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

1. 大腸經第二

(是經起於商陽穴,終於迎香穴。)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間,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大腸手陽明經脈解說:

大腸經脈,屬於手陽明經,起於大拇指與食指末端的商陽穴,沿著手指外側上行,經過合谷穴(兩骨之間),繼續沿著手臂外側上行,經過肘外側、肩膀前側,從鎖骨上方穿過,進入胸腔,與肺臟相連,再向下穿過橫膈膜,最終與大腸相連。

大腸經脈的支脈,從鎖骨上方穿過頸部,到達面頰,進入下牙齒,再從嘴角出來,與人中穴相交,左邊的經脈連接到右邊的人中穴,右邊的經脈連接到左邊的人中穴,最後沿著鼻孔向上。

如果大腸經脈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牙齒疼痛、頸部腫脹。大腸經脈與津液密切相關,如果津液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眼睛發黃、口乾舌燥、鼻出血、喉嚨腫痛、肩膀前側手臂疼痛、大拇指食指疼痛無法使用。

當人體氣血充足時,大腸經脈所經過的地方會出現熱腫;反之,如果氣血虛弱,則會出現寒顫發冷、失去知覺。

對於大腸經脈相關疾病的治療,應根據病情進行不同的處理:

  • **盛則瀉之:**氣血過盛時,應採用瀉法,使氣血下降。
  • **虛則補之:**氣血不足時,應採用補法,使氣血上升。
  • **熱則疾之:**體內有熱時,應採用疾法,使熱氣散發。
  • **寒則留之:**體內有寒時,應採用留法,使寒氣留住。
  • **陷下則灸之:**氣血下陷時,應採用灸法,使氣血回升。

判斷氣血虛實的方法:

  • **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氣血充足的人,人迎脈的搏動幅度是寸口脈的三倍。
  • **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氣血不足的人,人迎脈的搏動幅度比寸口脈小。

以上是对“是經起於商陽穴,終於迎香穴。”的现代白话文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 經絡解

大指次指者,手大指之次指,即第二指,名食指也。循指之指,正次指也。合谷,虎口穴也。肩端兩骨間為髃骨。肩𩨹上際處為天柱骨。缺盆,足陽明胃經穴也。頭莖為頸。耳以下曲處為頰。

手陽明經之脈,受手太陰之交,遂起於次指之端。循次指之商陽、二間、三間之上廉,出合谷穴,在兩骨之間。又上陽谿穴,即兩筋之間。又循臂之上廉、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入肘外廉之曲池穴。上循臑外之前廉,歷肘髎、五里、臂臑,以上肩之肩髃穴。又出髃骨之前廉,循巨骨穴,上出天柱骨之會,上會於大椎。

自大椎而下入缺盆,循足陽明經脈外絡,繞肺臟。復下膈,當天樞之外,會屬於大腸。其支者雖自偏歷而入,又自缺盆上行於頸,循天鼎、扶突上貫於頰,入下齒縫中,復出夾口兩吻,相交於人中之內,左脈往右,右脈往左,上挾鼻孔,循禾髎、迎香而終,以交於足陽明胃經也。

白話文:

食指是手大拇指旁邊的指頭,從食指尖開始,經過商陽、二間、三間等穴位,到達虎口位置的合谷穴,再往上走,經過陽谿穴,沿著手臂外側,經過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等穴位,到達肘部外側的曲池穴。然後往上走,經過肘髎、五里、臂臑等穴位,到達肩部的肩髃穴,再往上走,經過巨骨穴,到達天柱骨,最後匯聚到大椎穴。

從大椎穴往下走,經過缺盆,沿著足陽明胃經脈的外絡,繞過肺臟,再往下走,經過天樞穴,與大腸經相連。其中一部分經脈從偏歷穴進入,另一部分經脈從缺盆往上走,經過天鼎、扶突等穴位,到達頰部,進入下齒縫中,再從嘴巴兩邊出來,在人中穴交匯,左邊的經脈往右邊走,右邊的經脈往左邊走,經過鼻孔,最後到達禾髎、迎香等穴位,與足陽明胃經相連。

