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1)

1. 診法(二)

〔王氏(叔和)小兒脈訣〕佚

曾世榮曰。宣和御醫戴克臣侍翰林日。得叔和小兒脈訣。印本二集。一本曰。呼吸須將六至看。一本云。呼吸須時八至看。遂與內臺高識。參詳字義。審察至數。就診五歲兒。常脈一息六至者是。八至者非。蓋始因鏤板之際。誤去六字上一點一畫。下與八字相類。致此訛傳。

迨與卒以學易。作五十以學易之誤是也。嘗考默庵張氏脈訣亦云。小兒常脈。一息只多大人二至為平。即六至也。然一呼一吸之間。六至明矣。不然。姑俟來者考之。(活幼心書)

〔皇甫氏(謐)脈訣〕佚

按上見於楊玄操八十一難經注。

〔秦氏(承祖)脈經〕隋志六卷,佚

白話文:

曾世榮說,宣和年間御醫戴克臣在翰林院任職時,得到叔和小兒脈訣,印了兩套書。其中一本寫著「呼吸須將六至看」,另一本寫著「呼吸須時八至看」。戴克臣就和內臺的醫生高識一起仔細研究字義,審查脈搏跳動的次數。他們診治了一個五歲的孩子,發現孩子正常的脈搏是一息六跳,而不是八跳。原來是刻版印刷時,不小心把「六」字上的一點一畫給漏掉了,看起來像「八」字,才導致後來的誤傳。

這就像我們常說的「五十以學易」的錯誤,其實原本應該是「卒以學易」,因為「卒」字也容易被誤寫成「五」。我曾經研究過默庵張氏的脈訣,上面也提到小兒正常的脈搏,比大人多跳兩下,也就是六跳。而且一呼一吸之間,六跳是明顯的。如果有人對此有疑問,就等著後人來考證吧。

皇甫謐的脈訣,記載在楊玄操的《八十一難經注》裡面。

秦承祖的《脈經》,隋朝的史書記載有六卷,現在已經失傳了。

〔康氏(普思)脈經〕隋志十卷,佚

〔徐氏(闕名)脈經〕隋志二卷,佚

〔新撰脈經訣〕(舊唐志作脈經訣)隋志二卷(舊唐志作三卷)佚

〔許氏(建吳)脈經鈔〕隋志二卷,佚

〔王氏(子顒)脈經〕新唐志二卷,佚

〔甄氏(權)脈經〕新唐志一卷,佚

〔脈訣賦〕藝文略一卷,佚

〔亡名氏脈經〕十卷,崇文總目十卷,佚

〔脈經〕崇文總目一卷,佚

崇文總目曰。無名氏雜論脈訣。

〔李氏(勣)脈經〕崇文總目一卷,佚

〔亡名氏脈經訣錄〕崇文總目一卷,佚

錢侗曰。通志略。有脈經秘錄一卷。不著撰人。疑即此書。

白話文:

隋朝志記載了多部脈經,包括康氏脈經十卷、徐氏脈經二卷、新撰脈經訣二卷、許氏脈經鈔二卷,皆已失傳。唐朝志記載了王氏脈經二卷、甄氏脈經一卷,同樣失傳。藝文略記載了脈訣賦一卷,亦已失傳。崇文總目記載了亡名氏脈經十卷、脈經一卷、李氏脈經一卷、亡名氏脈經訣錄一卷,同樣失傳。崇文總目還提到一部無名氏雜論脈訣。錢侗認為,通志略記載的脈經秘錄一卷,可能就是上述佚文中的一部。

〔黃氏(闕名)脈訣〕崇文總目一卷,佚

〔亡名氏金鑑集歌〕崇文總目一卷,佚

〔衛氏(崇)醫門金寶鑑〕新唐志三卷(崇文總目。作一卷)佚

趙希弁曰。右衛嵩撰。嵩仕至翰林博士。崇文總目云。不詳何代人。述脈候徵驗要妙之理。

〔亡名氏鳳髓脈經機要〕崇文總目五卷,佚

〔醫鑑〕崇文總目一卷,佚

〔張氏(及)脈經手訣〕崇文總目一卷,佚

宋志曰。王善注。

〔亡名氏百會要訣脈經〕崇文總目一卷,佚

〔碎金脈訣〕崇文總目一卷,佚

〔延靈至寶診脈定生死三部要訣〕(藝文略。靈。作齡。)崇文總目一卷,佚

白話文:

古代醫學典籍《崇文總目》記載了許多佚失的醫書,包括黃氏的脈訣、亡名氏的金鑑集歌、衛氏的醫門金寶鑑、亡名氏的鳳髓脈經機要、醫鑑、張氏的脈經手訣、亡名氏的百會要訣脈經、碎金脈訣,以及延靈至寶診脈定生死三部要訣。其中,衛嵩所著的《醫門金寶鑑》被趙希弁認為是述脈候徵驗要妙之理的重要醫書,而《張氏脈經手訣》則有王善注釋。

〔張氏(尚容)延靈鈔〕藝文略。作延齡寶鈔。宋志。作延齡至寶鈔。崇文總目一卷,佚

〔太醫秘訣診脈候生死〕(舊。候。作俟。今據藝文略改訂。)崇文總目一卷,佚

〔徐氏(裔)指訣〕(藝文略。作指下訣。宋志。作徐氏黃帝脈經指下秘訣。)崇文總目一卷,佚

〔脈訣〕崇文總目二卷,佚

〔覃氏(延鎬)新集脈色要訣〕(藝文略。作譚延鎬。)崇文總目一卷,佚

〔亡名氏經要集〕(藝文略。作自經要集。)崇文總目一卷,佚

〔吳氏(復圭)金匱指微訣〕崇文總目一卷,佚

〔耆婆脈經〕藝文略一卷,佚

〔韓氏(闕名)脈訣〕藝文略一卷,佚

白話文:

