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草部 (14)
草部 (14)
1. 麻黃
走太陽寒水之經,功先入肺,為發汗輕疏之劑,性則偏溫。寒飲稽留,藉味辛而宣散;痰哮久痼,仗苦力以搜除。
(麻黃,其苗中空,味辛苦,氣味俱薄,升也,陽也,專入肺家衛分,疏散風寒,達表由汗而出。麻黃本肺家衛分藥,仲景治寒傷營用麻黃湯者,以內有桂枝領之入營也。
宣肺發表,麻黃之能,足以盡之。故一切咳嗽宿哮等疾,凡屬肺中有風寒痰飲者,皆可用之,不必拘拘乎麻黃之但能出汗也。足太陽主一身之表,故入之。大抵寒邪輕而從口鼻入者,則傷肺;寒邪重而從表入者,則傷經。故雖所傷不同,而其治則一也。麻黃之功,首先入肺。若肺中有寒痰宿飲之疾,
麻黃到肺,只能搜剔肺中痰飲,不能再發汗出表,猶用兵者,有一戰之功,無再戰之力也。)
白話文:
麻黃這味藥主要走太陽膀胱經的寒水路徑。它的藥效首先作用於肺部。屬於輕微發汗、疏散風邪的藥物。藥性偏溫熱。對於寒邪引起的痰飲積滯,可以藉由它辛辣的藥味來宣散開來;對於痰多、哮喘等頑固疾病,可以借助它苦澀的藥力來搜刮清除。(麻黃的莖是中空的,味道辛苦,氣味都比較輕薄,性質是上升、屬陽的,專門進入肺部的衛分,能疏散風寒,使邪氣從表皮通過汗液排出。麻黃本來就是肺家衛分的藥物。張仲景用麻黃湯來治療寒邪侵入營分的病症,是因為有桂枝引領藥力進入營分的緣故。
宣通肺氣、發散表邪,麻黃的功效足以完成這些作用。因此,所有咳嗽、久病哮喘等疾病,只要是屬於肺中有風寒痰飲的,都可以使用麻黃,不必拘泥於麻黃只能發汗的說法。足太陽膀胱經主管全身的表皮,所以麻黃能進入這條經絡。大體來說,寒邪輕微,從口鼻進入的,就會傷及肺部;寒邪嚴重,從體表進入的,就會傷及經絡。因此,雖然受傷的部位不同,但治療方法卻是一樣的。麻黃的功效,首先進入肺部,如果肺部有寒痰、宿飲等疾病,
麻黃進入肺部,只能搜刮清除肺中的痰飲,不能再發汗排出體表。就像用兵打仗一樣,只能打一次勝仗,沒有再次作戰的能力了。
2. 款冬花
治嗽化痰,性暖平和不燥,潤金疏肺,味辛略帶微甘。
(款冬花,此花發於冬令,雖雪積冰堅,其花獨豔,陰中含陽,故性溫。凡花皆輕揚上達,故入肺,有邪可散,無邪可潤,故一切咳嗽,皆可取用。然性雖溫潤,畢竟疏散之品,無補養之功耳,用者審之。款冬花溫而不燥,潤而不寒,散而不泄,故無論虛實寒熱,一切咳嗽之屬肺病者,皆可用也。)
白話文:
款冬花可以用來治療咳嗽、化解痰液。它的性質溫和、平和,不會過於乾燥。可以滋潤肺部、疏通肺氣。味道帶點辛辣,又稍微有點甘甜。(款冬花這種花在冬天開花,即使是積雪冰凍的寒冷天氣,它的花朵仍然獨自綻放,可說是陰中帶有陽氣,所以性質溫和。一般的花都有輕揚向上的特性,因此可以進入肺部。如果肺部有邪氣,可以幫助散開;如果沒有邪氣,可以幫助滋潤。所以各種咳嗽都可以用它來治療。但是,雖然它的性質溫和滋潤,畢竟還是屬於疏散的藥材,並沒有補養的功效,使用時要謹慎考慮。款冬花溫和而不燥熱,滋潤而不寒涼,可以疏散又不會過度發散,所以不論是虛證、實證、寒證、熱證等各種屬於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都可以使用。)
