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成

《本草便讀》~ 鱗介部 (2)

回本書目錄

鱗介部 (2)

1. 鱉甲

性本鹹寒。入肝達絡。功行瘀癖。退熱潛陽。(鱉甲色青入肝。鹹寒無毒。通經絡。散瘀血。為厥陰血分之藥。凡水族介類之屬。皆能益陰潛陽。鹹寒之性則同。其所入之處又各不同耳。)

白話文:

鱉甲的藥性本質是鹹味且寒涼。它主要作用於肝臟並能深入經絡。功效在於消除體內瘀血積塊,並能退除熱邪、抑制亢奮的陽氣。(鱉甲顏色青色,所以歸屬於肝經。它的味道鹹寒且無毒。能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是屬於厥陰經血分方面的藥物。一般來說,水生甲殼類的動物,都具有滋養陰液、抑制陽氣亢盛的功效,它們的鹹寒屬性是相同的。只是它們各自所歸屬的經絡又有所不同而已。)

2. 鯽魚

屬土相宜於脾胃。因味甘以性溫。利水不及於鯉烏。能動風而發毒。(鯽魚味甘性溫。喜偎泥。故屬土。和脾養胃。是以凡病後虛弱之人。惟鯽魚可食。水族之類。皆能利水。魚腥之類。均可發風。亦事之常理也。至於外敷消腫毒者。一則取其土能解毒。一則取動能消散耳。)

白話文:

鯽魚的屬性偏土,適合調理脾胃。因為味道甘甜,性質溫和。它利水的效果不如鯉魚和烏魚。但鯽魚可能會引發風邪,使體內毒素發作。(鯽魚味甘性溫,喜歡靠近泥土,所以屬性為土。它能調和脾胃,養護胃氣。因此,凡是病後身體虛弱的人,只有鯽魚可以食用。水族類的食物大多能利水,魚腥味的食物都可能引發風邪,這也是常見的道理。至於外敷來消除腫毒,一方面是取其屬土的性質可以解毒,另一方面是取其活血的特性可以幫助消散腫塊。)

3. 珍珠

得太陰精氣以生。清熱益陰專解毒。具甘淡鹹寒之性。鎮心定悸可療狂。治驚癇之痰迷。入肝明目。生肌肉而翳退。澤面塗容。(珍珠出大蚌中。感太陰月魄精華而生。故有中秋無月蚌無胎之說。甘鹹寒無毒。益陰解毒。是其本功。雖陰精之氣結成。而質稟堅剛。性含靈寶。

故能鎮心墜痰。安魂定魄。至於退翳膜。治痘瘡。生肌澤面。皆取其靈寶鹹寒潤澤之力耳。)

白話文:

珍珠是吸收太陰星的精華氣息而形成的。它具有清熱、滋養陰液、專門解毒的功效,味道甘淡鹹,性質寒涼。能鎮定心神、平息心悸,可以治療精神狂亂;也能治療驚嚇癲癇引起的痰迷症狀。珍珠進入肝經可以明目,生長肌肉、使眼翳消退,外敷能使面容光澤潤美。(珍珠從大的蚌殼中產出,是感應太陰月亮的精華而生,所以有中秋無月時,蚌就沒有珍珠的說法。珍珠味甘鹹性寒,沒有毒性,滋養陰液、解毒是它基本的功能。雖然是陰精之氣凝聚而成,但質地堅硬剛強,性質包含靈寶之氣。因此能鎮定心神、使痰下降,安魂定魄。至於退眼翳、治療痘瘡、生長肌肉、使面容潤澤,都是取用它靈寶般的鹹寒潤澤的力量。)

4. 烏賊骨

入肝經治血分之疴。帶下崩中。經方有考。去濕濁味鹹溫兼澀。蟲疳下痢。審證隨施。點眼則去翳摩星。貼瘡可燥膿收水。(烏賊骨一名海螵蛸。乃烏賊魚中之骨也。味鹹性溫。乃肝經血分藥。雖系血藥。而其質又燥。故能治女人崩帶淋濁。一切下部蟲疳淫泆之疾。內經雖云治血枯。

然觀其經文全旨。畢竟非肝經之血枯。是肝經之濕濁。故又能點目翳。燥膿瘡。自可想見其功用耳。)

白話文:

烏賊骨進入肝經,可以治療血分方面的疾病,像是婦女的白帶、崩漏等。這些在古代的醫方中都有記載。它的味道鹹,性質溫和且帶有收澀之性,能去除濕濁。對於小兒疳積、下痢等病症,需要仔細辨別病症後再使用。將烏賊骨研磨成粉點在眼睛上,可以去除眼翳、星翳。外敷在瘡口上,可以乾燥膿液、收斂水分。(烏賊骨又名海螵蛸,是烏賊魚體內的骨頭。它的味道鹹,性質溫和,是肝經血分的藥物。雖然是血分藥,但它的質地又比較乾燥,所以能治療婦女的崩漏、白帶、淋濁,以及各種下部因為蟲積或濕熱所引起的疾病。雖然《內經》提到它可以治療血枯,但仔細分析經文的整體意思,並不是真的指肝經的血枯,而是指肝經的濕濁。所以它也能治療眼翳、乾燥瘡口膿液。由此可見它的功效。)

5. 瓦楞子

咸可軟堅。消老痰至效。寒行瘀結。治胃痛多靈。(瓦楞子一名魁蛤。出海中。形似蛤。其殼背如瓦屋之楞。味鹹性寒。入肺胃。軟堅痰。消瘀血。凡胸胃痛有老痰死血在內者。皆可用之。)

白話文:

瓦楞子味道鹹,可以軟化堅硬的腫塊。它能有效消除陳年老痰,性寒,可以疏散因寒氣造成的瘀血凝結。用來治療胃痛,效果通常很好。(瓦楞子又名魁蛤,產於海中。外形像蛤蜊,背部的殼像瓦屋的瓦楞。味道鹹,藥性寒涼,歸肺經和胃經。能軟化堅硬的痰塊,消除瘀血。凡是胸部或胃部疼痛,體內有陳舊老痰或死血的情況,都可以使用它。)

6. 石決明

平肝除熱。明目潛陽。味鹹性寒。通淋益腎。(石決明出海中石崖上。形如長小蚌而扁。外皮甚粗。內則光曜。背則一行有細孔。或七孔。或九孔。惟一片而無對偶。凡海物皆味鹹性寒。此物能入肝。咸能軟堅。寒能清熱。又介類之屬。皆可潛陽入腎。故能建功於肝。肝閉竅於目。

內服外點。皆決能明目也。通淋者。清肝家之濕火。以肝主疏泄。邪熱去而淋自愈也。)

白話文:

石決明可以平息肝火,消除熱氣,使眼睛明亮,並能收斂過於亢奮的陽氣。它的味道鹹,性質寒涼,可以通利小便,並有益於腎臟。(石決明生長在海中的岩石上,形狀像長而扁的小蚌,外殼非常粗糙,內部則光滑發亮。背面有一排細孔,有的有七個孔,有的有九個孔,都是單片,沒有相對的另一片。所有海裡的生物大多味鹹性寒,石決明能入肝經,鹹味能軟化堅硬之物,寒性可以清除熱氣。而且它屬於介殼類,都能夠收斂過於亢奮的陽氣,並入腎經,所以能在肝經發揮功效。肝臟的竅開在眼睛,

內服或外用點眼,都能夠使眼睛明亮。它能通利小便,是因為它能清除肝經的濕熱,因為肝臟主導疏通和排泄,邪熱去除,小便不暢的問題自然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