《張氏延靈鈔》又名《延齡寶鈔》,宋志稱《延齡至寶鈔》,共一卷,現已失傳。《太醫秘訣診脈候生死》原本寫作「俟」,今據《藝文略》改為「候」,共一卷,現已失傳。《徐氏指訣》又名《指下訣》,宋志稱《徐氏黃帝脈經指下秘訣》,共一卷,現已失傳。《脈訣》共二卷,現已失傳。《覃氏新集脈色要訣》又名《譚延鎬》,共一卷,現已失傳。《亡名氏經要集》又名《自經要集》,共一卷,現已失傳。《吳氏金匱指微訣》共一卷,現已失傳。《耆婆脈經》共一卷,現已失傳。《韓氏脈訣》共一卷,現已失傳。

〔脈經〕宋志一卷,佚

〔孫子(闕名)脈論〕藝文略一卷,佚

〔脈訣論〕藝文略一卷,佚

〔唐氏(強明)診脈要訣〕藝文略一卷,佚

〔亡名氏診脈會要〕藝文略一卷,佚

〔指難圖〕藝文略一卷,佚

〔李氏(上交)柴先生脈訣〕藝文略一卷,佚

〔華氏(子顒)相色經訣〕藝文略一卷,佚

〔亡名氏脈證口訣〕藝文略一卷,佚

〔清溪子脈訣〕藝文略一卷,佚

〔杜氏(光庭)了證歌〕一卷,未見

錢曾曰。光庭謹傍難經。各推了證歌為之。以決生死。宋高氏為之注。東越伍捷又為之補註。其於脈理。可謂研奧義於精微者矣。

白話文:

古代醫學典籍中,包括了宋志的《脈經》、孫子(闕名)的《脈論》、佚名的《脈訣論》、唐氏(強明)的《診脈要訣》、佚名的《診脈會要》、佚名的《指難圖》、李氏(上交)的《柴先生脈訣》、華氏(子顒)的《相色經訣》、佚名的《脈證口訣》、清溪子的《脈訣》和杜氏(光庭)的《了證歌》等。其中杜氏(光庭)的《了證歌》一卷,目前已失傳。錢曾指出,杜氏光庭的《了證歌》是根據《難經》推演而出,用來判斷生死。宋朝高氏對此書進行了註釋,東越伍捷又補註了內容,可謂對脈理研究精深,頗具見地。

四庫全書提要曰。杜天師了證歌一卷。舊本題唐杜光庭撰。光庭字聖賓。晚自號東瀛子。括蒼人。應百篇舉不第。入天台山為道士。僖宗幸蜀。召見。賜紫衣。充麟德殿文章應制。王建據蜀。賜號廣成先生。除諫議大夫。進戶部侍郎。後歸老於青城山。此書題曰天師。據陶岳五代史補。

亦王建時所稱也。考光庭所著。多神怪之談。不聞以醫顯。此書殆出偽託。其詞亦不類唐末五代人。錢曾讀書敏求記。以為真出光庭。殊失鑑別。其注稱高氏伍氏所作。而不題其名。後附持脈備要論三十篇。亦不知誰作。多引王叔和脈訣。而不知叔和有脈經。則北宋以後人矣。

白話文:

《四庫全書提要》記載:杜天師了證歌一卷,舊版書名標題為唐朝杜光庭撰寫。光庭字聖賓,晚年自稱東瀛子,是括蒼人。他曾參加科舉考試,但一百篇文章都未能考中。後來他入天台山當了道士。唐僖宗逃到蜀地時,召見他,賜予紫衣,並讓他擔任麟德殿的應制文章撰寫者。王建佔據蜀地後,賜予他廣成先生的稱號,並任命他為諫議大夫,後又升任戶部侍郎。最終他回到青城山隱居。

這本書題名為“天師”,根據陶岳所撰《五代史補》記載,也是王建時期的稱呼。考究光庭的著作,大多是神怪故事,沒有聽說他以醫術聞名。因此,這本書很可能是偽造的。而且其文風也不像唐末五代時期的風格。錢曾的《讀書敏求記》認為此書確實出自光庭之手,但這顯然是失之於鑑別。

書中的註解稱高氏伍氏所作,卻沒有署名。書後附有《持脈備要論》三十篇,也並不知作者是誰。其中引用了王叔和的《脈訣》,但並未提及王叔和有《脈經》,可見作者應是北宋以後的人。

〔崔氏(嘉彥)注廣成先生玉函經〕三卷,存

〔黎氏(民壽)廣成先生玉函經解〕三卷,存

〔直魯古脈訣〕佚

按上見於遼史本傳。

〔蕭氏(世基)脈粹〕讀書後志一卷,佚

趙希弁曰。上皇朝蕭世基撰。世基嘗閱素問。及歷代醫經。患其難知。因綴緝成一編,治平中姚誼序之。

〔劉氏(元賓)脈要新括〕(國史經籍志。作脈要秘括。)宋志二卷,存

自序曰。余嘗注王叔和脈訣。如其間五臟歌后。又歌曰等編。及入式語。數處詞語鄙俗。文理不通。疑非叔和之作。而後人增之。嘗欲削其不類者。補以己之所為。庶有以合乎岐黃內經。越人難經之本旨。因循未果就。或者謂余曰。君為傷寒括要六十篇傳於世。頗開醫者之耳目。

白話文:

