀胱兩部中。雜出淫媟不典之方。
於養生濟物無當也。疑為後人附益。非真人手澤。後獲千金翼方於故友徐士彰諫議家。則前所疑者悉無有。而釋氏玄門千金不傳之秘。前書所不及者。往往而見。於是益知此為真人晚年定本。其視前書。一出一入。何止隻字千金而已。按仙傳拾遺。及宣室志。記真人以永淳初元尸解。
白話文:
所以接著講針灸,然後醫經就結束了。總共有三十卷,目錄一卷。我認為晉朝有人想校正《周易》和各種藥方,並與祖訥討論。祖訥說:「解釋經典,即使有不同見解,也不會傷害社會風氣。但藥方,如果有一點點不準確,就會讓後代遭受很大的弊病。所以醫方不可以隨便議論。」我們不敢隨意發表意見,胡亂修改,而是取自神農以來流傳於世的書籍,並加以考證。
如果還有不足的地方,就留待後人來補充。書完成後,謄寫好將呈給皇上御覽。恭敬地想,皇帝陛下天生仁慈,繼承先帝的功業,刊行醫方,救治百姓。讓天下每戶人家都藏有這本書,人人都能了解醫學,都能做到忠孝,這也是皇上的高尚德行啊。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臣林憶等謹上。
又後序說:「疾病中來得最急的有三種:一是傷寒,二是中風,三是瘡癰。這三種病,如果不及早治療,或者治療不對症,都會很快死亡。孫思邈編寫的《千金方》,其中關於中風和瘡癰的論述可以說非常精闢。但關於傷寒的部分,大多是用湯藥、散劑、膏藥、丸藥等分類成篇,恐怕還不夠詳細。所以又寫了《千金翼》三十卷,辨析論述各種治療方法,其中有百分之十五六是《千金方》中已經有的。他認為太醫所用的湯藥對傷寒常常沒有效果,所以專門採取張仲景的理論,將太陽病方的證候比類歸納,並詳細說明三陰三陽的宜忌,以及霍亂、發汗、嘔吐、瀉下後,以及陰虛、勞累後復發的病症,分為十六篇,上下兩卷,這也是當時的新創見。這對《千金方》來說,是輔助和延伸的。因此寫文章論述說,傷寒熱病自古就有,很多賢明有才的人都加以防禦。但只有張仲景的醫術特別神奇,仔細思考他的醫學思想,卻難以測知其精髓。
由此可見孫思邈尊敬並將仲景視為神明的心意。這兩本書,表裡互相呼應,非常細緻周到,沒有不包括的。世上還流傳一本叫《千金髓》的書,但看它的內容,顯然不是孫思邈所寫,而是好事者假託的。王道所編的《外臺秘要方》,各處記載所出,也沒有看到這本書,好像是唐朝末代才出現的。學識淵博的人,不要認為它是孫思邈一家之言。至於合藥時藥材的生熟,炮製的方法,以及分量升斗的比例,都記載在《千金方》的凡例中,這裡就不再說明了。
趙希弁說:「《千金翼方》三十卷,是唐朝孫思邈所撰寫的。孫思邈寫了《千金方》,又收集整理散失的內容,來輔助這本書,形成了他獨特的學術體系。林億等人認為,這本書先從藥物目錄開始,接著講婦科、傷寒、小兒、養生、辟穀、養老、補益、雜病、瘡癰、診脈、針灸,最後以禁經結束,都是有明確的意圖的。」
陳振孫說:「《千金翼方》三十卷,是孫思邈撰寫的。《千金方》寫成後,恐怕有所遺漏,所以又寫了這本書來補充,並自己寫了序言,最後也談到了禁術,而且使用起來也很有效驗。」(《書錄解題》)
王肯堂在序中說:「醫書沒有經歷秦朝的焚書,但上古的禁方,流傳於世的,卻沒有一本。現在只有張仲景的醫方最古老,其次就是孫真人的《千金方》。到此為止了。真人是應運而生的聖賢,以神仙的身份出現,做良醫的事。他所寫的書,揭示玄奧,珍藏秘笈,應該不涉及世俗情慾。但《房中補益篇》卻有些類似泥水匠的活,而且在婦人的左腎膀胱兩部分中,雜有淫穢不雅的方子,對養生濟世沒有幫助。我懷疑是後人附加的,不是真人親手寫的。後來從故友徐士彰諫議家中得到了《千金翼方》,之前所懷疑的就都沒有了。而且佛家和道家的不傳之秘,在《千金方》中沒有提到的,往往能在這裡看到。這才更加明白這是真人晚年定稿的版本,和之前的版本相比,改動的地方價值千金都不止。根據《仙傳拾遺》和《宣室志》記載,真人是在永淳初年尸解成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