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序 (4)
序 (4)
1. 序
至易簀後,上至官長縉紳,下及鄉愚婦孺,無不望棺拜奠,涕泗交頤者。跡其致病之原,春夏交會,大疫流行,先生迫於救人,至數十晝夜而未安寢食,由是精神耗竭。自知不治,詔諸子曰:「吾勤勞數十年,一無所遺,惟遺此書耳。此書乃爾先祖命吾敬慎輯成,留為爾曹之志於醫者酌用。
」閱書所載,悉本《神農本草》、《黃帝內經》以為言。《禮》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此書一出,將神明於三世者多矣。噫!先生遵父命而遺書於子,其子又能推父意而公書於人,是亦以孝繼孝之意歟!或謂子與先生交既久,盍以其孝行詳敘於此。宜曰:指日天恩表孝,綸綍煌煌,永垂不朽,亦奚事宜臚陳其事而後傳。
咸豐元年歲次辛亥仲秋上浣世愚弟劉春宜頓首敘
白話文:
先生過世後,上至官員貴族,下至鄉野愚婦和孩童,沒有不望著棺木祭拜,哭得淚流滿面的。追溯他生病的原因,是春夏交替之際,爆發大規模的瘟疫,先生為了救人,連續數十天日夜不眠不食,因此精神耗損殆盡。他自知無法痊癒,便告訴兒子們說:「我勤勞數十年,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只留下這本書。這本書是你們的祖先要我謹慎編輯完成的,留給你們這些立志學醫的人參考使用。」
讀過這本書的內容,發現全部是以《神農本草》、《黃帝內經》為依據。《禮記》說:「行醫不到三代,不可輕易服用他的藥。」這本書問世後,將能讓醫術傳承三代以上的人增加許多。唉!先生遵從父親的遺命而將書留給兒子,他的兒子又能推廣父親的遺志而將書公開給大眾,這也是以孝順來繼承孝順的表現吧!有人說我與先生交情深厚,何不在此詳細敘述他的孝行。我認為,指日可待,皇上的恩典一定會表揚他的孝行,聖旨的光輝將永遠流傳不朽,又何必需要我再詳細敘述他的事蹟然後才流傳呢?
咸豐元年辛亥年仲秋上旬,愚弟劉春宜稽首敬上。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