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胤

《中國醫籍考》~ 卷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1)

1. 診法(一)

〔黃帝脈訣〕崇文總目一卷,佚

〔黃帝脈經〕宋志一卷(讀書後志作三卷)佚

趙希弁曰。上題云黃帝撰。論診脈之要。凡二十一篇。

〔素女脈訣〕佚

〔夫子脈訣〕佚

賈公彥曰。三世者。一曰黃帝針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脈訣。又曰夫子脈訣。若不習此三世之書。不得服食其藥。(禮記正義)

〔扁鵲脈經〕宋志一卷,佚

按王氏脈經。引有扁鵲脈法數條。

〔扁鵲脈髓〕菉竹堂書目,未見

〔倉公生死秘要〕崇文總目一卷,佚

〔涪翁診脈法〕佚

按上見於後漢書郭玉傳。

〔張仲景脈經〕宋志一卷,佚

〔華氏(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隋志一卷,佚

白話文:

《黃帝脈訣》一卷,佚失。

《黃帝脈經》一卷(讀書後志作三卷),佚失。

趙希弁說:上文題為黃帝所撰,論述診脈要訣,共計二十一篇。

《素女脈訣》佚失。

《夫子脈訣》佚失。

賈公彥說:三世之書,分別是黃帝針灸、神農本草、素女脈訣和夫子脈訣。若不學習這三世之書,便不能服食其藥。(出自《禮記正義》)

《扁鵲脈經》一卷,佚失。

據王氏脈經記載,其中引用了扁鵲脈法的一些條文。

《扁鵲脈髓》,菉竹堂書目中記載,但未見實物。

《倉公生死秘要》一卷,佚失。

《涪翁診脈法》佚失。

據《後漢書·郭玉傳》記載,上述內容見於其中。

《張仲景脈經》一卷,佚失。

《華佗觀形察色並三部脈經》一卷,佚失。

按脈經引。有華佗察聲色要訣。或此書之遺也。

〔脈訣〕佚

按上見於楊玄操八十一難經注。

〔脈經〕未見

按上見於瀕湖脈學。

〔亡名氏脈經〕隋志十四卷,佚

〔脈生死要說〕隋志二卷,佚

〔黃氏(公興)脈經〕隋志六卷,佚

〔亡名氏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隋志一卷,佚

〔脈經略〕隋志一卷,佚

〔脈經〕隋志二卷,佚

〔王氏(叔和)脈經〕隋志十卷,存

自序曰。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弦緊浮芤。展轉相類。在心易了。指下難明。謂沉為伏。則方治永乖。以緩為遲。則危殆立至,況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者乎。夫醫藥為用。性命所繫。和鵲至妙。猶或加思。仲景明審。亦候形證。一毫有疑。則考校以求驗。故傷寒有承氣之戒。

白話文:

根據脈經記載,華佗曾有「察聲色要訣」,可能是這本書的遺留。

脈訣這本書,失傳了。楊玄操的《八十一難經注》中提到過它。

脈經這本書,目前還沒找到。

瀕湖脈學中提到了脈經。

隋書記載,以下幾本書都已經失傳了:

  • 亡名氏脈經,共十四卷
  • 脈生死要說,共兩卷
  • 黃氏(公興)脈經,共六卷
  • 亡名氏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共一卷
  • 脈經略,共一卷
  • 脈經,共兩卷

隋書記載,王氏(叔和)脈經,共十卷,目前還保存著。

作者在自序中說,脈理非常精微,難以辨別,弦、緊、浮、芤等脈象,常常互相類似,心裡容易弄明白,但手指下卻很難分辨。如果把沉脈誤認為伏脈,治療方法就會永遠錯誤;如果把緩脈誤認為遲脈,病人就會立刻有危險。更何況有些病人同時出現多種脈象,而不同的疾病可能會有相同的脈象。

醫藥關係到性命,非常重要,即使是最精妙的醫術,也要多加思量。張仲景精通醫術,也需要觀察病人的形狀和症狀,哪怕只有一點疑慮,也要仔細考證,才能驗證。所以《傷寒論》中,才會有「承氣湯」的禁忌。

嘔噦發下焦之間。而遺文遠旨。代寡能用。舊經秘述。奧而不售。遂令末學昧於原本。斥茲偏見。各逞己能。致微疴成膏肓之變。滯固絕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經論要訣。合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類例相從。聲色證候。靡不該備。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

咸悉載錄。誠能留心研窮。究其微賾。則可以比蹤古賢。代無夭橫矣。

高湛養生論曰。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經方。洞識攝生之道。

又曰。王叔和性沉靜。好著述。考覈遺文。採摭群論。撰成脈經十卷。編次張仲景方論。編為三十六卷。大行於世。(太平御覽)

白話文:

古代醫學書籍中關於嘔吐、腹瀉等病症的記載往往晦澀難懂,導致後人難以理解其精髓,更無法準確運用。因此,許多醫學家只能依據自己的經驗和偏見,而無法真正掌握醫學的根本原理,最終導致疾病難以治癒。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收集了從岐伯到華佗時代的醫學經典,將其精華內容整理成十卷,涵蓋了各種疾病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等,並詳細記錄了歷代名醫王阮傅戴吳葛呂張等的學說異同。只要用心研讀這些內容,深入探究其中的奧妙,就能追隨古人的醫學智慧,避免疾病纏身,延年益壽。

王叔和,高平人,博學多才,精通醫術和養生之道。他性格沉靜,喜愛著述,精研古代醫學典籍,廣泛參考各家學說,最終撰寫了《脈經》十卷和《張仲景方論》三十六卷,這些醫書流傳至今,造福後世。

林億等進呈札子曰。臣等承詔。典校古醫經方書。所校讎中。脈經一部。乃王叔和之所撰集也。叔和西晉高平人。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經方。精意診處。洞識修養之道。其行事具唐甘伯宗名醫傳中。臣等觀其書。敘陰陽表裡。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氣口神門。條十二經。

二十四氣。奇經八脈。以舉五臟六腑三焦四時之疴。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為至詳悉。咸可按用。其文約。其事詳者。獨何哉。蓋其為書。一本黃帝內經。間有疏略未盡處。而又輔以扁鵲仲景元化之法。自余奇怪異端不經之說。一切不取。不如是。

白話文:

林億等人呈上奏摺說道:臣等遵照聖旨,負責校勘古代醫學典籍和方劑書籍。在校對過程中,發現《脈經》一部,乃王叔和所著。叔和是西晉高平人,性情沉靜,尤其喜愛著述,精通經方,善於診斷,深諳養生之道。他的事蹟載於唐代甘伯宗的《名醫傳》中。

臣等觀其書,詳細論述了陰陽表裡、辨析了三部九候,分述了人迎氣口神門,列舉了十二經、二十四氣、奇經八脈,以此來闡明五臟六腑、三焦、四時疾病的病理。就像一張網的網格,條理分明,井然有序,使人能從外觀察內在,以死別生,極其詳盡,皆可依此運用。其文字簡潔,內容豐富,獨樹一格,實屬難得。

蓋此書以《黃帝內經》為本,略有疏漏之處,但又輔以扁鵲、仲景、元化等人的醫學理論,至於其他奇怪、異端、不符合經義的說法,一概不取。若非如此,便無法稱得上是良書。

何以歷數千百年。而傳用無毫髮之失乎。又其大較。以為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兼有數候俱見。異病同脈之惑。專之指下。不可以盡隱伏。而乃廣述形證虛實。詳明聲色王相。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故得十全無一失之謬。為果不疑。然而自晉室東渡。南北限隔。天下多事。於養生之書。

實未皇暇。雖好事之家。僅有傳者。而承疑習非。將喪道真。非夫聖人。曷為釐正。恭惟主上體大舜好生之德。玩神禹敘極之文。推錫福之良心。鑑慎疾之深意。出是古書。俾從新定。臣等各殫所學。博求眾本。據經為斷。去取非私。大抵世之傳授不一。其別有三。有以隋巢元方時行病源。

白話文:

為何這套醫學理論歷經數千百年,卻能流傳至今,毫無差錯?

