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用藥法程
用藥法程
1. 用藥法程
凡用藥須明五味。辛者能散能橫行。苦者能降能泄。甘者能補能緩中。酸者能收斂。咸者能潤下。能軟堅。能先知各藥之性。然後可以合於病情。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時,必須瞭解藥物的五味。辛味的藥物可以發散,具有宣散的作用。苦味的藥物可以下降,具有瀉下的作用。甘味的藥物可以補益,具有緩和中氣的作用。酸味的藥物可以收斂,具有收澀的作用。鹹味的藥物可以潤下,具有軟堅的作用。能夠提前瞭解各種藥物的特性,然後才能根據病人的病情相結合。
凡用藥須審質之輕重。性之有毒無毒。氣之寒熱溫涼平。然後可以知用之多寡。凡用藥當明其五色五臭。青入肝。黃入脾。赤入心。白入肺。黑入腎。臊入肝。焦入心。香入脾。腥入肺。腐入腎。然後可知其所入臟腑。
白話文:
所有用藥都必須審慎地考慮藥物的輕重。瞭解藥物的毒性和無毒性。藥物的寒熱溫涼平性。然後才能知道藥物的用量。所有用藥都應該瞭解藥物的五色五味。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紅色入心。白色入肺。黑色入腎。臊味入肝。焦味入心。香味入脾。腥味入肺。腐味入腎。然後才能知道藥物可以進入哪些臟腑。
凡用藥須知質之輕者。能浮能升。可以上入心肺。質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腎。中空者發表。內實者攻裡。為枝者達四肢。為皮者達皮膚。為心為乾者。內行臟腑。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然後可定其升降浮沉。以類相從之用。
白話文:
凡用藥需先了解藥物的性質,輕質的藥物可以上升,作用於心肺;重質的藥物可以沉降,作用於肝腎。中空而無實心的藥物可以發表,內部緻密的藥物可以攻裡。作用於四肢的是肢藥,作用於皮膚的是皮藥,具有心乾特性的藥物可以作用於臟腑,枯燥的藥物可以進入氣分,潤澤的藥物可以進入血分。酸味和鹹味沒有上升的作用,辛味和甘味沒有下降的作用。寒性藥物沒有浮的作用,熱性藥物沒有沉的作用。掌握了這些藥物的性質後,就可以確定其升降浮沉的性能,並根據藥物的特性來配伍使用。
凡用藥當知有相反相畏相惡相使相須之別。惟相反不可合投。其餘即無從顧慮。故特將相反之藥。列於藥品之末。然後可知藥之宜忌。
白話文:
凡是使用藥物必須知道藥物之間有相反而相互排斥、相互惡化、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區別。只有相互排斥的藥物不能同時服用。其他的就不必去考慮了。所以我特別把相互排斥的藥物列在藥品目錄的末尾。然後纔可知道藥物的宜忌。
凡用藥須知制炒之法。各有所宜。如酒炒則升提。薑炒則溫散。用鹽可入腎而軟堅。用醋則注肝而收斂。童便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去燥性而和中。乳能潤枯生血。蜜能甘緩益元。土炒藉土氣以補中州。麵煨抑酷性勿傷上膈。黑豆甘草湯浸。並能解毒和中。羊酥豬脂塗燒。使其滲骨易脆。去穰者免脹。去心者除煩。明乎制炒之法。然後可以運用治病。
白話文:
任何藥物的使用都需要了解炮製和炒製的方法。各種炮製方法都有各自適用的藥物。比如用酒炒可以提升藥效,用薑炒可以溫暖和散開藥性。用鹽可以入腎,可以軟化堅硬的藥物。用醋可以入肝,可以收斂藥性。用小便可以去除藥物的劣性,並使藥性下降。用米泔水可以去除藥物的燥性,並使藥性平和。用乳製品可以潤澤枯槁的藥物,並生出新的血液。用蜂蜜可以緩和藥性,並使藥性益於元氣。用土炒可以用土氣來補益中州。用麵粉煨可以抑制藥物的酷性,不要傷害上焦。用黑豆甘草湯浸泡可以解毒並調和藥性。用羊油豬油塗抹並燒烤可以使藥物滲入骨頭並易於研碎。去除藥物的穰可以防止脹滿。去除藥物的心可以去除煩躁。明白了炮製和炒製的方法後,才能運用它們來治療疾病。
凡用藥有宜陳久者。有宜新鮮者。陳者取其烈性漸減。火性漸脫。新者取其氣味之全。
功效之速。學者亦宜考求。然後立方可以靈應。
白話文:
凡是使用藥材時,有的適合使用陳久的,有的則適合使用新鮮的。陳久的藥材是因為其強烈的性質會逐漸減弱,熱性也會逐漸消失;而新鮮的藥材則是因為能夠保留完整的氣味與功效,能快速發揮作用。學習這方面的學者也應該進行考察研究,這樣之後開出的處方才能靈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