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四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 (5)

1. 方論(十八)

晉書曰。範汪。字玄平。性仁愛。善醫術。常以拯恤為事。凡有疾病。不限貴賤。皆為治之。十能愈其八九。撰方五百餘卷。又一百七卷。後人詳用。多獲其效。(太平御覽)

舊唐志曰。雜藥方一百七十卷。範汪方。尹穆撰。

〔陳氏(延之)小品方〕隋志十二卷,佚

〔廩丘公論〕隋志一卷,佚

〔殷氏(仲堪)荊州要方〕七錄一卷,佚

晉書曰。殷仲堪。陳郡人。能清言。善屬文。名士咸愛之。謝玄以為長史。厚遇之。仲堪父病積年。衣不解帶。躬本醫術。究其精妙。執書揮淚。遂眇一目。(太平御覽)

〔於氏(法開)議論備豫方〕隋志一卷,佚

紹興府志曰。於法開好仙釋。後避支遁君剡。更學醫。醫術明解。嘗旅行。暮投主人。其家妻臨產。而兒積日不墮。法開曰。此易治耳。殺一肥羊。食十餘臠。而針之。須臾兒下。羊膋裹兒出。

〔宋武帝雜戎狄方〕七錄一卷,佚

〔羊氏(欣)中散雜湯丸散酒方〕隋志一卷,佚

宋書本傳曰。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晉徐州刺史。祖權。黃門郎。父不疑。為桂陽太守。欣少靖默。無競於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覽經籍。尤長隸書。不疑初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寢。

獻之書裙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起家輔國參軍。府解還家。隆安中。朝廷漸亂。欣優遊私門。不復進仕。會稽王世子元顯每使欣書。常辭不奉命。元顯怒。乃以為其後軍府舍人。此職本用寒人。欣意邈恬然。不以高卑見色。論者稱焉。欣嘗詣領軍將軍謝混。混拂席改服。

然後見之。時混族子靈運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見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桓玄輔政。領平西將軍。以欣為平西參軍。仍轉主簿。參預機要。欣欲自疏。時漏密事。玄覺其此意。愈重之。以為楚臺殿中郎。謂曰。尚書。政事之本。殿中。禮樂所出。卿昔處股肱。

方此為輕也。欣拜職少日。稱病自免。屏居里巷。十餘年不出。義熙中。弟徽被遇於高祖。高祖謂咨議參軍鄭鮮之曰。羊徽一時美器。世論尤在兄後。恨不識之。即板欣補右將軍劉藩司馬。轉長史。中軍將軍道憐咨議參軍。出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簡惠著稱。除臨川王義慶輔國長史。

廬陵王義真車騎咨議參軍。並不就。太祖重之。以為新安太守。前後凡十三年。遊玩山水。甚得適性。轉在義興。非其好也。頃之又稱病篤自免。歸除中散大夫。素好黃老。常手自書章。有病不服藥。飲符水而已。兼善醫術。撰藥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辭不朝覲。高祖太祖並恨不識之。

自非尋省近親。不妄行請。行必由城外。未嘗入六關。元嘉九年卒。時年七十三。

白話文:

範汪醫術與方書

晉書記載,範汪,字玄平,性格仁愛,精通醫術,常常以救助他人為己任。凡有疾病的人,不論貴賤,他都替他們治療,十個病人有八九個都能治好。他撰寫了醫方五百多卷,另外還有醫方一百零七卷,後人詳細使用,大多能獲得療效。《太平御覽》也有記載。