主要原因是,脈理十分精微,難以辨別,且往往有許多徵候同時出現,造成同脈異病的困惑。單憑指下診脈,無法完全洞悉隱伏的病症。因此,古人廣泛論述身形、證候、虛實,詳細說明聲色、王相,以此互相參照,決定生死。所以才能做到十全無一失,確立其可靠性。

然而,自晉室東渡之後,南北隔絕,天下動盪不安,人們無暇顧及養生之道。即使有好事者收藏傳承,也因為疑慮和習非成是,逐漸喪失了醫道真諦。非聖人出面,如何能釐正謬誤?

恭請陛下效法舜帝愛民如子的德行,參照禹王治理天下的文章,發揮仁慈之心,體察百姓疾苦的深意,將這部古書重新整理出版。臣等將盡心竭力,廣泛搜集各家醫籍,以經書為依據,去蕪存菁,秉持公正無私的態度。

總而言之,世上的醫學傳授方法不一,主要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隋朝巢元方時期流行的病源學說。

為第十卷者。考其時而繆自破。有以第五分上下卷。而撮諸篇之文。別增篇目者。推其本文。而義無取稽。是二者均之未睹厥真。各秘其所藏爾。今則考以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仲景之書。並千金方及翼。說脈之篇。以校之。除去重複。補其脫漏。其篇第亦頗為改易。使以類相從。

仍舊為一十卷。總九十七篇。施之於人。俾披卷者。足以占外以知內。視死而別生。無待飲上池之水矣。國子博士臣高保衡。尚書屯田郎中臣孫奇。光祿卿直秘閣臣林億等謹上。

陳孔碩序曰。予少時。母多疾。課醫率不效。因自誓學為方。求古今醫書。而窮其原。得所謂王叔和脈訣者。怪其詞俚而指淺。更訪老醫。得脈經十卷。蓋祖黃帝岐伯扁鵲經。以及於張氏傷寒論。條貫甚明。真王氏書也。驗之乃建本。自是求之建陽書坊。絕無鬻者。板亦不存。

白話文:

這是第十卷。考證其時間,發現錯誤百出。有些人將原本的五分上下卷,重新分章節,並摘錄各篇的內容,另加篇目。然而,推敲其文章內容,卻沒有根據可考。這兩種做法都未能看到其真諦,各自收藏著自己版本的書。

如今,我參考了《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經》、《仲景書》、《千金方》及《翼》等醫書,並以《說脈》的內容校對,去除重複的部分,補充遺漏的內容,並重新編排篇章順序,使內容相互聯繫。

仍然保持十卷的格式,共九十七篇。用於醫治病人,讓讀者能夠通過觀察外在,了解內在,診斷生死,無需再飲用上池之水。國子博士高保衡、尚書屯田郎中孫奇、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謹上。

陳孔碩序言:我年少時,母親常患病,看過不少醫生,卻大多無效。因此,我發誓要學習醫術,遍尋古今醫書,探究其根源。我得到了一本叫做《王叔和脈訣》的書,卻覺得它的詞語粗俗,指點淺薄。我又去拜訪老醫生,得到一本《脈經》十卷,這本書源自黃帝、岐伯、扁鵲等人的醫書,並延續到張仲景的《傷寒論》,條理清晰,才是真正的《王氏書》。我親自驗證後,發現它確實是本醫學典範。從此,我便到建陽書坊尋找這本書,卻始終沒有賣的,刻板也沒有保存下來。

嘉定己巳歲。京城疫。朝旨會孔碩董諸醫。治方藥。以拯民病。因從醫學。求得脈經。復傳閣本。校之與予前後所見者。同一建本也。乃知脈訣出。而脈經隱。醫者不讀。鬻者不售。板遂亦不存。今之俗醫。問以王氏書。則皆誦脈訣以對。蜀人史堪以儒生名能醫。其所著方書。

脾胃條。引脈訣中語。而議之曰。此叔和知之而未盡也,予每嘆曰。冤哉叔和。如史載之之工。尚引訣而罪經。余又何怪焉。因思今世俗醫。知有朱氏傷寒百問。而不知有傷寒論。俗儒知誦時文。而不知誦經史。其過一律也。因取所錄建本脈經。略改誤文。寫以大字。刊之廣西漕司。

白話文:

嘉定己巳年,京城發生了瘟疫。朝廷下令召集孔碩、董等名醫,共同制定藥方,救治百姓。我因此翻閱醫書,找到了《脈經》,並從藏書閣取得了原本進行校對,發現與我之前所見版本內容一致。由此可知,《脈訣》廣為流傳,但《脈經》卻鮮為人知,許多醫生不讀,藥販也不願意售賣,所以刻板也逐漸失傳。如今的庸醫,若問及王氏醫書,他們只會背誦《脈訣》來回答。

四川人史堪,以儒生之名行醫,他在其所著的醫書《脾胃條》中引用了《脈訣》的內容,並評論說:“叔和(王叔和,脈經作者)雖然知道這些,但並未完全明白。”我每每嘆息道:“叔和真是冤枉啊!”像史堪這樣有學問的人,尚且引用《脈訣》而貶低《脈經》,我還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由此可見,當今世俗的醫生,只知道《朱氏傷寒百問》,卻不知道《傷寒論》;庸儒只知道背誦時文,卻不知道背誦經史,其過失都是一樣的。因此,我將自己所保存的《脈經》建本,略作修改,用大字書寫,並在廣西漕司刻版出版。

庶幾學者知有本原云。然恨無他本可校。以俟後之仁者。長樂陳孔碩。

何大任後序曰。醫之學以七經為本。猶儒家之六藝也。然七經中。其論脈理精微。莫詳於王氏脈經。綱舉目分。言近旨遠。是以自西晉至於今日。與黃帝盧扁之書並傳。學者咸宗師之。南渡以來。此經罕得善本。凡所刊行。類多訛舛。大任每切病之。有家藏紹聖小字監本。歷歲既深。

陳故漫滅。字畫不能無謬。然昔賢參考。必不失真。久欲校正傳之未暇。茲再承乏醫學。偶一時教官。如毛君升李君邦彥王君邦佐高君宗卿。皆洽聞者。知大任有志於斯。乃同博驗群書。孜孜凡累月。正其誤千有餘字,遂鳩工創刊於本局。與眾共之。其中舊有闕文。意涉疑似者。

白話文:

學者們雖然知道醫學有本源,但遺憾的是沒有其他版本可以校對,只能期待後來的仁者完成此事。長樂陳孔碩。

何大任在後序中說:醫學以七經為本,如同儒家之六藝。但七經中論述脈理精微的,莫過於王氏脈經。它綱舉目分,言近旨遠。因此從西晉至今,與黃帝、盧扁的醫書一同流傳,學者們都尊奉它為經典。南渡以後,此經難得善本,凡是刊行的版本,多有錯誤。大任每次遇到病症,都會翻閱家藏紹聖小字監本。然而時間久遠,字跡已經模糊,難免有錯誤。但昔日的賢者們參考它,必不會失真。我一直想校正它並傳承下去,卻一直沒有時間。如今再次擔任醫學官員,剛好有機會,毛君升、李君邦彥、王君邦佐、高君宗卿等學識淵博之人,知道我有此心願,便一起考證群書,孜孜不倦地研究了幾個月,改正了千餘字的錯誤,並在醫學局印刷出版,讓大家共同學習。其中舊有的缺文、疑似的地方,都保留了下來。

