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序 (1)
序 (1)
1. 序
嘉慶丁卯,余以艱南歸,客遊大梁,使院病甚。時程君杏軒為覺生同年治疾,先期至,因為進刀圭,應手輒效。是年五月,與杏軒別。己巳之秋,予至新安,晤杏軒,輒言將病。又九年,余再來紫陽,杏軒果病。手一編示余曰:「予懼夫病者之多,而治病者之誤也。爰輯是編,以備臨證參考,不意竟自致病也。
「嗟乎!病人之病而自病,使病常在己,而不病常在人。杏軒之身病,而心固未嘗病也。推是心也,即以之醫國可也。其書十有六卷,凡一百餘門。其採輯三百餘家,大旨歸於治病於未病之先,與古之十全為上之旨有合焉者,讀者自能含咀而決擇之,茲不復贅。爰敘其著書之顛末於此,使人知其用心之所存云。
嘉慶丁丑孟夏春麓吳賡枚拜書於古懷德堂
白話文:
[序]
嘉慶丁卯年,我因家事困難從南方返回,在大梁遊歷,當時住在使院,身體狀況非常不好。那時候,程杏軒先生正在為覺生同年治療疾病,他提前到達,並為我進行診治,效果立竿見影。這一年的五月,我和杏軒先生道別。到了己巳年的秋天,我來到新安,再次遇見了杏軒先生,他告訴我他預感自己將會生病。又過了九年,我再次來到紫陽,杏軒先生果然生病了。他拿出一本書給我看,說:「我害怕病人太多,而醫生們又常常誤診。因此編纂了這本書,作為臨牀診療的參考,沒想到自己竟然也得了病。
「唉!如果病人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病痛,那麼就可以讓病痛常在自己身上,而健康則常在他人身上。杏軒先生雖然身體生病,但他的心靈並沒有生病。如果能將這種精神用在治理國家上,那就更好了。這本書共有十六卷,涵蓋了一百多個主題。其中引用了三百多家的學說,主要目的是在疾病發生之前就進行預防,與古代的『十全為上』的原則相符合。讀者可以自行品味和選擇,這裡不再贅述。我在此敘述了他寫這本書的始末,讓人們瞭解他所關注的事情。
這是嘉慶丁丑孟夏春麓的吳賡枚在古懷德堂寫的序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