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便讀》~ 草部 (3)

回本書目錄

草部 (3)

1. 甘草

味甘,性平。和中解毒。生用退虛熱之功,補中寓瀉;炙服助脾元之力,守內有常。推其緩急多能,故諸病均堪相濟,且可協和群藥,而各方隨處咸宜。節醫腫毒成瘡,癰疽有驗;梢止陰莖作痛,淋濁無憂。

(甘草色黃味甘屬土,為脾胃之正藥,能補諸虛,善解百毒;以諸藥遇甘則補,百毒遇土則化之意。凡甘藥皆能緩中,甘草味極甘,故熱藥得之緩其熱,寒藥得之緩其寒;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緩一切火,止一切痛。惟中滿因於邪滯者不宜用之。外科方中最宜,但甘草味過於甘,若多服單服,則中氣喘滿,令人嘔吐。)

白話文:

甘草,味道甘甜,性質平和。它能調和脾胃,解除毒素。生用時,有退除虛熱的功效,它在補養中帶有疏通的作用。將甘草烤過後服用,能增強脾胃的元氣。甘草的藥性守在中焦,能協調藥性的緩急,所以各種疾病都可以用它來輔助治療。而且它能調和各種藥物的藥性,所以在各種處方中都很適合使用。

甘草能治療因熱毒引起的腫痛或瘡瘍,對癰疽也有療效。甘草梢可以緩解陰莖疼痛,對於淋濁也有幫助。(甘草顏色黃色,味道甘甜,五行屬土,是脾胃的常用藥。它能補養各種虛弱,善於化解各種毒素。這是因為許多藥物遇到甘草就會增加補益的效果,各種毒素遇到屬土的藥物就會被化解。所有甘味的藥物都能緩和藥性,甘草的味道非常甘甜,所以熱性藥物加入甘草能減緩其熱性,寒性藥物加入甘草能減緩其寒性。與補益藥物同用則加強補益效果,與瀉下藥物同用則加強瀉下效果。甘草能緩和一切火氣,停止一切疼痛。只有因邪氣停滯而引起的腹脹滿悶不適合使用。甘草在外科處方中特別適用。但是甘草的味道過於甘甜,如果大量服用或單獨服用,會導致中氣壅滯、喘滿,甚至令人嘔吐。)

2. 黃耆

固衛氣而實皮毛,斂汗托瘡,宜生乃效;補中州以資脾肺,陽虛血脫,當炙為良。味甘性溫,色黃氣厚。

(黃耆,一作耆者老也,為補藥之長,故名。生者雖補中而善行衛分,能益氣固表,得防風則補而不滯,行而不泄,其功愈大;同當歸則和營達衛;炙用則大補中氣,有陽生陰長之理。

黃耆之補,善達表益衛,溫分肉,肥腠理,使陽氣和利,充滿流行,自然生津生血,故為外科家聖藥,以營衛氣血太和,自無瘀滯耳。)

白話文:

黃耆可以鞏固身體的防禦機能,使皮膚和毛髮緊密。它能收斂汗液,托起瘡瘍,生用效果最好。能補益中焦,滋養脾肺。若是陽氣虛弱、氣血大量流失,用炙黃耆效果更佳。黃耆味道甘甜,性質溫和,顏色黃,氣味濃郁。(黃耆又稱「耆」,意思是年老,因為它是補藥之首,所以得名。生黃耆雖然能補益中焦,但更擅長運行於體表的防禦系統,能增強氣的運行,鞏固體表。搭配防風,就能補而不停滯,運行而不洩散,功效更加強大。與當歸同用,則能調和營氣和衛氣。炙用則能大補中氣,具有陽氣生發,陰氣隨之增長的道理。

黃耆的補益作用,擅長到達體表,增強防禦功能,溫養肌肉,滋潤肌膚紋理,使陽氣調和順暢,充滿全身,自然就能產生津液和血液。所以黃耆是外科的良藥。當營氣、衛氣、氣血都達到平和協調的狀態,自然就不會有瘀血滯留。)

3. 遠志

開心竅而泄熱搜邪,味屬苦辛,兼能散腫,通腎氣以安神益志,性含溫燥,並可療忘。

(遠志苦辛而燥,專入心腎二經。所謂遠志者,以腎藏志,遠志能宣泄腎邪,邪著則志不定,邪去而志自遠大也。能通腎氣上達於心,使腎中之水,上交於離,成既濟之象,故能益智療忘。

然畢竟宣泄之品,無補益之功,故一切癰疸外證,若因七情內鬱氣血不調者,外敷內服,並皆治之。)

白話文:

遠志這種藥材,可以打開人體心竅,並且能發散熱邪。它的味道是苦中帶辛,同時也能夠消散腫脹。它能疏通腎氣,達到安定心神、增進意志的效果。藥性偏溫燥,也能夠治療健忘。

(遠志味道苦辛且藥性燥烈,主要作用於心經和腎經。之所以稱為「遠志」,是因為腎臟主管意志,而遠志能夠宣洩腎中的邪氣,當邪氣侵擾時,意志就會不定,當邪氣去除,意志自然會遠大。它能夠疏通腎氣,向上通達心臟,使腎中的水氣能上行交於心火,形成水火相濟的狀態,所以能夠增進智慧,治療健忘。

然而,遠志畢竟是一種宣洩的藥物,並沒有補益的功效,因此,所有因為情緒鬱結、氣血不調導致的癰瘡腫毒等外證,都可以通過外敷或內服遠志來治療。)

4. 玉竹

補脾潤肺,可填陰;有金玉威儀之象。散熱搜風,不礙補;具甘平潤澤之功。

(玉竹其根,多節多須,如纓絡下垂之狀,而有威儀,故又一名葳蕤。色白微黃,味甘微苦,氣平質潤之品,培養脾肺之陰,是其所長;而搜風散熱諸治,似非質潤味甘之物可取效也。如風熱、風溫之屬虛者,亦可用之。考玉竹之性味功用,與黃精相似,自能推想。以風溫風熱之證,最易傷陰,而養陰之藥,又易礙邪;惟玉竹甘平滋潤,雖補而不礙邪,故古人立方有取乎此也。)

白話文:

玉竹能夠補養脾胃、滋潤肺部,可以填補身體的陰液。它具有如金玉般尊貴莊重的外貌。玉竹的特性是能夠散熱、驅除風邪,但不會妨礙補益的功效。它具有甘甜平和、滋潤的功用。(玉竹的根部有很多節,鬚根也很多,像纓絡一樣垂下來,看起來很有威儀,所以又名葳蕤。它的顏色是白色略帶黃色,味道甘甜略帶苦味,性質平和而滋潤。能夠培養脾肺的陰液,是它的長處。而說它能驅風散熱,似乎不是甘甜滋潤的藥物能夠達到的效果。但是,像風熱、風溫這類體質虛弱的病症,也可以使用玉竹。研究玉竹的性質、味道和功效,它和黃精很相似,可以由此推想。因為風溫風熱的病症最容易耗損陰液,而養陰的藥物又容易阻礙邪氣排出,只有玉竹甘甜平和又滋潤,雖然有補益的效果,卻不會阻礙邪氣的排除,所以古人在開立藥方時會選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