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杏軒

《醫述》~ 卷一·醫學溯源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醫學溯源 (2)

1. 稽古

經義

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此上帝之所秘,先師傳之也。(《素問》)

哲言

醫術十三科:曰大方,曰小方,曰婦人,曰傷寒,曰瘡瘍,曰針灸,曰眼,曰口齒,曰喉嚨,曰接骨,曰金鏃,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失其傳。(《類經》)

醫有五科七事:曰脈,曰因,曰病,曰證,曰治,為五科。因復分為三:曰內,曰外,曰不內不外,並四科為七事。(《證治準繩》)

伏羲氏有《天元玉冊》。乃鬼臾區十世祖口誦而傳之。《素問》中多載其語。(《醫學入門》)

神農氏有本草傳世。(《見聞錄》)

世皆知《素問》為醫之祖,而不知軒岐之書,實出於神農本草也。殷伊尹用本草為湯液,漢仲景廣湯液為大法,此醫家之正學,雖後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神農嘗百草,立九候,正陰陽之變化,救性命之昏札,以為萬世法,既簡且要。伊尹宗之,仲景廣之,潔古派之。

白話文:

經義:

上古時期,人們通過學習和理解氣血脈象與天地自然的關係,以達至與神明相通的境界。這是上天所保有的祕密,由古代的醫學大師口頭傳授。

哲言:

醫學的十三個領域包括:大規模治療、小規模治療、婦產科、傷寒、外科手術、針灸療法、眼科、口腔科、咽喉科、骨折治療、金屬刀具治療、按摩療法、以及祝由術。現今,按摩和祝由術已失去了傳承。

醫學有五個主要領域和七個基本元素:脈象診斷、病因分析、疾病診斷、症狀判斷、治療方案,這五者是主要領域。其中病因分析又細分為三個部分:內科、外科、及介乎內外科之間的領域,總計四個部分組成了七個基本元素。

伏羲氏擁有《天元玉冊》,這是鬼臾區的十代祖先口述傳下的。《素問》中包含了許多該書的內容。

神農氏留下了一部藥物學著作。

世人皆知《素問》是醫學的開山之作,但卻不知道黃帝的書籍實際出自神農的藥物學。商朝的伊尹運用藥物製作湯劑,漢朝的張仲景擴展了湯劑成為醫學的基本原則,這是醫學的正統學說,即使後世的智者有所創新,也無法超越這一基礎。

神農氏嘗遍百草,建立了九種診候,正確地理解了陰陽的變化,拯救了生命危難,為萬世留下了一套簡明扼要的醫學法則。伊尹將其奉為圭臬,張仲景則進一步拓展了這些理論,潔古學派則繼續遵循這些原則。

噫!宗之、廣之、派之,雖多寡之不同,其所以得立法之要,則一也。潔古倍於仲景,無異仲景之倍於伊尹;仲景之倍於伊尹,無異伊尹之倍於神農。觀潔古之說,則知仲景之言;觀仲景之言,則知伊尹之意,皆不出於神農矣。○劉禹錫云:《神農本經》以硃書,《名醫別錄》以墨書,傳寫既久,硃墨錯亂,遂令後人以為非神農書,以此故也。(王好古)

《淮南子》云:神農嘗百草,一日七十毒。予誦其書,未始不嘆夫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夫神農立極之大聖也,閔生民之不能以無疾,故察夫物性之可以愈疾者,以貽後人,固不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也。苟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則不足謂之生知之聖也。以生知之聖言之,則雖不嘗亦可知也。

白話文:

啊!宗之、廣之、派之,雖然在數量上有所不同,但他們獲得立法之關鍵,卻是一樣的。潔古比仲景更進步,就像仲景比伊尹更進步一樣;仲景比伊尹更進步,就像伊尹比神農更進步一樣。從潔古的理論來看,我們可以理解到仲景的想法;從仲景的理論來看,我們可以理解到伊尹的意圖,這都是源自於神農的智慧。

劉禹錫曾經說過:《神農本經》是用紅色書寫的,《名醫別錄》是用黑色書寫的,經過長期的抄寫,紅色和黑色的字混亂了,使得後來的人認為它們不是神農的著作,這是因為這樣的緣故。

《淮南子》中提到:神農嘗試了上百種草藥,一天內就中毒了七十次。我讀他的書,始終對孟子說的「完全相信書籍不如沒有書」感到歎息。神農是一個極為偉大的聖人,他關心人民無法避免疾病,因此觀察物質的性質是否可以治療疾病,並將這些知識傳給後人,並不需要每一個物質都必須嘗試才知道。如果需要每一個物質都必須嘗試才知道,那就不足以稱為天生具備知識的聖人。如果我們以天生具備知識的聖人來說,那麼即使沒有嘗試,也可以知道。

設使其所知,果有待乎必嘗,則愈疾之功,非疾不能以知之。豈神農眾疾俱備而歷試之乎?況汙穢之藥不可嘗者,豈亦嘗乎?且味固可以嘗而知,其氣、性、行經、主治及畏、惡、反忌之類,亦可以嘗而知乎?苟嘗其所可嘗,而不嘗其所不可嘗,不可嘗者既可知,而可嘗者,亦不必待乎嘗之而後知矣。謂其不嘗,不可也,謂其悉嘗,亦不可也。

然《經》於諸藥名下,不著氣、性等字,獨以味字冠之者,由藥入口,惟味為先故也。又藥中雖有玉、石、蟲、獸之類,其至眾者,惟草為然。故遂曰嘗百草耳!豈獨嘗草哉?夫物之有毒,嘗而毒焉有矣。豈中毒者,日必七十乎?設以其七十毒偶見於一日而記之,則毒之小也,固不死而可解;毒之大也,則死矣。孰能解之?亦孰能復生之乎?先正謂《淮南》之書多寓言,夫豈不信!(《溯洄集》)

白話文:

如果要瞭解每種藥物的功效,必須親自嘗試,那麼治療疾病的效果,只有疾病本身才能告訴我們。難道神農氏對各種疾病都具備並一一嘗試嗎?更何況有些藥物是不能嘗試的,難道也要嘗試嗎?而且味道是可以嘗試來辨識的,藥物的氣味、性質、行經、主治病症以及相畏、相惡、相忌等類型,也可以通過嘗試來瞭解嗎?如果嘗試可以嘗試的藥物,而不嘗試不可以嘗試的藥物,那麼不可以嘗試的藥物已經可以瞭解,而可以嘗試的藥物,也不一定需要嘗試才知道。

然而,《經》在各種藥物的名稱下方,只標注「味」字,不標注其他如氣、性等字,因為藥物進入人體,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的味道。又在藥物中,雖然有玉石、蟲、獸等類型,但最常見的還是草本植物。所以說「嘗百草」就是指嘗試各種草藥。難道只是嘗試草藥嗎?事物中有毒的,嘗試後就會中毒。難道中毒的人,每天必定會遇到七十次毒素嗎?如果認為在一天內偶爾出現七十次毒素並記錄下來,那麼毒素較小的,自然不會致死且可以解救;毒素較大的,則會致死。又有誰能解救呢?又有誰能讓其重新活過來呢?古人認為《淮南子》一書多為寓言,這一點確實值得相信。(《溯洄集》)

上古文字簡略,而世傳《素問》一書,浩瀚數萬言,知非軒後之舊矣。然精微奧博,語多至道,其亦和、緩、摯、扁之流,依託以立言者乎?(《馬氏繹史》)

《素問》、《本經》,議者以為戰國時書,加以補亡數篇,則顯然非《太素》中語。宜其以為非軒岐書也。(劉禹錫)

王安道曰:運氣七篇,與《素問》諸篇,自是兩書,作於二人之手,其立意各有所主,不可混言。王冰以為七篇參入《素問》之中,本非《素問》原文也。(《素問鈔》)

黃帝作《內經》,史冊載之,而其書不傳。不知何代明夫醫理者,托為君臣問答之辭,撰《素問》、《靈樞》二經傳於世?想亦聞陳言於古老,敷衍成之,雖文多敗闕,實萬古不磨之作。

白話文:

上古的醫學著作簡略,而現在廣為傳播的《素問》一書,內容浩瀚達數萬字,顯然不是黃帝時期的原始版本了。然而,《素問》、《本經》等書,其語言深奧、內容豐富,可以認為是由和、緩、摯、扁等醫家依託前人學說而撰寫的。

