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昆蟲部 (2)
昆蟲部 (2)
1. 露蜂房
入陽明而質毒。疔瘡瘰癧宜求。味鹹苦而性平。癬癩頑風可治。風蟲牙痛。水漱為良。附骨癰疽。制方可採。雖本經可治驚癇諸邪。而服食總宜審詳慎用。(露蜂房生山林樹木間。大小不一。得雨露之氣。故名露蜂房。味鹹苦。微甘微辛。性平有毒。入陽明經。其用無論內服外敷。
皆是以毒攻毒。去風痹。死肌。殺蟲治瘡。然亦止可外治。雖其功能治一切附骨疔疽乳岩等證。毒根連及臟腑者可用此拔之。但總屬有毒之品。不必為此僥倖之圖。而為內服之藥耳。)
白話文:
進入陽明經,本質帶有毒性。對於疔瘡和瘰癧等病症,可以使用。味道鹹苦,藥性平和。可以治療癬、癩病和頑固性風疾。對於風蟲引起的牙痛,用水漱口效果很好。對於附骨癰疽,可以配製藥方使用。雖然本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驚癇等邪氣,但服用時總要詳細審慎地使用。(露蜂房生長在山林樹木間,大小不一,因吸收雨露之氣而得名。味道鹹苦,略帶甘味和辛味,藥性平和,帶有毒性,進入陽明經。它的作用無論是內服還是外敷,都是以毒攻毒,可以去除風痹,去除死去的肌肉,殺蟲和治療瘡瘍。然而,通常只適合外用。雖然它能治療一切附骨疔疽、乳岩等疾病,對於毒根蔓延到內臟的疾病,可以用它來拔除,但總歸是有毒的藥物,不應以此抱有僥倖心理而當作內服藥物。)
2. 桑螵蛸
鹹平無毒。和血強陰。固攝療遺。益精壯腎。(桑螵蛸即螳螂子。一名賴尿郎。以桑樹上者為佳。甘鹹平無毒。入腎經血分。益腎固精。是其本功。故凡小兒腎氣不足。夜多遺尿者。每每炙研服之。賴尿郎之名。即此之意。性能行血活血。故內服又能治女子血閉淋瀝。外敷可消癰腫痔漏也。
本經又稱其利小便。似與固小便之說相反。或者亦如車前子之固者固其精氣。利者利其邪水耳。然一物總不能兼兩用。學者再當詳考可也。)
白話文:
桑螵蛸,味道鹹,性平和,沒有毒性。它能調和血液、強壯陰氣,有固澀的作用,可以治療遺精、遺尿,還能補益精氣、強壯腎臟。(桑螵蛸就是螳螂的卵囊,又名「賴尿郎」。以生長在桑樹上的品質最好。味道甘鹹,性平和,沒有毒性。它進入腎經和血分,補益腎臟、固澀精氣,是它的基本功效。因此,對於小孩腎氣不足、夜間頻繁遺尿的情況,常常會將其炙烤後研磨成粉末服用。「賴尿郎」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的。它的藥性可以運行血液、活絡血脈,所以內服也能治療女子閉經、淋漓不盡等症狀,外敷則可以消除癰腫、痔瘡、漏管等問題。
本草經書又說它能利小便,這好像與它固澀小便的說法相反。或許就像車前子一樣,固澀是指固澀精氣,而利小便是指排除體內的邪水。然而,一種藥物總不能同時兼具兩種相反的功效,學習者應該仔細考量研究。)
3. 五穀蟲
性寒可治熱邪之毒痢。煅黑能醫疳積之孩兒。(五穀蟲即糞蛆。鹹寒無毒。功專清熱解毒。能導之下行。故可治熱邪之毒痢。蠕動之物。能消能磨。能行脾胃大腸。故炙研服之。可治小兒疳積也。凡唇疔用五穀蟲研末。香油調敷。鮮者更妙。取鹹寒解毒。蠕動攻散也。)
白話文:
五穀蟲性寒,可以治療因為熱邪引起的痢疾。將五穀蟲燒到焦黑後,可以治療孩童的疳積。(五穀蟲就是糞蛆。味道鹹,性寒,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能引導腸道向下排泄,所以可以治療熱邪引起的痢疾。因為是蠕動的生物,有消磨作用,能夠運行於脾胃和大腸,所以將它炙烤後磨成粉末服用,可以治療小兒疳積。如果嘴唇長了疔瘡,可以用五穀蟲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後敷在患處,新鮮的五穀蟲效果更好。這是利用它鹹寒的特性來解毒,以及它蠕動的特性來攻散病邪。)
4. 蜈蚣
其性走而有毒。散腫行瘀。其味辛而且溫。搜風定搐。殺蛇闢蠱先行胃。治癇療驚又入肝。(蜈蚣辛溫有毒。其性善走善竄。能制蛇。故入肝經。截風定搐。與夫蛇蠱蛇傷等證。皆可炙研服之。至於行瘀血。散腫毒。敷治一切外證。皆取其以毒攻毒搜風殺蟲之功而已。)
白話文:
蜈蚣的藥性是走竄且帶有毒性的。它能消散腫塊、運行瘀血。它的味道辛辣且藥性溫熱,可以驅散風邪、平定抽搐。它能殺滅蛇類、驅除蠱毒,並先行進入胃部。它能治療癲癇、消除驚悸,又進入肝經起作用。(蜈蚣的藥性辛溫且有毒。它的特性善於走竄,能制伏蛇類,所以能進入肝經。它能截斷風邪、平定抽搐,像是蛇毒、蠱毒或蛇咬傷等症狀,都可以用炙烤後研磨成粉末服用。至於運行瘀血、消散腫毒,以及敷治各種外傷,都是利用它以毒攻毒、驅散風邪、殺滅蟲子的功效而已。)
5. 地龍
性下行。利水通經。皆取鹹寒退火熱。治囊腫。毒因火附。須求蚯蚓淨泥砂。(地龍即蚯蚓。此物蟄於土。且所食者亦土。善竄穴下行。鹹寒無毒。入脾胃二經。凡一切大熱狂亂。大腹水腫。小便不通等證。皆可用此下導。又治濕熱腳氣上攻。內用外用各方。皆有神效。○蚯蚓泥即蚯蚓之矢。
因其所食者泥土。故其矢亦泥。能解毒。能除熱。性味功用。與蚯蚓相同。但只作外治敷搽之藥耳。)
白話文:
地龍的藥性是向下走的。它能利尿、疏通經絡,都是取其鹹寒的特性來退火熱。可以治療囊腫,因為毒素是附著於火熱而產生的,所以要使用乾淨無泥沙的蚯蚓。(地龍就是蚯蚓。這種生物蟄伏於土中,而且吃土,很會鑽洞向下走。它的藥性是鹹寒無毒,進入脾胃二經。凡是一切發高燒、神智不清、腹部腫脹、水腫、小便不通等症狀,都可以用它來向下疏導。又能治療濕熱引起的腳氣向上侵襲,不論內服或外用都有很好的效果。
蚯蚓泥就是蚯蚓的糞便,因為它吃的是泥土,所以糞便也是泥土。它能解毒、退熱,藥性、味道和功效都跟蚯蚓相同,但只能作為外用敷抹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