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歸》~ 卷上 (3)
卷上 (3)
1. 胃經第三
(是經起於頭維穴,終於厲兌穴。)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
白話文:
胃經的經脈起於鼻部的交頞穴,沿著太陽經脈的旁邊往下,經過鼻外側,向上進入牙齒,再從牙齒出來,環繞嘴唇,向下與承漿穴交會,然後沿著下巴後側的邊緣向下,從大迎穴出來,沿著頰車穴,向上經過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到達額頭。其中一條分支從大迎穴向前下方,經過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向下穿過橫膈膜,連繫胃部,並與脾臟相連。另一條主幹從缺盆穴向下,經過乳房內側的邊緣,向下經過肚臍旁,進入氣街穴。
另一條分支從胃部開始,向下沿著腹部內側,到達氣街穴與主幹相連,繼續向下經過髀關穴,到達伏兔穴,再向下經過膝蓋骨,沿著脛骨外側向下,經過足部的跗骨,進入中趾的內側。還有一條分支從主幹向下三寸處分開,向下進入中趾的外側。還有一條分支從跗骨上方分開,進入大趾之間,並從大趾的末端出來。如果這條經脈活動不正常,就會出現經常打寒戰、容易發出呻吟聲、經常打哈欠、臉色發黑等症狀。病況嚴重時,患者會厭惡人與火,聽到木頭聲音會感到驚恐,心裡想要動,卻只想獨自關閉門窗待在家裡,嚴重時會想要爬到高處唱歌,並且脫掉衣服亂跑,並且伴隨有胸部發出響聲和腹部脹滿等症狀,這就是骭厥症。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這是治療血液病變的原則,症狀包括狂躁、瘧疾、發熱出汗、鼻出血、口歪、嘴唇腫脹、頸部腫大、喉嚨阻塞、腹部積水、膝蓋腫痛、胸部、乳房、腋窩、大腿、膝蓋、小腿外側、腳背等部位疼痛,以及第二趾無力。氣盛則身體前部發熱,氣餘於胃則食慾旺盛,小便顏色黃。氣虛則身體前部發冷,胃寒則脹滿。治療這些疾病,氣盛則瀉之,氣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下陷則灸之,不盛不虛則根據經絡取穴。氣盛者人迎脈大於寸口脈三倍,氣虛者人迎脈反而小於寸口脈。
2. 經絡解
頞,鼻莖也。腮下為頷。頷中為頤。腮前為髮際。髮際前為額顱。股內為髀。髀前膝上起肉處為伏兔。伏兔後為髀關。挾膝筋中為臏。脛骨為骭。足面為跗。
足陽明受手陽明之交,起於鼻之兩旁迎香穴,上行而左右相交於頞中,過太陽睛明之分,下循鼻外,歷承泣、四白、巨髎,上入齒中,還出挾口兩吻地倉,環繞唇下,左右相交於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歷下關,過客主人,循髮際,經頭維,會於額顱之神庭。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歷水突、氣舍,入缺盆,行足少陰俞府之外,下膈,當上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而下,下乳內廉,循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下挾臍,歷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諸穴,而入氣街中。
白話文:
鼻子下方突出的部位稱為鼻莖。下巴下方稱為頷,頷的中央部位稱為頤。臉頰前方的頭髮生長處稱為髮際,髮際前方的部位稱為額顱。大腿內側稱為髀,髀前方膝蓋上方隆起的肌肉稱為伏兔,伏兔後方稱為髀關。膝蓋關節附近的筋腱稱為臏,小腿骨稱為脛骨,腳掌稱為跗。
足陽明經脈受手陽明經脈的交接,起始於鼻樑兩側的迎香穴,向上行進,左右交會於鼻莖,經過太陽穴與睛明穴的分界處,向下沿著鼻外側,經過承泣、四白、巨髎等穴位,進入牙齒內部,再從嘴巴兩側的嘴角地倉穴出來,環繞嘴唇下方,左右交會於承漿穴,然後沿著下巴後方下緣,從大迎穴出來,經過頰車穴,向上至耳前,經過下關、客主人等穴位,沿著髮際,經過頭維穴,匯聚於額顱部位的神庭穴。