劉禹錫認為,《素問》、《本經》可能是在戰國時期完成的作品,並且有後人添加了一些補充性的篇章,因此顯然不是《太素》中的原作。

王安道指出,《素問》中的「運氣七篇」和其餘篇幅,應當是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筆,各自有其立論的主旨,不能混為一談。王冰則認為「運氣七篇」應該被納入《素問》之中,但這並非《素問》原本的內容。

黃帝所著的《內經》,歷史上有記載,但其書已經失傳。不知道在什麼時代有明瞭醫學理論的人,假借黃帝與臣子的對話形式,撰寫了《素問》、《靈樞》二經,並讓它們流傳於世。想來這些作品是基於從老一輩那裡聽到的醫學理論,加以擴展而成。雖然文字中有些缺漏,但它們卻是永恆的典籍,不會隨著時間而褪色。

窺其立言之旨,無非竊擬壁經,故多繁辭,然不逮拜手賡揚都俞吁咈之風遠矣!且是時始命大撓作甲子,其干支節序占候,豈符於今日?而旨酒溺生,禹始惡之,當其元酒味澹,人誰嗜以為漿,以致經滿絡虛肝浮膽橫耶?至於十二經配十二水名,彼時未經地平天成,何以江淮河濟,方隅畛域,竟與後世無岐?如此罅漏,不一而足。(《醫經原旨》)

《靈樞經》十二卷,是書論針灸之道,與《素問》通號《內經》,然至南宋史嵩始傳於世,最為晚出。或以為王冰所依託,然所言俞穴脈絡之曲折,醫者亦終莫能外。蓋其書雖偽,其法則古所傳也。(《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白話文:

閱讀這些文字的本意,主要在於批判和反思古代中醫典籍的撰寫風格以及內容的適用性。文中提到的「窺其立言之旨」,意指觀察作者的寫作意圖,發現他們大多仿效了《黃帝內經》(壁經)的風格,使用了繁複的文字,但遠不及《黃帝內經》中的拜手賡揚、都俞吁咈等流暢自然的表達方式。

進一步地,文中提及當時開始命大撓作甲子(創製干支),這些干支的節序和佔候方法,是否符合現今的實際情況,值得懷疑。同時,文中指出大禹開始討厭飲酒,因為當時的原始酒質淡薄,人們難以喜歡喝它作為飲料,這可能引發了身體上的問題,導致經絡失調,肝氣上逆,膽氣橫溢。

此外,關於十二經配對十二水名的部分,文中批評當時的地貌和地理知識尚未達到現代水平,因此江淮河濟等地區的分佈和範圍,與後世相比可能有所不同。這些都是古代典籍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

最後,文中提到《靈樞經》十二卷,是一本討論針灸之道的書籍,與《素問》一起被視為《內經》的一部分。然而,《靈樞經》直到南宋時期才開始廣泛流傳,是最晚出的一本書。有人認為它是王冰所偽託的,但其對於穴位、脈絡曲折的描述,對醫生來說仍是無法避免的。儘管書中有偽造的成分,但它所承載的醫學方法卻源遠流長,是古代傳下來的知識。

方技之家,率多依託。但求其術之可用,無庸核其書之必真。《本草》稱神農,《素問》言黃帝,固不能一一確也。(《四庫全書總目》)

僦貸季,岐伯師也。(《醫學入門》)

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湯液、醴灑、鑱石、撟引、案杬、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訣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湔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史記》)

俞跗,黃帝臣。(《醫學入門》)

古有巫仿者,(《巢氏病源》作巫方)作《小兒顱囟經》,所佔壽夭,判疾病死生,世相傳授,始有小兒方焉。(《千金方》)

《顱囟經》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即宋志所謂師巫《顱囟經》也。原本久佚,今從《永樂大典》錄出,皆療治小兒之法。錢乙為幼科之聖,而宋史稱其學出於此經,則其術之精可知。宜其托之師巫也。(《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白話文:

在醫學領域裡,人們往往會尋找各種方法來治療疾病,並不會過於追究這些方法的理論根據是否百分之百確實。《本草》被認為是神農所著,《素問》則是黃帝的教誨,當然,這並不能一一確定。

「僦貸季」是指岐伯,他是醫學的導師。

遠古時期,有一個名叫俞跗的醫生,他治病不依靠湯藥、飲料、刀石、按摩、拔罐、針灸、毒藥熱敷等方法,而是通過觀察病人對治療的反應,利用五臟的運轉,進行皮膚切割、肌肉解剖、脈絡診斷、筋絡調整、髓腦調節、肌肉拉伸、清腸洗胃、清理五臟、鍛煉精氣、改變身體形態等方式。

俞跗是黃帝的臣子。

古代有個名叫巫仿的人,他寫了《小兒顱囟經》,可以預測孩子的壽命和疾病的生死,他的方法被世代傳授,成為小兒醫學的基礎。

《顱囟經》共有兩卷,作者不詳,可能是宋代的一位名叫師巫的人所著。原本已經遺失很久,現在我們根據《永樂大典》抄錄出來的版本,都是用來治療小兒疾病的。錢乙被認為是兒童醫學的權威,而宋代史書提到他的學問來自於這本書,所以這本書的技術非常精確。這也是為什麼會將它歸功於師巫的原因。

長桑君,姓長桑名過,扁鵲師也。(《醫學入門》)

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為耳目痹醫;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

白話文:

長桑君,本名長桑過,是扁鵲的導師。(出自《醫學入門》)

扁鵲是勃海郡鄭地的人,姓秦,名越人。他年輕時擔任旅館的經理,一位名叫長桑君的客人經過,扁鵲發現長桑君不同凡響,總是恭敬地對待他。長桑君也看出扁鵲並非常人。長桑君和扁鵲相處了十幾年後,有一天祕密地邀請扁鵲坐下,間接地和他談話說:我有一套祕方,年老想要傳授給你,你不要洩露出去。扁鵲回答說:我一定遵守。接著長桑君從懷中拿出藥給扁鵲,讓他喝了上好的井水三十天,就能辨識各種物品了。

長桑君把他的所有祕方書籍全部交給了扁鵲,然後就消失無蹤,似乎是個非人類的存在。扁鵲遵循長桑君的話,喝了藥三十天,能夠看到牆壁另一側的人。他用這種方法診察疾病,可以完全看到五臟的症狀,只是以脈診為名。扁鵲名聲傳遍天下,他途經邯鄲,聽到那裡的貴婦人多,便成為專治產科的醫生;經過雒陽,得知當地的人特別重視老年人,於是成為專治耳目痹的醫生;進入鹹陽,知道秦地的人喜歡小孩,又成為專治小兒科的醫生。他隨流俗而變化。

秦太醫令李䤈,自知技不如扁鵲,使人刺殺之。(《史記》)

《難經》,非經也。以《靈》、《素》之微言奧旨引端未發者,設為問答,俾暢厥義也。古人書篇名義,非可苟稱,難者,辨論之謂,豈有以難名經者哉!自古言醫者,皆祖《內經》,而《內經》之學,至漢而分,倉公氏以診勝,仲景氏以方勝,華佗氏以針灸雜法勝。雖皆不離《內經》。

逮晉唐以後,則支派愈分,去聖遠矣。惟《難經》則悉本《內經》之語而敷暢其義,聖學之傳,惟此為得其宗。然竊有疑焉:其說有即以經文為釋者,有悖經文為釋者,有顛倒經文以為釋者。書垂二千餘年,注者不下數十家,皆不敢有異議。其間有大可疑者,且多曲為解釋。

白話文:

秦朝的太醫令李䤈,自覺醫術不及扁鵲,於是派人將他刺殺了。(出自《史記》)

《難經》並非正經,而是以《靈》、《素》(兩部中醫經典)中的深奧思想為基礎,設立問答形式來闡述其理論,讓讀者能更全面地理解其意義。古人命名書籍的意義,並非隨便標題,「難經」的「難」字,指的是討論和辨析之意,哪有把難題作為經典名稱的呢!自古以來研究醫學的人,都以《內經》為師,而《內經》的學問,在漢代開始分為不同的學派,其中,倉公氏以診斷見長,張仲景氏以藥方見長,華佗氏則以針灸等多種方法見長。他們的醫學理論雖然各有特色,但都不離《內經》的原則。

到了晉唐時期後,醫學學派越分越多,距離聖賢的時代越來越遠。唯有《難經》,完全以《內經》的語句為基礎,深入闡述其理論,是聖賢學問得以傳承的關鍵。然而,這裡有一個疑點:有些理論是直接引用經文進行解說,有些則與經文的原義相悖,有些甚至顛倒經文的順序來進行解讀。這本書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注釋的版本不下數十種,但沒有人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其中有些理論非常可疑,且多為曲折的解釋。

