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成

《本草便讀》~ 草部 (4)

回本書目錄

草部 (4)

1. 知母

退腎臟有餘之陽。能壯水清金。甘苦微辛質厚滑。清陽明獨勝之熱。治風消燥咳。沉陰且降氣純寒。(知母味苦。微帶辛甘。氣寒質潤。氣味俱厚。沉也陰也。故能入足少陰腎經。清有餘之相火。以其色白味甘。故又能清肺火。除胃熱。然陰寒潤滑之品。過用則有妨脾胃耳。

按知母須肺胃腎三經火盛陰虧之證。或熱中消渴者。乃可用之。不可但知滋陰之功。而忘其損陽之害也。)

白話文:

知母這種藥材可以退散腎臟過多的陽氣,能夠增強腎水、清降肺金的燥熱。味道甘苦,帶點微辛,質地厚實而滑潤。它能清除陽明經獨自亢盛的熱邪,治療風邪引起的燥咳。藥性沉降屬陰,且能降氣,本質純寒。(知母味道苦,稍微帶點辛甘,藥性寒涼,質地潤澤,氣味都屬厚重。藥性沉降屬陰,因此能進入足少陰腎經,清除過多的相火。因為顏色白、味道甘甜,所以也能清除肺火,去除胃熱。然而,它是陰寒潤滑的藥材,過量使用會傷害脾胃。)

總之,知母必須用於肺、胃、腎三經火熱旺盛、陰液虧虛的病症,或是熱病導致的消渴症,才可以使用。不能只知道它滋陰的功效,而忽略它損傷陽氣的害處。

2. 貝母

甘寒潤肺可消痰。當求川種。解鬱寬胸且散結。言採其虻。象貝之功。治咳還能解表。浙中所種。疏痰並可消癰。為肺燥之神丹。清心滌熱。乃脾濕之禁劑。微苦兼辛。(貝母川產野生者良。性味甘寒微苦。色白而潤。專入心肺。善解胸中鬱結之氣。蓋鬱則生熱。熱則生痰。

故貝母治火痰燥痰有功。亦郁解則熱退。熱退則痰除。而肺咳自寧耳。今浙中所種者。形亦相象而較大。味兼苦劣。用亦稍異耳。又貝母以其有解鬱散結化痰除熱之功。故一切外證瘡瘍用之而效者。亦此意也。所謂毒者。即火結氣鬱所致。火解氣舒。又何毒之有哉。)

白話文:

貝母味甘性寒,能滋潤肺部、化解痰液,其中以川產的品質最好。它能疏解胸中的鬱悶、寬暢胸膈,還能散開凝結的腫塊。就像貝殼的功效一樣,能治療咳嗽,還能幫助身體發汗解表。浙江一帶種植的貝母,雖然也能疏散痰液,消除癰腫,但它的效用遠不及川產貝母,川產的貝母是治療肺燥的神藥,能清心火、清除體內熱毒,但對脾濕的人來說則是禁忌。貝母味道微苦,還帶點辛味。(川產的野生貝母品質最好,藥性味甘、性寒,帶點微苦,顏色潔白且有光澤,主要作用於心肺,擅長疏解胸中的鬱悶之氣。因為鬱悶會產生熱,熱就會產生痰,所以貝母治療火熱引起的痰和乾燥引起的痰特別有效。鬱悶解開了,熱自然消退,熱消退了,痰也就跟著清除了,肺部的咳嗽自然也就平息了。現在浙江一帶種植的貝母,外形雖然相似,但體型比較大,味道也比較苦澀,藥效也稍有不同。另外,貝母因為具有疏解鬱悶、散開凝結、化痰、清除熱毒的功效,所以對於各種外在的瘡瘍也有療效,也是這個道理。所謂的毒,就是火熱凝結、氣機鬱滯所造成的,火熱解除、氣機順暢了,哪裡還會有毒呢?)。

3. 秦艽

養血祛風。和營利水。疏肌解表。苦平略帶微辛。散熱潤腸。入肝又能達胃。濕勝風淫之證。賴以搜除。筋痹骨痿諸邪。仗其宣利。(秦艽出秦中。其根如羅紋相交。故名之。味苦而辛。性平質潤。雖有養血之能。畢竟散邪之品。然風邪在表宜用。解表者又非其所長。只可於營血中搜除風寒濕三氣痹閉之邪耳。

又按秦艽苦勝於辛。全無甘味。苦能泄。辛能散。故本經稱其能散風逐濕。然散風濕之藥多燥。此獨偏潤。故又為風藥中潤劑。觀其質潤。羅紋相交。即知其祛風逐濕中。而能和營血行經絡矣。)

白話文:

秦艽具有滋養血液、驅除風邪的功效,能調和營氣、疏通水分,並能疏通肌肉、解除表邪。味道苦平,稍微帶點辛味,可以散發熱氣、潤滑腸道。進入肝經,也能到達胃經。對於濕氣過盛、風邪侵擾的病症,可以依靠它來清除。筋脈麻痹、骨骼痿弱等各種邪氣,也可以借助它來疏通。

(秦艽產於秦地,它的根部像羅紋相互交錯,因此得名。味道苦而辛,性質平和滋潤。雖然有滋養血液的功能,但畢竟還是屬於驅散邪氣的藥物。然而,風邪在表的時候適合使用,但它並非擅長解除表邪的藥物,只能在營血中清除風、寒、濕三氣導致的閉塞邪氣。

此外,秦艽苦味大於辛味,完全沒有甘味。苦味可以泄降,辛味可以發散,所以《本經》說它能散風驅濕。然而,散風濕的藥物大多乾燥,唯獨它偏向滋潤,所以又是風藥中的滋潤劑。觀察它質地滋潤,羅紋交錯,就可以知道它在祛除風濕的同時,也能調和營血、運行經絡。)

4. 白蘚皮

氣寒善行。味苦能降。清脾胃之濕熱。導水宣邪。治癬癩與瘋瘡。行皮達肺。(白蘚皮苦寒。直清肺脾濕熱下行。故本經能治女子淋瀝。陰中腫痛等證。亦謂其下行而祛濕熱也。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之濕熱清。則皮肉之瘡瘍可愈耳。功用不過如此。又此藥味兼微咸。能行血分。然沉陰之性。若下部虛寒者。不可用之。且其根有膻濁之氣。又易敗胃。)

白話文:

白蘚皮性味寒涼,且藥性走竄。味道苦,能使氣往下沉降。可以清除脾胃的濕熱,引導水分排出,宣洩邪氣。能治療癬、癩病和瘋瘡。藥性能夠通達皮膚,向上達到肺部。(白蘚皮味苦性寒,能直接清除肺和脾的濕熱,使其往下排出,所以本草典籍記載它能治療女子小便淋漓不盡、陰部腫痛等症狀,也是因為它能使濕熱往下排出。肺主管皮膚毛髮,脾主管肌肉,肺脾的濕熱清除了,皮膚肌肉的瘡瘍自然可以痊癒。它的功效大約如此。此外,這藥的味道還帶點微鹹,能夠活血。但由於藥性沉降陰寒,所以如果是下半身虛寒的人,就不可以使用。而且白蘚皮的根部帶有腥臊氣味,也容易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