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草部 (26)
草部 (26)
1. 漏蘆
入陽明下乳消癰。鹹苦性寒無毒品。清濕熱殺蟲涼血。祛除積久小兒疳。(漏蘆鹹苦性寒。入陽明血分。本經雖云服之益人。然畢竟疏利之品。故能下乳消癰。清濕熱。治疳積。皆屬陽明之病。觀其命名取義。則漏蘆之功。概可想見矣。)
白話文:
漏蘆藥性鹹苦,屬於寒性且無毒。它能進入陽明經,主要作用是幫助乳汁排出,消除癰瘡腫痛。同時,它能清除體內的濕熱,殺滅寄生蟲,並有涼血的功效。此外,漏蘆還能去除積存在體內很久的,小兒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疳積。
(雖然藥書上說服用漏蘆對人有益,但它畢竟是具有疏通和瀉下作用的藥物。所以它能幫助產後婦女排出乳汁、消除癰瘡腫痛,清除體內的濕熱,治療小兒疳積,這些都屬於陽明經相關的病症。從它命名的含義來推測,漏蘆的功效大概就可以理解了。)
2. 燕脂
解痘毒以松肌。甘平入血。吹耳疳之蝕爛。炙黑和營。(燕脂即紅花汁。或紫草汁染帛而成。故功用與紅花紫草相仿。長於活血行血。血活則肌松。肌鬆則毒解故也。耳疳痘毒。無論內治外治。均可用之。能入心肝血分。甘平之性。無偏勝之弊耳。)
白話文:
燕脂可以解痘毒,使肌肉鬆弛。它的性味甘平,能進入血液。可以吹入耳朵,治療耳疳潰爛。將燕脂燒烤變黑後,可以調和營血。(燕脂其實就是紅花的汁液,或是用紫草的汁液染色的絲綢製成。所以它的功效和紅花、紫草相似,擅長於活血行血。血流通暢,肌肉就會鬆弛,肌肉鬆弛則能解毒,這就是它的作用原理。耳疳和痘毒,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都可以使用燕脂。它能進入心、肝的血分,甘平的屬性,沒有偏頗的副作用。)
3. 牽牛
色形黑白宜分。瀉肺行痰。消脹逐邪於氣分。性味辛溫有毒。搜風導滯。通腸利水達胞宮。(牽牛味辛性熱。瀉肺氣利大腸。逐痰蠲飲。又能從治氣分濕熱堅結。但攻伐之品。肺與大腸無水濕邪滯堅結者。不可輕投。)
白話文:
牽牛花的顏色有黑有白,使用時應該加以區分。它具有瀉肺氣、疏通行痰的作用,可以消除脹氣,驅逐停留在氣分的邪氣。牽牛花的性質是辛辣溫熱,且有毒性。它能疏散風邪、導引積滯,並能通暢腸道、利尿,甚至能到達子宮。
(牽牛花的味道辛辣,性質溫熱,能瀉肺氣、疏通大腸。它可以驅逐痰飲,也能治療氣分濕熱引起的堅硬結塊。但由於它屬於攻伐之藥,所以肺和大腸沒有水濕邪氣阻塞或堅硬結塊的情況時,不可以輕易使用。)
4. 藤黃
散腫搜膿性毒烈。殺蟲逐濕味酸溫。(藤黃系藤汁煎煉而成。酸澀有毒。能殺蟲。以毒攻毒。皆外治之功。以其酸澀之性。有收束之意。斂極則散。故癰疽瘡瘍發散藥中。每每用之。)
白話文:
藤黃是一種藥性強烈且帶有毒性的藥材,主要作用是消除腫脹、排除膿液。它味酸性溫,能殺死寄生蟲、驅除體內濕氣。(藤黃是將藤的汁液煎煮煉製而成的。味道酸澀且有毒性,能殺死蟲子,以毒攻毒,這些都是外用的功效。因為它酸澀的特性,有收斂的作用,當收斂到極致時反而能發散。因此,在治療癰疽、瘡瘍等需要發散的藥方中,常常會使用到藤黃。)
5. 青風藤
溫達肝脾。用使搜風兼勝濕。味歸辛苦。功能蠲痹並舒筋。(青風藤。凡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此物味苦平善治風疾。故一切歷節麻痹皆治之。浸酒尤妙。以風氣通於肝故入肝。風勝濕濕氣又通於脾也。)
白話文:
青風藤藥性溫和,能調理肝臟和脾臟。它的作用是能疏散風邪,同時也能夠去除濕氣。味道帶有辛苦味。主要功能是去除身體的痺痛,並能舒展筋骨。(青風藤這種藤蔓類的藥材,都能夠疏通經絡。青風藤味苦性平,善於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所以各種關節麻痺的病症都可以用它來治療。用它來泡酒效果尤其好。因為風氣與肝臟相通,所以藥性會入肝。風邪如果勝過濕氣,濕氣也會跟著侵入脾臟。)
6. 香草類
7. 木香
燥脾土以疏肝。香利三焦破氣滯。味苦辛而散逆。溫宣諸痛解寒凝。理氣則生用摩沖。止瀉則麵煨取用。(木香苦辛而溫。芳香而燥。入肝脾氣分。宣散上下一切寒凝氣滯。溫中止痛。闢鬼除邪。然純陽之性。陰虛液涸者切勿沾唇。煨熟可止瀉利。因木香氣味俱厚。且熟則無走散之性。
惟覺香燥而守。故能實大腸。凡治泄瀉恆用之。肝喜調達。脾喜溫燥。木香固為兩臟之所喜。而燥散太過。宜與補藥同用乃佳。)
白話文:
木香能夠乾燥脾土,並疏通肝氣。它氣味芳香,能通利三焦,破除氣滯。味道苦又辛辣,可以發散上逆的氣。藥性溫熱,能夠宣通各種疼痛,解除寒氣凝結。要用來理氣,就直接生用或磨成粉沖服。要止瀉,就用麵粉包裹煨熟後再使用。(木香味道苦辛,性質溫熱,具有芳香和乾燥的特性。它能進入肝脾兩經的氣分,可以宣散上下各處因寒氣凝結造成的氣滯,溫暖中焦而止痛,還能辟除鬼邪之氣。然而,因為它是純陽的藥性,陰虛體質、津液不足的人絕對不要使用。煨熟之後可以止瀉,這是因為木香氣味濃郁,而且熟了之後就沒有走散的特性。
只是覺得它乾燥而有收斂的作用,所以能使大腸堅實,因此治療腹瀉常常使用它。肝喜歡疏暢條達,脾喜歡溫暖乾燥,木香正是這兩個臟器所喜歡的。但是因為它過於乾燥發散,所以最好能和補藥一起使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