經學之不講久矣,惟知溯流以尋源,未嘗從源以及流也。故以《難經》視《難經》,則《難經》自無可議,以《內經》之義疏視《難經》,則《難經》正多疵也。其曰秦越人著者,始見於《新唐書·藝文志》,蓋不可定,然實兩漢以前書云。(《難經經釋》)

文摯,戰國時宋之良醫也。洞明醫道,亦兼異術,觀人之背,能知人之心竅。(《醫學入門》)

晉平公有疾,求醫於秦。秦伯使醫和視之,曰: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白話文:

對經學的探討已經很久沒有進行了,只懂得追溯來源尋找根源,卻不曾從根源推演到現象。所以用《難經》來評論《難經》,則《難經》自然無可批評;但如果用《內經》的理論來評論《難經》,那麼《難經》確實存在許多問題。而認為「秦越人」是作者的說法,最初見於《新唐書·藝文志》,這點無法確定,但實際上,《難經》在兩漢之前的書籍中已有提及。

文摯,是戰國時期宋國的一位優秀醫生。他精通醫術,同時也涉獵奇異的技巧,能夠通過觀察人的背部來瞭解人的心理活動。

晉國的平公得了病,於是向秦國請醫。秦國國君派遣醫和來診察,他說:這病情無法治療,這是接近女性房事導致的疾病,就像被蟲子咬傷一樣。這不是鬼怪作祟也不是食物中毒,而是因為迷惑而喪失理智。天地間有六種氣候,產生五種味道,表現在五種顏色上,又引發五種聲音。過度的氣候變化會導致六種疾病。六種氣候分別是陰、陽、風、雨、晦暗、光明。這些氣候分為四季,按序產生五個節氣,如果過度則會帶來災害。陰氣過盛會引起寒性疾病,陽氣過盛會引起熱性疾病,風氣過盛會引起四肢的疾病,雨水過多會引起腹部的疾病,晦暗過度會引起迷惑的疾病,光明過度會引起心臟的疾病。

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蠱惑之疾。趙孟曰:何謂蠱?對曰:淫溺惑亂之所生也。於文,皿蟲為蠱。谷之飛,亦為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晉景公疾,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二豎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緩至,視之,曰:疾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

厚為之禮而歸之。(《左傳》)

季梁得疾,盧氏謂之曰:汝疾非由天,不由人,亦不由鬼。稟生受形,既有制之者,藥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醫也。厚貺遣之,俄而疾自瘳。(《列子》)

白話文:

女性若在陰暗時期行房,過度沈溺於性行為會引發內熱和精神混亂等疾病。趙孟問道:什麼是「蠱」?回答是:由不適度的性行為所導致的混沌與混亂。在文字上,「皿蟲」就是「蠱」。「飄動的穀物」也被認為是「蠱」。在《周易》中,女性迷惑男性,風吹過山峯,都稱為「蠱」。這些都是同一類的概念。

晉國的景公生病了,他去秦國尋求醫生,秦王派出了醫緩來治療他。醫緩還沒到達,景公做了個夢,夢見兩個小人說:「這是一個好醫生,他怕傷害我們,我們要怎麼躲?」其中一人答道:「我們藏在心臟的盲點之上,脂肪層之下,他能奈我們如何?」醫緩到了之後,診斷出病情在心臟的盲點之上,脂肪層之下,這種位置既無法用藥物治療,也不能透過其他方法達到療效,所以無法治療這個病。景公說:「這是一個好醫生。」於是大大感謝他並送他離開。

季梁得了病,盧氏告訴他:你的病不是天意,也不是人為,也不是鬼靈所造成的。你天生的形體已經有了定義,藥物對你又有什麼作用呢?季梁答道:「這是一個神醫。」他給盧氏送了很多禮物,不久後,他的病就好了。

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菑人。姓淳于,名意。少,喜醫方術,高後八年,更受師同郡元里公乘陽慶,使意盡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治,及藥論甚精。受之三年。為人治病,決死生多驗。(《史記》)

張機,字仲景,南陽人也。受業於同郡張伯祖,善於治療。尤精經方。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後在京師為名醫。以宗族二百餘口,建安紀年以來,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傷寒居其七,乃著論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文辭簡古奧雅,古今治傷寒,未有能出其外也。

白話文:

太倉公是齊國太倉的主管,來自臨菑。他姓淳於,名意。年輕時,熱愛醫學和技術,高後八年,轉向同郡元裏的公乘陽慶學習,讓意完全捨棄舊有的方法,轉而全盤接受禁方。他傳承了黃帝和扁鵲的脈象書,能夠診斷顏色預測人生死,解決疑慮,確定治療的可能性,以及藥物理論極為精確。學習了三年後,為人治病,預測生死的準確率非常高。

張機,字仲景,來自南陽。他在同郡從事張伯祖的學業,尤其精通經方。他被推舉為孝廉,官職達到長沙太守,後來在京城成為知名醫生。他的家族有二百多人,在建安紀年的時期,不到十年,死去的有三分之二,其中因傷寒死亡的比例佔了七成,因此他撰寫了二十二篇論述,合共三百九十七個療法,一百一十三個方子。他的文章言簡意賅,用語古雅深奧,古今治傷寒的醫學知識,都未能超越他的成就。

其書為諸方之祖。時人以為扁鵲、倉公無以加之,故後世稱為醫聖。(《醫林列傳》)

後漢張仲景,著《卒病傷寒論》十六卷,至晉代,其《卒病論》六卷,已不可復睹,即《傷寒論》十卷,想亦劫火之餘,僅得讀者之口授,故其篇目先後差錯,賴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名目,可以校正。晉太醫令王叔和,附以己意編集成書。今世所傳,乃宋林億所校正,成無已所詮註,二家過於尊信叔和,往往先傳後經,以叔和緯翼之詞,混編為仲景之書。

如一卷之平脈法,二卷之序例,其文原不雅馴,反首列之,則所為校正詮註,乃仲景之不幸也。(《尚論篇》)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史上的重要典籍和人物。主要內容如下:

  1. 《醫林列傳》中提到的「其書為諸方之祖」,指的是某本書是各種方劑(藥物配伍)的始祖,當時人們認為扁鵲和倉公都無法超越它,因此後世稱它為「醫聖」。

  2. 後漢時期的張仲景,撰寫了《卒病傷寒論》十六卷。到了晉代,《卒病論》六卷已經難以找到,而《傷寒論》十卷可能只剩下口頭傳授的部分,導致書中的章節次序出現差錯。幸運的是,有三百九十七種治療方法和一百一十三個方劑的名稱,可以幫助校正這部分的錯誤。這本書在晉代的太醫令王叔和的編輯下成書。

  3. 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版本,是由宋朝的林億校正,成無已加以註解。這兩個學者過度推崇王叔和,導致原本的順序被顛倒,將王叔和的補充部分混入張仲景的書中。

  4. 文中還提到,《傷寒論》的第一卷「平脈法」和第二卷「序例」的內容原來並不符合常規,卻被放在最前面。這使得校正和註解工作成了張仲景的不幸,因為原本的順序被打亂了。

這段文字強調了古籍整理和校對的重要性,以及在傳承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誤解或失真。

仲景《傷寒論》,編次者不下數十家,因致聚訟紛紛,此皆不知作書之旨故也。觀其敘所述,乃為庸醫誤治而設。所以正治之法,一經不過三、四條,余皆救誤之法。故其文亦變動不居。讀者知此書皆設想懸擬之書,則無往不得其義矣。今人必改叔和之次序,互相詬厲,孰知原本次序,既已散亡,庶幾叔和所定為可信。

何則?叔和序例云:今搜採仲景舊論,錄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則此書乃叔和所蒐集,而世輒加辨駁,以為原本不如此。抑思苟無叔和,安有此書?且諸人所編,果能合仲景原文否耶?凡讀書能得書中之精義要訣,歷歷分明,則任其顛倒錯亂,而我心自能融會貫通。否則,徒以古書紛更互異,愈改愈晦矣。

白話文:

張仲景的《傷寒論》被多位學者整理過,因此引發了不少爭議,這都是因為大家對整理的目的理解不同所導致的。讀這本書的人,應該明白它主要針對的是那些因為庸醫錯誤治療而產生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正確的治療方法只有三、四種,其他的都是為了補救錯誤而設。因此,書中的內容是多變的。讀者如果瞭解這本書主要是假設和推測的產品,那麼在閱讀時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義了。現今有人改變王叔和的編輯順序,相互批評,但他們未必知道王叔和原本的編輯順序已經散失,而王叔和所確定的順序可能較為可靠。

為什麼呢?王叔和在他的序言中提到,他收集了張仲景原有的理論,錄下那些對症候、診脈、聲音、色彩以及對應真實藥方有神奇驗證的內容,以防止當下的緊迫情況。所以,這本書是由王叔和收集的,而世人經常對其進行辨析,認為原本的內容並非如此。然而,我們應該思考,若無王叔和,這本書是否存在?而且,其他人的編輯,真的能完全符合張仲景的原始文本嗎?只要讀者能夠理解書中的精要,並且明確地理解各部分內容,那麼即使書中的內容顛倒錯亂,他們的心中也能自行融合貫通。否則,只會因為古書內容繁多、變化多端,越改越難以理解。

○《金匱》諸方,非南陽所自造,乃上古聖人相傳之方,所謂經方是也。此乃群方之祖,神妙淵微,不可思議。○按《古今錄驗》、《近效》二種,乃唐以前之方書。今全本未見,《外臺》中引二書之方極多。《金匱要略》,宋人校書者,往往以本集中載方太少,故亦取二書並《千金》、《外臺》之方,擇其精要者,附一、二於每病之後。今人見其方載入《金匱》中,即以為仲景所定之方,誤矣。

(《蘭臺軌範》)

華先生,諱佗,字元化。性好恬淡,喜味方書,多遊名山。一日因酒息於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訝其異,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朮可付焉。復有一人曰: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得付也?先生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躬趨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遂乃忘歸。

白話文:

《金匱》中的各種方劑,並非來自南陽,而是上古聖人世代相傳的古方,也就是我們通常稱為經方的。這些方劑是眾多方劑的始祖,其神妙深奧,令人難以理解。

根據《古今錄驗》和《近效》兩種書籍,這些都是在唐朝之前就被記錄下來的方劑集。現在,這兩本書的完整版本已經找不到,但在《外臺》中引用了兩本書中的許多方劑。《金匱要略》是由宋代的校書者編輯的,他們認為原本集中方劑過少,因此也加入了《千金》和《外臺》中的方劑,選擇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並將它們附在每個疾病的後面。現今的人看到這些方劑被收入《金匱》中,就誤以為這是張仲景所制定的方劑,這是錯誤的想法。

華先生,他的名字叫佗,字元化。他性情恬淡,喜好醫藥書籍,經常遊歷名山。有一天,他在公宜山的古老石洞前小憩時,忽然聽到有人在討論治療疾病的方法,他對這種奇特的談論感到驚奇,便悄悄地傾聽。不久,有人說:華生,你的醫術可以交給你了。又有一個人說:華生性格貪婪,不關心生靈,怎麼能將醫術交給你呢?華先生驚慌地進入洞穴,發現兩個老人,他們身著樹皮製的衣服,頭戴草帽。華先生向他們深深鞠躬,說:剛才聽到賢者的醫術談話,我竟然忘了回家。

況濟人之道,素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願賢者少察愚誠,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恩。首坐者云:術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元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然後可脫子禍。先生再拜謝曰:賢聖之語,不敢忘。二老笑指云:石床上有一書函,子自取之,勿示俗流,宜秘密。

先生得書,回首不見老人。懾怯離洞,覽其方論。多奇怪。從茲施試,效無不神。年未六旬,果為魏所戮。(《中藏經》)

董奉,字君異,吳之侯官人。居盧山,有道術,為人治病,愈者令種杏,號董仙杏林。杏熟易谷,以賑貧乏。(《醫學入門》)

白話文:

情願幫助他人的精神,是我一向所追求的。只是苦於沒有找到一種可行的方法來實踐,只能自我安慰。希望賢達之人能稍微留意我的誠意,請您指導我,我將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恩惠。第一個長者說:「方法我可以提供,但擔心未來會成為你的負擔。」只要不分地位、不問貧富、不論貴賤,不貪戀財物,不畏懼勞動,急於照顧老年人和小孩,這樣才能解除你的災難。學生再次拜謝說:「賢明聖哲的話,我絕不敢忘記。」這兩個長者笑著指向石牀上的一個書箱,請你自行取用,不要讓世俗之人看到,要保密。

學生得到書後,回頭卻看不到兩個長者。他心驚膽戰地離開洞穴,瀏覽書中的理論,發現多數都是奇特的理論。從此後,他開始運用這些理論來治療病人,效果奇蹟般的好。在六十歲之前,他果然被魏國所殺害。(出自《中藏經》)

董奉,字君異,是吳地侯官的人。居住在廬山,他有道術,為人治病,治好的病人要求他們種植杏樹,因此號稱董仙杏林。當杏樹成熟時,他用杏果換取穀物,來救助貧困的人。(出自《醫學入門》)

晉皇甫謐,博綜典籍百家之言,沉靜寡欲,有高尚之志。得風痹,因而學醫。習覽經方,遂臻至妙。取黃帝《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撰為《針灸經》十二卷,古儒者之不能及也。或曰:《素問》、《針經》、《明堂》三部之書,非黃帝書,似出於戰國。

曰:人生天地之間,八尺之軀,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十二經之血氣大數,皮膚包絡其外,可剖而視之乎?非大聖上智,孰能知之?戰國之人,何與焉?大哉!《黃帝內經》十八卷、《針經》三卷,最出遠古,皇甫氏安能撰而集之?惜簡編脫落已多,是使文字錯亂,義理顛倒,世失其傳,學之者鮮矣。(《甲乙經》)

白話文:

晉代的皇甫謐,他廣泛涉獵各種古典典籍,性情深沈,不貪好色財物,有高潔的志向。後來得了風濕病,因此開始學習醫術。他熟悉並研讀了醫經方藥,最終達到極高的境界。他採用了黃帝的《素問》、《針經》和《明堂》這三部書,撰寫成了《針灸經》十二卷,這是古代學者無法企及的成就。有人說,《素問》、《針經》、《明堂》這三部書,並不是黃帝所作,可能出自戰國時期。

有人認為,人活在天地之間,八尺高的身體,五臟的堅韌程度不同,六腑的大小不一,食物的量有少有大,脈搏的長短不等,血液的清濁有別,十二條經脈的血氣運行規律,皮膚和包絡物覆蓋在外,這些是否可以切開來觀察呢?只有偉大的聖賢和智者,才能瞭解這些。戰國時期的人,怎麼能知道這些知識呢?太了不起了!《黃帝內經》十八卷、《針經》三卷,是遠古時期最著名的醫書,皇甫謐怎樣能編撰並總結出這些知識?可惜,這些書中的篇章已經遺失了很多,導致文字混亂,道理顛倒,世人失去了這些書的傳承,學習的人很少。

柳貫曰:王叔和撰《脈經》十卷,為醫家一經。今《脈訣》熟在人口,直謂叔和所作,不知西晉時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人偽託,以便肄習爾。○王世相云:診法不易精也。軒岐微蘊,越人、叔和撰《難經》、《脈經》,猶未盡泄其奧。五代高陽生著《脈訣》,假叔和之名,語多牴牾,辭語鄙俚,又被俗學妄注,世醫家傳戶誦,茫然無所下手,不過藉此求食而已。於診視何益哉!(《本草綱目》)

葛洪,自號抱朴子。鈔金匱藥方萬卷。《肘後急要方》四卷。(《晉書》)

《神農本草》,藥六百三十五種。梁陶弘景復增漢魏以下名醫所用藥六百三十五種,謂之《名醫別錄》。弘景,字通明,宋末為諸王侍讀,歸隱句曲山,號華陽隱居。武帝每咨訪之。年八十五卒,諡貞白先生。(《本草綱目》)

白話文:

柳貫指出:王叔和撰寫的《脈經》十卷,成為醫學的重要典籍。現在,《脈訣》廣為人知,人們都認為是叔和所寫,但事實上,在西晉時期還沒有這樣的歌曲形式,這應該是宋代人的偽造,目的是方便學習。

王世相認為:診斷方法不容易精通。黃帝和岐伯的醫學理論深奧,扁鵲、叔和撰寫的《難經》、《脈經》,還未能完全揭示其中的奧祕。五代時期高陽生撰寫的《脈訣》,假借叔和的名義,其中的言論多有矛盾,語言粗俗,又被世俗學者誤解注釋,使得當代醫生們口耳相傳,卻毫無頭緒,只是藉助它來謀生罷了。對於診察病患又有什麼幫助呢?