崔嘉彥注釋了《廣成先生玉函經》,共三卷,現存。黎民壽也對《廣成先生玉函經》作了解釋,共三卷,現存。《直魯古脈訣》已佚失。以上記載見於《遼史》本傳。蕭世基撰寫的《脈粹》讀書後志一卷,已佚失。趙希弁記載,此書是北宋時期蕭世基所著。世基曾閱讀《素問》及歷代醫學典籍,感嘆其難以理解,於是編纂此書。治平年間,姚誼為其作序。《劉氏脈要新括》,宋代志書記載為兩卷,現存。劉元賓自序中提到,他曾注釋過王叔和的《脈訣》,發現其中五臟歌後的一些內容,以及入式語等,詞語粗俗,文理不通,懷疑不是王叔和本人所作,而是後人增補的。他曾想刪去這些不合理的部分,並加入自己的見解,以符合《黃帝內經》和《難經》的本旨,但一直沒有完成。有人建議他,既然他已經寫了《傷寒括要》六十篇流傳於世,並且打開了醫者眼界,那就不要再糾結於此了。

蓋更取醫書切用者。纂而述之。顧不美歟。余聞其言。而有契於心。因閒暇吟成百篇。下為之註腳。辭語雖俚。理則該博。使學者讀之。如手舉大綱。眾目從而張矣。所謂兩得之也。名之曰補註脈要秘括。覽者或不我誚。試取叔和脈法。合而觀之。則塤箎迭和。互相發明。其於醫學。

豈小補哉。宋熙寧九年。盧陵通真子自序。

陳振孫曰。脈要新括一卷。通真子撰。以叔和脈訣。有臲卼鄙俗處。疑非叔和作。以其不類故也。乃作歌百篇。案經為注。又自言嘗為傷寒括要六十篇。其書未之見。

〔脈書訓解〕三卷,未見

澹生堂書目曰。宋劉元賓撰。明劉裕德解。

白話文:

因為想要更加深入地運用醫書,所以將其整理編寫,這樣做難道不好嗎?我聽了這些醫書中的道理,心裡很有感觸,於是利用閒暇時間吟誦了百篇醫歌,並為其加註解。雖然用詞有些俚俗,但道理卻是廣泛而精深。讓學習者讀了這些醫歌,就像手握綱要一樣,眾人都能因此而明瞭。這可謂是兩全其美。因此將這本書命名為《補註脈要秘括》。讀者或許不會責怪我。可以試著將叔和的脈法與它結合起來看,就會發現彼此相輔相成,互相闡明,對醫學的發展,豈不是小小的貢獻?宋熙寧九年,盧陵通真子自序。

陳振孫說,《脈要新括》一卷,是通真子所撰寫。他認為叔和的脈訣中有一些粗俗的地方,懷疑不是叔和本人所作,因為它與叔和的風格不符。於是通真子創作了百篇醫歌,以經文為註解。他又自稱曾經撰寫過《傷寒括要》六十篇,但目前尚未發現這本書。

《脈書訓解》三卷,目前也尚未發現。

澹生堂書目記載,這本書是宋朝劉元賓所撰寫,明朝劉裕德為其作解。

〔許氏(叔微)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佚

許叔微曰。大抵仲景脈法。論傷寒與雜病脈法異。故予嘗撰仲景三十六種脈法。(百證歌注)

又曰。予嘗撰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故知治傷寒,當以仲景脈法為本。(發微論)

〔莊氏(綽)脈法要略〕佚

按上見於幼幼新書。

〔崔氏(嘉彥)脈訣〕國史經籍志一卷,存

崔嘉彥曰。夫脈者。天真要和之氣也。晉王叔和以浮芤滑實弦緊洪為七表。微沉緩澀遲伏濡弱為八里。以定人之陰陽,以決人之死生。然文理甚繁。後學未能解。大抵持脈之道。非言可傳。非圖可狀。其樞要。但以浮沉遲數為宗。風氣冷熱主病。且如浮而有力者為風。浮而無力者為虛,沉而有力者為積。

白話文:

許叔微說,仲景脈法論述傷寒與雜病的脈法有所不同,因此我曾經編撰了仲景三十六種脈法。

他又說,我曾經編撰了仲景三十六種脈法圖,所以知道治療傷寒,應該以仲景脈法為基礎。

莊綽脈法要略,見於《幼幼新書》。

崔嘉彥說,脈象是人體真氣的表現。晉代王叔和將浮、芤、滑、實、弦、緊、洪稱為七表,微、沉、緩、澀、遲、伏、濡、弱稱為八里,以此判斷人的陰陽,決斷人的生死。然而文字繁雜,後學難以理解。總之,把脈之道,非言語可以傳授,非圖畫可以描繪,其精要之處,僅以浮沉、遲數為綱,風氣冷熱主病。例如,浮而有力者為風,浮而無力者為虛,沉而有力者為積。

沉而無力者為氣。遲而有力者為痛。遲而無力者為冷。數而有力者為熱。數而無力者為瘡。更看三部。在何部得之。且如寸部屬上焦。頭面胸膈之疾。關部屬中焦。腹肚腸胃之疾。尺部屬下焦。小腹腰足之疾。更看五臟。何髒得之。六腑亦然。學者當以意會而精別之。庶無按寸推尺之誚。

錢曾曰。紫虛脈訣一卷。句如蒙求。蓋欲初學醫者易知耳。

四庫全書提要曰。崔真人脈訣一卷。舊本題紫虛真人撰。東垣老人李杲校評。考紫虛真人為宋道士崔嘉彥。陶宗儀輟耕錄。稱宋淳熙中南康崔紫虛隱君嘉彥。以難經於六難。專言浮沉。九難專言遲數,故用為宗。以統七表八里。而總萬病。即此書也。宋以來諸家書目不著錄。

白話文:

脈象沉而無力,代表氣虛;脈象遲緩有力,代表疼痛;脈象遲緩無力,代表寒邪;脈象快速有力,代表熱邪;脈象快速無力,代表瘡瘍。此外,還要觀察脈象位於寸關尺三部的位置,以判斷病症所在的部位。例如,寸部屬於上焦,主治頭面胸膈之疾;關部屬於中焦,主治腹肚腸胃之疾;尺部屬於下焦,主治小腹腰足之疾。還要觀察病症是屬於哪個臟腑,六腑亦然。學習者應該用心領會,精細辨別,才能避免按寸推尺的錯誤。

