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三十四 (2)
卷三十四 (2)
1. 方論(十二)
體前人未發之秘。參以己意。而謂之新論。新舊不同。同於□□。立論不同。同於闡理。遂總而名之曰傷寒撮要。即傳撮其樞要之謂也。余觀其書。簡約而不涉於繁瑣。其辭淺易。而不入於艱深。其綱與目深悉。而不至於遺缺。誠醫家之捷徑。用藥之法案。殆集群醫之大成。
超乎歌括指掌圖之上。而余皆之下矣。明此而何傷寒之難治也哉。宗此而又何偏門之為害也哉。慕松先生者。蘇郡長洲繆侍御公讓之家孫。存濟其名云。隆慶丁卯季春之吉。賜進士及第翰林院國史修撰承務郎大典分校官瑤泉徐時行撰。
〔胡氏(南金)傷寒論編〕醫藏目錄七卷,未見
〔吳氏(時宰)傷寒類證辨疑〕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唐氏(欽訓)傷寒心法〕未見
按上見於嘉定縣誌。
嘉定縣誌曰。唐熇從孫欽訓字道述。受其業。
〔巴氏(應奎)闡明傷寒論〕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亡名氏傷寒或問〕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傷寒通義〕醫藏目錄卷闕,未見
〔解傷寒百證疑證〕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傷寒論大全〕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王氏(執中)東垣先生傷寒正脈〕醫藏目錄十二卷,存
書例曰。傷寒正脈。乃素問仲景東垣節庵及彭用光諸家之書。而獨稱曰東垣先生傷寒正脈者。何也。岐黃仲景之書。非先生髮之。則莫為於後。節庵用光之書。非先生啟之。則莫為於前。繼往開來。功實大倍千古。故以先生名之。亦仿丹溪附余之附也。
又曰。正脈一書。合併仲景東垣節庵彭用光活人為一集。使讀者開卷。則傷寒全書。盡在目前。有不容不遍閱者。又仿東垣十書例。一人自為一卷。使人人立言之意。各得自明。不若類書之混而無辨。故著合併論一篇。撮其大略合併之意。列之首云。一各卷內中雲條。皆註釋存疑。以俟救世君子改正者也。
又曰。仲景傷寒論。乃傷寒家立方之祖。譬則聖人之經。遊夏不能贊一詞者也。況王叔和編次之後。篇什頗覺朗然。惟成無己註釋。雖大有功於仲景。中不無贅語。亦不能盡無可疑處。是以每為陶節庵之所惜。今贅者刪之。疑者補註一條,以俟後之君子改正云。至於運氣等圖。改為論解。以便初學之覽閱。列於首卷。
又曰。活人大全方。雖曰中間不無雜病方。混集其內。要皆四時感冒證之疑似傷寒者也。故仲景諸公方既備者刪之。仲景諸公方之未備者錄之。以便查考。且欲治傷寒者。當辨雜病之似也。但活人方內。有加減改換舊方者。學者臨病用藥。其必審擇斟酌之。一活人大全方。總括以二字三字名者。欲以便檢閱也。
拾遺論曰。拾遺者。拾節庵之遺者也。蓋陶節庵並集仲景諸篇。名為六書。別門分類。固已詳備。但傷寒疫癘之氣。傳變不窮。亦有未暇及者。予故採傷寒撮要。活人大全二書之理勝者。以補其遺方。始傷寒疑似之證易辨也。二書皆本傷寒直格。傷寒百問來。觀其或問數條,辨論明白。是又能表劉氏之說者也。學者合而觀之。庶其小補云耳。
白話文:
這本書揭示了前人未曾公開的醫學奧秘,並加入了作者自己的見解,所以稱之為「新論」。雖然新舊觀點不同,但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即使立論方式不同,但都旨在闡明醫理。因此,總結起來將其命名為《傷寒撮要》,意即摘錄其精華要點。我認為這本書簡潔明瞭,不繁瑣,用詞淺顯易懂,不艱澀。其綱領和條目都非常詳盡,沒有遺漏,確實是醫家的一條捷徑,也是用藥的準則,幾乎匯集了眾多醫家的精華。