亦不敢妄加補註。尚賴後之賢者。嘉定丁丑仲夏望日。濠梁何大任後序。

趙希弁曰。脈經十卷。上晉王叔和撰。纂岐伯華佗等論脈要訣。

呂復曰。脈經十卷。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本諸內經素問九靈。及扁鵲仲景元化之說。裒次而成。實醫門之龜鑑。診切之指的。自與近代仿托鈐訣者不同。歷歲既深。傳授不一。各秘所藏。互有得失。至宋秘閣林億等。始考證謬妄。頗加改易。意其新撰四時經之類。皆林氏所增入。

陳孔碩何大任毛升王宗卿輩。皆嘗審訂刊傳。今不多見。近人謝堅白以其所藏舊本。刻於豫章。傳者始廣。

袁表曰。西晉太醫令王叔和作脈經十篇。凡十萬一千餘言。其首篇。論著人脈有三部。曰寸。曰關。曰尺。持脈之法。大都二十有四種。曰浮。曰芤。曰洪。曰滑。曰數。曰促。曰弦。曰緊。曰沉。曰伏。曰革。曰實。曰微。曰澀。曰細。曰軟。曰弱。曰虛。曰散。曰緩。曰遲。

白話文:

不敢隨意添加註解,希望能有後來的賢者繼續完善。嘉定丁丑年仲夏望日,濠梁何大任後序。

趙希弁說,《脈經》十卷,是西晉王叔和所著,彙集了岐伯、華佗等人的脈學精要。

呂復說,《脈經》十卷,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根據《內經》、《素問》九靈,以及扁鵲、仲景等人的醫學理論,整理編寫而成。是醫學界的重要典範,診斷脈象的準則,與近代偽造的脈訣截然不同。由於時間久遠,傳授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版本,各自秘藏,難免有失誤。直到宋朝,秘閣林億等人開始考證錯誤,進行了修改,認為《四時經》等都是林氏所增補的。

陳孔碩、何大任、毛升、王宗卿等人都曾審核校對並刊印傳播《脈經》,但現在已經不多見了。近代謝堅白以他收藏的舊本在豫章刻印出版,才使得《脈經》廣為流傳。

袁表說,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所著《脈經》十篇,共計十萬一千餘字。第一篇論述人脈的三部:寸、關、尺。把脈的方法,總共有二十四種: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

曰結。曰代。曰動。次本其所主五臟六腑。陰陽榮衛。虛實逆順。輕重從橫。伏匿遲疾。短長射人。疾病所起。與其將瘥難已之候。其第二第三第六篇。著人脈本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五臟。曰肝為厥陰。心為手少陰。脾為足太陰。肺為手太陰。腎為足少陰。六腑。曰膽為足少陽。

小腸為手太陽。胃為足陽明。大腸為手陽明。膀胱為足太陽。三焦為手少陽。十二經之外。又有奇經八脈。曰陽維。曰陰維。曰陽蹺。曰陰蹺。曰沖。曰督。曰任。曰帶。因以各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同異。用為施治補瀉之方。其第七篇。論著治病之法。大都有八。曰汗。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談論中醫診斷和治療的基礎知識。首先提到一些醫學概念,如「結」、「代」、「動」等,並說明其與五臟六腑、陰陽、榮衛、虛實、逆順、輕重、從橫、伏匿、遲疾、短長、射人等因素的關係。接著列出五臟六腑和十二經絡,並詳細說明其分別屬於陰陽中的哪個屬性。之後提到了八條奇經脈,以及如何根據陰陽虛實、形證等因素進行診斷和用藥。最後簡述了八種主要的治療方法,其中第一種是「汗」。

曰吐。曰下。曰溫。曰灸。曰刺,曰火。曰水。察人陰陽交併虛實生死損至。以合治法可否之宜。第四第五篇,決四時百病生死之分。本仲景扁鵲華佗所以察聲色消息死生之理。第八篇。著雜病醫宜。第九篇。平婦人童子。其末篇。有手檢圖二十一部。今觀其文。則皆覆論十二經脈。

與奇經八脈三部二十四種。形證所屬。無圖可見。豈叔和所著。故有圖。久不復傳耶。乃宋臣林億札割中。則稱世之傳授。其別有三。有以隨巢元方時行病源。為第十篇。有以第五篇分上下。而撮全經之文。別增篇目者。億曾據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仲景諸書。校其脫漏。

白話文:

古人診病的方法包括吐、下、溫、灸、刺、火、水等,透過觀察病人的陰陽交併、虛實、生死、損傷等,來決定治療方法是否合適。第四、第五篇則論述了四季百病生死之分,這是仲景、扁鵲、華佗等人根據聲色變化來判斷生死的方法。第八篇探討了雜病的醫治,第九篇則專注於婦人和小孩的疾病。最後一篇附有二十一種手檢圖。現在看這本書,雖然論述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以及二十四種身形症狀,但卻沒有圖示。難道是叔和所著的版本原本有圖,後來失傳了嗎?宋朝的林億在整理此書時,發現世上的版本有三種:一種是按照巢元方《時行病源》作為第十篇;一種是將第五篇分為上下兩篇,並且摘錄了全書的精華,另外增添了篇目;還有一種是林億根據《素問》、《九墟》、《靈樞》、《太素》、《難經》、《甲乙經》、《仲景書》等書籍,校正了原書的遺漏之處。

仍為十篇以傳。則知末篇傳疑已久。億但補正其文。而所謂手檢圖二十一部云者,直存舊目。無從考證耳。

徐靈胎曰。王叔和著脈經。分門別類。條分縷晰。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其中旨趣。亦不能畫一。使人有所執持。然其彙集群言。使後世有所考見。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脈之為道。不過驗其血氣之盛衰寒熱。及邪氣之流在何經何臟。與所現之證。參觀互考。

以究其生克順逆之理。而後吉凶可憑。所以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論脈。其立論反若甚疏。而應驗如神。若執脈經之說。以為某病當見某脈。某脈當得某病。雖內經亦間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瑣也。試而不驗。於是或咎脈之不準。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藥之不對證。而不知皆非也。

白話文:

《脈經》十篇一直流傳至今,其中最後一篇的傳承已久,疑點頗多。我只能盡力補正文字,至於書中所提的「手檢圖二十一部」,僅保留舊有的名稱,無法考證其內容。

徐靈胎說:王叔和的《脈經》將脈象分門別類,條理清晰,其根源也來自《內經》。漢代以後的脈學說法,《脈經》中都涵蓋了,但其觀點並不一致,容易讓人執著於某一種說法。不過,它將眾多觀點彙集起來,讓後世可以參考,也是不可或缺的作品。我認為,脈學的道理不過是根據脈象來判斷人體氣血盛衰寒熱,以及邪氣流竄的經絡臟腑,並與臨床表現相互印證。

通過這些分析,就能推斷疾病的吉凶。所以,《內經》、《難經》和張仲景的脈學論述,表面上看似很簡單,卻能精準地預測病情。如果一味執著於《脈經》的說法,認為某種疾病就應該出現某種脈象,或者某種脈象就一定會得某種疾病,雖然《內經》中也偶爾會出現這樣的論述,但絕對不像《脈經》這樣拘泥繁瑣。如果實際診治結果與理論不符,就會有人責怪脈學不準確,或者懷疑病人患的不是真病,或者責怪藥方不對症,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

蓋病有與脈相合者。有與脈不相合者。兼有與脈相反者。同一脈也。見於此證為宜。見於彼證為不宜。同一證也。見某脈為宜。見某脈為不宜。一病可見數十脈。一脈可現數百症。變動不拘。若泥定一說。則從脈而證不合。從證而脈又不合。反令人彷徨無所適從。所以古今論脈之家。

