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二十五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五

1. 方論(三)

〔金匱玉函〕宋志八卷注曰王叔和集,存

林億等疏曰。金匱玉函經。與傷寒論。同體而別名。欲人互相檢閱。而為表裡。以防後世之亡逸。其濟人之心。不已深乎。細考前後。乃王叔和撰次之書。緣仲景有金匱錄。故以金匱玉函名。取寶而藏之之義也。王叔和西晉人。為太醫令。雖博好經方。其學專於仲景。是以獨出於諸家之右。

仲景之書。及今八百餘年。不墜於地者。皆其力也。但此經。自晉以來。傳之既久。方證訛謬不倫。歷代名醫雖學之。皆不得彷彿。惟孫思邈粗曉其旨。亦不能修正之。況其下者乎。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等先校定傷寒論。次校成此經。其文理或有與傷寒論不同者。然其意義皆通。

白話文:

《金匱玉函》是宋代志書中記載的八卷醫學著作,作者是王叔和。林億等人在注釋中說,《金匱玉函》和《傷寒論》內容相同,只是名稱不同,目的是方便人們相互參閱,互相補充,避免後世遺失。作者的救世之心可謂十分深切。仔細考證,《金匱玉函》實際上是王叔和整理編撰的,因為張仲景原本有《金匱錄》,所以王叔和將此書取名為《金匱玉函》,意指將珍貴的醫術收藏起來。王叔和是西晉時期的太醫令,他雖然精通各種醫學典籍,但專注於研究張仲景的學說,因此在當時的醫學界獨樹一幟。

張仲景的著作至今已傳承八百多年,沒有被遺忘,這都是王叔和的功勞。只是《金匱玉函》自晉朝以來,流傳時間久遠,方證訛謬,難以辨別。歷代名醫雖然學習此書,卻難以完全理解其精髓。只有孫思邈對此書略有了解,但也不能完全修正。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國家下令讓儒臣校正醫書,我們先校定了《傷寒論》,然後才校定《金匱玉函》。這本書的文理可能和《傷寒論》有些不同,但其意義都是相通的。

聖賢之法。不敢臆斷。故並兩存之。凡八卷。依次舊目。總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恭惟主上大明撫運。視民如傷。廣頒其書。為天下生生之具。宜欲躋斯民於壽域矣。治平三年正月十八日。

王好古曰。金匱玉函。即仲景之書稱也。金匱要略。亦出玉函。(醫壘元戎)

陳世杰序曰。金匱玉函經八卷。漢張仲景論著。晉王叔和所撰次也。其標題。蓋亦後人所加。取珍秘之意。仲景當漢季年。篤好方術。以拯夭橫。其用心仁矣。故自素難本草湯液諸書。咸抉根得髓。其為傷寒雜病論。實為萬世群方之祖。自叔和尊尚以後。年歲久遠。錯亂放失者屢矣。

白話文:

聖賢的醫術,不敢隨意揣測,因此將兩種說法都保留下來。這八卷書,依舊遵循舊有的目錄,共收錄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個方劑。敬仰主上大明君主仁慈愛民,視百姓如自身傷痛,廣泛頒發此書,作為天下生生不息的工具,希望藉此使百姓能長壽安康。治平三年正月十八日。

王好古說:「金匱玉函」就是仲景的書,也稱為「金匱要略」,同樣出自「玉函」。

陳世杰在序言中說:「金匱玉函經八卷,是漢代張仲景所著,晉代王叔和整理編排。書名可能是後人加上的,意指珍貴秘藏。仲景生活在漢朝末年,精通醫術,致力於救治百姓的疾病,其仁心可嘉。因此,他從《素問》、《本草》、《湯液諸書》中汲取精華,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實為萬世醫方之祖。自王叔和推崇此書之後,時間久遠,錯亂遺失的情況時有發生。」

宋治平間。命諸臣校定。其目有三。曰傷寒論。金匱方論。(一名金匱玉函要略。)以及此經。是也。雖未必盡復仲景本書之舊。然一家之學粗完。余幼讀二論。精微簡要。務令上口以通。思索偏求。是經獨不可得。後檢鄱陽馬氏經籍考。雖列其目。而所引晁序。則實金匱玉函要略也。