3. 大腸經諸穴歌

手陽明,廿穴名。循商陽二間三間而行,歷合谷陽谿之俞,過偏歷溫溜之濱,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髎五里之程,臂臑肩髃上於巨骨,天鼎紆乎扶突,禾髎唇連,迎香鼻迫。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共有二十個穴位。它們依序從商陽、二間、三間穴開始,經過合谷、陽谿穴的特定點,然後通過偏歷、溫溜兩穴的周圍,再往下到廉泉、上廉、三里等穴位。曲池和肘髎兩穴則位於手臂的特定位置,距離肘部五寸(古時的量法)處。臂臑和肩髃兩穴位於肩部,上連巨骨,天鼎穴則在扶突穴的上方,禾髎穴則連接嘴脣,迎香穴則靠近鼻孔。

4. 分寸歌

商陽食指內側邊,二間來尋本節前,三間節後陷中取,合谷虎口歧骨間,陽谿上側腕中是,偏歷腕後三寸安,溫溜腕後去五寸,池前五寸下廉看,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屈骨紋頭盡,肘髎大骨外廉近,大筋中央尋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臂臑肘上七寸量,肩髎肩端舉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喉旁四寸真,扶突天突旁五寸,禾髎水溝旁五分,迎香禾髎上一寸,大腸經穴是分明。

白話文:

食指內側邊緣是商陽穴,第二指節前緣是二間穴,第二指節後方凹陷處是三間穴,虎口兩骨之間是合谷穴,手腕上側是陽溪穴,手腕後方三寸處是偏歷穴,手腕後方五寸處是溫溜穴,腕骨下方五寸處是池穴,腕骨下方三寸處是列缺穴,腕骨下方二寸處是三里穴,肘窩屈曲紋頭端是曲池穴,肘關節外側骨頭附近是肘髎穴,肱骨外側大筋中央是五里穴,肘關節上方三寸處是肘上穴,肘關節上方七寸處是臂臑穴,肩關節外側上方是肩髎穴,肩胛骨上方是巨骨穴,喉嚨旁四寸處是天鼎穴,天突穴旁五寸處是扶突穴,人中旁五分處是禾髎穴,禾髎穴上方一寸處是迎香穴,這些都是大腸經的穴位。

5. 病證解

大腸主津液,故言津液所生病。上二證是本經自病,下諸證或本經或合他經也,皆未言及腑病,舉例以概其餘也。齒痛,脈入齒縫也。頸腫,脈上行於頸也。目黃,合太陽、少陽經病也。口乾,脈挾口也。鼽衄,脈挾鼻孔也。喉嚨,肺系,臟腑相連也。肩臑痛,脈上肩臑也。次指不用,脈起於次指也。實則熱腫,虛則寒慄,以寒熱分虛實也。

白話文:

大腸主宰著津液的運行,因此它所生病的徵兆,常常表現在津液上。

以上兩個症狀是本經(大腸經)自身生病的表現,而以下諸多症狀,有的屬於本經病變,有的則可能是本經與其他經絡共同生病造成的。這些症狀都還沒有提到腑臟的病變,僅列舉幾個例子來概括其他病症。

例如,齒痛,是因為經脈深入牙齒縫隙所致。頸部腫脹,是因為經脈上行至頸部所致。眼睛發黃,則與太陽經和少陽經的病變有關。口乾,是因為經脈位於口部周圍所致。鼻塞流鼻血,是因為經脈經過鼻孔所致。喉嚨,屬於肺的範圍,臟腑之間相互聯繫。肩膀和胳膊疼痛,是因為經脈經過肩膀和胳膊所致。第二根手指不能使用,是因為經脈起源於第二根手指所致。

總之,如果身體出現實證,就會表現為發熱腫脹;如果身體出現虛證,就會表現為寒冷發抖。透過觀察寒熱的表現,就能判斷虛實的狀態。

6. 本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大腸屬金,主變化,為傳送之官。

本病(臟腑之病)

大便閉結,泄痢下血,裡急後重,疽痔,脫肛,腸鳴而痛。(以上諸證,或虛或實,或寒或熱,皆本腑病,補經所未備。)

標病(經絡之病)

齒痛,喉痹,頸腫,口乾,(俱同經。)咽中如梗,(咽非本經,脈入缺盆循胃脈外,近於咽。)鼽衄,目黃,手大指次指痛,(俱同經。)宿食發熱,(宿食在內,發熱在外,故為標病。)寒慄。(同經。)

白話文:

大腸屬於金,主要負責消化和排泄,是人體的傳送器官。

大腸疾病會表現為便秘、腹瀉帶血、里急後重、痔瘡、脫肛、腸鳴腹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虛證或實證,也可能是寒證或熱證,都是大腸疾病的表現。