彼此互異。是非各別。人持一論。得失相半。總出不知變通之精義。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讀脈經者。知古來談脈之詳密如此。因以考其異同。辨其得失。審其真偽。窮其變通。則自有心得。若欲泥脈以治病。必至全無把握。學者必當先參於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說。而貫通之。

白話文:

病人身上的病症,有些與脈象相符,有些與脈象不相符,甚至有些與脈象相反。同一脈象,在不同病症中,可能適宜或不適宜;同樣的病症,在不同脈象下,也可能適宜或不適宜。一個病症可能出現多種脈象,一種脈象也可能出現多種病症,變化多端。如果拘泥於一種說法,就會造成脈象與病症不符,病症與脈象也不符,反而讓人迷茫不知所措。因此,古今論述脈象的醫家,彼此觀點不同,是非難辨。一個人只持一種論點,就會有得也有失,總體來說,缺乏變通的精髓。所以說,越深入研究,反而越感到困惑。閱讀脈經的人,應該了解古人論述脈象的詳盡與複雜,從中比較異同,辨析得失,審查真偽,探究變化,才能有所領悟。如果想單憑脈象治病,必然會毫無把握。學習者必須先參考《內經》、《難經》以及仲景的著作,貫通理解才能有所得。

則胸中先有定見。見後人之論。皆足以廣我之見聞。而識力愈真。此讀脈經之法也。(醫學源流論)

按丹州公醫心方。引養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語。據此。叔和名熙。以字行者也。先友山本萊園(允)亦嘗謂之。

又按此書第三卷。稱新撰者。叔和以素問諸經之文。有雜而難了。乃新抄事要者。四時經,蓋隋志所載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一卷是也。呂復以此二件。為宋臣所攙。誤矣。先子曰。脈經第十卷。首標曰手檢圖三十部。明袁表校本。及沈際飛本。作二十一部。今閱之以氣口一脈。

分為九道。以論三陰三陽奇經之脈。其義未太明。且不及手三陽任督沖之六脈。知是不止其圖。其文亦殘闕。不可復尋繹焉。吳山甫云。手檢圖脈法。惟通融之士。能知能行。亦未知圖與經文。既亡且缺也。

白話文:

讀醫書時,心中應先有定見,才能從他人的論述中擴展自己的見聞,進而增長識力。這便是讀脈經的方法。

據《丹州公醫心方》引用《養生要集》記載,高平王熙叔和曾說過……。這裡的叔和,名熙,以字行。我的朋友山本萊園也曾如此稱呼他。

另外,此書第三卷自稱是新撰的,叔和認為《素問》諸經文字雜亂難懂,便新抄了重要的內容。其中提到四時經,應該是隋志記載的三部四時五臟辨診色決事脈一卷。呂復認為這兩件是宋臣所摻雜,這是錯誤的。我父親說,脈經第十卷開頭寫著「手檢圖三十部」,明代袁表校本和沈際飛本都寫成「二十一部」。現在仔細查看,以氣口一脈分為九道,來論述三陰三陽奇經之脈,其義理並不十分清楚,而且沒有提及手三陽、任督、沖等六脈。可見,不僅圖缺失,文章也殘缺不全,無法再探究。吳山甫說,手檢圖脈法需要通達之人才能理解和運用,但圖和經文都已失傳,不知去向。

〔脈訣〕宋志一卷,佚

趙希弁曰。上題曰王叔和。皆歌訣鄙淺之言。後人依託者。然最行於世。朱子曰。俗間所傳脈訣。五七言韻語者。詞最鄙淺。非叔和本書明甚。乃能宜指高骨為關。而分其前後。以為寸尺陰陽之位。似得難經本指。然世之高醫。以其贗也。遂委棄而羞言之。予非精於道者。不能有以正也。(郭長陽醫書跋)

陳言曰。脈為醫門之先。是以聖人示教。有精微氣象之論。後賢述作。為太素難經之文。仲景類集於前。叔和詮次於後。非不昭著。六朝有高陽生者。剽竊作歌訣。劉元賓從而解之。遂使雪曲應稀。巴歌和眾。經文溺於覆瓿。正道翳於詖辭。良可嘆息。(三因方)

白話文:

《脈訣》一書,宋志記載只有一卷,現已失傳。趙希弁指出,書中所載的王叔和脈訣,都是淺薄的歌訣,並非王叔和所著,而是後人偽託的。朱熹也認為,民間流傳的五七言韻語脈訣,詞語低俗,根本不是王叔和的著作。這些歌訣雖然能將脈診位置劃分為寸、尺、陰陽,看起來像是參考了《難經》,但許多名醫認為這是偽書,便棄之不用,感到羞於提及。我對醫道不精,無力辨正。

陳言指出,脈診是醫學入門的首要之學,因此聖人留下精微氣象的論述,後世賢者又撰寫了《太素》和《難經》,張仲景將前人醫術匯集,王叔和則加以整理詮釋,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醫學典籍。然而,六朝時期出現了高陽生,他剽竊了這些醫學典籍,編寫成歌訣。劉元賓又為這些歌訣作了解釋,導致真正的醫學典籍被淹沒,正道也蒙蔽在淺薄的文字之下,令人嘆息。

王好古曰。陳無擇云。王叔和脈訣,即高陽生剽竊。是亦後人增益者雜之也。何以知其然。予觀劉元賓注本雜病生死歌。後比之他本。即少八句。觀此八句。不甚滑溜。與上文書意疊、後人安得不疑。與本草朱書雜亂。素問之亡混淆。何以異哉。宜乎識者非之。繼而紛紜不已也。(湯液本草)

柳貫曰。脈訣熟在人口。宜謂叔和作。而不知叔和所輯者。脈經耳。當叔和時。蓋未有歌括之比。疑宋之中世。始次為韻語。取便講習。摭其條肆。而忘其根節者也。(脈經序)

謝縉翁曰。稱王叔和脈訣者。不知起於何時。惟陳無擇三因方序脈云。六朝時有高陽生者。剽竊作歌訣。劉元賓從而和之。其說似深知脈經者。而於篇後。又自著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則無擇蓋亦未嘗詳讀脈經者也。按脈經。論脈形狀秘訣。二十四種。初無表裡九道之目。其言芤脈云。

白話文:

王好古說,陳無擇認為王叔和的《脈訣》,其實是高陽生剽竊來的,後來又有人添油加醋地混雜進去。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呢?我看了劉元賓注的《雜病生死歌》,跟其他版本相比少了八句。這八句不怎麼流暢,而且跟書中的意思重複,後人怎麼能不懷疑呢?這就像《本草綱目》跟《素問》一樣雜亂無章,內容混淆不清,有什麼不同呢?難怪識貨的人都會批評它,而且爭論不休。

柳貫說,《脈訣》人人皆知,理應說是叔和所作。但其實叔和所輯的只是《脈經》而已。在叔和那個年代,應該還沒有像這樣的韻文歌訣。我懷疑是宋朝中葉,人們為了方便講解,才把脈經內容編成韻文,只注重條目而不注意根本,才會造成這樣的混亂。

謝縉翁說,所謂王叔和《脈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只知道陳無擇在《三因方》的序言中說,六朝時有個人叫高陽生,剽竊了脈經內容編成歌訣。劉元賓又跟著他做了注解。看起來他好像很懂脈經,但他在書的末尾又自創了什麼「七表八里九道」之名。由此可見,無擇其實也沒認真讀過《脈經》。《脈經》中只講了脈象形狀的秘訣,一共二十四種,根本沒有什麼「表裡九道」。它說「芤脈」,指的是...

