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三 (9)

1. 醫經(三)

靈樞、本草、難經、傷寒論、脈經、脈訣、病源論、太始天元玉冊、元誥、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語、中藏經、聖濟經等書,皆有辨論。前代名醫,如扁鵲、倉公、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龐安常、錢仲陽、陳無擇、許叔微、張易水、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嚴子禮、王德膚、張公度諸家,皆有評騭。所著有內經或問。

靈樞經脈箋、五色診奇賅、切脈樞要、運氣圖釋、養生雜言、脈緒、脈系圖、難經附說、四時燮理方、長沙傷寒十釋、松風齋雜著諸書,浦江戴良採其治效最著者數十事,為醫案。晚年自號滄洲翁。歷舉仙居臨海教諭、台州教授,皆不授。

〔王氏(翼)素問注疑難〕佚。

陽城縣誌曰:王翼幼穎悟。七歲聞人誦唐詩,一過能歷歷誦之。八歲善屬文。既長,日記千言。應進士舉,因染疾棄業。遂精醫術,療疾多奇驗。旁通律歷,尤工於詩。所著有素問注疑難、傷寒歌括、算術若干卷、詩五百餘篇。

白話文:

《靈樞》、《本草》、《難經》、《傷寒論》、《脈經》、《脈訣》、《病源論》、《太始天元玉冊》、《元誥》、《六微旨》、《五常政》、《玄珠密語》、《中藏經》、《聖濟經》等書籍,都有相關的辨證論述。前代名醫,像是扁鵲、倉公、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龐安常、錢仲陽、陳無擇、許叔微、張易水、劉河間、張子和、李東垣、嚴子禮、王德膚、張公度等各家,都有他們對醫理的評論。他們所著的書籍有《內經或問》、《靈樞經脈箋》、《五色診奇賅》、《切脈樞要》、《運氣圖釋》、《養生雜言》、《脈緒》、《脈系圖》、《難經附說》、《四時燮理方》、《長沙傷寒十釋》、《松風齋雜著》等。浦江的戴良,從中選取了療效最顯著的數十個案例,編成醫案。晚年他自號滄洲翁,曾被舉薦擔任仙居、臨海的教諭及台州的教授,但他都沒有接受。

《王氏(翼)素問注疑難》這本書已經遺失了。

《陽城縣誌》記載,王翼從小就聰明有悟性,七歲時聽到別人背誦唐詩,聽過一遍就能夠清楚地背誦出來。八歲時就擅長寫文章,長大後每天能寫數千字的文章。他本來要參加進士考試,但因為生病而放棄學業,於是專精於醫術,治病多有奇效,並且精通律曆,尤其擅長詩詞。他所著的書籍有《素問注疑難》、《傷寒歌括》、《算術》若干卷以及詩作五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