足陽明經脈的分支,從大迎穴前下方的人迎穴開始,沿著喉嚨,經過水突、氣舍等穴位,進入鎖骨凹陷處,與足少陰經脈俞府穴相鄰,向下穿過膈肌,到達上脘、中脘穴的分界處,屬於胃經絡屬脾經。足陽明經脈的主幹,則從鎖骨凹陷處向下,經過乳房內側,沿著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等穴位,向下靠近肚臍,經過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等穴位,最終進入氣街穴。
其支者,自屬胃處起胃下口,循腹裡,過足少陰肓俞之外本經之裡,下氣街中,與前之入氣街者合,乃下髀關,抵伏兔,歷陰市、梁丘,下入膝臏中,經犢鼻,下循足面之衝陽、陷谷,入中趾外間之內庭,至厲兌穴而終也。其支別者,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別下,歷上廉、條口、下廉、豐隆、解谿、衝陽、陷谷,以至內庭、厲兌而合也。
又其支者,別跗上衝陽穴,別行入大趾間,出足厥陰行間穴之外,循大趾下出其端,以交於足太陰也。胃之經脈有二,一上行至頭,一下行至足。絡脈有四,伏行胸腹者二,旁行脛足者二。其實上下二脈雖不同行,而中有絡脈以相連貫,則仍一脈也。伏行二絡,一起於胃,一止於胃,仍是一脈。
白話文:
從胃部開始,經由胃下口,沿著腹部內側,經過足少陰經脈肓俞穴外側,往下至氣街,與前邊進入氣街的經脈交匯,然後下至髀關,到達伏兔穴,經過陰市、梁丘,進入膝蓋窩,經過犢鼻,沿著腳面循行衝陽、陷谷,進入中趾外側的內庭穴,到達厲兌穴而結束。另外一條支脈,從膝蓋下方三寸處,沿著三里穴外側分開往下走,經過上廉、條口、下廉、豐隆、解谿、衝陽、陷谷,最終到達內庭、厲兌與主脈匯合。
此外,還有一條支脈,從跗骨上方衝陽穴分開,進入大趾之間,從足厥陰經脈行間穴外側出來,沿著大趾下方,從大趾末端出來,與足太陰經脈相連。胃經脈共有兩條,一條往上行至頭部,一條往下行至腳部。絡脈有四條,其中兩條伏行於胸腹部,另外兩條旁行於小腿和腳部。雖然上下兩條主脈並不互相連通,但中間有絡脈相連,所以仍然是一條脈。伏行於胸腹部的兩條絡脈,都起源於胃,也都在胃部結束,同樣屬於一條脈。
至氣街而合行於脛足,絡與經又仍一脈也。下二絡,一交於太陰,一旋分而旋合。其旁行之路雖殊,而結穴正自井然也。
白話文:
在氣脈匯聚的地方,和腳踝的脛足一起行進,經絡和主脈仍然是一條脈路。下方的兩個經絡,一個交會於太陰經,另一個則旋轉分開後旋轉合併。雖然這兩條路徑外觀不同,但結穴的位置卻是整齊有序的。
3. 胃經諸穴歌
足陽明,四十五。自承泣四白而數,巨髎有地倉之積,大迎乘頰車之夥。下關頭維及人迎,水突氣舍與缺盆。氣戶兮庫房屋翳,膺窗兮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天樞外陵。大巨從水道歸來,氣街入髀關之境。伏兔至陰市梁丘,犢鼻目三里而行。上巨虛兮條口,下巨虛兮豐隆。解谿衝陽入陷谷,下內庭厲兌而終。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從承泣穴、四白穴開始,經過巨髎穴、地倉穴,再到迎香穴、頰車穴,然後是下關穴、頭維穴、人迎穴、水突穴、氣舍穴、缺盆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滑肉穴、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從水道穴回到髀關穴,再經過伏兔穴、陰市穴、梁丘穴、犢鼻穴、足三里穴,向上經過上巨虛穴、條口穴,向下經過下巨虛穴、豐隆穴,最後經過解谿穴、衝陽穴、陷谷穴、內庭穴、厲兌穴而結束。
4. 分寸歌
胃之經兮足陽明,承泣目下七分尋,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地倉夾吻四分迎,大迎頷下寸三分,頰車耳下八分穴,下關耳前動脈行,頭維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迎下在,氣舍突下穴相乘,缺盆舍下橫骨內,各去中行寸半明,氣戶璇璣旁四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庫房屋翳膺窗近,乳中正在乳頭心,次有乳根出乳下,各一寸六不相侵,卻去中行須四寸,以前穴道與君陳,不容巨闕旁三寸,卻近幽門寸五新,其下承滿與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上下一寸無多少,共去中行三寸尋,天樞臍旁二寸間,樞下一寸外陵安,樞下二寸大巨穴,樞下四寸水道全,樞下六寸歸來好,共去中行二寸邊,氣街鼠鼷上一寸,又去中行四寸專,髀關膝上有尺二,伏兔膝上六寸是,陰市膝下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記,膝臏陷中犢鼻存,膝下三寸三里至,膝下六寸上廉穴,膝下七寸條口位,膝下八寸下廉看,膝下九寸豐隆系,卻是踝上八寸量,比那下廉外邊綴,解谿去庭六寸半,衝陽庭後五寸換,陷谷庭後二寸間,內庭次趾外間現,厲兌大趾次趾端,去爪如韭胃並判。