中央空兩邊實。又云。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又云。脈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脈訣乃以芤為七表之陽脈。仲景辨脈法云。脈浮大數動滑。陽也。脈沉澀弱弦微。陰也。而脈訣九道。以動為陰。七表以弦為陽。似此之誤頗多。

脈經則與仲景合。而經中第十卷。分上下中央為九道者。的然非歌訣九道之謂也。宋熙寧初。林億校正脈經。序中於脈訣。未嘗見稱。陳孔碩序始云。脈訣出而脈經隱。愚疑脈訣。或熙寧以後人所作。是不可得知也。(脈經序)

呂復曰。脈訣一卷。乃六朝高陽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學者。通真子劉元賓為之注。且作歌括附其後。辭既鄙俚。意亦滋晦。今代王光國刪其舊辭。而益以新語。既不出其畦逕。安能得乎本原。(醫史滄洲翁傳)

白話文:

脈象中央空虛,兩邊實滿,說明體內寒虛交迫。婦女則可能出現半產、漏下等症狀,男子則可能出現失血、失精等症狀。此外,脈象浮而芤,浮則為陽,芤則為陰。脈訣將芤脈歸於七表陽脈,而仲景則認為浮大數動滑為陽脈,沉澀弱弦微為陰脈。脈訣以動為陰,七表以弦為陽,兩者說法有所矛盾。

脈經與仲景的觀點一致,其中第十卷所述九道,並非脈訣中的九道。宋代熙寧年間,林億校正脈經,序中未曾提及脈訣,陳孔碩序中才提到脈訣的出現,讓人懷疑脈訣可能是熙寧之後才出現的。

呂復認為,脈訣是六朝時期高陽生所作,冒用叔和之名,捏造七表八里九道等概念,誤導學者。通真子劉元賓為之注釋並添加歌訣,詞藻粗俗,意思晦澀。王光國刪除了舊文,添加了新語,但始終未脫離舊有的框架,無法探究脈象的本源。

王世相曰。診候之法。不易精也。軒岐微蘊。越人叔和撰難經脈經。猶未盡泄其奧。五代高陽生著脈訣。假叔和之名。語多牴牾。辭語鄙俚。又被俗學妄注。世醫家傳戶誦。茫然無所下手。不過藉此求食而已。於診視何益哉。(瀕湖脈學引醫開)

錢溥曰。晉太醫令王叔和著脈經。其言可守。而不可變。及托叔和脈訣行。而醫經之理遂微。蓋叔和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醫道之日淺。未必不由此而誤之也。(瀕湖脈學)

按高陽生不審何代人。劉元賓熙寧元祐間注此書。則知為宋以前人。而此書隋唐志並不著於錄。且其辭理鄙俗。決非成於六朝時者。其稱五代高陽生。近是。然亦未見何據。楊玄操八十一難經注。載王叔和脈訣云。三部之位。輒相去一寸。合為三寸。今本無此語。則其所引。

白話文:

王世相說,診斷脈象的方法,需要非常精準。軒轅黃帝與岐伯的醫書裡隱藏的深奧道理,以及越人叔和撰寫的《難經》和《脈經》,都還沒有完全揭示其中的奧妙。五代時期的高陽生寫的《脈訣》,雖然假借叔和的名義,但裡面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語言也十分粗俗。後來又被那些不學無術的人胡亂註解,世上的醫生家傳戶誦,迷迷糊糊,不知如何下手,只是借此謀生而已,對診斷病人有什麼幫助呢?

錢溥說,晉代太醫令王叔和寫的《脈經》,書中所言可以遵循,但不可隨意改變。後來有人假托叔和的名義寫《脈訣》,醫學理論反而變得模糊不清。因為叔和在世人心中地位崇高,所以假借他的名義,就能流通。但醫術之路尚淺,很可能因此而誤入歧途。

至於高陽生是哪個朝代的人,不清楚。劉元賓在熙寧元祐年間為此書作注,可知他屬於宋朝以前的人。但此書在隋唐時期的史書中並沒有記載。而且書中內容粗俗,絕對不是六朝時期寫成的。說它是五代時期高陽生所寫,比較接近事實,但沒有確切的證據。楊玄操為《八十一難經》作注,書中引用了王叔和的《脈訣》,說三部脈的位置,彼此相隔一寸,合起來就是三寸。現在的版本中沒有這樣的說法,所以他所引用的可能並非原本。

別自一書。趙繼宗儒醫精要。論診脈專主叔和脈訣。分各臟與左右手歌括之誤。其言亦有理。

〔劉氏(元賓)脈訣機要〕宋志三卷,未見

自序曰。余竊窺百氏。濫肩九流。乃至醫家。尤甚厲意。嘗讀黃帝難經。粗究玄理。八十一難之內。診候者二十四首。詳夫聖人用意。豈徒然哉。蓋後之學者。淺識難量。罔得精粹。今輒於前代名流脈訣中。揀擇當用者。乃成機要一部。雖言辭鄙陋。所貴從俗。使學人先曉徑路。然後探難經之妙旨。是不難矣。

趙希弁曰。脈訣機要三卷。晉太醫令高平王叔和撰。通真子注並序。不著名氏。熙寧以後人也。

劉昉曰。劉元賓。字子儀。號通真子。主邵州郡邵陽縣簿。(幼幼新書)

白話文:

這本書是趙繼宗的《儒醫精要》,討論脈診,主要依據叔和脈訣,並將各臟腑與左右手的關係以歌訣的形式總結,其中有些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

劉氏(元賓)的《脈訣機要》則記載於宋志,共三卷,但目前未曾見過。

書中自序提到作者博覽群書,尤其對醫學格外用心,曾經研讀《黃帝難經》,理解其深奧道理,並認為《黃帝難經》中關於診候的部分(二十四首)尤其重要。作者認為後世的學者淺薄,難以理解精髓,因此從前代名醫的脈訣中選取實用的部分,編寫成《脈訣機要》這本書,雖然文字簡單,但希望能讓學習者先掌握基礎知識,然後再深入研究《黃帝難經》的精髓,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趙希弁認為《脈訣機要》共三卷,是晉朝太醫令高平王叔和所撰,通真子注解並作序,但作者姓名不詳,推測是熙寧年間以後的人。

劉昉則記載劉元賓,字子儀,號通真子,曾任邵陽縣簿。

王珪曰。蜀人通真子注叔和脈經。已行於世。而其道未行。遂歷湖漢江浙。亦未有目之者。及至淮之邵伯鎮。旅於僧舍。亦然無聞於人。又將顧而之他。主僧聞之曰。子若不設肆。人誰之知。市有寺屋。吾給子器具。請試為之。既而醫道大行。妻子具而家產豐。一日主僧將化。

召其來前。密語曰。子前生在此。鋪街鑿井。今享此報。更宜積德。他生後世,又非今日之比也。言訖而化。(泰定養生論)

安福縣誌曰。劉元賓連魁鄉舉。歷任潭州司理。通陰陽醫藥術數。真宗試之。賜名通真子。所著有集正歷。橫天卦圖。神巧萬全方。註解叔和脈訣。傷寒論。洞天針灸經。

白話文:

王珪說,蜀人通真子註解叔和脈經,已經流傳於世,但其醫道卻未被廣泛接受。他遊歷了湖廣、江浙等地,也沒有人認可他的醫術。後來他來到淮州邵伯鎮,住在一家寺院,仍然無人問津。正準備離開,寺院住持聽聞此事,對他說:「你若不開館行醫,誰又會知道你的醫術呢?寺院有閒置房屋,我會提供給你所需器具,請你試試看。」通真子於是開始行醫,醫術精湛,名聲大噪,家境也因此富裕起來。有一天,寺院住持要圓寂了,便將通真子叫到跟前,悄悄地對他說:「你前世就在這裡開鋪鑿井,今生享受到這種福報。今後更應該積德行善,這樣你來世會比今生更富貴。」說完就圓寂了。