錢曾說,紫虛脈訣這本書,語句淺顯易懂,如同蒙求一般,目的是為了讓初學醫者容易理解。

四庫全書提要說,崔真人脈訣這本書,舊本題紫虛真人撰寫,東垣老人李杲校評。考證得知紫虛真人是宋代道士崔嘉彥。陶宗儀在輟耕錄中記載,宋淳熙年間,南康崔紫虛隱君嘉彥以難經中的六難,專論浮沉;九難專論遲數,因此以此為宗,統攝七表八里,涵蓋萬病,就是指這本書。這本書在宋代以後,諸家書目中都不曾記載。

焦竑國史經籍志。始載之。東垣十書。取以冠首。李時珍已附入瀕湖脈學中。至其旁註之評語。真出李杲與否。則無可徵信矣。

按此書。東垣十書。醫統正脈中所收。其歌括耳。若全文。世從不知之。秘府所藏明鈔幼幼新書。附錄脈書五種。首編則崔氏原書。題曰紫虛真人脈訣秘旨。今記題詞於此。以訂正焉。

〔劉氏(開)脈訣〕國史經籍志一卷,佚

南康府志曰。劉開。字立之。習釋老學。常遊廬山遇異人。授以太素脈行世。元帝召赴闕。賜號復真先生。卒。葬於西古山。著有方脈舉要。

按劉開南宋人。不知府志何以為元人。而赴闕賜號之說。亦未見所據。

白話文:

焦竑的《國史經籍志》最早記載了「東垣十書」。東垣十書被放在書的開頭。李時珍已經將它收入《瀕湖脈學》之中。但是書中關於東垣十書的旁注評語,是否真的出自李杲,就無從考證了。

這本書的「東垣十書」是《醫統正脈》中收錄的,只是收錄了歌訣而已,全篇內容世人從來不知道。秘府所藏的明朝抄本《幼幼新書》附錄了五種脈書,第一種就是崔氏的原書,書名叫做《紫虛真人脈訣秘旨》。現在將書名記在這裡,用來訂正。

《劉氏(開)脈訣》一卷,失傳。

《南康府志》記載:劉開,字立之,精通佛道學,常在廬山遊玩,遇到奇人,被傳授了《太素脈》,並以此行醫。元帝召他進京,賜號復真先生。後來他去世,葬在西古山。著有《方脈舉要》。

根據考證,劉開是南宋人,不知《南康府志》為何把他說成元人,而且他被召進京賜號的说法也沒有依據。

〔脈訣理玄秘要〕國史經籍志一卷,存

跋曰。開。廬山野人。跧伏山林。無用於世。淺識寡聞。言辭鄙拙。豈堪人師。因承師訓。剖露肺肝。以為脈訣。誘諸門人弟子。為人道之蹊徑。若夫深造淵源,博究妙旨。則先生長者。不無望焉。嘉熙五年上巳日。後學劉開識。

〔王氏(元標)紫虛脈訣啟微〕未見

江寧府志曰。王元標。字赤霞。上元人。宋文安公堯臣後。少業儒。兼精素難諸書。遂以醫名。崇禎己卯大疫。標攜藥囊過貧乏家。診視周給。全活多人。甲申之季。大宗伯薦為太醫丞。標不應。逃赤山。尋葛稚川舊居卜築焉。著有紫虛脈訣啟微。又著醫藥正言。未及就而卒。

白話文:

《脈訣理玄秘要》一書共一卷,現存。

作者劉開在跋文中寫道:我本是廬山山野之人,隱居山林,對世事無用,學識淺薄,言辭粗陋,怎配當人師?但我承蒙師傅的教誨,將自己的理解寫成這本脈訣,希望能引導門人弟子走上醫術之路。至於更深奧的醫理,還需向那些學識淵博的前輩學習。

《王氏(元標)紫虛脈訣啟微》一書現已失傳。

據《江寧府志》記載,王元標,字赤霞,是上元人,宋朝文安公堯臣的後代。他年輕時學習儒學,同時也精通道教典籍,後來以醫術聞名。崇禎己卯年,發生大瘟疫,王元標背著藥囊,走遍貧困人家,免費診治,救活了不少人。甲申年,禮部尚書推薦他擔任太醫丞,但他拒絕了,逃到赤山,在葛洪舊居附近建屋居住。他著有《紫虛脈訣啟微》和《醫藥正言》,但還沒完成就去世了。

〔蔡氏(元定)脈經〕一卷,存

跋曰。元定放逐春陵。地近西廣。倏寒忽熱。日備四時。素疾多病。遂爾日增。因取內經難經張仲景王叔和及孫真人諸家脈書讀之。若其亂雜無倫。因為之部分次第。則為一書。以便觀覽。近世所傳叔和脈訣。昔年見其乖謬鄙俗。疑非叔和所作。近見三因方。具言乃高陽生所作。

頗自信以為知言。今之醫者。自脈訣之外。無所聞見。欲以意見決死生。亦何怪其悖謬也。同書於此。使學者知脈訣之偽。

〔施氏(發)察病指南〕三卷,存

自序曰。醫之為學。自神聖工巧之外無餘說。今人往往遺其三而主其一。一者何。切而知之。謂之巧也。然亦曷嘗真見其所謂巧者。特竊是名。以欺世耳。間有以活人自任者。又弊於醫者之委壓。惑於議論之紛紜。無所折衷。每得其粗。而不得其精。余自弱冠。有志於此。常即此與舉業並攻。

白話文:

蔡氏(元定)脈經

跋文: 元定被貶到春陵,此地靠近西廣,天氣變化無常,忽冷忽熱,一天之內如同經歷四季,元定素來體弱多病,病情日益加重。於是,他便開始研讀《內經》、《難經》、《張仲景》、《王叔和》和《孫真人》等醫家脈書,發現這些書內容雜亂無章,便將它們重新整理分類,編成一本新書,以便於閱讀。近世所流傳的《叔和脈訣》,我以前見過,覺得它內容荒謬俗套,懷疑并非王叔和所作。最近我看到了《三因方》,書中明确提到《脈訣》是高陽生所作。

我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这是知情之言。如今的医者,除了《脈訣》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醫學知識了。他们想要凭借着自己的主觀臆斷來決定生死,難怪醫術如此荒謬。我将此書公開,讓學者們明白《脈訣》的虛假。

施氏(發)察病指南

自序: 醫學是一門神聖而精巧的學問,除了神聖與精巧之外別無其他。如今很多人常常舍本逐末,只注重其中的一點,而忽略了其他。他們所注重的那一點是什麼呢?就是切脈診斷,他們自稱掌握了精巧的醫術。然而,他們真的懂得精巧的醫術嗎?不過是竊取了這個名號,用來欺騙世人而已。有些自詡能救死扶傷的醫生,又受制於醫學界內部的壓制,被各種說法所迷惑,無所適從。他們往往只學到了醫學的粗淺知識,卻得不到精髓。我從年輕時就立志於此,一直以來都將醫學與功名並重,刻苦鑽研。

迨夫年將知命。謝絕場屋。盡屏科目之累。專心醫道。取靈樞素問太素甲乙難經及諸家方書脈書。參考互觀。求其言之明白易曉。余嘗用之而驗者。分門纂類。裒為一集。名曰察病指南。其間如定四季六臟平脈。與夫七表八里之主病。分見於兩手三部者。亦本於聖賢之遺論。

特推而廣之。觸類而補之。其他言之未甚昭著者。附以己意發明之。蓋將以貽諸子孫。非敢求人之知也。年來疫癘盛行。病者不幸而招醫。多見以陽病服丹附者。悉殞於非命。豈惟不知脈。並於證而不知。籲何慘哉。或者不察。乃曰。吾取醫之運耳。奚暇問其學之精否。殊不知恃運以言醫。

白話文:

等到年紀將近知命之年,便告別仕途,不再為功名所累,專心鑽研醫道。收集了《靈樞》、《素問》、《太素》、《甲乙經》以及各家方書、脈書,互相參照參考,力求明白易懂。我曾經親自使用這些知識,並驗證其有效性,便將其分門別類,整理成冊,取名為《察病指南》。其中像確定四季、六臟、平脈以及七表八里之主病,分見於兩手三部等等,皆源自聖賢之遺論。

我特地推廣並補充這些內容,對於一些未曾明示的部分,則以自身見解加以闡釋。這本書是留給子孫後代的,並不是為了讓世人知道我的學識。近年來疫病流行,許多不幸患病的人找醫生看病,卻常常被誤診為陽性病,服食丹藥附子,結果都因此喪命。他們不僅不懂脈理,更不懂得辨證論治,實在令人心痛。有些人卻不以為意,說:「我天生有行醫的運氣」,根本不去問他們的醫術精湛與否,殊不知靠運氣來行醫,實在是不可取的。

雖幸而或中。而所喪亦多。求其萬舉萬全者難矣。此余所以不敢自私。欲鋟梓以廣其傳。庶幾與同志者共云。淳祐改元。九月立冬後四日。永嘉施發政卿序。

趙崇賀序曰。能醫人多矣。能使人皆能醫人。不多也。蓋以醫醫人有限。以醫教人無窮。施桂堂察病證有書。曰指南。考本草有書。曰辨異。而續易簡。又有方有論。桂堂之心。使人人知有此書此方此論也。不特自能醫人。且欲人莫不能醫人。視碌碌輩。曰秘方。曰家藏方。小智自私。靳不示人。心之廣狹蓋可見。淳祐丙午。正月中浣。澹齋趙崇賀書。

〔楊氏(士瀛)脈訣〕一卷,未見

閩書曰。楊士瀛。字登父。懷安故縣人。精醫學。著活人總括。醫學真經。宜指方論。行於世。

白話文:

雖然幸運地能治癒一些人,但所損失的也很多。想要做到萬無一失實在太難。所以我不願自私,想將這些醫術刻在木板上廣泛流傳,希望能與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研究。淳祐元年九月立冬後第四天,永嘉施發政卿寫下此序。

趙崇賀在序中寫道:會醫術的人很多,但能使人人都會醫術的人卻很少。因為醫治病人是有限的,而教導別人醫術卻是無限的。施桂堂觀察病症寫了一本書,叫做《指南》,研究藥材又寫了一本書,叫做《辨異》,並以此為基礎,又寫了一本简易的醫書,其中有方劑也有論述。桂堂的心願是讓每個人都能知道這本書、這些方劑和論述,不僅希望自己能醫治病人,更希望所有人都能醫治病人。相比那些目光短淺,藏著秘方,自私地不肯示人的人,桂堂的心胸之寬廣可見一斑。淳祐丙午年正月中旬,澹齋趙崇賀寫下此序。

楊氏(士瀛)脈訣一卷,尚未見。

閩書記載,楊士瀛,字登父,懷安故縣人,精通醫學,著有《活人總括》、《醫學真經》、《宜指方論》等書,在世人中廣為流傳。

按上見於也是園書目。

〔察脈總括〕一卷,存

〔黎氏(民壽)決脈精要〕一卷,存

〔李氏(駉)脈歌〕未見

按上見於絳云樓書目。

〔脈髓〕未見

按上見於瀕湖脈學。

〔李氏(杲)脈訣指掌病式圖說〕一卷,存

按此書收在於醫統正脈中。題曰丹溪先生朱震亨彥修父著。然其六氣全圖說。稱予目擊壬辰首亂已來。民中燥熱者。多發熱痰結咳嗽。重以醫者不識時變。復投半夏南星。以益其燥熱。遂至嗽血痰涎逆湧。咯吐不已。肌肉乾枯而死者多矣。平人則兩寸脈不見。兩尺脈長至半臂。

