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三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十 (6)

1. 方論(八)

熊均曰。王好古。字進之。號海藏先生。東垣弟子也。著仲景詳辨一卷。活人節要歌括。三備集。醫壘元戎。湯液本草。癍疹論。光明論。標本論。小兒吊論。雜著有傷寒辨惑論。辨守真論。十二經藥圖解。仲景一集。此事難知。(醫學源流)

〔戴氏(啟宗)活人書辯〕佚

吳澄序曰。漢末張仲景著傷寒論。予嘗嘆東漢之文氣。無復能如西都。獨醫家此書。淵奧典雅。煥然三代之文。心一怪之。及觀仲景於序。卑弱殊甚。然後知序乃仲景所自作。而傷寒論。即古湯液論。蓋上世遺書。仲景特編纂云爾。非其自撰之言也。晉王叔和重加編次。而傳錄者。

誤以叔和之語。參錯其間。莫之別白。宋朱肱活人書括。一本仲景之論。書成之初。已有糾彈數十條者。承用既久。世醫執為傷寒律令。夫孰更議其非。龍興路儒醫教授戴啟宗同父讀書餘暇。兼訂醫書。朱氏百問。一一辨正。凡悖於傷寒論之旨者。摘抉靡遺。如法吏獄辭。隻字必核。

可謂精也已。然竊有間焉。請以吾儒之事揆之。由漢以來。大學中庸。混於戴□。孟子七篇。儕於諸子。河南程子。始提三書。與論語並。當時止有漢魏諸儒所注。舛駁非一。而程子竟能上接斯道之統。至章句集註或問諸書出。歷一再傳。發揮演繹。愈極詳密。程學宜有嗣也。

而授受四書之家。曾不異於記誦辭章之儒。書彌明。道彌晦。何哉。然則輪扁所以告桓公。殆未可視為莊生之寓言而少之也。今同父於傷寒之書。有功大矣。不知果能裨益世之醫乎。(吳文定公集)

〔吳氏(恕)傷寒活人指掌圖〕三卷,未見

自序曰。疾患無測者。惟諸風與傷寒也。蓋風百病之長。以其善行而數變。傷寒則表裡隱顯。陰陽交互。疑似之間。千萬之隔。其可畏者。尤甚於雜病也。仲景以聖哲之資。簪紱之貴。為傷寒論。始可宗而習之。後世方書。疊出散漫。深嚴無階可進。今以仲景南陽諸書。裒其精粹。

劃為列圖。號曰活人指掌。縱橫治證。下附其說。及以變異諸證。賦為八韻。表之於前。蓋取其易簡也。及有富春涵翁陸氏。日加勸勉。因成此書。涵翁常施藥鄉閭。活人甚眾。得此尤便觀覽。亦幸同志者共之。錢塘蒙齋吳恕謹書。

熊均曰。吳恕。號蒙齋。元至元中錢塘人。精熟醫家。以傷寒證類。畫列成圖。詳其證治。名曰傷寒指掌圖。

錢塘縣誌曰。吳恕。字如心。博學而貧。善治瘋疾。徵至京師,授太醫院御醫。恕念傷寒為病。傳變不常。張仲景傷寒論。旨意深幽。莫窺其要。乃潛心研究。為賦以發其隱。復纂指掌圖。以開示後學。仲景奧旨。闡發無遺。業醫者往往宗之。

錢曾曰。吳恕傷寒活人指掌圖三卷。恕號蒙齋。錢塘人。撰傷寒指掌圖。劉以八韻賦。述傳變之緩急。中則隱括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又述後代效驗方法。橫豎界為八十九圖。至元間賈度尚從善為之序。而刊行之。汪琥曰。活人指掌。元錢塘吳恕蒙齋圖說。本宋雙鍾處土李知先歌括也。

白話文:

方論(八)

熊均說,王好古,字進之,號海藏先生,是東垣的弟子。他寫了《仲景詳辨》一卷、《活人節要歌括》、《三備集》、《醫壘元戎》、《湯液本草》、《癍疹論》、《光明論》、《標本論》、《小兒吊論》等著作,雜著還有《傷寒辨惑論》、《辨守真論》、《十二經藥圖解》、《仲景一集》。這些事蹟都不太容易瞭解。(出自《醫學源流》)