它的成就超越了以往的醫學歌訣、掌訣圖等,而我對它更是佩服。明白了這些道理,哪裡還會覺得傷寒難治呢?遵循這些原則,又怎會再受到偏方邪說的危害呢?慕松先生是蘇州長洲人,繆侍御公讓的後代,他的名字是存濟。隆慶丁卯年春季,進士出身,翰林院國史修撰,承務郎大典分校官,瑤泉徐時行撰寫。
(以下列出一些古籍的相關資訊)
〔胡氏(南金)傷寒論編〕,醫學藏書目錄共七卷,未見此書。
〔吳氏(時宰)傷寒類證辨疑〕,醫學藏書目錄共一卷,未見此書。
〔唐氏(欽訓)傷寒心法〕,未見此書。 根據嘉定縣誌的記載,唐熇的曾孫唐欽訓,字道述,繼承了他的醫學事業。
〔巴氏(應奎)闡明傷寒論〕,醫學藏書目錄,卷數缺失,未見此書。
〔亡名氏傷寒或問〕,醫學藏書目錄共一卷,未見此書。
〔傷寒通義〕,醫學藏書目錄,卷數缺失,未見此書。
〔解傷寒百證疑證〕,醫學藏書目錄共一卷,未見此書。
〔傷寒論大全〕,醫學藏書目錄共一卷,未見此書。
〔王氏(執中)東垣先生傷寒正脈〕,醫學藏書目錄共十二卷,現存。
此書的凡例中說,《傷寒正脈》一書,是整合了《素問》、《傷寒論》、東垣、節庵及彭用光等各家的著作而成,為何獨獨稱之為「東垣先生傷寒正脈」呢?因為岐伯、黃帝、仲景的著作,若非東垣先生發揚光大,後世之人就無法學習。而節庵、用光的著作,若非東垣先生啟發,就沒有先例可循。他承前啟後,功績遠勝古人。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也是效法朱丹溪附錄《余氏傷寒》的做法。
又說,《正脈》一書,把仲景、東垣、節庵、彭用光和《活人書》的內容合併成一個整體,讓讀者打開書卷,就能看到傷寒的完整內容,不得不仔細研讀。又效仿東垣的十書例,讓各家自成一卷,讓每個人的觀點都能清晰呈現,不像類書那樣混雜不清。所以特別撰寫一篇合併論,概述合併各家觀點的意旨,放在書的開頭。每一卷中的條文,都有註釋,並保留疑問,希望後世的賢人君子能夠加以修正。
又說,《傷寒論》是傷寒醫家立方的鼻祖,如同聖人的經典,遊夏這樣的賢人也無法增減一字。雖然王叔和整理後,篇章變得清晰,但成無己的註釋,雖然對研究《傷寒論》有很大貢獻,其中不免有冗餘之語,也有一些可疑之處。所以每每被陶節庵所惋惜。現在刪除冗餘的部分,對可疑之處加以補充註解,希望後世的賢人君子能加以修正。至於運氣等圖表,改為論述分析,方便初學者學習,放在第一卷。
又說,《活人大全方》雖然其中夾雜了一些雜病方,但大多都是四時感冒症狀,類似傷寒的病症。所以仲景等醫家已經有的方子就刪去,仲景等醫家沒有的方子就收錄進來,方便查考,並且希望治療傷寒的人,能辨別與雜病的相似之處。但是《活人方》中,有加減改換舊方的,學者在臨證用藥時,一定要仔細審慎考慮。而《活人大全方》中用二字或三字來命名的方子,是為了方便檢閱。
拾遺論中說,拾遺,是指拾取節庵所遺漏的部分。因為陶節庵將仲景的著作彙集成六書,分門別類,雖然已經非常詳盡,但傷寒疫病的變化無窮,也有他未及之處。因此我採納《傷寒撮要》和《活人大全》兩本書中精華的部分,來補充其遺漏的方子。這樣一來,傷寒和疑似傷寒的病症就容易辨別了。這兩本書都以《傷寒直格》、《傷寒百問》為基礎,觀察其中若干條疑問的辨論,非常清楚明白,也能夠闡明劉氏的觀點。學者將這幾本書結合起來研讀,或許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