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二十八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八 (13)

1. 方論(六)

所歷所驗。愈多愈確。於是復加訂定。或庶幾稍通旨趣。可告無罪於同志君子乎。抑或等之諸家疏釋。均歸無當乎。爰再重刻。以就正高明。冀有攻予之短者。予樂得聞。而喜有益焉。不憚三訂四訂。累煩剞劂也。大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春王正月元旦後五日。慎齋學人舒詔馳遠謹識。

凡例曰。仲景傷寒論。洵醫家之要典也。自經兵燹。卷帙散軼。其所存者。僅得之當時讀者之口授。故其篇目失次。缺而不完。王叔和於尚可搜求之際。乃不深加考訂。而雜以偽撰成編。陰陽舛錯。顛倒無倫。其後歷代相沿。未及精察。西昌喻嘉言始為削去偽撰。清出原文。

止存三百六十條。爰著尚論篇。條晰諸法。綱舉目張。釐正六經。井井不紊。義例之善。無出其上。故是書篇目。一一遵之。而不敢易。一喻嘉言尚論三百九十七法。未及一百一十三方。後人惜其方論未備。稍有餘憾。其徒徐忠可原方發明。所由作也。然亦擇焉而未精。語焉而未詳。

且方論別為一集。簡閱終非至便。今是書即列原方於本條之下。擴充徐氏之意。博採諸家論者。以明其立方之旨。命名之義。並將藥性。逐一講明。某藥所以能治某病之故。而某藥又有宜於此。不宜於彼者。俱有至理存焉。俾學者讀仲景治病之法。即就便以考主治之方。而無翻閱之勞。

是亦涓埃之助也。一是書。原為初學而設。不尚辭藻。凡先賢論說閒文。概置不錄。或辭多於意者。纂其要而登之。或意隱於辭者。微加損益。以顯捷而出之。或先賢有不經意之字。及後世傳訛倒亂之句。皆以理正之。極知僣越無似。然輔授先賢之意。引誘後來之心。大不獲已。

救世之君子。其必有以諒我也。一是書。凡主腦及關鍵處。每字上加大圈。凡挈明脈證。及比類處。旁加尖圈。凡精義處。旁加密點。凡緊要處,旁加連圈。以便省覽。一是書。稿成於己未。刻於庚午。重刻於庚辰。於今又十載矣。自覺閱歷愈多。而識見愈確。於是殫厥心力。

再加訂正。凡有未詳者益之。冗者刪之。可廢者去之。回視前刻。煥然改觀焉。今再重刻以問世。冀幸高明或有以教我也。

白話文:

我所經歷、所驗證的,經驗越多就越覺得正確。因此我又重新加以修訂,或許能稍稍通曉其中的旨趣,這樣能對得起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嗎?還是說,這一切就如同其他學者的解釋一樣,都毫無根據呢?因此我再次重新刊印,以便向高明之士請教。希望有人能指出我的缺點,我將樂於聽取,並感到受益。我不怕進行三次、四次的修訂,也不怕多次麻煩刻工。大清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年春正月元旦後五日,慎齋學人舒詔馳遠謹識。

凡例說,張仲景的《傷寒論》實在是醫學的要典。自從經歷戰亂,書卷散失,現存的內容,僅僅是從當時讀者的口頭傳授得來。所以篇章順序錯亂,殘缺不全。王叔和在尚可蒐集的時候,沒有深入考證,反而雜以偽造的內容編成書,陰陽錯亂,顛倒無序。後來歷代沿襲,沒有仔細考察。西昌喻嘉言開始刪去偽造的內容,整理出原文。

僅存三百六十條。因此寫了《尚論篇》,條理清晰地闡述各種法則,綱舉目張。釐清六經,井然有序。義理的完善,沒有能超過它的。所以這本書的篇目,一一遵照《尚論篇》,而不敢改動。喻嘉言的《尚論》有三百九十七法,沒有提到一百一十三個方劑。後人遺憾他方論不全。他的學生徐忠可對原方加以發明,因此才有了後來的著作。然而也只是有所選擇,並非精確;有所論述,並非詳細。

而且方論另外獨立成一冊,簡略閱讀終究不方便。現在這本書就把原方列在本條之下,擴充徐氏的意旨,廣泛採納各家的論述,來闡明其立方的主旨、命名的意義,並將藥性逐一講明,說明某藥之所以能治某病的原因,以及某藥適合用於此病,不適合用於彼病的道理,其中都有至理存在。使學者讀仲景的治病方法時,就能方便地研究主治的方劑,而沒有翻閱查找的勞累。

這也是微小的幫助。這本書,本來是為初學者而設,不追求華麗的詞藻。凡是前賢的論說閒文,一概不記錄。或是文字多於內容的,就摘錄其要點,或是含義隱晦的,就稍微加以修改,使之顯明易懂。或是前賢無意寫錯的字,以及後世傳抄錯誤或顛倒的句子,都按照道理改正。深知這樣做有僭越之嫌,但是為了輔助傳授前賢的意旨,引導後學的心意,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救世的君子們,一定會諒解我的。這本書,凡是主要和關鍵的地方,每個字上面都加大圈;凡是揭示脈象和證候,以及比類的地方,旁邊加尖圈;凡是精義的地方,旁邊加小點;凡是緊要的地方,旁邊加連圈,以便於閱讀。這本書,草稿完成於己未年,刊印於庚午年,重刊於庚辰年,至今又過了十年了。自己覺得閱歷越多,見解越加正確。因此竭盡心力,

再次加以訂正。凡是有不詳細的地方就加以補充,繁瑣的地方就刪除,可以廢除的就去掉。回頭看之前的版本,已經煥然一新了。現在再次重印出版,希望高明之士能夠指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