予於內外傷辨。言之備矣。余因疑此書似非朱震亨所著。輒閱李明之內外傷辨序。稱其書已成。陵谷變遷。忽成老境。束之高閣。十六年矣。後為崑崙範尊師所獎。更就成之。時丁未歲也。考丁未。即元定宗三年。以長曆溯之。十六年當金哀宗天興元年。歲次壬辰。則其所言。

白話文:

根據《也是園書目》,《察脈總括》一卷現存;《黎氏(民壽)決脈精要》一卷現存;《李氏(駉)脈歌》未見。

根據《絳云樓書目》,《脈髓》未見。

根據《瀕湖脈學》,《李氏(杲)脈訣指掌病式圖說》一卷現存,收錄於《醫統正脈》。該書作者署名為丹溪先生朱震亨,書中提及六氣全圖說,並提到自壬辰首亂以來,百姓多燥熱,易發熱痰結咳嗽,醫者不識時變,又用半夏、南星,加重燥熱,導致嗽血痰涎逆湧,咯吐不止,肌肉乾枯而亡。平人則兩寸脈不見,兩尺脈長至半臂。

書中提及內外傷辨,作者自稱言之備矣。然而作者懷疑此書并非朱震亨所著,因為李明之《內外傷辨》序中提到,該書已成,因時光流逝,作者已至老境,便將書束之高閣,十六年之久。后經崑崙範尊師鼓励,才重新完成,時為丁未歲。考證丁未歲為元定宗三年,以長曆溯之,十六年當金哀宗天興元年,歲次壬辰。由此可知,書中所言確實為壬辰年之事。

與書中壬辰首亂以來之語相符。又內外傷辨曰。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下旬。受敵者凡半月。解圍之後。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繼踵而不絕云云。則其言鑿鑿可證。乃如此書實出於明之之手。其移甲付乙。蓋明時書估之所致。吳勉學遂刊於正脈中而不改者。

抑何失檢之甚矣。書中陰陽關格圖說載丹溪先生曰。陰乘陽則惡寒。陽乘陰則發熱。是亦系妄人之所攙。當抹殺之。

〔張氏(璧)脈談〕佚

徐春甫曰。張璧。元素之子。得父業。號云岐子。名著當時。有脈談行世。(醫統)

〔嚴氏(三點)脈法撮要〕一卷,存

白話文:

這段文字與書中壬辰年首亂以來的記載相符。書中提到,壬辰年改元,京師戒嚴,到了三月下旬,與敵人交戰了半個月。解圍之後,京師百姓中沒生病的人寥寥無幾,生病而死的人接踵而來,這段文字的確切可證。因此,這本書確實出自明朝人之手。至於為何將甲字改為乙字,應該是明朝時書商為了利益而為之,吳勉學後來將其刊載在《正脈》中,也沒有更改。

這實在是太過失檢了。書中陰陽關格圖說載丹溪先生言:「陰乘陽則惡寒,陽乘陰則發熱」,這也是胡說八道,應該直接抹去。

《張氏(璧)脈談》一書失傳,僅存此段記載。

徐春甫說,張璧是李時珍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醫術,號稱岐子,當時名聲顯赫,著有《脈談》一書流傳於世。

《嚴氏(三點)脈法撮要》一卷,現已存世。

周密曰。近世江西有善醫。號嚴三點者。以三指點間。知六脈之受病。世以為奇。以此得名。余按診脈之法。必均調自己之息。而後可以候他人之息。凡四十五動為一息。或過或不及。皆為病脈。故有二敗三遲。四平六數、七極、八脫、九死之法。然則察脈固不可以倉卒得之。

而況三點指之間哉。此余未敢以為然者也。或謂其別有觀形察色之術。姑假此以神其術。初不在脈也。(齊東野語)

〔張氏(道中)玄白子西原正派脈訣〕一卷,存

自序曰。宋淳熙中。朱文公守南康間。隱居崔紫虛名嘉彥者。結庵西原山。乃別築臥龍庵。繪象孔明其中。崔君及己列左右。時往還。叩養生濟世術。蓋崔以策干時貴趙唯相。不用而肥遁者。養生濟世。固其餘事。公亦欲但如此。而口傳心授。竟為復真劉先生開。發而行之。

白話文:

周密說,近來江西有一位精通醫術的醫生,名叫嚴三點,他可以用三根手指點在病人脈搏上,就能知道六脈的病症,世人認為這是奇事,因此他便以此得名。我認為診脈的方法,必須先調整自己的呼吸,才能準確地感知他人的呼吸。一般來說,四十五次脈搏跳動為一息,若過於頻繁或過於緩慢,都是病脈。所以有二敗三遲、四平六數、七極、八脫、九死等診斷方法。因此,診脈不能草率,更何況僅用三根手指點在脈搏上呢?我不敢相信這種方法。有人說他可能另有觀形察色的方法,只是借三點指之術來掩飾自己的真正診斷方法,其實並不在於診脈。

張氏(道中)玄白子西原正派脈訣一卷,現存。

自序中說,南宋淳熙年間,朱熹擔任南康知府時,崔紫虛(名嘉彥)隱居在西原山,並另築臥龍庵,在庵中繪製了諸葛亮的肖像,崔紫虛則自比為諸葛亮的謀士,常與朱熹往來,請教養生濟世之道。崔紫虛曾用計策輔佐當時的權臣趙唯相,但最終未被重用,便隱退了。養生濟世是他隱退後的閒事。朱熹也希望如此,於是將養生濟世之道口授心傳,最終由復真劉先生發揚光大。

