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 卷二十二 (10)
卷二十二 (10)
1. 明堂經脈(二)
〔徐氏(鳳)針灸大全〕(醫藏目錄。作針灸捷法。通行本。作針灸捷法大全。)明志七卷(醫藏目錄。作六卷。)存
〔楊氏(濟時)衛生針灸玄機秘要〕三卷,未見
王國光序曰。三衢楊子繼洲幼業舉子。博學績文。一再厄於有司。遂棄其業業醫。醫固其世家也。祖父官太醫。授有真秘。纂修集驗醫方進呈。上命鐫行天下。且多蓄貯古醫家抄籍。楊子取而讀之。積有歲年。寒暑不輟。倬然有悟。復慮諸家書弗會於一。乃參合指歸。匯同考異。
手自編摩。凡針藥調攝之法。分圖析類。為天地人卷。題曰玄機秘要。誠稽此而醫道指掌矣,世宗朝命太宗伯。試異選。侍內廷。功績懋著。而人以疾病疕瘍造者。應手奏效。聲名藉甚。會在朝善楊子,究其自出是編。諸公嘉之。乃壽諸梓。以惠後學。請序於余。素知楊子去儒業業醫。
今果能以醫道侔相功。益信儒道之通於醫也。是編出。而醫道其指南焉。神明在人。壽域咸濟。諸公之仁溥矣。遠矣。是為序。
蘄賢曰。玄機秘要。三衢繼洲楊濟時家傳著集。(針灸大成)
〔針灸大成〕十卷,存
趙文炳序曰。醫關民命。其道尚矣。願古之名醫。率先針砭。而黃岐問難,於此科為獨詳。精其術者。立起沉疴。見效捷於藥餌。邇來針法絕傳。殊為可惜。余承乏三晉。位時多事。群小負嵎。萬姓倒懸。目系民艱。弗克匡濟。由是憤鬱於中,遂成痿痹之疾。醫人接踵。日試丸劑。
莫能奏效。乃于都門。延名針楊繼洲者。至則三針而愈。隨出家傳秘要以觀。乃知術之有所本也。將付之梓人。猶以諸家未備。復廣求群書。若神應經。古今醫統。乾坤生意。醫學入門。醫經小學。針灸經。針灸聚英。針灸捷要。小兒按摩。凡有關於針灸者。悉採集之。更考素問難經。
以為宗主。針法綱目。備載之矣。且令能匠。於太醫院省。刻銅人像。詳著其穴。並刻畫圖。令學者便覽而易知焉。余有憂於時事。愧無寸補。恨早年不攻是業。及能濟人利物也。因刻是書。傳播海內。必有仁人君子。誦而習之。精其術以壽斯民者。是為序。時萬曆辛丑桂月吉日。
巡按山西監察御史燕趙含章趙文炳著。
四庫全書提要曰。針灸大全十卷。明楊繼洲編。繼洲萬曆中醫官。里貫未詳。據其刊版於平陽。似即平陽人也。是書前有巡按山西御史趙文炳序。稱文炳得痿痹疾。繼洲針之而愈。因取其家傳衛生針灸元機秘要一書。補輯刊刻。易以今名。本朝順治丁酉。平陽府知府李月桂以舊版殘闕。
復為補綴。其書以素問難經為主。又肖銅人像。繪圖立說。亦頗詳賅。惟議論過於繁冗。
〔吳氏(昆)針方六集〕六卷,存
自序曰。良醫者,非人司命。任不啻與九鼎爭昂。然必針藥並諸其極。始為無忝。隆古聖神。既嘗百草。而示人以藥。作作九針。而喻人以刺。亦以人命至重。拯救之術。不得不詳且悉也。正統中。聖慮宋制銅人。日久漫滅。命復範銅為之。建諸醫官。式廣教詔。又礱石圖經。
白話文:
明堂經脈(二)
徐鳳的《針灸大全》,醫書目錄中列為《針灸捷法》,通行版本為《針灸捷法大全》,原本有七卷(醫書目錄中記載為六卷),現存。
楊濟時的《衛生針灸玄機秘要》共三卷,目前已失傳。
王國光在序中提到,三衢(今浙江衢州)的楊濟時,年輕時曾是讀書人,學識淵博,文章寫得很好,但多次科舉考試都未能中舉,於是放棄仕途,轉而從醫。他家世代為醫,祖父曾任太醫,傳授許多醫術秘方。楊濟時將前人經驗和自己驗證過的醫方整理編纂,進獻朝廷,皇帝下令刻印頒行天下。他還收藏許多古代醫家的手抄書籍,多年來勤讀不輟,對醫理有了深刻的領悟。但他認為各家醫書的內容沒有統一,於是將各家學說相互參照,並加以考證,親自編撰成書。