大腸經絡病變則會導致牙痛、喉嚨痛、脖子腫、口乾、咽喉異物感、鼻出血、眼睛黃、大拇指和食指疼痛、食物積滯發熱、寒顫等症狀。

7. 治法解

腸實瀉之

大腸主出糟粕,邪氣有餘,壅滯不通,則為實,故用瀉,下分兩法。

熱:熱結於腸,大便不通,寒以下之。

大黃(盪滌腸胃,下燥結,去瘀熱。)芒硝(潤燥軟堅,盪滌實熱。)芫花(盪滌留癖飲食,寒熱邪氣。)牽牛(瀉氣分濕熱,通大腸氣秘。)巴豆(開竅宣滯,斬關奪門。)郁李仁(下氣行水,破血潤燥。)石膏(清熱降火。)

氣:氣實則壅,行氣破氣,則滯自下。

枳殼(破氣行痰,消痞脹,寬腸胃。)木香(泄肺氣,實大腸,治瀉痢後重。)橘皮(理氣燥濕,下氣消痰。)檳榔(瀉氣行痰,攻堅去脹,治大便氣秘。)

白話文:

腸實瀉之

大腸負責排泄食物殘渣。如果體內邪氣過盛,阻塞腸道不通暢,就叫做「實」。這種情況需要用瀉法來治療,分為兩種方法:

熱: 腸道內有熱邪積聚,導致大便不通,可用寒涼藥物來瀉下。

  • 大黃: 清理腸胃,瀉下燥結,消除瘀熱。
  • 芒硝: 潤燥軟堅,清除實熱。
  • 芫花: 清理積聚在腸道的食物殘渣和寒熱邪氣。
  • 牽牛: 排泄濕熱,通暢大腸,治療氣秘。
  • 巴豆: 開通竅道,宣泄阻塞,強行瀉下。
  • 郁李仁: 行氣利水,破血潤燥。
  • 石膏: 清熱降火。

氣: 氣機壅塞,導致腸道不通,需要行氣破氣,使氣機暢通,則阻塞自然解除。

  • 枳殼: 行氣化痰,消痞脹,寬腸胃。
  • 木香: 泄肺氣,補益大腸,治療瀉痢後氣虛。
  • 橘皮: 理氣燥濕,下氣消痰。
  • 檳榔: 瀉氣行痰,攻堅去脹,治療大便氣秘。

腸虛補之

大腸多氣多血,氣血不足則虛,故用補,下分五法。

氣:補氣不外下文升陽降濕二法。此所謂氣,疑指風言。蓋風為陽氣,善行空竅,風氣入腸,則為腸鳴、瀉泄諸證。故藥只舉皂莢一味,正以其入腸而搜風也。

皂莢(辛溫性燥,入肺、大腸,搜風除濕。)

燥:燥屬血分,金被火傷,則血液枯燥,養血所以潤燥也。

桃仁(行血潤燥,通大腸氣秘。)麻仁(潤燥滑腸。)杏仁(潤燥消積,通大腸氣秘。)地黃(瀉丙火,清燥金,補陰涼血。)乳香(消氣活血,通十二經。)松子(治大便虛秘。)當歸(補血潤燥,滑大腸。)肉蓯蓉(補精血,滑大腸。)

白話文:

腸虛補之

大腸本來就氣血充盈,但如果氣血不足就會虛弱,所以需要補益,以下分為五種方法。

**氣:**補氣主要採用升陽降濕兩種方法。這裡所說的“氣”,應該是指風,因為風屬於陽氣,喜歡在空竅中運行。風氣進入腸道就會引起腸鳴、瀉泄等症狀。所以藥方只選擇了皂莢這一味藥,正是因為它能入腸搜風。

**皂莢:**性味辛溫燥,入肺、大腸經,具有搜風除濕的功效。

**燥:**燥屬於血分,就像金被火燒灼一樣,血液就會變得乾燥,所以補血的目的就是要滋潤燥邪。

**桃仁:**具有行血潤燥、通大腸氣秘的功效。**麻仁:**可以潤燥滑腸。**杏仁:**具有潤燥消積、通大腸氣秘的功效。**地黃:**可以瀉丙火,清燥金,補陰涼血。**乳香:**可以消氣活血,通十二經。**松子:**可以治療大便虛秘。**當歸:**具有補血潤燥、滑大腸的功效。**肉蓯蓉:**可以補精血,滑大腸。