今兩山南北名醫之流。悉自劉氏。吾師宗陽朱鍊師脈明。最為得傳者。大德辛丑。既從鍊師得崔劉四脈。玄又乃擴其意。為之圖並歌括。以教稚子。肄業習不至扞格。因圖卷端。玄白老人書。

〔玄白子相類脈訣〕一卷,存

玄白子曰。余讀脈經。常為十類。脈析其義。而又恨夫脈之相類者。猶未止此也。作疑脈韻語。

〔玄白子診脈八段錦〕一卷,存

〔脈法微旨〕一卷,存

〔姚氏(宜仲)診脈指要〕佚

吳澄序曰。俗間誤以脈訣機要為脈經。而王氏脈經。觀者或鮮。旴江姚宜仲三世醫。周秋陽周嘉會。儒流之最也。丞稱其善脈。其進於工巧可知。增補斷病提綱。殆與錢聞禮傷寒百問歌同功。診脈一編。父經子訣者也。為醫。而於醫之書。醫之理。博考精究如此。豈俗醫可同日語哉。

白話文:

如今南北兩山的名醫,幾乎都出自劉氏一脈。我的老師朱鍊師醫術精湛,脈學尤為精通,是最為正統的傳承。辛丑年,我從鍊師那裡學得了崔劉四脈法,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繪製圖譜並編寫歌訣,用來教導後輩弟子,讓他們學習起來不會感到困難。這卷圖譜的卷首,是我玄白老人親筆所寫。

玄白子說,我閱讀脈經時,經常將脈象分為十類。深入分析其意義後,又發現脈象之間的相似之處,仍然不足以概括全部。因此,我創作了「脈韻語」來解惑。

我還撰寫了「診脈八段錦」和「脈法微旨」兩卷書籍,至今仍有保存。

姚宜仲的「診脈指要」一書已經遺失。

吳澄在序言中說道,世人誤以為脈訣機要就是脈經,而王氏的脈經卻鮮為人知。旴江姚宜仲家族三代行醫,周秋陽、周嘉會都是儒學大家,醫術精湛。他們精通脈學,在醫術上的造詣可見一斑。他們增補了斷病提綱,與錢聞禮的《傷寒百問歌》功效相同。這部「診脈指要」是父子相傳的醫學秘訣。作為醫生,能夠像他們一樣博覽群書,精研醫理,豈是那些庸醫所能比擬的?

余不治醫。而好既其文。臟腑各六。三在手三在足。醫所診一寸九分。乃手太陰肺經一脈爾。於肺之一脈。而並候五臟六腑之氣。其部位也。脈要精微論言之。下部候兩腎。中部左肝右脾。上部左心右肺。心包與心同位。所謂在內以候膻中。是也。而不寄諸右命門之部。陳無擇脈偶。

蓋十得八九。而未之盡。何也。脈書往往混牢革為一。有牢則無革。有革則無牢。夫牢者堅也。經云。緊牢為實。又云。寒則牢堅。革者。寒虛相搏之脈也。而可混乎。脈之名狀。浮沉實虛。緊緩數遲。滑澀長短之相反也。弦弱。猶弓之有張弛。牢滯。猶物之有堅硬。匹配自不容易。

白話文:

我不精通醫術,但我喜歡研讀醫書。人體有六臟六腑,三臟三腑分別位於手和足。醫生診脈時,測量一寸九分的地方,實際上是手太陰肺經的一條經脈。通過這條肺經,可以推測五臟六腑的氣息。這些部位在脈學著作中都有詳細論述:下部可以推測兩腎,中部左側為肝右側為脾,上部左側為心右側為肺。心包與心在同一位置,所謂「在內以候膻中」指的就是這個部位。但心包並不位於右邊的命門。陳無擇在脈學著作中,雖然總結了許多經驗,但並非完全準確。

這是因為,脈書經常將牢脈和革脈混淆在一起。牢脈和革脈是兩種不同的脈象,有牢脈就沒有革脈,有革脈就沒有牢脈。牢脈是指堅實的脈象,經書中說「緊牢為實」,又說「寒則牢堅」。革脈是寒虛相搏而形成的脈象,這兩種脈象怎麼可以混淆呢?脈象的名稱很多,包括浮沉實虛、緊緩數遲、滑澀長短等等,這些都是相對的。弦脈和弱脈,就像弓有張有弛;牢脈和滯脈,就像物品有堅硬有柔軟。要準確地配對這些脈象並不容易。

抑有難辨者焉。洪散俱大。而洪有力。微細俱小。而微無力。芤類浮也。而邊有中無。伏類沉也。而邊無中有。若豆粒。而搖搖不定者。動也。若鼓皮。而如如不動者。革也。洪微也。散細也。芤之與伏也。動之與革也。亦其對也。二十四者之外。促結代。皆有止之脈。疾而時止。

曰促。徐而時止。曰結。雖有止。非死脈也。代真死脈矣。故促結為對。而代無對。總之凡二十七。宜仲有脈位脈偶二條。因附鄙說。其然歟。其不然歟。裁之可也。(臨川吳文定公文集)

〔朱氏(震亨)丹溪脈訣〕一卷,未見

按上見於澹生堂書目。

〔丹溪脈法〕未見

白話文:

有些脈象難以辨別。洪脈散大而有力,微脈細小而無力。芤脈像浮在表面,邊緣有而中間無;伏脈像沉在裡面,邊緣無而中間有。脈象如豆粒般搖搖不定,稱為動脈;脈象像鼓皮般紋風不動,稱為革脈。洪脈與微脈相對,散脈與細脈相對,芤脈與伏脈相對,動脈與革脈相對。除了這二十四種脈象之外,還有促脈、結脈、代脈。這三種脈象都有暫停的現象,脈搏跳動很快而時有停頓,稱為促脈;脈搏跳動緩慢而時有停頓,稱為結脈;脈搏跳動時有停頓,但不是真的死脈,稱為代脈。因此促脈和結脈是相對的,而代脈沒有相對的脈象。總共二十七種脈象。仲景在《傷寒論》中也提到了脈位和脈偶,這裡只是附帶說明,究竟是否正確,讀者自己判斷即可。