葛洪,自稱抱樸子,抄錄了金匱藥方萬卷。《肘後急要方》四卷,是他的著作。

《神農本草》中,記載了635種藥物。梁朝的陶弘景又增加了漢魏以來名醫使用的635種藥物,稱之為《名醫別錄》。陶弘景字通明,宋朝末年擔任諸王的侍讀,後來隱居在句曲山,號稱華陽隱居。武帝經常向他尋求意見。他活到85歲,被追贈為貞白先生。

褚澄,字彥通。齊河南陽翟人,博學善醫,官尚書,著《醫論》一卷,發身中造化之秘。(《醫學入門》)

《褚氏遺書》一卷,舊本題南齊褚澄撰。凡十篇,宋嘉泰中始有刊版。云唐清泰中黃巢亂時,群盜發塚,得之於石刻,殆出依託,然頗能發氣血陰陽之奧。其論寡婦、僧尼之異治,發前人所未發。論吐血、便血,戒飲寒涼,尤為精識。偽書中之最有理致者也。○《巢氏諸病源候論》五十卷,隋大業中,巢元方等奉敕撰,凡六十七門一千七百二十論。

但論病源,不載方藥。唐王燾作《外臺秘要》,宋太平興國中撰《聖惠方》,皆採是書所論,冠諸門之首,則歷代寶為圭杲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白話文:

褚澄,字彥通。他是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家,齊國河南陽翟人。他學識淵博,擅長醫術,曾經擔任過官職「尚書」,並寫下了《醫論》一書,揭示了身體內在運作的機密。

《褚氏遺書》一卷,過去的版本標注為南齊時代的褚澄所撰寫。這本書總共有十篇文章,直到宋朝嘉泰年間才開始有印刷版本。據傳,這本書是在唐朝清泰年間黃巢叛亂期間,一羣盜賊從墳墓中發現的一塊石碑上找到的。雖然這些說法可能有所誇張或附會,但這本書確實深入探討了氣血、陰陽的奧祕,對寡婦和僧尼的治療方式提出了獨特見解,並且對於吐血、便血的治療,特別強調避免食用寒涼食物,表現出了極高的醫學識見。這本書被認為是在偽書中最具道理的一本。

此外,《巢氏諸病源候論》是一本共計五十卷的醫學著作,由隋朝大業年間的巢元方等人奉命編撰。該書分為六十七個門類,共一千七百二十論,主要探討疾病的源頭,卻未載有藥方和療法。唐代的王燾編纂了《外臺祕要》,宋代太平興國年間編寫的《聖惠方》,都採用了此書的理論,並將其列為各門類之首,因此成為歷代醫學家珍視的寶典。

以上內容摘自《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雷公藥對》,北齊徐之才撰。李時珍曰:陶氏前已有此書。蓋黃帝時雷公所著,之才增飾之爾。之才,丹陽人,博識善醫,歷任北齊終尚書左僕射,年八十卒,諡文明。(《本草綱目》)

孫思邈,唐京兆華原人。幼稱神童,隋文帝召,不拜。太宗召見,拜諫議大夫。固辭,隱太白山,學道養氣,精究醫業,著《千金方》三十卷,《脈經》一卷。(《醫學入門》)

相傳孫思邈有降龍伏虎之說,余問於先子,先子曰:此亦當時之寓言耳。蓋今之肝氣橫逆,脅痛嘔惡,目張痙厥,非猙獰之逆龍乎?而肺氣不宣,喘急痰壅,便溺俱無,非猖狂之猛虎乎?當此之際,有慧心明手,一匕投之,其病如失,是即孫思邈之降龍伏虎也。子輩讀書,由此說而隅反之,自可日進於道矣。

白話文:

《雷公藥對》是由北齊的徐之才撰寫的。李時珍指出,這本書在陶弘景之前已經存在。實際上,這是黃帝時代由雷公撰寫的,後由徐之才進行了增補。徐之纔是丹陽人,學識淵博且擅長醫術,曾擔任北齊的最後一位左僕射,享年80歲,被追贈為文明公。

孫思邈是唐朝京兆華原人,從小就被認為是神童。隋文帝曾召他進宮,但他拒絕了。唐太宗召見他,授予他諫議大夫的職位,但孫思邈堅持辭謝,選擇隱居在太白山修煉道術、養生保健,並深入研究醫學,撰寫了《千金方》三十卷和《脈經》一卷。

據傳,孫思邈有降龍伏虎的能力,我詢問父親此事,父親說這只是當時的寓言。現在我們面對的情況是,肝氣上逆導致脹痛和噁心,眼睛充血抽搐,是否可以將這比喻為暴躁的逆龍呢?肺部氣流不通,喘息急促,痰液積聚,大小便失常,又是否可以將這比喻為兇猛的老虎呢?當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時,如果有智慧和靈巧的手法,一劑藥物就能夠解決問題,這正是孫思邈的降龍伏虎之道。我們在閱讀時,可以從這樣的比喻中得到啟發,自然能夠日漸接近道義。

○唐有韋氏,名訊道,號慈藏者,施藥濟人,仰為藥王,醫史可考。今有無知僧道,以藥王之像塑為卉服,與神農無異,藉通書所載,每年四月二十八日藥王誕之語,影射惑人,以致世俗誤稱三皇為藥王。殊為可笑!(《吳醫匯講》)

陳藏器,唐開元中京兆府三原縣尉,撰《本草拾遺》十卷。○王冰,號啟元子,唐寶應中為太僕令。注《素問》,作《元珠密語》,論五運六氣。○甄權,唐許州扶溝人,以母病究集方書,遂為高醫。仕隋為秘書省正字。貞觀中,太宗幸其舍,卒年百三歲。撰《脈經》、針方《明堂》等圖。(《醫學入門》)

《太醫局程文》九卷,不著編輯者名氏,皆南宋考試醫學之文。原本久佚,今從《永樂大典》錄出,凡墨義九道,脈義六道,大義三十七道,論方八道,假令十八道,運氣九道,蓋當時命題,分此六格也。(《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白話文:

【唐朝有一位叫韋訊道,號稱慈藏的人,他免費提供藥物救助人們,被尊為藥王,在醫學史上有記載。現在有些不明事理的僧侶道士,將藥王的雕像塑造成常服模樣,與神農無異,借著每年四月二十八日藥王誕辰的話題,誤導世人,使得一般人誤以為三皇是藥王。這種做法實在令人發笑!】

陳藏器,唐開元時期的京兆府三原縣尉,撰寫了《本草拾遺》十卷。

王冰,號稱啟元子,唐寶應期間擔任太僕令,他註解了《素問》,並撰寫了《元珠密語》,對五運六氣進行了討論。

甄權,來自唐許州扶溝,因母親生病而研究收集醫方書籍,最終成為一名高明的醫生。他在隋朝時擔任祕書省正字的職務。在唐貞觀時期,太宗親臨他的住所,他活到一百三歲。他撰寫了《脈經》、針方《明堂》等圖。

【《太醫局程文》九卷,作者不詳,是南宋時期測試醫學知識的文章。原本已經遺失很久,現在從《永樂大典》中錄出,總共有九道墨義,六道脈義,三十七道大義,八道論方,十八道假令,九道運氣,這是當時設置的六種題目類型。】

錢乙,字仲陽,宋之錢塘人。自患周痹,杜門閱書史,非獨醫可稱也。得仲景之閫奧,建為五臟之方。厥後,張元素、劉守真、張從政盡皆取法。今人但知其為嬰兒醫也。著《傷寒指微論》五卷,《嬰兒》百篇。○許叔微,字知可,宋白沙人。著《本事方》。撰《傷寒辨疑》。

○孫兆,宋太醫令,用和之子。父子皆以醫知名。○龐時,字安常,宋靳水人。注《難經辨》數萬言,作《本草補遺》。○楊介,字吉老,泗州人。以醫聞四方,著有《存真圖》。○朱肱,號無求子,宋吳興人。深於傷寒,著《活人書》。○陳文中,字文秀,宋宿州人。明大、小方脈,於小兒疹痘,尤臻其妙。

白話文:

錢乙,字仲陽,是宋代的杭州人。他自覺身患周痹症,閉門讀書,並非僅僅研究醫學。他深入理解了張仲景的醫術精髓,創立了五臟醫學理論。其後,張元素、劉守真、張從政都效仿他的理論。現在人們只知道他是一位兒科醫生。他著有《傷寒指微論》五卷,《嬰兒醫學》百篇。