他將針灸和藥物調理的方法,詳細分類並附上圖解,分為天、地、人三卷,取名為《玄機秘要》。這本書確實可以作為學習醫道的指南。明世宗時,朝廷選拔醫術高超的人才,楊濟時被選入宮中擔任御醫,醫術精湛,許多患者慕名而來,他都能應手奏效,名聲顯赫。當時在朝廷中有人賞識楊濟時,並了解到這部著作是他自己編寫的,眾人都稱讚不已,於是將此書刊行,以造福後世學醫之人,並請我寫序。我早就知道楊濟時放棄儒業轉而從醫,如今他能在醫學上取得如此成就,更證明了儒學和醫學是相通的。這本書出版後,可以作為醫學的指路明燈,只要人們能發揮自身潛力,就能實現健康長壽,造福天下,各位的功德真是廣大深遠。這就是我寫這篇序文的原因。
蘄賢說,《玄機秘要》是三衢楊濟時家傳的著作。(出自《針灸大成》)
《針灸大成》共十卷,現存。
趙文炳在序中說,醫學關係到人民的生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的名醫率先使用針灸,其中《黃帝內經》關於針灸的論述最為詳細。精通針灸的人,能夠起死回生,其療效比藥物更快。但近年來,針灸技術幾乎失傳,實在令人惋惜。我擔任山西巡按御史期間,政務繁忙,奸佞當道,百姓生活困苦,我雖然盡力想幫助他們,但卻無能為力,因此心中鬱悶,導致患上痿痹之疾。我請來許多醫生,每天服用藥丸,但都無法見效。後來,我在京城請來了名醫楊繼洲,他只用三針就治好了我的病。我隨後看了他的家傳秘籍《衛生針灸玄機秘要》,才知道針灸術有其深厚的理論基礎。我打算將此書付梓刊行,但考慮到內容不夠完整,於是廣泛搜集各家醫書,如《神應經》、《古今醫統》、《乾坤生意》、《醫學入門》、《醫經小學》、《針灸經》、《針灸聚英》、《針灸捷要》、《小兒按摩》等,凡是與針灸有關的書籍,都盡力收集。同時,以《黃帝內經》和《難經》為理論基礎,詳細記載了針灸的綱要和方法。我還請工匠在太醫院製作了銅人像,詳細標註了穴位,並刻畫了圖形,以便學者查閱學習。我雖然憂慮國家大事,卻無能為力,很遺憾自己年輕時沒有學習醫術,來幫助人民。因此,我將此書刊行,希望能傳播到天下各地,讓有仁心的人學習此術,造福人民。這就是我寫這篇序文的原因。時值萬曆辛丑年桂月吉日,由巡按山西監察御史趙文炳撰寫。
《四庫全書提要》中提到,《針灸大全》共十卷,由明朝的楊繼洲編著。楊繼洲是萬曆年間的醫官,籍貫不詳,但根據其刊印地點在平陽,推測可能是平陽人。此書前面有山西巡按御史趙文炳所寫的序文,文中提到趙文炳患有痿痹之疾,楊繼洲用針灸治好了他,因此他取楊繼洲家傳的《衛生針灸元機秘要》一書,補充整理後刊刻,並改名為《針灸大全》。清朝順治丁酉年,平陽知府李月桂認為舊版本殘缺不全,因此重新補綴刊印。此書以《黃帝內經》和《難經》為主要依據,並繪製了銅人像和圖解,內容較為詳盡。但書中論述過於繁瑣。
吳昆的《針方六集》共六卷,現存。
吳昆在自序中說,好的醫生能夠掌握人的生命,其責任重大,不亞於扛鼎。但必須針藥並用,才能真正達到醫學的最高境界。古代的聖人嘗遍百草,教人使用藥物;製作九針,教人使用針灸,都是因為人命至關重要,救治的方法必須詳細周全。正統年間,朝廷仿照宋朝的做法製作了銅人像,但時間久遠已經損壞,因此下令重新鑄造銅人,放置在太醫院,以便推廣醫學教育。同時還研磨了石製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