舊唐志記載,雜藥方一百七十卷,是範汪的醫方,由尹穆編撰。

其他古代醫方與醫家

  • 陳延之小品方:隋書記載有十二卷,但已失傳。
  • 廩丘公論:隋書記載有一卷,但已失傳。
  • 殷仲堪荊州要方:七錄記載有一卷,但已失傳。 晉書記載,殷仲堪,陳郡人,擅長清談,善於寫文章,許多名士都喜歡他。謝玄任命他為長史,對他很器重。殷仲堪的父親生病多年,他衣不解帶地照顧,並親自研究醫術,深入探究其中的精妙之處。因為經常翻閱醫書、流淚,導致一隻眼睛失明。《太平御覽》也有記載。
  • 於法開議論備豫方:隋書記載有一卷,但已失傳。 紹興府志記載,於法開喜歡仙道與佛學,後來為了躲避支遁而到剡地,轉而學習醫術。他的醫術高明,曾經旅行時,借宿在一家主人家中。當時主人的妻子臨產,但嬰兒多日未能生出。於法開說:「這很容易治療。」他宰殺了一隻肥羊,吃了十幾塊肉,然後用針灸治療,不久嬰兒就順利產下,並且是包在羊脂中的。
  • 宋武帝雜戎狄方:七錄記載有一卷,但已失傳。
  • 羊欣中散雜湯丸散酒方:隋書記載有一卷,但已失傳。

羊欣其人

宋書本傳記載,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曾祖父羊忱是晉朝的徐州刺史,祖父羊權是黃門郎,父親羊不疑是桂陽太守。羊欣從小就安靜寡言,不與人爭鬥,說話和氣,舉止得體,廣泛閱讀經史書籍,尤其擅長隸書。羊不疑初任烏程縣令時,羊欣當時十二歲。當時王獻之是吳興太守,很欣賞他。王獻之曾經在夏天到縣裡,當時羊欣穿著新絲綢裙子午睡,王獻之在裙子上寫了幾幅字就離開了。羊欣本來就擅長書法,因此更加精進。他後來擔任輔國參軍,因病解職回家。隆安年間,朝廷逐漸混亂,羊欣就悠閒地待在家中,不再做官。會稽王世子元顯多次要羊欣寫字,羊欣都拒絕,元顯很生氣,就任命他為後軍府舍人。這個職位本來是給地位低微的人做的,但羊欣卻毫不在意,不因職位高低而改變態度。當時的人們都很稱讚他。羊欣曾拜訪領軍將軍謝混,謝混為他整理衣冠、重新鋪設席子才接見他。當時謝混的族弟謝靈運也在座,他事後告訴族兄謝瞻說:「謝混見到羊欣時,竟然要換衣服、換席子。」羊欣因此更加出名。桓玄輔政,擔任平西將軍時,任用羊欣為平西參軍,後來又轉任主簿,參與機要事務。羊欣想要疏遠桓玄,當時洩漏了機密,桓玄察覺到他的意圖,更加器重他,任命他為楚臺殿中郎,並對他說:「尚書是政務的根本,殿中是禮樂的發源地,你過去身居要職,現在的職位相對來說就輕了。」羊欣上任沒幾天就稱病辭官,隱居在家中十多年不出門。義熙年間,他的弟弟羊徽受到高祖賞識。高祖對咨議參軍鄭鮮之說:「羊徽是當代的人才,世人的評價都認為他比不上他的哥哥。可惜我沒能認識他。」於是就任命羊欣為右將軍劉藩的司馬,後來又轉任長史,中軍將軍道憐的咨議參軍,後外任新安太守。他在郡四年,以簡潔、仁惠著稱,之後又被任命為臨川王義慶的輔國長史、廬陵王義真的車騎咨議參軍,但他都沒有接受。太祖很器重他,又任命他為新安太守,前後總共任職十三年。他遊山玩水,非常愜意。後來又轉任到義興,但他並不喜歡這個地方,不久又稱病辭官,最後被任命為中散大夫。羊欣平素喜好黃老之學,常常親手寫道教章奏。他生病不吃藥,只喝符水。他也精通醫術,撰寫了藥方十卷。羊欣因為不喜歡跪拜、上朝,高祖和太祖都為未能認識他感到遺憾。除非是探望親近的親戚,否則他不會隨便上門拜訪。出行必定從城外繞行,從不進入城內關卡。元嘉九年去世,享年七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