安福縣誌記載,劉元賓連續考中鄉試和舉人,後來擔任潭州司理,精通陰陽、醫藥、術數之學。真宗皇帝曾經親自考試他,並賜名通真子。他著有《集正歷》、《橫天卦圖》、《神巧萬全方》,並註解了《叔和脈訣》、《傷寒論》、《洞天針灸經》。

按劉元賓自序。舊附於補註脈訣卷首。署曰西晉王叔和序。蓋後人所妄改也。

又按弟堅曰。劉元賓里貫。或為安福人。或為蜀人。然脈要秘括序。題云廬陵通真子。則二說俱非。或以其嘗寓安福。而修縣誌者。誤為土人也。其仕履。劉方明曰。主邵州邵陽縣簿。又神巧萬全方諸痢門云。熙寧四年。予親老在邵陽。蓋子儀初為邵陽主簿。而後任潭州司理矣。

王中陽曰。至淮之邵伯鎮。旅於僧舍,淮無邵伯鎮。殊可疑爾。真宗試之賜名。是史書所未歷見。醫學源流。稱自稱通真子。似得其實。而子儀實非真宗時人。則縣誌所言亦不免差誤也。

〔通真子續注脈賦〕宋志一卷,未見

白話文:

根據劉元賓的序言,原本這篇文字附在《補註脈訣》卷首,署名為西晉王叔和所作,但實際上是後人偽造的。

另外,據弟堅所言,劉元賓的家鄉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安福人,一說是蜀人。但《脈要秘括》的序言中自稱廬陵通真子,這兩種說法都與之不符。可能是劉元賓曾在安福居住,當地修志者誤以為他是當地人。關於劉元賓的仕途,劉方明記載他曾擔任邵州邵陽縣簿。另外,《神巧萬全方》痢疾門中也記載,熙寧四年,作者在邵陽與其父母居住,當時劉元賓剛擔任邵陽主簿,後來才升任潭州司理。

王中陽則指出,文中提到劉元賓在淮之邵伯鎮旅居於僧舍,但淮河並無邵伯鎮,令人懷疑。另外,文中提到真宗試之賜名,這在史書中並未記載。醫學源流中稱劉元賓自稱通真子,似乎比較可靠,但劉元賓並非真宗時期的人,因此縣誌中關於他的記載可能也有錯誤。

《通真子續注脈賦》宋志記載有一卷,但目前尚未發現。

〔補註王叔和脈訣〕三卷,存

自序曰。夫醫之道。元自於黃帝。流於盧人扁鵲。太倉華佗之徒。而派於皇甫士安張仲景王叔和之輩。為末也。習末而不求其源。使之療疾。未見其生。惟見其死。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若然妄為之醫。是不可也。予昔因母氏多病。積有年矣。

學古之外。元慕此術。凡百家方書。罔不究覽。晚得王叔和脈訣。觀其詞語。亦甚鄙俗。今之醫者。多所誦習。然問之旨趣。則十有十。百有百。未有以知之元者,孰不知叔和之意。皆出於黃帝之書矣。小子不敏。輒因暇日。為之註解。大約多本八十一難經。及素問為詞焉。

白話文:

補註王叔和脈訣三卷,存

自序

醫術的源頭,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延續到盧人扁鵲、太倉華佗等人,再傳承到皇甫士安、張仲景、王叔和等後輩,他們都是醫術的末流傳承者。若只學習末流而不探究其源頭,即使治療疾病,也只見病人死亡,不見病人康復。經書上說:「實則實之,虛則虛之,損其不足,益其有餘。」若按照這種原則,患者也可能因醫治不當而喪命。因此,任意妄為的醫治,是不可取的。

我過去由於母親久病纏身,多年來一直渴望學習醫術。除了研讀古籍外,也廣泛涉獵各家醫書,無一不精研。後來得到王叔和的脈訣,閱讀其文字,發現內容相當粗俗。如今許多醫生都背誦學習這本書,但若詢問他們脈訣的精髓,十個裡面十個、百個裡面百個,都無法真正理解。殊不知王叔和的觀點,都是源自於黃帝的醫書。我能力有限,趁著閒暇時間,便為此脈訣作註解,大多根據《八十一難經》和《素問》中的內容來解說。

故注或稱經者。即難經爾。或曰。某論某篇者。即素問之篇目爾。二經之中。或無所證。則引他書。以釋其義。若巢氏病源之類。是也。其叔和之語。有不甚穩者。亦略加改正。蓋欲淺於醫者。識究其源。而無虛虛實實之所。使人人用心醫而無差爾。維時宋元祐五年七月望日。

通真子謹序。

按僧幻云史記附標曰。通其子脈訣補註多異本。或題曰新刊通真子補註王叔和脈訣。或曰增修注王叔和脈訣機要。俱各一冊。脈要秘括。以五臟色脈為第一。補註脈訣。並脈訣機要。以診候入式歌為第一。但脈訣機要訣。無診候入式歌之題。據此宋志所載。似與此書不異。

白話文:

因此書中所稱的「經」,就是指《難經》;而「某論某篇」,指的是《素問》中的篇章。這兩本經書中若有未明之處,就引用其他書籍來解釋其意思,例如《巢氏病源》之類。至於叔和的著作中有些地方不夠嚴謹,也稍微修改了一下。目的是希望醫術不精的人,能了解醫學的根源,免除虛虛實實的困惑,使人人用心醫治,不再有差錯。這是在宋元祐五年七月望日寫的。

通真子謹序。

根據僧幻的記載,《史記》附錄中提到,關於《通真子脈訣》的補註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的題為「新刊通真子補註王叔和脈訣」,有的題為「增修注王叔和脈訣機要」,都是一冊書。其中《脈要秘括》以五臟色脈為重點;《補註脈訣》和《脈訣機要》則以診候入式歌為重點。不過《脈訣機要訣》沒有診候入式歌的題目。根據宋志的記載,這本書似乎和現在看到的版本並無差異。

〔亡名氏王叔和脈訣發蒙〕藝文略三卷,佚

〔李氏(駉)集解脈訣〕國史經籍志十二卷,未見

〔張氏(元素)潔古注叔和脈訣〕國史經籍志十卷,存

蒼岩山人序曰。脈訣之書。其醫家之入門也。潔古父子。世傳醫學。熟究方書。洞察脈理。隨脈辨證。隨證注藥。兼集諸家之善。以釋後學之疑。其用心亦良矣。江南醫士。⿱止冉所未覩。今虞成夫喜得茲本。不欲私藏。亟刻諸梓。推廣活人之惠。其志尤可嘉。以𣥅見潔古之有功於叔和。而虞又有功於潔古也。豈小補哉。

〔戴氏(起宗)脈訣刊誤集解〕二卷,存

題詞曰。六朝高陽生剽竊晉太醫令王叔和脈經。撮其切要。撰為脈訣。蔡西山辨之詳矣。世相因人相授。咸曰王叔和脈訣。既不能正其名。又安能辨其文之非。訛承惑固。是以罔覺。今刊其誤。題曰脈訣。不以王叔和加其首者。先正其名也。竊取靈素內經。秦越人張仲景華佗王叔和。

白話文:

《王叔和脈訣發蒙》這本書,作者失傳,只有三卷,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李氏(駉)集解脈訣》記載於《國史經籍志》,共十二卷,但現在也找不到。《張氏(元素)潔古注叔和脈訣》則記載於《國史經籍志》,共十卷,現在還留存著。

蒼岩山人寫序說,《脈訣》是學習醫術入門的基礎。潔古父子世代傳承醫術,深入研究醫書,透徹了解脈象,根據脈象辨別病症,根據病症開藥方,並集結前人醫學精華,為後人解惑。他們用心良苦,江南的醫學家都還沒見過這本書。現在虞成夫有幸得到此書,不願意私藏,趕緊刻印出版,廣泛推廣,造福更多人,這種精神值得嘉許。這樣一來,就證明了潔古對王叔和的貢獻,而虞成夫又對潔古有貢獻,這真是功德無量。