按上見於古今醫統。

〔滑氏(壽)診家樞要〕國史經籍志一卷,存

題詞曰。天下之事。統之有宗。會之有元。言約而盡。事核而當。斯為至矣。百家者流。莫大於醫。醫莫先於脈。浮沉之不同。遲數之反類。曰陰曰陽。曰表曰里。抑亦以對待。而為名象焉。有名象。而有統會矣。高陽生之七表八里九道。蓋鑿鑿也。求脈之明。為脈之晦。或者曰。

脈之道大矣。古人之言亦夥矣。猶懼弗及。而欲以此統會該之。不既太約乎。嗚呼。至微者脈之理。而名象著焉。統會寓焉。觀其會通。以知其典禮。君子之能事也。由是而推之。則溯流窮源。因此識彼。諸家之全。亦無遁珠之憾矣。

白話文:

根據古今醫學典籍記載,滑壽診家樞要一書,其中國史經籍志一卷尚存。書中開篇即言:「天下之事,統之有宗,會之有元,言約而盡,事核而當,斯為至矣。」百家學說,醫學尤為重要,而脈象診斷為醫學之首。脈象浮沉遲數各異,陰陽表裡相應,皆有其名象,以此統會脈象之理。高陽生所言七表八里九道,固然精闢,然而要探究脈象之奧妙,必須明白脈象的深意。有人可能會說:「脈象之道博大精深,古人論述亦眾多,恐難以一言蔽之,何況欲以簡要之言統會之,豈非太過簡略?」然而,脈象之理至微,卻以名象顯明,以統會精妙。觀察脈象的會通,就能明白脈象的規律,這是君子應當做的事。以此推而廣之,溯本追源,由近及遠,就能掌握各家醫學的精髓,不再遺漏任何重要知識。

〔曹氏(懷靜)診家補遺〕未見

馮夢禎序曰。醫家祖素問。猶儒術祖易論語。蓋不獨義理精深。而文章簡奧。非膚學小儒所易測識。唐以來惟啟玄注攖寧抄。稍得其要領。丁氏點白又為之補正。足稱二氏功臣矣。攖寧又有診家樞要一卷。附素問鈔之末。蓋得岐黃之精。而約取之。用其言以起死肉骨。不減九轉靈砂。

而世曾莫之窺也。吾友曹懷靜先生業儒。而研精醫典。尤篤嗜診家樞要。有所見輒次其語。以補櫻寧生之缺。積數十年。而書大備。名曰診家補遺。將壽之梓。而問序於余。余雖不知醫。而甚知醫之難。且傷世醫之陋。大都不識丁。人為之趁。運善覓錢。世目之良醫。遂以性命付之。

白話文:

〔曹氏(懷靜)診家補遺〕未見

馮夢禎序曰:醫家之祖,如《素問》;儒術之祖,如《易經》、《論語》。其義理精深,文章簡奧,非淺學小儒所能輕易理解。唐代以來,唯啟玄注、攖寧抄略得其要領。丁氏點白更為之補正,足可稱之為二氏之功臣。攖寧又有《診家樞要》一卷,附於《素問》抄之末,擷取岐黃精髓,言簡意赅,用其言以起死回生,不亞於九轉靈砂。

而世人竟無一人窺其奧妙。吾友曹懷靜先生,業儒之人,卻精研醫典,尤其鍾愛《診家樞要》。凡有所見,輒將其語記錄下來,以補攖寧生之不足。積數十年,而此書已大成,名曰《診家補遺》。將欲付梓,而問序於余。余雖不諳醫術,卻深知醫學之難。且痛心於世醫之陋劣,大多不識丁,人云亦云,運籌善於謀財,世人視之為良醫,竟將性命託付於他們。

一有疾。醫六七輩。紛集其門。百藥盡試。而僥倖不死。即死。醫故不專。有所逃責。此何異衰國之用人哉。即曹君書出。誰為觀之者。余曰。不然。今儒術久衰。周孔之書。盡為俚儒及科舉之學所壞亂。於此時。有能揭儒先精義示人。則孟氏所稱聖人之徒。而功不在禹下者也。

余於曹君亦云。(快雪堂集)

〔滑氏(壽)脈訣〕一卷,未見

按上見於浙江通志。引黃氏書目。

〔呂氏(復)五色診奇䀭〕未見

〔切脈樞要〕未見

〔脈緒〕未見

〔脈系圖〕未見

按上四種。見於九靈山房集。滄洲翁傳。

白話文:

一個人得了病,找了六七代醫生,紛紛聚集在他家門口,各種藥物都試過了,結果勉強沒死,就算死了,醫生們也藉口醫術不精,逃避責任。這跟衰敗的國家用人有什麼區別呢?曹君的書出版了,誰會去觀看呢?我說,不應該這樣。現在儒學已經衰敗很久了,周孔的書都被庸儒和科舉之學糟蹋得亂七八糟。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能揭示儒家先賢的精義,讓世人明白,那他就是孟子所說的聖人之徒,其功績不亞於禹。

我在給曹君的書信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快雪堂集)

〔滑氏(壽)脈訣〕一卷,未曾見過。

根據浙江通志所引黃氏書目。

〔呂氏(復)五色診奇䀭〕未曾見過。

〔切脈樞要〕未曾見過。

〔脈緒〕未曾見過。

〔脈系圖〕未曾見過。

以上四種醫書,根據九靈山房集和滄洲翁傳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