3. 冬葵子
滑利通淋,下乳催生悉主治。 甘寒入胃,二腸水腑並分消。 (冬葵子甘寒滑利之品,入胃與大腸,故消乳癰,潤大便,滑胎利竅,是其所長。至通淋滲濕等治,不過旁及小腸膀胱之地耳。凡乳癰初起,用冬葵子二兩,酒水各半煎飲,即消。此物只可用於氣血燥澀之人,而不可施於虛羸中寒之體,以其甘寒滑利也。中虛氣陷者,尤宜禁之。)
白話文:
冬葵子具有滑潤、通利小便的作用。它還可以幫助產婦下奶、催生,這些都是它的主要功效。冬葵子味甘性寒,主要作用於胃,同時也能夠使大腸、小腸等消化系統的水分排泄。冬葵子是一種甘寒滑潤的藥材,它主要作用於胃和大腸,因此能夠消散乳房腫痛、潤滑大便、滑胎利竅,這些是它的優點。至於它通利小便、排除濕氣等功效,不過是間接影響到小腸和膀胱罷了。如果乳房腫痛剛開始,可以用冬葵子二兩,加入酒和水各一半煎煮後飲用,腫痛就能消散。這種藥材只適用於氣血乾燥、阻塞的人,不適合虛弱、體質寒冷的人,因為它性味甘寒又滑潤。對於中氣虛弱下陷的人,更應該禁用。
4. 萱花
服之,利水。甘涼賴以和脾。樹以忘憂。香滑可供快膈。
(萱花,一名宜男草,又名忘憂草,即今之黃花菜也。產下隰之地,甘涼之性,善除濕熱,利水。以其花有解散之功,雖利水去濕,而又潤而不燥,故可和中快膈耳。只可供菜食之用,雖有治病之力,非所擅長也。)
白話文:
服用萱花可以幫助利尿。它甘甜涼爽的屬性能夠調和脾胃。人們種植它,是為了忘卻憂愁。它帶有香氣且滑順的特性,可以讓人感到胸膈舒暢。(萱花又名宜男草,也叫忘憂草,就是現在的黃花菜。它生長在低窪潮濕的地方,性質甘甜涼爽,擅長去除體內的濕熱,幫助利尿。因為它的花朵有疏散的功效,雖然能利尿去濕,但又不會過於乾燥,所以可以調和脾胃,使胸膈暢快。它只能作為蔬菜食用,雖然有治病的能力,但並非它的專長。)
5. 白蒺藜
行瘀破滯。搜肝風,有走散之功。味苦兼辛,瀉肺部而溫宣可貴。催生下乳,退翳除星。
(白蒺藜狀如菱形,三角有刺,色白甚小,布地而生。善行善破,專入肺肝。宣肺之滯,疏肝之瘀,故能治風痹、目疾、乳癰、積聚等證。溫苦辛散之品,以祛逐為用,無補益之功也。)
白話文:
白蒺藜,能疏通瘀血、破除阻滯。它能像搜捕一樣驅散肝臟的風邪,具有走散的功效。味道苦中帶辛,可以宣洩肺部的壅滯,溫和地宣散是它可貴的地方。它還能促進生產、下奶,以及消除眼翳和星翳。
白蒺藜形狀像菱形,有三個角且帶刺,顏色是白色而且非常小,是匍匐生長的植物。它很擅長運行和破除阻滯,主要作用於肺和肝。能宣通肺氣的壅滯,疏通肝臟的瘀血,因此能治療風痹、眼疾、乳癰、積聚等症狀。它是溫性、苦味、辛散的藥材,主要作用是驅除邪氣,沒有補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