《戴氏(起宗)脈訣刊誤集解》共兩卷,現在還留存著。

題詞上說,南朝高陽生剽竊了晉朝太醫令王叔和的《脈經》,只取其精華,編寫成《脈訣》。蔡西山詳細辨析過。世人互相傳授,都說是王叔和的《脈訣》,既不能糾正書名的錯誤,又怎麼能辨別書中內容的錯誤呢?因為世代相傳,錯誤就一直被接受,以至於大家都不覺察。現在要糾正錯誤,將這本書命名為《脈訣》,不再冠以王叔和的名稱,先正名才能正本。私自取用《靈素內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華佗、王叔和等醫家的著作。

乃歷代名醫之書以證。又述諸家所解集長短。知我者其惟脈訣乎。罪我者其惟脈訣乎。

吳澄序曰。醫流鮮讀王氏脈經。而偏熟於脈訣。訣蓋庸下人所撰,其訛謬也。奚怪焉。戴同父儒者也。而究心於醫書。刊脈訣之誤。又集古醫經。及諸家書為之解。予謂此兒童之謠。俚俗之語。何足以辱通人點竄之筆。況解書為其高深玄奧。不得不借易曉之辭。以明難明之義也。

今歌訣淺近。夫人能知之。而復援引高深玄奧者為證。則是以所難明。解所易曉。得無類奏九韶三夏之音。以聰折楊皇華之耳乎。同父曰。此歌誠淺近。然醫流僅知習此而已。竊慮因其書之誤。而遂以誤人也。行而見迷途之人。其能已於一呼哉。予察同父之言。蓋仁人之用心如是。

白話文:

古代名醫的著作都證明了脈訣的可靠性,戴同父是一位儒者,他深入研究醫書,發現脈訣中有很多錯誤,於是將古醫經和各家醫書整理編撰,並為脈訣解惑。戴同父認為,脈訣雖然淺顯易懂,但卻是用俚俗的語言解釋醫學的深奧道理,如同用簡單的歌謠來解釋複雜的音樂,可能會讓人誤解。他擔心醫學界的人只會背誦脈訣,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特意撰寫解說,以避免誤導他人。他的做法,正是仁者之心。

而著書其可也。臨川吳澄序。

朱升曰。愚久見此序。而未見其書。歲乙巳秋。得之於金陵郝安常伯。即借而傳抄之。客子光陰有限。故不及全。而節其要云。

徐春甫曰。戴同父名起宗。建業人。任儒學教授文學。以作聖為己功。謂醫為性命之學。遂潛心以究內經之秘。撰五運六氣之旨。刊脈訣之誤。辟邪說正本源。誠有功於醫者也。

〔脈訣刊誤附錄〕一卷,存

四庫全書提要曰。脈訣刊誤二卷。附錄一卷。元戴啟宗撰。啟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龍與路儒學教授。考隋書經籍志載王叔和脈經十卷。唐志並同。而無所謂脈訣者。呂復群經古方論曰。脈訣一卷。乃六朝高陽生所撰。托以叔和之名。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以惑學者。通真子劉元賓為之注。

白話文:

這本書值得寫作。臨川吳澄寫序。

朱升說:我很久以前就看到這個序,卻一直沒有看到書。乙巳年秋天,我在金陵從郝安常伯那裡得到這本書,就借來抄寫。客居在外時間有限,所以沒有抄全,只節錄了重要部分。

徐春甫說:戴同父,名起宗,建業人,擔任儒學教授文學。他以傳承聖人之道為己任,認為醫學是關於性命之學,於是潛心研究內經的奧秘,撰寫五運六氣的要旨,糾正脈訣的錯誤,駁斥邪說,正本源流。他對醫學確實有貢獻。

《脈訣刊誤附錄》一卷,現存。

《四庫全書提要》說:《脈訣刊誤》兩卷,附錄一卷,是元代戴啟宗撰寫的。啟宗字同父,金陵人,官拜龍與路儒學教授。考證《隋書·經籍志》記載王叔和《脈經》十卷,唐代志書也相同,並沒有所謂《脈訣》。呂復《群經古方論》說:《脈訣》一卷,是六朝時期高陽生所撰寫,冒用叔和的名義,錯誤地設立了七表八里九道等項目,迷惑學者。通真子劉元賓為其作注。

且續歌括附其後。詞既鄙俚。意亦滋晦。其說良是。然以高陽生為六朝人。則不應隋志唐志皆不著錄。是亦考之未審。文獻通考。以為熙寧以前人偽託。得其實矣。其書自宋以來。屢為諸家所攻駁。然泛言大略。未及一一核正其失。且淺俚易誦。故俗醫仍相傳習。啟宗是書。

乃考證舊文。句句為辨,原書偽妄。殆抉摘無遺。於脈學殊為有裨。明嘉靖間祁門汪機刊之。又以諸家脈書要語。類為一卷,及所撰矯世惑脈論一卷。並附錄於後。以其說足相發明。仍並載之。去參考焉。

〔汪氏(機)補訂脈訣刊誤〕二卷,存

自序曰。昔朱文公跋郭長陽醫書。謂俗間所傳脈訣。辭最鄙淺。非叔和本書。殊不知叔和所輯者。脈經也。當叔和時。未有歌括。此蓋後人特假其名。以取重於世耳。摭為韻語。取便誦習。故人皆口熟脈訣以為能。而不復究其經之為理也。元季同父戴君深以為病。因集諸書之論評。

白話文:

古時候有一本名叫《脈訣》的書,內容淺顯易懂,但意思卻很模糊。有人認為這本書是六朝時期的人高陽生寫的,但隋朝和唐朝的史書裡都沒有記載這本書,所以這個說法有待考證。後來有人發現這本書其實是宋朝以前的人偽造的。這本書自宋朝以來就被很多學者批評,但它內容簡單易懂,所以民間醫生仍然在學習和傳播。有一個人名叫啟宗,他仔細考證了這本書,發現裡面很多錯誤,並逐句分析,揭露了它的真面目。他的研究對脈學很有幫助。明朝嘉靖年間,祁門人汪機出版了這本書,並附上了其他脈書的重要內容和自己寫的《矯世惑脈論》。因為這些內容可以相互印證,所以都一起刊印出來,方便人們參考。

汪氏補訂脈訣刊誤》這本書現存兩卷。

作者在序言中說,朱熹曾經在郭長陽的醫書後面寫跋文,說民間流傳的脈訣都很淺薄,不是郭長陽寫的。其實郭長陽寫的是《脈經》,當時還沒有《脈訣》這本書。這本書是後人假冒郭長陽的名義寫的,為了讓它更受歡迎。他們將內容改編成韻文,方便人們背誦,所以很多人都能背誦《脈訣》,卻不懂得脈學的道理。元朝末年,一位名叫戴君深的人認為這種現象很不好,於是收集了各家學者的評論,寫了這本書。

正於歌括之下。名曰脈訣刊誤。鄉先正楓林朱先生為節抄之。予始聞是書於歙之舊家。彼視為秘典。不輕以示人。予備重資。不遠數百里。往拜其門。手錄以歸。然而傳寫既久。未免脫誤。予於是補其缺而正其訛。又取諸家脈書要語。及予所撰矯世惑脈論。附錄於後。以擴刊誤未盡之旨。

誠診家之至要也。用刻之以惠久遠。且使是書不至於湮沒也。自今而後。學者得見是書。而用其心。則歌括之謬。一覽可見矣。噫。使天下後世。舉得以由於正道。而不惑於曲學。寧不由是書之刻哉。嘉靖癸未春三月下浣。祁門樸野汪機題。