許叔微,字知可,是宋代白沙人。他著有《本事方》。撰寫了《傷寒辨疑》。

孫兆,是宋朝的太醫令,他的父親孫用和也是有名的醫生。父子兩人都因醫術知名。龐時,字安常,是宋代靳水人。他對《難經》進行了詳細註解,寫了《本草補遺》。

楊介,字吉老,是泗州人。他的醫術聞名四方,著有《存真圖》。

朱肱,號無求子,是宋代吳興人。他對傷寒病有深入研究,著有《活人書》。

陳文中,字文秀,是宋朝宿州人。他精通大、小方脈,尤其在小兒疹痘方面,醫術精妙。

淳佑中,與鄭惠卿同編《幼幼新書》,又著《小兒病源方論》一卷。○日華子,宋開寶中明人,撰《諸家本草》。○楊土瀛,字登父,號仁齋,宋三山名醫。著《仁齋直指》。(《醫學入門》)

有謂劉守真長於治火,斯言未知守真所長也。守真高邁明敏,其所治多在推陳致新,不使少有怫鬱,正造化新新不停之意。醫不知此,是無術也。此王海藏之言,海藏乃東垣高弟,尚推轂如此,則其邃學可知。(《醫旨緒餘》)

《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金張元素撰。舊題劉完素者,誤也。其書分三十二門,於脈證多所闡明。李濂《醫史》,稱劉完素病傷寒不能自醫,得元素醫之乃愈。則其術在完素上矣。(《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白話文:

在淳佑年間,與鄭惠卿一同編寫了《幼幼新書》,並撰寫了一卷《小兒病源方論》。日華子,是宋開寶年間的一位明人,撰寫了《諸家本草》。楊土瀛,字為登父,號稱仁齋,是宋朝三山地區著名的醫生,他撰寫了《仁齋直指》。

有人認為劉守真專長於治療熱症,但這種說法未免失實。劉守真的醫術高明、聰明靈敏,他的治療方式大多注重於新陳代謝和引發新生命,避免體內有任何積澱或鬱結的情況,這正符合大自然不斷更新的原則。如果醫生不懂得這種原理,那麼他就沒有真正的醫術。這是王海藏的觀點,而王海藏是東垣的高足弟子,他還如此推崇劉守真,可以看出劉守真的學問非常深厚。

《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是由金朝的張元素撰寫。過去標題為劉完素所寫的版本,是錯誤的。該書分為三十二個部分,對脈象和病症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李濂的《醫史》中提到,劉完素自己患有傷寒症無法自我療癒,直到遇到張元素的治療才得以康復。這顯示出張元素的醫術比劉完素更加高明。

金易州張元素,字潔古,舉進士不第,去學醫。深闡軒岐秘奧,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藥性之氣味、陰陽、厚薄、升降、浮沉、補瀉,立為主治秘訣,心法要旨,謂之《珍珠囊》,後人翻為韻語,謂之《東垣珍珠囊》,謬矣。○《雷公炮炙論》,劉宋時雷斅所著,非黃帝時雷公也。(李時珍)

張戴人,醫亦奇傑也。世人不究其用意,議其治疾惟事攻擊,即明理如丹溪,亦譏其偏,令人畏汗吐下三法如虎,並其書置之不與睫交,予甚冤之。人之受病,如寇入國,不逐寇而先拊循,適足以養寇而擾民也。戴人有見於是,故以攻疾為急,疾去而後調養。是得靖寇安民之法矣。

白話文:

金朝的易州,有一位名叫張元素的人,字潔古,他雖然中舉進士失敗,卻轉而學習醫術。他深入研究了岐黃的祕奧,認為古代的藥方不能應對新的疾病,因此自創了一套醫學理論。他分析藥物的氣味、性質、陰陽、升降、浮沈以及補瀉作用,並將這些知識整理成一套治療疾病的祕訣和心法要旨,稱為「珍珠囊」。後來,有人將這套理論以韻語的形式重新整理,稱為「東垣珍珠囊」,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再者,《雷公炮炙論》是劉宋時期雷斅所撰寫的,而非黃帝時代的雷公所著。

張戴人,也是個非常出色的醫學家。人們往往只看到他治療疾病時強調攻擊性的療法,甚至包括像丹溪這樣的理學家也會批評他的方法過於偏激,使得人們對於發汗、吐瀉和下藥等療法產生了過度的恐懼,而選擇不去閱讀他的著作。但我認為這種批評是不公平的。當一個人患病時,就像敵寇入侵國家,如果我們不去追擊敵寇,反而先去安慰和保護人民,這樣做其實只是在養寇擾民而已。張戴人看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他強調在治療疾病時採取攻擊性的療法,只有在疾病被清除後,才會進行調養,這樣才能達到靖寇安民的效果。

彼麻黃、瓜蒂、大承氣,非攻擊之劑哉!審緩急而用之,此仲景意也。且戴人名其書曰《儒門事親》,豈有儒者事親而行霸道以害其親者哉!因著於篇,以為戴人辨白。(《醫旨緒餘》)

成無已,金之聊攝人,家世儒醫。注《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醫學入門》)

《用藥法象》凡一卷,元真定李杲著。皋字明之,號東垣,通《春秋》、《書》、《易》,富而好施,為濟源鹽稅官。受業於張潔古,盡得其學,人稱神醫。祖潔古《珍珠囊》著為此書,謂世人惑於內傷、外感,混同施治,乃辨其脈證、元氣、陰火、飲食、勞倦、有餘、不足,著《辨惑論》三卷、《脾胃論》三卷,推明《素問》、《難經》、《本草》、《脈訣》及雜病方論,著《醫學發明》九卷,《蘭室秘藏》五卷,辨析經絡、脈法,分比傷寒六經之則,著《此事難知》二卷,別有癰疽、眼目諸書及《試效方》,皆其門人所集述者也。○《湯液本草》凡二卷,元醫學教授古趙王好古撰。

白話文:

"麻黃、瓜蒂、大承氣這些藥物並非攻擊性的藥材,而是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使用,這是張仲景的原意。並且戴某的著作被稱為《儒門事親》,怎麼能說是儒者在親人面前行霸道呢!這都是他通過著作來澄清的。

成無已,來自金朝,家族世代從醫,儒家出身。他註解了《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

《用藥法象》是一卷書,由李杲於元朝撰寫。李杲字明之,號東垣,通曉《春秋》、《書》、《易》等典籍,財富豐厚但樂於施捨,擔任過濟源鹽稅官。他在張潔古門下學習,完全獲得了他的學問,被稱為神醫。張潔古的《珍珠囊》是他撰寫此書的基礎,他指出世人對於內傷和外感混淆治療,因此撰寫了《辨惑論》三卷、《脾胃論》三卷,推廣《素問》、《難經》、《本草》、《脈訣》以及各種雜病方論,撰寫了《醫學發明》九卷,《蘭室祕藏》五卷,分析經絡、脈法,分類傷寒六經的理論,撰寫了《此事難知》二卷,還有關於癰疽、眼目等書籍以及《試效方》,這些都是他的門人所整理的。

《湯液本草》是兩卷書,由元朝的醫學教授古趙王好古撰寫。"

好古,字進之,號海藏,東垣高弟,醫之儒者也。取《本草》及張仲景、成無已、張潔古、李東垣之書,間附己意,集而為此,別著《湯液大法》四卷,《醫壘元戎》十卷,《陰證略例》、《斑論萃英》、《錢氏補遺》各一卷。(李時珍)

羅天益,字謙甫,東垣先生高弟。元朝真定人,著《衛生寶鑑》、《藥類法象》。○吳恕,字如心,號蒙齋,元之仁和人。著《傷寒指掌圖》。○危亦林,號達齋,官本州醫學教授。編《得效方》十九卷。(《醫學入門》)

《本草衍義補遺》。元末朱震亨著。震亨,義烏人,字彥修,從許白雲講道,世稱丹溪先生。嘗從羅太無學醫,遂得劉、張、李三家之旨而推廣之,為醫家宗主。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外科精要新論》、《風水問答》諸書。(李時珍)

白話文:

好古,字進之,號海藏,是東垣李東垣的得意弟子,他是個具有儒者精神的醫生。他蒐集了《本草經》以及張仲景、成無已、張潔古、李東垣等人的著作,再加入自己的想法,編寫成了這本書。此外,他也另外撰寫了《湯液大法》四卷,《醫壘元戎》十卷,《陰證略例》、《斑論萃英》、《錢氏補遺》等各一卷。