濕:土為金母,脾虛濕勝,則水穀不分,下滲於大腸而為瀉泄。燥脾中之濕,所以補母也。

白朮(補脾燥濕。)蒼朮(燥胃強脾,除濕散郁。)半夏(和胃健脾,除濕化痰。)硫黃(大熱純陽而疏利大腸,治老人虛秘。)

陷:清氣在下,則生飧泄。胃中清陽之氣陷入下焦,升而舉之,如補中益氣、升陽除濕之法是也。

升麻(升陽氣於至陰,引甘溫藥上行。)葛根(輕揚升發,能鼓胃氣上行。)

白話文:

濕氣過重,是因為脾臟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水分滲入大腸導致腹瀉。因此要補脾燥濕。白朮、蒼朮、半夏都能補脾燥濕。硫黃性熱,可以疏通大腸,治療老年人便秘。

氣虛下陷,會導致腹瀉。胃裡的清氣下沉,需要用升陽除濕的方法來提昇它,就像補中益氣一樣。升麻、葛根都可以升發陽氣,幫助胃氣上升。

脫:下陷不已,至於滑脫,澀以止之,所以收斂正氣也。

龍骨(澀腸固精。)白堊(澀腸止利。)訶子(收脫止瀉,澀腸斂肺。)粟殼(斂肺澀腸。)烏梅(斂肺澀腸。)白礬(性澀而收,燥濕止血。)赤石脂(收濕止血,固大小腸。)禹餘糧(重澀固下。)石榴皮(澀腸止利泄。)

本熱寒之

大腸屬金,惡火。肺火下移大腸,每多無形之熱,故宜寒之。清熱:實熱則瀉,虛熱則清。前言其實,此言其虛,省文也。秦艽(燥濕散風,去腸胃熱。)槐角(苦寒純陰,涼大腸。)地黃(瀉火清金,涼血止血。)黃芩(寒勝熱,瀉肺火。)

白話文:

如果身體下陷無法止住,甚至滑脫下來,就需要用收斂的藥物來止住它,因為收斂可以固住正氣。龍骨、白堊、訶子、粟殼、烏梅、白礬、赤石脂、禹餘糧、石榴皮等藥物都有收斂的效果。

大腸屬於金,害怕火。肺部的火向下移到大腸,常常會出現無形的熱,因此需要用寒性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實熱就用瀉藥,如果虛熱就用清熱藥。前面說「實熱」,這裡說「虛熱」,只是省略了文字。秦艽、槐角、地黃、黃芩等藥物可以清熱。

本寒溫之

金寒水冷,每多下利清穀,故用溫。

溫里:溫里亦所以補虛,前補虛條中未之及,亦省文也。

乾薑(去臟腑沉寒痼冷。)附子(大熱純陽,通十二經絡,治一切沉寒。)肉果(澀大腸,止冷痢虛瀉。)

標熱散之

不言標寒者,邪入陽明,已變為熱,且手陽明經脈在上,非寒邪所幹。

解肌:陽明主肌肉,已非在表,不可發汗,第用解肌之法。

石膏(體重瀉火,氣輕解肌。)白芷(散風除濕,通竅表汗,為陽明主藥。)升麻(表散風邪,亦入手陽明。)葛根(開腠發汗,解肌退熱。)

白話文:

本寒溫之

寒者溫之

金屬屬寒,水性亦冷,所以容易導致下痢,排出清穀物,因此需要用溫性藥物治療。

溫里

溫里藥物也是用來補虛的,前面補虛條中沒有提及,是因為簡略文字的緣故。

  • 乾薑:去除臟腑深處的寒邪和久積的寒冷。
  • 附子:性大熱,屬純陽,可以通達十二條經脈,治療一切寒邪。
  • 肉果:收斂大腸,止瀉,治療因寒氣引起的腹瀉和虛瀉。

熱者散之

不說標寒者,是因為邪氣已經入侵陽明經,轉變成熱症,而且手陽明經脈位於上部,非寒邪所能影響。

解肌

陽明經主宰肌肉,已經不在表層,不可發汗,只能用解肌的方法。

  • 石膏:性重,能瀉火,氣輕,能解肌。
  • 白芷:散風除濕,通暢竅道,發汗,是治療陽明經病的主藥。
  • 升麻:表散風邪,也能入入手陽明經。
  • 葛根:打開腠理,發汗,解肌退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