戴啟宗的《活人書辯》已經失傳。

吳澄在序中說,東漢末年張仲景寫了《傷寒論》,我曾經感嘆東漢的文采,已經沒有能像西漢一樣的了,唯獨醫學這本書,內容深奧典雅,光彩煥發,像是三代時期的文章。我心裡感到很奇怪,等到看到仲景在序言中,態度謙卑弱勢,才明白序言是仲景自己寫的,而《傷寒論》其實是古代的《湯液論》,大概是上古遺留的書籍,仲景只是加以編輯整理而已,並不是他自己寫的。晉朝的王叔和重新編次,但是傳抄的人,誤把王叔和的話摻雜其中,無法分辨清楚。宋朝的朱肱的《活人書括》,主要根據仲景的理論,書剛完成時,就有幾十條的糾正。因為承襲使用很久了,後世的醫生把它當成傷寒的法律條文,哪有人再去討論它的錯誤?龍興路的儒醫教授戴啟宗,在讀書之餘,也研究醫書。對於朱肱《活人書》中的一百個問題,一一加以辨證,凡是違背《傷寒論》宗旨的,都毫不遺漏地摘取出來,就像法官審理案件一樣,每個字都必須仔細核對。

可以說是非常精細了!然而我還是有些疑問。請容我用儒家的道理來比喻。從漢朝以來,《大學》、《中庸》等書,與其他書籍混在一起,《孟子》七篇也被歸於諸子之列。河南的程子,才開始將這三本書提出,與《論語》並列。當時只有漢魏諸儒的註解,謬誤之處很多。但是程子竟然能接續道統的傳承。等到《章句集注》和《或問》等書問世後,經過不斷的傳播,闡發解釋,越來越詳細精密,程學理應有後人繼承。

然而傳授四書的學者,卻沒有不同於只會記誦文章的儒生,書籍越是明白,道理反而越是晦澀。這是為什麼呢?那麼輪扁告訴齊桓公的故事,大概不可以把它看作是莊子的寓言故事而輕視它。現在戴同父對於《傷寒》這本書的貢獻很大,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對世上的醫生有所幫助呢?(出自《吳文定公集》)

吳恕的《傷寒活人指掌圖》三卷,沒有見到。

他自己在序言中說,疾病難以預測的,只有風病和傷寒。風病是各種疾病的首領,因為它善於運行而且變化多端。傷寒則病症在表在裡,時而明顯時而隱藏,陰陽相互交錯,疑似之間,往往相差千里。它可怕的地方,比雜病更嚴重。仲景憑藉聖哲的資質,高貴的地位,寫了《傷寒論》,這才有了可以遵循和學習的依據。後世的醫方書籍,紛紛湧現,散亂無序,讓人難以入門。現在我將仲景南陽諸書的精華匯集在一起,繪製成圖,名為《活人指掌》。縱橫地描述各種病症,並附上解說,以及各種變異的病症,編成八個韻文,放在前面,取其簡單明瞭的用意。加上富春的涵翁陸先生,每天都加以勸勉,這才完成了這本書。涵翁常常在鄉里施藥,救活了很多人。有了這本書,就更加方便閱覽。也希望有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學習。錢塘蒙齋吳恕謹書。

熊均說,吳恕,號蒙齋,元朝至元年時期的錢塘人。他精通醫學,把傷寒的證候分類,繪製成圖,詳細描述它的證候和治療方法,書名叫做《傷寒指掌圖》。

《錢塘縣誌》記載說,吳恕,字如心,博學卻很貧窮,善於治療瘋狂的疾病。被徵召到京城,授予太醫院御醫的職位。吳恕認為傷寒這種疾病,傳變不定,張仲景的《傷寒論》,旨意深奧隱晦,難以窺其要領。於是潛心研究,用賦來闡發其隱藏的含義,又編纂了《指掌圖》,來啟示後學。仲景的奧妙旨意,闡述得淋漓盡致。學習醫學的人常常以他的學說為宗。

錢曾說,吳恕的《傷寒活人指掌圖》共有三卷。吳恕,號蒙齋,是錢塘人。他撰寫了《傷寒指掌圖》,劉某用八個韻文,描述傳變的緩急,書中概括了仲景三百九十七種治療方法,又描述了後代驗證有效的方法。橫豎分界為八十九個圖。至元年間,賈度尚從善為此書作序,並刊行於世。汪琥說,《活人指掌》,是元朝錢塘吳恕蒙齋的圖說,原本是宋朝雙鍾處士李知先的歌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