羅天益,字謙甫,是東垣先生李東垣的高徒。他是元朝真定人,撰寫了《衛生寶鑑》、《藥類法象》。

吳恕,字如心,號蒙齋,是元朝仁和人,撰寫了《傷寒指掌圖》。

危亦林,號達齋,曾擔任本州醫學教授。他編寫了《得效方》十九卷。

《本草衍義補遺》是由元末朱震亨所著。朱震亨,義烏人,字彥修,曾經跟隨許白雲學習道術,世人稱他為丹溪先生。他曾向羅太無學習醫術,因此掌握了劉、張、李三家的醫學要領並加以推廣,成為醫學界的領袖。他還撰寫了《格致餘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外科精要新論》、《風水問答》等多部著作。

以上資訊由李時珍整理。

趙良,字以德,號云居,元之浦江人。從丹溪先生學醫,著《醫學宗旨》、《金匱方衍義》。(《醫學入門》)

《外科精義》二卷,元齊德之撰。其說皆先求瘍疾之本,而量其陰陽弱強以施療,大旨近東垣之學。故後人附刻《東垣十書》中,或竟引為東垣《外科精義》,則非也。(《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葛乾孫,字以久,吳平江人。膂力絕倫,擊刺戰陣,百家眾技,靡不精究。及長,折節讀書,應進士亞選,遂不復應試。傳藥書方論,有《醫學啟蒙》,又《經絡十二論》、《十藥神書》。○呂復,字元膺,號淪洲,呂東萊之後。以母病攻岐扁術,師事鄭禮。診治,效無不神。

白話文:

趙良,字以德,號雲居,是元朝浦江的人。他跟隨丹溪先生學習醫學,並撰寫了《醫學宗旨》和《金匱方衍義》。

《外科精義》是一部由元朝齊德之撰寫的兩卷書。這本書在理論上首先探討了傷病的本質,然後根據傷病的陰陽強弱來進行治療,主要思想接近東垣的醫學理論。因此,後世有人將其附錄在《東垣十書》中,甚至誤以為這是東垣的《外科精義》,這是不正確的。

葛乾孫,字以久,是吳平江的人。他的力量超乎常人,對武術和各種技術都有深入研究。等到成年後,他改變志向開始讀書,並通過進士考試,但最終決定不再參加考試。他傳授藥物和理論,有《醫學啟蒙》一書,還有《經絡十二論》、《十藥神書》等著作。另外,呂復,字元膺,號淪洲,是呂東萊的後代。他因母親生病,學習了岐伯和扁鵲的醫術,師從鄭禮。他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效果無不神奇。

○劉純,字宗厚,關中人。博學群書,尤精醫道。得丹溪之業,纂《傷寒治例》、《醫經小學》、《玉機微義》等書。○戴元禮,號復庵,國朝浦江人。從醫丹溪先生,永樂初,召為太醫院使。著《證治要訣》。○王履,字安道,國朝崑山人,學醫于丹溪先生,著《溯洄集》、《百病鉤元》。

(《醫學入門》)

余讀《史記》,至太史公所稱由光及伯夷之語,未嘗不掩卷嘆滑伯仁之術,而後無有彰之者。伯仁,我明奇士,技藝之精,不下丹溪。蓋丹溪為當時縉紳所遊揚,又得戴元禮、劉宗厚諸名士為弟子,故其名藉藉,而伯仁弗若之矣。何一陽有言:歷考上古高賢,若以岐伯為醫中尼父,則仲景可為顏、曾之陪;而河間、東垣,當在宰我、子貢之列。若伯仁義理精明,製作純粹,可與遊、夏之班。

白話文:

劉純,字宗厚,是關中的人。他學識淵博,尤其精通醫學。他承繼了丹溪的學問,編撰了《傷寒治例》、《醫經小學》、《玉機微義》等書籍。

戴元禮,號復庵,是大明國朝浦江的人。他跟隨了醫學大師丹溪學習,永樂初年被召為太醫院使。他撰寫了《證治要訣》。

王履,字安道,是大明國朝崑山的人,他在丹溪先生那裡學習醫學,撰寫了《溯洄集》、《百病鉤元》。

我在閱讀《史記》時,對於太史公提到由光與伯夷的話,總是掩卷深思,對滑伯仁的醫術感到驚歎,並認為後世少有人能彰顯其成就。滑伯仁是我大明的一位奇才,他的醫術精確,與丹溪不相上下。丹溪因其當時受到官僚們的推崇,並且得到了戴元禮、劉宗厚這些名士作為弟子,所以他的名聲遠播,而滑伯仁的名聲卻不如他。何一陽曾經說過,上溯到古代的賢人,如果把岐伯比作醫學中的孔子,那麼張仲景可以與顏回、曾子相提並論;而河間、東垣,應該與宰我、子貢相提並論。如果按照這種評價,滑伯仁的義理深刻清晰,創作出的醫學作品純粹精良,可以與遊、夏並列。

至彥修又下一等矣。此論甚確。(《醫旨緒餘》)

王綸,字汝言,號節齋,浙江慈谿人。弘治時,官至廣東布政。因父病精醫,著《明醫雜著》,發丹溪所未發。○方廣,字約之,號古庵,嘉靖休寧人。著《丹溪心法附余》、《藥性書》、《傷寒書》。(《醫學入門》)

《薛氏醫案》七十八卷,明薛己撰。蓋裒其生平述作,共為一編,所自著者九種,訂正舊本而附以己說者十四種。其大旨以命門為真陰真陽,而氣血為陰陽所化。常用者,不過十餘方,而隨機加減,變化不窮。後趙獻可作《醫貫》。述己之說,而主持太過,遂至膠柱鼓瑟。非己之本意也。(《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白話文:

"至彥修的水平又比上一等差了一些。這個評論非常精確。"(《醫旨緒餘》)

"王綸,字汝言,號節齋,來自浙江慈谿。在弘治時期,他官至廣東佈政。因為父親有精於醫術,寫了《明醫雜著》,闡釋了丹溪未曾提到的醫學觀點。"(《醫學入門》)

"薛己撰寫的《薛氏醫案》共七十八卷,收集了他一生的醫學理論和實踐,一共九種是他自己撰寫的,十四種是修正舊版本並附上了自己的看法。他的主要理論認為命門是真陰真陽,而氣血則是由陰陽所化。他經常使用的醫方不多,只有十幾種,但會根據情況進行調整和變化。後來趙獻可寫了《醫貫》,詳細闡述了薛己的理論,但有些過於強調,結果導致了教條化的醫學觀念。這並非薛己原本的意圖。"(《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陶華,字尚文,號節庵,餘杭名醫。著《傷寒瑣言》。○熊宗立,號道軒,國朝建陽人。註解《難經》、《脈訣》,撰《藥性賦補遺》,集《婦人良方》。○虞搏,字天民,號恆德老人,正德花溪人。著《醫學正傳》、《醫學權輿》、《醫學集成》。(《醫學入門》)

李士材《讀四大家論》,本自王節齋。大意謂三子補仲景之未備,而與仲景並峙也。然仲景醫聖,德備四時,試觀《金匱》方中黃芩、白虎,已開河間之先也;建中、理中,已開東垣之先也;復脈、黃連阿膠,已開丹溪之先也,然則謂三子得仲景之一德,而引伸條暢之則可。謂三子補仲景之未備,則未確也。

白話文:

陶華,字尚文,號節庵,是餘杭的名醫,他撰寫了《傷寒瑣言》。

熊宗立,號道軒,是清朝建陽的人,他註解了《難經》和《脈訣》,編寫了《藥性賦補遺》,並收集了《婦人良方》。

虞搏,字天民,號恆德老人,來自正德的花溪,他撰寫了《醫學正傳》、《醫學權輿》和《醫學集成》。

李士材的《讀四大家論》,源頭可以追溯到王節齋。他的主要觀點是,三位醫學家完善了張仲景醫學理論的不足,並且他們的理論可以與張仲景並列。然而,張仲景被認為是醫學聖人,其醫術涵蓋四季。從《金匱》中的藥方中可以看出,如黃芩、白虎等,已經預示了河間派的理論;建中、理中等藥方,則預示了東垣派的理論;復脈、黃連、阿膠等藥方,則預示了丹溪派的理論。所以說三位醫學家承襲了張仲景的醫學道德,並展開了理論,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說他們補充了張仲景的不足,則可能不太準確。