此經。蓋自元時。而不行於世矣。歲壬辰。義門何內翰以予粗習張書句讀。手抄宋本見授。拜受卒業。喜忘寢食。惜其訛脫者多。甚或不能以句。既無他本可校。乃博考眾籍。以相證佐。補亡滅誤。十得八九。稿凡數易。而始可讀。則掩卷而嘆曰。是可報命於內翰矣。內翰嘗以古明醫。

白話文:

宋治平年間,朝廷命人校定醫書,其中包括三本:傷寒論、金匱方論(又名金匱玉函要略),以及這本經書。雖然未必完全恢復仲景原本的內容,但已經將一家之學整理得大致完備。我年幼時讀過傷寒論和金匱方論,覺得它們精微簡要,著重於容易理解和記憶,思索問題時也能有所啟發。然而這本經書卻讓我感到難以捉摸。後來我查閱了鄱陽馬氏的經籍考,雖然列出了目錄,但引用晁氏的序言,實際上卻是金匱玉函要略的內容。

這本經書從元代起便失傳於世。壬辰年,義門何內翰見我粗通張仲景的文字,便手抄了一本宋代版本給我。我拜受完畢,欣喜若狂,廢寢忘食地閱讀,只可惜這本抄本錯誤和遺漏很多,甚至有些地方無法連成句子。因為沒有其他版本可以對照,我只能廣泛參考其他醫書,相互印證補充,彌補遺漏錯誤,十之八九得以修復。我反覆修改了幾次草稿,才勉強能讀懂,便合上書本感嘆道:這真是要報答內翰的恩情啊!內翰素來以精通古醫學著稱。

多以醫示人。見愛過實。囑刻其平生醫藥病狀之驗者。予瞿然不敢當。語云。三折肱為良醫。予雖老是。然處方設劑。吾斯未信。因念是經。世久未見。而內翰既得禁方。不自秘匿。雖古人尤難之。開以傳後。其弘濟豈一師之說哉。夫岐黃之書。經也。仲景之經。律也。臨證療疾。

引經案律。十不失一。二論所述略具矣。是書則兼綜兩者。而整齊形證。附類方藥。各有門部次第。不可淆亂。則知經又論之自出。尤醫門之金科玉條也。八卷之中。上順天和。以療人患。非通三才之道。而得往聖之心者不能。觀者苟能沉潛玩索。而知其所以。則因病發藥。

白話文:

許多人常請我診病,見我醫術精湛,便要我記錄生平所用藥方、治療疾病的經驗。我嚇得不敢應允,因為古人說:「三折肱,乃成良醫」,雖然我已年老,但對處方用藥,也不敢說自己精通。想到這本醫書,世人久未見過,而內翰卻能得到禁方,而不私藏,即使古人也很難做到,卻願意傳給後世,其濟世救人的胸懷,豈是一般醫者所能比擬?

《黃帝內經》是醫學的經典,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則是醫學的規範。臨床診治疾病,需引經據典,才能百發百中。這本書兼具兩者之長,將疾病症狀、藥方分類整理,並依門類次序排列,不可混淆。可見,這本書的內容獨樹一幟,是醫學界的金科玉條。八卷內容,上承天意,下治人疾,非通曉天地人三才之道,領悟聖人智慧者不能為之。希望讀者能細心研究,領悟其中道理,才能對症下藥,醫治疾病。

應如桴鼓。順之則能起死。畔之則立殺人。先儒以孫思邈。尚為粗曉其旨。得其書者。未可謂不過與傷寒論及要略相出入。而鹵莽治之也。不揆淺陋。願與同志者。熟讀而精思之。時康熙丙申陽月。

按,先子曰。金匱玉函。是傷寒雜病論之別本。同體而異名者。蓋從唐以前傳之。大抵與千金翼所援同。而外臺小柴胡湯。及柴胡加芒硝湯方後。引玉函經。正與今本符。若其總例。稱張仲景曰。又云。今以察色診脈。辨病救疾。可行合宜之法。並方藥共成八卷。號為金匱玉函經。

