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草部 (32)
草部 (32)
1. 益智仁
補心脾,益火消陰,縮泉止唾。 味辛苦,氣香性熱。 固腎培元,暖胃祛寒,嘔可平而痛可止,溫中進食,滯能宣導,郁能開。
(益智仁味苦辛,性熱氣香,入心脾腎,補火生土,能攝納上下諸氣,縮泉止唾。 惟芳香之氣,獨喜歸脾,故能啟脾胃,進飲食,開鬱結,散寒邪;而陰虛有火者,為不宜耳。)
白話文:
益智仁可以補養心脾,增強陽氣、消除陰寒,能減少小便次數、停止流口水。味道辛苦,氣味芳香,藥性溫熱。它能鞏固腎氣、培補元氣,溫暖腸胃、驅散寒氣。對於嘔吐可以平息,疼痛可以止住。能溫養中焦脾胃,促進食慾。它能疏通氣滯,開解鬱悶。 (益智仁味苦辛,藥性溫熱,氣味芳香,歸心、脾、腎三經。能補養陽氣,使脾土生化功能強盛。它能收攝上下各種氣,減少小便次數、停止流口水。但因為它芳香的氣味,特別喜歡歸於脾經,所以能啟動脾胃功能,促進食慾,開解鬱結,驅散寒邪。不過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使用。)
2. 蓽撥
宣胃腑之沉寒,冷滯能消嘔吐散;治陽明之浮熱,頭風自愈齒疼安。呃逆腸鳴,辛熱且能下氣;吞酸痰阻,芳香自可宣中。
(蓽撥大辛大熱,味類胡椒,入胃與大腸,陽明藥也。溫中散寒,破滯氣,開鬱結,下氣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熱。凡一切牙痛、頭風、吞酸等證,屬於陽明濕火者,皆可用此從治之。)
白話文:
蓽撥
能宣散胃部和腸道深層的寒氣。對於因寒冷凝滯引起的嘔吐,有消除和驅散的作用。可以治療陽明經的虛熱症狀,像是頭痛和牙痛等問題都能得到緩解。對於打嗝、腸鳴等症狀,它辛辣溫熱的特性,能夠幫助氣往下走。對於胃酸過多、痰液阻滯等問題,其芳香的氣味能夠疏通中焦。
(蓽撥的藥性非常辛辣而且溫熱,味道類似胡椒,主要作用於胃和大腸,是屬於陽明經的藥物。它能溫暖中焦,驅散寒氣,破除氣的停滯,打開鬱結,使氣往下走並消除痰液,也能夠散去上焦的虛熱。凡是屬於陽明經濕熱引起的牙痛、頭痛、胃酸過多等症狀,都可以用它來治療。)
3. 良薑
除寒止心腹之疼。辛溫有效。散逆治清涎之嘔。脾胃偏宜。(良薑辛溫入脾胃。逐寒邪。止腹疼。雖燥而無香烈之性。其所以平嘔吐。治清涎。溫脾暖胃四字足以盡之。)
白話文:
良薑可以去除寒氣,停止心腹的疼痛,味道辛辣溫熱,效果很好。它能疏散氣逆,治療因清稀痰液引起的嘔吐,對脾胃特別有益。(良薑味辛性溫,進入脾胃經絡,能驅逐寒邪,停止腹痛。雖然性質偏燥,但沒有濃烈的香氣。它之所以能平息嘔吐、治療清稀痰液,關鍵在於它能溫暖脾胃。)
4. 蛇床子
助陽暖下,有祛除寒濕之功,入腎行脾,乃辛苦性溫之力。陰蝕蟲瘡等證,煎洗頗宜。風淫疥癩諸瘡,外敷有效。
(蛇床子辛苦溫,微毒,入腎臟,補下元,祛寒濕,暖子宮,殺蟲疥,治陰痿囊濕等證。古人每用以內服,極云有效,今皆外治方多用之,或煎湯熏洗,或研末調敷,亦世俗之不同耳。)
白話文:
蛇床子可以幫助壯陽、溫暖下半身,有去除寒氣濕氣的功效。它能進入腎經,同時也能作用於脾經,藥性屬於辛苦溫熱。對於陰部潰爛、蟲咬瘡等病症,煎煮後清洗效果很好。像是風疹、疥瘡、癩瘡等皮膚病,外敷也有效。(蛇床子味道辛苦,藥性溫熱,略帶毒性,歸腎經。能補益下元,去除寒濕,溫暖子宮,殺滅寄生蟲、疥癬。可以治療陽痿、陰囊潮濕等病症。古人常常內服,效果極佳。現在大多以外治為主,例如煎湯熏洗,或研成粉末調成糊狀外敷。這只是不同時代的用法差異而已。)
5. 丹皮
清少陽血分之火邪,寒而更苦;散營分瘀留之熱結,香以兼辛;色丹併入乎心肝,可治有邪於經隊;性竄直通夫腎臟,能除無汗之骨蒸。
(丹皮辛能散,苦能泄,寒能清,色赤能走血分,有香竄之性,入肝膽心腎三焦血分,能涼血散血。凡血分風熱瘀滯等證,悉可用之。因其寒而走散也。)
白話文:
丹皮能清除少陽經血分的火熱邪氣。它的藥性寒涼且帶苦味。能疏散營分中因瘀血停留而形成的熱結。氣味芳香並帶有辛味。顏色赤紅,因此能入心肝二經。可以治療邪氣侵入經絡的情況。藥性竄行直達腎臟。能消除沒有汗液的骨蒸潮熱。(丹皮味道辛散,能疏通;味苦,能洩降;性寒,能清熱;顏色赤紅,能走入血分。它有芳香竄行的特性,能進入肝、膽、心、腎、三焦等血分,能涼血散瘀。凡是血分有風熱、瘀滯等症狀,都適合使用。因為它性寒而且走散的緣故。)
6. 甘松
醫胃腑之寒疼,甘溫辟惡,散脾家之鬱結,香燥除邪。
(甘松甘溫而香,入脾胃,開鬱結。雖無補養之力,卻有醒運之功,加入補脾藥中,甚為得力。至於辟惡氣,療腹痛,殺蟲治療,皆甘溫芳香之用耳。陰虛不宜燥散者忌之。)
白話文:
甘松可以用來治療胃部因寒冷引起的疼痛。它性味甘溫,可以驅除穢惡之氣,並能疏散脾臟的鬱結。其氣味芳香且乾燥,能去除邪氣。(甘松性味甘溫且氣味芳香,主要作用於脾胃。它能開解鬱結,雖然沒有滋補的功效,卻能使脾胃功能恢復運作。將其加入補脾的藥方中,效果會更好。至於驅除穢惡之氣、治療腹痛、殺蟲等作用,都是利用它甘溫芳香的特性。陰虛體質不適合使用燥性的藥物,應避免使用甘松。)
7. 山柰
性味相同前藥。略過於辛。治療頗似甘松。同歸乎散。滌邪解穢。濯髮香肌。(山柰一名山辣。味辛而溫。氣香而散。暖脾胃。治腹痛。闢瘴癘惡氣。合諸香藥皆用之。服食治病為少耳。)
白話文:
山柰的藥性和味道與前面說的藥材相似,但稍微更辛辣一些。它治療的功效與甘松很像,都偏向於發散。可以清除邪氣、解除污穢,用來洗頭髮可以使頭髮香氣宜人,也能讓肌膚散發香味。(山柰又名山辣,味道辛辣而性溫,氣味芳香且能發散。可以溫暖脾胃,治療腹痛,驅除瘴氣和惡臭之氣。通常與其他香藥一起使用,單獨服用治療疾病的情況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