○李士材先生所著《醫宗必讀》一書,固已膾炙人口。然余竊有議焉:夫必讀者,軒岐之書也,越人、仲景之書也。下此而《脈經》、《千金》、《外臺》以及近代諸名家書,雖不能盡讀,或取十之六、七,或取十之三、四,不可不讀矣。苟守長沙博聞強記之訓,以探本窮源,則此又為淺醫畫限之書矣。

改其名曰:不必讀。○竊觀富貴之家,投寒涼則忌,進溫補則合,醫之喜用溫補者,遂有景岳派之名。殊不思景岳,亦溫涼並收之書也。觀其論證,先述古而補以己見;分劑,先古方而補以新方。作者以全書名之,讀者以全書貫之,舍其短而錄其長,則上而溯諸河間、易水、金華諸家,無不合也。更上而溯諸南陽醫聖,亦無不合也。

白話文:

李士材先生所撰寫的《醫宗必讀》一書,確實廣受歡迎。然而,我私下有個看法:所謂「必讀」,是指黃帝與岐伯的著作,還有扁鵲與張仲景的著作。在此之下,如《脈經》、《千金方》、《外臺祕要》以及近代各家名著,雖然無法全部閱讀,但至少要選讀六至七成,或者三至四成的部分,也是必須閱讀的。如果遵循張仲景廣博的學識和強大的記憶力的教誨,來探討事物的本質和根源,那麼這本書就成了限制淺薄醫者的書籍了。

改稱為:不必讀。

我觀察到富貴人家的醫者,對於寒涼藥物有所忌諱,對溫補藥物則感到適合。喜歡使用溫補藥物的醫者,因此被稱為景嶽派。但他們不曾思考過,景嶽實際上是融合了溫熱與寒涼兩種療法的書籍。從他的論述中,他先是引用古人的觀點,再加入自己的見解;在配方上,他先引用了古人的方子,再加入新的配方。作者以其整本書的名稱命名,讀者也以整本書的內容貫穿理解,捨棄其短處,保留其長處,就能追溯到河間、易水、金華等各家的醫學理論,都能相輔相成。更進一步追溯到南陽的醫聖,也能找到相應的契合點。

而得景岳之益者,豈特在左歸、右歸而已哉!(《吳醫匯講》)

倪維德,字仲賢,號敕山,國朝三吳名醫。著《醫說》及《元機啟微》。○韓𢘅,號飛霞道人,國朝蜀之滬州人。弘治成化時,為諸生,不第褫縫掖,往峨眉訪醫,升庵楊太史稱之曰:真隱世傳道人。《醫通》二卷,特其土苴云耳。○汪機,字省之,號石山。著有《重集脈訣刊誤》二卷,《內經補註》、《本草會編》。(《醫學入門》)

《先醒齋廣筆記》四卷,明繆希雍撰。希雍,字仲醇,常熟人。《明史·方技傳》附見《李時珍傳》中,天啟中,王紹徽作《點將錄》,以東林諸人分配《水滸傳》一百八人姓名,稱希雍為神醫安道全,以精於醫理故也。是編,初名《先醒齋筆記》,乃長興丁元薦取希雍所用之方裒為一編,希雍又增益群方,兼採本草常用之藥,增至四百餘品,又增入傷寒、溫病、時疫治法,故曰《廣筆記》。希雍與張介賓同時,介賓守法度,而希雍頗能變化,介賓尚溫補,而希雍頗用寒涼。

白話文:

獲得景嶽先生的教益,並非僅限於左歸、右歸兩種藥方而已。這是出自《吳醫匯講》。

倪維德,字仲賢,號敕山,是清朝三吳地區的著名醫師。他寫了《醫說》和《元機啟微》兩本書。

韓𢘅,號飛霞道人,是清朝四川瀘州人。弘治和成化時期,他曾是秀才,但未中舉人,去峨眉山尋求醫術,升庵楊太史稱讚他是真正隱居傳道的人。他的《醫通》兩卷,只是他著作的一小部分。

汪機,字省之,號石山,有《重集脈訣刊誤》兩卷,《內經補註》、《本草會編》等著作。

《先醒齋廣筆記》四卷,是由明代繆希雍撰寫。繆希雍,字仲醇,來自常熟。在《明史·方技傳》中,繆希雍被附見在李時珍的傳記中。天啟年間,王紹徽作《點將錄》,將東林黨人對應《水滸傳》的一百零八人姓名,稱繆希雍為神醫安道全,因為他精通醫理。這本書最初名為《先醒齋筆記》,由長興的丁元薦收集了繆希雍使用的方劑,編纂成一冊。繆希雍又增加了許多方劑,並加入了常用藥物,總計四百多種,還增加了傷寒、溫病、時疫的治療方法,因此稱為《廣筆記》。繆希雍與張介賓生活在同一時代,張介賓遵循法則,而繆希雍則能靈活變通,張介賓偏愛溫補,而繆希雍則較傾向使用寒涼藥物。

亦若易水、河間,各為門徑,然實各有所得力。朱國楨《湧幢小品》,記天啟辛酉國楨患隔病,上下如分兩截,中痛甚不能支,希雍至,用蘇子五錢,即止。是亦足見其技之工矣。(《四庫全書總目》)

《尚論篇》八卷,國朝喻昌撰。因方有執《傷寒條辨》重為補正,大旨一一相同,故有郭竊向注之謗。然首冠《尚論大意》一篇,原稱方氏削王叔和序例,得尊經之旨。太陽之篇,改叔和之舊,尤有卓識。而不達立言之旨者尚多,於是重定此書云云。敘改修源委甚明,原未諱所自來也。(《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石室秘錄》六卷,國朝陳士鐸撰。士鐸,字遠公,山陰人。是書託名岐伯所傳,張機、華佗所發明,雷公所增補。凡分一百二十八法,議論詭異。所列之方,多不經見。稱康熙丁卯,遇岐伯諸人於京都,親受其法,前有岐伯序,自題中清殿下宏宣秘錄無上天真大帝真君。又有張機序,自題廣蘊真人。

白話文:

[ 亦像易水、河間,各自開創不同的學派,然而他們確實都有自己的長處。朱國楨在《湧幢小品》中提到,他在天啟辛酉年時得了腸胃阻塞的病,症狀像是身體被分成兩部分,中間疼痛難耐。當時希雍醫生來看診,只用了五錢的蘇子,就讓他立刻得到了舒緩。這足以見證希雍醫生的醫術高超。

《尚論篇》由國朝的喻昌所著,共八卷。他因為對方有執的《傷寒條辨》進行了補充和修正,結果引來了郭竊的批評,說他偷取了向先生的註解。然而,《尚論篇》首篇為《尚論大意》,原是方氏去除了王叔和的序例,獲得了尊重經典的主旨。其中對於太陽篇的討論,方氏修改了王叔和的舊有觀點,表現出特別的洞見。不過,仍有許多讀者未能理解寫作的本意,因此他再次整理了這本書。

《石室祕錄》由國朝的陳士鐸所著,他字遠公,是山陰人。這本書聲稱是借用了岐伯的傳承,張機和華佗的發明,以及雷公的補充。全書分為一百二十八種方法,議論方式奇特。其中列出的方劑,大多見所未見。陳士鐸聲稱在康熙丁卯年於京都遇到了岐伯等人,親自從他們那裡學習到了方法。書前有岐伯的序言,自題為中清殿下的宏宣祕錄無上天真大帝真君。另外還有張機的序言,自題為廣蘊真人。 ]

方術家固多依託,然未有怪妄至此者。亦拙於作偽矣。○《臨證指南》醫案十卷,國朝葉桂撰。桂字天士,吳縣人,以醫術名於近時。然生平無所著述,是編乃門人取方藥治驗,分門別類,集為一書,附以論斷,未必盡桂本意也。(《四庫全書總目》)

白話文:

中醫領域確實存在一些誇大其詞或不實的理論,但這樣的荒謬情況並不多見。葉桂在製作這方面的書籍時,顯然在僞造方面不夠熟練。《臨證指南》是國朝時期葉桂編撰的醫案十卷集,葉桂字天士,來自吳縣,他的醫學成就在近期頗爲知名。然而,他一生並未留下任何著作,這本書由其門徒收集整理了藥方和治療案例,按照類別進行分類,並附上了分析評論,這些內容可能並非完全符合葉桂的原意。(《四庫全書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