〔徐氏(樞)訂定王叔和脈訣〕醫藏目錄一卷,未見

白話文:

這本書叫做《脈訣刊誤》,是楓林朱先生從歌括中節錄出來的。我是在歙縣老家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當時它被視為秘典,不輕易示人。我特地花費重金,不辭辛苦地從數百里外趕到朱先生家,親手抄錄了這本書帶回來。然而,由於傳抄時間過久,難免會有遺漏或錯誤,所以我補全了缺漏,糾正了錯誤,並從其他脈書中摘取重要內容,以及我自己撰寫的《矯世惑脈論》,附錄在書末,以擴充《脈訣刊誤》中未盡的內容。

誠心診斷是醫家至關重要的事情,我將此書刻印出來,希望能惠及後世,也避免它被遺忘。從今以後,學者們看到了這本書,用心去學習,就能一眼看穿歌括中的謬誤。我希望天下後世都能走上正道,不迷信於那些歪門邪道。這本書的刻印,不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嗎?嘉靖癸未年(公元1543年)三月下旬,祁門樸野汪機題。

徐氏(樞)訂定的《王叔和脈訣》,目錄只有一卷,目前尚未見到。

松江府志曰。徐樞。字叔拱。華亭人。元醫學教授復子也。樞少傳父業。兼學詩於會稽楊維楨。會天下亂。晦跡田裡。洪武二十八年。年四十餘。始以薦為秦府良醫。正出丞棗。強召為太醫院御醫。累奏奇效。歷遷院使告歸展墓。宣宗親賦詩送之。遣中官二宮人一護還。年八十致仕。賜金帶。又七年卒。有足庵集行世。子彪。

〔熊氏(宗立)王叔和脈訣圖要俗解〕國史經籍志六卷,存

自序曰。脈訣一書。醫家之準繩。猶儒之有四書六經也。然其歌演岐黃之道。辭鉤素難之玄。其中閫奧。窺測難知。近觀諸家註解。或泛或略。所遺而不解者。亦多。由是脈經之義弗彰。診治之法隱秘。區區小子。聾謇癡愚。竊以舊注。芟其繁拾其粹。意從俗解。復取三部九候七診五邪。

白話文:

松江府志曰:

徐樞,字叔拱,華亭人。是元朝醫學教授徐復之子。樞少時便傳承父親的醫術,並且同時學習詩歌於會稽楊維楨。天下大亂時,他隱居田野,避世不出。洪武二十八年,徐樞年逾四十,才因推薦被秦府聘為良醫。正當他準備辭去職務返回故里時,朝廷強行召他為太醫院御醫。徐樞多次以奇效奏聞朝廷,官職也逐漸升遷,最終做到院使之職。之後告歸,修建祖墳。宣宗皇帝親自賦詩送別,並派兩名內官和一位宮女護送他返回。徐樞八十歲時退休,朝廷賜予金帶。又過了七年,他去世了。留下了《足庵集》流傳於世。他的兒子叫彪。

〔熊氏(宗立)王叔和脈訣圖要俗解〕國史經籍志六卷,存

自序

脈訣一書,是醫家不可或缺的準繩,猶如儒家學者必讀的四書六經一樣。它以歌訣的形式演繹著岐黃之術,其文辭精深玄奧,難以參透。其中包含著許多深奧的醫理,难以轻易窺測。如今市面上諸家的註解,或泛泛而談,或过于簡略,許多內容未解或遺漏。因此,脈經的精義並未彰顯,診治方法也隱而不宣。我這個愚笨的人,竊取前人註解,去蕪存菁,意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重新解釋。同時,也將三部九候七診五邪等内容,納入其中。

畫成圖局布篇首。使初學之士。開卷披玩。便得見其意趣。則脈經之旨。自然漸漬而明矣。蓋為此者。未審取捨之當否。非敢施於高明當達。聊為初學發蒙者設也。幸勿誚諸。時正統丁巳六月。道軒題。

〔脈訣辨明〕未見

按上見於松江府志藝文部。

〔張氏(世賢)圖注王叔和脈訣〕國史經籍志四卷,存

四庫全書提要曰。圖注脈訣四卷。附方一卷。明張世賢撰。是編因世傳王叔和脈訣。而為之圖注。考晁公武讀書志曰。脈經十卷。晉王叔和撰。又曰。脈訣一卷。題曰王叔和撰。皆歌訣鄙淺之言。後人依託者。然最行於世云。據此則脈經為叔和作。脈訣出於偽撰。今脈經十卷。

白話文:

將脈訣編成圖表,放在篇章開頭。讓初學者一打開書就能看到其中的奧妙,脈經的精髓自然就能逐漸明瞭。這本書是為了初學者而寫,不敢說能達到高深的境界,只是希望能幫助初學者入門,希望不要嘲笑。寫於明朝正統丁巳年六月,道軒題。

這本書在松江府志的藝文部中提到過。

張世賢的圖注王叔和脈訣,國史經籍志記載有四卷,現存。

四庫全書提要說:這本書有四卷,附方一卷,是明朝張世賢撰寫的。這本書是根據流傳下來的王叔和脈訣而繪製的圖表。考證晁公武讀書志記載:脈經十卷,是晉朝王叔和撰寫的。又說:脈訣一卷,題目是王叔和撰寫的,都是一些淺顯的歌訣,是後人假託王叔和的名義撰寫的,但是卻流傳很廣。根據這些資料,脈經是王叔和撰寫的,脈訣是偽造的。現在脈經十卷。

尚有明趙邸居敬堂所刊林億校本。知公武之言不誣。世賢不考。誤以脈訣為真叔和書。而圖注之。根抵先謬。其他可不必問矣。書末附方一卷。皆因脈以用藥。然脈止七表八里九道。而病則變現無方。非二十四格所能盡。限以某脈某方。亦非圓通之謂也。

按一本題曰脈訣辨真。蓋後人所妄改也。

〔馬氏(蒔)脈訣正義〕醫藏目錄三卷,未見

〔王氏(文潔)圖註釋義脈訣評林捷徑統宗〕八卷,存

〔邢氏(增捷)脈訣刪補〕未見

按上見於新昌縣誌。

〔翟氏(良)脈訣匯〕未見

按上見於益都縣誌。

〔陳氏(士鐸)脈訣闡微〕未見

白話文:

現在還有一本明朝趙邸居敬堂出版的,由林億校勘的版本。證明公武所言不虛。後世學者沒有考證,誤將脈訣當作真叔和所寫,並加上了圖注,從根本上就錯了,其他就不必多說了。書末附了一卷方劑,都是根據脈象用藥。然而脈象只有七表八里九道,而疾病變化無常,並非二十四格所能涵蓋。限制在某種脈象就用某種方劑,也不是通用的方法。

據說有一本題為「脈訣辨真」,應該是後人妄改的。

馬蒔脈訣正義,三卷,醫藏目錄中未見。

王文潔圖註釋義脈訣評林捷徑統宗,八卷,現存。

邢增捷脈訣刪補,未見。

以上見於新昌縣誌。

翟良脈訣匯,未見。

以上見於益都縣誌。

陳士鐸脈訣闡微,未見。

按上見於陳鳳輝洞天奧旨序。

〔馮氏(兆張)脈訣纂要〕未見

按上見於錦囊秘錄。

〔李氏(延昰)脈訣匯粹〕未見

按上見於曝書亭集高士李君塔銘。

白話文:

"按上"這三個字出自於陳鳳輝的《洞天奧旨》的序言中。但是,由馮氏(兆張)所編撰的《脈訣纂要》中並沒有找到相應的內容。

"按上"這三個字在《錦囊祕錄》中出現,而由李氏(延昰)所編撰的《脈訣匯粹》中也未見有相關內容。

"按上"這三個字還在《曝書亭集》中高士李君的墓誌銘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