則後人就於晉人經方之書,而湊合所撰也。又究其目之所由。晉書葛洪傳曰。洪著金匱藥方百卷。據肘後方。及抱朴子。自云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則二者必是一書。由是觀之。金匱玉函。原是葛洪所命書。即後人尊宗仲景者。遂取為之標題也。以其珍秘不出之故。著錄失其目歟。

白話文:

施治之道,應如擊鼓傳音,順應病機則能起死回生,違背之則等同殺人。古人如孫思邈,尚且只是略懂其意,得此书者,不可轻易妄自施治,更不可将之与伤寒论及要略混为一谈。我虽学识浅陋,但愿与同道者一起细读精思,以求精进。今为康熙丙申年阳月。

按,先贤曾言,《金匮玉函》实为《伤寒杂病论》的别本,同出一源,只是名称不同。此书流传自唐朝以前,其内容大体与《千金翼》所引相同。而《外台秘要》中的小柴胡汤与柴胡加芒硝汤,其方后皆引《玉函经》,与今本相符。书中总例称张仲景曰:“今以察色诊脉,辨病救疾,可行合宜之法,并方药共成八卷,号为金匮玉函经。”

可见,后人是在晋代医书的基础上,将一些方剂汇集编撰而成。再考其书名由来,晋书葛洪传中记载,葛洪著有《金匮药方》百卷,据《肘后方》和《抱朴子》等书,自称所撰百卷,名为《玉函方》。可见,二者实为同一本书。由此推断,《金匮玉函》原本是葛洪所命之书,后人尊崇张仲景,遂取其名作为书名。由于此书珍贵秘而不宣,故其著录失其本名。

漢志。有堪輿金匱十四卷。高祖紀注。如淳曰。金匱。猶金縢也。顏師古曰。以金為匱。保慎之義。王子年拾遺記曰。周靈王時。浮提之國。獻神通善書二人。猶老子撰道德經。寫以玉牒。編以金繩。貯以玉函。神仙傳曰。衛叔卿入太華山。謂其子度世云。汝歸當取吾齋室西北隅大柱下玉函。

函中有神素書。取而按方合服之。一年可能乘雲而行,是則命書之義也。若金匱要略方論。後人又錄出其中論雜病者。節略以為三卷者也。林億等云。緣仲景有金匱錄。故以金匱玉函名之。然所謂金匱錄。他書不載其目。唯宋本及俞橋趙開美所刊金匱要略。林億等序後。有小敘。

白話文:

《漢志》記載,有《堪輿金匱》十四卷,高祖紀注中,如淳說:「金匱,猶金縢也。」顏師古說:「以金為匱,保慎之義。」《王子年拾遺記》記載,周靈王時,浮提之國獻上兩位精通奇術的人,如同老子撰寫《道德經》一樣,他們以玉牒寫書,以金繩編綴,儲存在玉函中。《神仙傳》記載,衛叔卿入太華山,臨終時對兒子說:「你回家後,到我齋室西北隅大柱下取玉函。」函中有一卷神書,按方服之,一年後便能乘雲而行,這就是命書的意思。而《金匱要略方論》則是後人從中摘錄出論述雜病的內容,簡略成三卷。《林億等》云:「因為仲景有《金匱錄》,所以以此名為《金匱玉函》。然而所謂《金匱錄》,其他書籍並未記載其目錄,只有宋本和俞橋趙開美所刊《金匱要略》中,林億等的序後,有小敘。」

稱仲景金匱錄。岐黃素難之方。近將千卷。云是原葛洪抱朴子。及肘後方序語。想彼作要略者。改竄其文而所附。味其旨趣。汛濫不經。未足以為據也。

白話文:

提及《仲景金匱錄》,這是源自岐黃之學的古方,近來收集了上千卷的藥方。據說這些方子原本出自葛洪的《抱樸子》及《肘後方》的序言。想來那編寫「要略」的人,可能對這些文本進行了修改和串接,但他們的用意顯得繁雜且不合常理,不足以作為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