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治法解

本熱寒之

不言本寒者,不足即為虛寒,溫補之法,已見上條,省文也。

瀉木:木中有火,瀉木亦不外瀉火。但酸以瀉木,咸以瀉火,瀉中有補,與下瀉火攻裡,有虛實之分;與上補母補氣血,又有寒溫之辨。

芍藥(酸瀉肝,大補肝血。)烏梅(酸斂肺,補金以制木。)澤瀉(咸瀉腎火,起陰氣。)

瀉火:苦寒瀉火,亦是瀉其有餘,但不用攻伐,止用寒涼,亦是和解之法。

黃連(瀉肝膽火,豬膽汁炒。)龍膽草(益肝膽而瀉火,除下焦濕熱。)黃芩(瀉少陽相火。)苦茶(瀉熱下氣。)豬膽(瀉肝膽火。)

攻裡:行血亦用大黃,是行血亦攻裡,但攻裡不必行血,故另立攻裡一條,皆所以瀉實火也。

大黃(入肝經血分,下燥結而去瘀熱。)

標熱發之

肝主筋,在肌肉之內,邪入肝經,寒變為熱,故不言標病。

和解:肝之表,少陽也,故用少陽和解之法。

柴胡(少陽表藥。)半夏(辛散發表開鬱。)

解肌:邪入筋而用解肌法,解肌而用太陽發表藥,蓋邪已深入,引之從肌肉而達皮毛也。

桂枝(發汗解肌。)麻黃(發汗解肌。)

白話文:

治法解

關於「本熱寒之」這句話沒有提到「本寒」的原因,是因為「不足」就代表「虛寒」,溫補的方法已經在上一條講過了,這裡省略不提。

瀉木:木中有火,瀉木實際上也是在瀉火。但用酸味藥瀉木,用鹹味藥瀉火,瀉的同時也有補的作用,這和直接瀉火攻破內裡的實證不同,有虛實的區別;和向上補益母體、補氣血相比,又有寒熱的差異。

芍藥(酸味,可以瀉肝,並且能大補肝血。)烏梅(酸味,可以收斂肺氣,補金氣來制約木氣。)澤瀉(鹹味,可以瀉腎火,升發陰氣。)

瀉火:用苦寒藥瀉火,也是瀉掉多餘的火,但不用攻伐的方式,只用寒涼藥,也是一種緩和的治療方法。

黃連(可以瀉肝膽之火,用豬膽汁炒製後效果更好。)龍膽草(可以增益肝膽功能,同時瀉火,還能去除下焦的濕熱。)黃芩(可以瀉少陽的相火。)苦茶(可以瀉熱、下氣。)豬膽(可以瀉肝膽之火。)

攻裡:活血也會用到大黃,也就是說活血也算是攻裡,但攻裡不一定需要活血,所以另外列出攻裡一條,這些都是用來瀉實火的。

大黃(進入肝經的血分,可以清除腸道的乾燥結塊,去除瘀血和熱邪。)

標熱發之

肝主管筋,而筋在肌肉的裡面,邪氣進入肝經,寒邪會轉化為熱邪,所以沒有提到標病的寒證。

和解:肝的表層是少陽,所以要用少陽的和解方法。

柴胡(是治療少陽表證的藥。)半夏(辛散,可以發表、開解鬱悶。)

解肌:邪氣深入到筋,要用解肌的方法。解肌又用太陽經的發表藥,是因為邪氣已經深入了,要引導邪氣從肌肉到達皮膚表面。

桂枝(可以發汗、解肌。)麻黃(可以發汗、解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