白話文:
胃經從足陽明開始,承泣在眼下方七分,四白在眼下方一寸,巨髎在鼻孔旁八分,地倉在嘴角旁四分,大迎在下巴下方一寸三分,頰車在耳下方八分,下關在耳前動脈處,頭維在神庭旁四五分,人迎在喉嚨旁一寸五分,水突在喉結下方,氣舍在水突下方,缺盆在鎖骨下緣內側,各去中線一寸半,氣戶在璇璣旁四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庫房、屋翳、膺窗靠近乳房,乳中在乳頭中央,乳根在乳頭下方一寸六分,各相距一寸六分,卻去中線四寸,以上穴道已告知您,不容在巨闕旁三寸,卻近幽門一寸五分,其下承滿與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上下相距一寸,共去中線三寸,天樞在肚臍旁二寸,樞下一寸是外陵,樞下二寸是大巨,樞下四寸是水道,樞下六寸是歸來,共去中線二寸,氣街在鼠蹊部上方一寸,又去中線四寸,髀關在膝蓋上方十二寸,伏兔在膝蓋上方六寸,陰市在膝蓋下方三寸,梁丘在膝蓋上方二寸,膝蓋凹陷處是犢鼻,膝蓋下方三寸是三里,膝蓋下方六寸是上廉,膝蓋下方七寸是條口,膝蓋下方八寸是下廉,膝蓋下方九寸是豐隆,卻是腳踝上方八寸,比下廉外側,解谿在腳踝後下方六寸半,衝陽在腳踝後下方五寸,陷谷在腳踝後下方二寸,內庭在第二趾外側,厲兌在大趾和第二趾之間,去爪如韭,胃經至此結束。
5. 病證解
陽明多氣多血,曰血所生病,舉血以概氣也。振寒,所謂寒慄鼓頷,經病也。善呻、數欠,腑病也。顏黑、脈起於面,經病也。惡人與火,胃熱盛也。聞木音而驚,土畏木也。閉戶獨處,陰薄陽也。上高而歌,陽盛則四支實也。棄衣而走,熱盛於身也。賁響腹脹,火盛與水相激也,皆腑病也。
骭厥,脈行於骭,經病也。以上皆本經自病也。狂,胃熱乘心,與上登高棄衣同。瘧,兼少陽病也。溫淫汗出,胃主肌肉,內熱則腠理開也。鼽衄,脈行鼻外也。口喎,脈挾口也。唇胗,脈環唇也。頸腫,脈循頤,出大迎也。喉痹,脈循喉嚨也。大腹水腫,脈循腹裡也。膝臏腫痛以下,皆經脈所行之地。
白話文:
陽明經氣血豐富,所以它所引起的症狀大多和血有關。發冷顫抖,這是指身體在寒冷環境下的反應,是經絡問題。經常呻吟、頻繁打哈欠,這是腸胃疾病的表現。臉色發黑、脈搏在臉部顯著,這也是經絡問題。怕見人或怕熱,這是胃熱過盛的表現。聽到樹木聲會驚跳,這是因為土性受到木性的剋制。關門獨處,這是陰氣影響了陽氣。登高唱歌,這是因為陽氣過盛導致四肢充實。脫掉衣服奔跑,這是因為全身熱度過高。
膝蓋下出現異常反應,這是因為脈絡經過膝蓋。這些都是經絡自身的問題。精神狂亂,這是胃熱侵入心臟,與登高、拋棄衣服的情況相似。發熱伴隨出汗,這是胃主管肌肉,內部熱度導致皮膚毛孔開放。鼻塞出血,這是因為脈絡經過鼻部周圍。嘴角歪斜,這是因為脈絡經過嘴邊。嘴脣腫脹,這是因為脈絡環繞脣部。頸部腫脹,這是因為脈絡沿著頦部,從大迎穴出發。咽喉疼痛,這是因為脈絡經過咽喉部位。腹部腫脹有水腫現象,這是因為脈絡經過腹部內部。膝蓋以下的腫痛,都因為是脈絡所行經的地方。
以上本經病居多,或合他經而並見也。身前寒熱,脈行於身之前也。消穀脹滿,腑病也。溺色黃,胃熱下入膀胱也。其有未備者,另詳本草中。
白話文:
此文中主要討論的是中醫學中的病症問題,包含單一經絡的病症或者結合其他經絡表現的綜合病症。身體前部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這說明體內的氣血循環主要在身體的前半部分。消化系統出現異常,如食慾減退、腹脹等,則是與腸胃相關的疾病。尿液顏色偏黃,這可能是由於胃部熱邪向下進入膀胱所導致。如果文中還有未能詳細描述的部分,請在藥物手冊中進一步查找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