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歸》~ 卷上 (4)
卷上 (4)
1. 本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胃屬土,主容受,為水穀之海。
本病(臟腑之病)
噎膈反胃,(有火則噎膈,無火則反胃。中滿腫脹,同經。)嘔吐,(聲物俱出,胃寒熱皆然。)瀉痢,(濕熱下行於腸。)霍亂腹痛,(脾胃俱病。消中善飢,同經。)不消食,(脾不為胃用。)傷飲食,(胃病累脾。)胃管當心,痛支兩脅。(木剋土,兼少陽病也。)
標病(經絡之病)
發熱蒸蒸,身前熱,身後寒,(同經。)發狂譫語,(必兼登高棄衣諸證,身熱四肢實,故屬標病。)咽痹,(咽,胃系也。)上齒痛,(脈入齒。)口眼喎斜,(脈挾口,且過睛明穴也。)鼻痛鼽衄,(同經。)赤皶。(脈起交頞。)
白話文:
胃屬於土,主要負責容納食物,是水谷匯集的海洋。
這類疾病(臟腑疾病)包括:
噎膈反胃(有火則噎膈,無火則反胃,肚子脹滿,經絡相通),嘔吐(聲物俱出,無論胃寒或胃熱皆然),瀉痢(濕熱下行至腸),霍亂腹痛(脾胃皆病,消瘦易飢,經絡相通),不消食(脾胃失調),傷飲食(胃病累及脾臟),胃脘疼痛,疼痛放射到兩脅(木剋土,兼有少陽病症)。
這類疾病(經絡疾病)包括:
發熱蒸蒸,身體前熱後寒(經絡相通),發狂譫語(必定伴隨登高棄衣等症狀,身體發熱四肢沉重,故屬標病),咽喉腫痛(咽喉與胃相連),上齒疼痛(經脈通向牙齒),口眼歪斜(經脈經過口部,並經過睛明穴),鼻痛鼻出血(經絡相通),面紅如火(經脈從面部經過)。
2. 治法解
胃實瀉之
胃主容受,然太實則中焦阻塞,上下不通,故用瀉,下分二法。
濕熱:熱盛則濕者化而為燥,故用下法。
大黃(盪滌腸胃,下燥結,去瘀熱。)芒硝(潤燥軟堅,盪滌腸胃。)
飲食:重者用下,輕者用消。
巴豆(去臟腑沉寒,下冷積。)神麯(化水穀,消積滯。)山楂(消食磨積,化油膩滯。)阿魏(入脾胃,消肉積。)硇砂(消食破瘀,治肉積。)鬱金(下氣破血。)三稜(破血消積。)輕粉(劫痰涎,消積滯。)
白話文:
胃實瀉之
胃的功能是容納食物,但如果過於實滿,就會導致中焦阻塞,上下不通暢,所以需要用瀉法來治療。瀉法分為兩種:
**濕熱:**當熱氣過盛時,濕氣就會化為燥氣,因此需要使用下法來治療。
- 大黃: 大黃可以盪滌腸胃,瀉下燥結,去除瘀熱。
- 芒硝: 芒硝可以潤燥軟堅,盪滌腸胃。
飲食: 如果食積過重,則需要使用下法;如果食積輕微,則可以用消法來治療。
- 巴豆: 巴豆可以去除臟腑的沉寒,瀉下冷積。
- 神麯: 神麯可以化解水穀,消積滯。
- 山楂: 山楂可以消食磨積,化解油膩滯。
- 阿魏: 阿魏可以入脾胃,消解肉積。
- 硇砂: 硇砂可以消食破瘀,治療肉積。
- 鬱金: 鬱金可以下氣破血。
- 三稜: 三稜可以破血消積。
- 輕粉: 輕粉可以劫痰涎,消積滯。
胃虛補之
土喜沖和,或熱或寒,皆傷正氣、耗津液,故用補,下分二法。
濕熱:氣虛濕勝,濕勝熱生,去濕即所以去熱,熱去而正氣自生。
蒼朮(燥胃除濕。)白朮(燥濕和中。)半夏(除濕化痰。)茯苓(滲濕行水。)橘皮(導滯消痰。)生薑(調中暢胃,開痰下食。)
寒濕:脾中之陽氣不足。則胃中之津液不行。補陽乃以健脾,亦以燥胃,故寒去而濕出,乃能上輸津液,灌溉周身。
白話文:
胃虛補之
脾胃喜愛溫和,過熱或過寒都會傷及正氣、消耗津液,因此需要補益,以下分為兩種方法。
濕熱: 氣虛導致濕邪過盛,濕邪過盛則容易生熱,去除濕邪就能去除熱邪,熱邪去除後正氣自然恢復。
- 蒼朮: 燥胃除濕。
- 白朮: 燥濕和中。
- 半夏: 除濕化痰。
- 茯苓: 滲濕行水。
- 橘皮: 導滯消痰。
- 生薑: 調中暢胃,開痰下食。
寒濕: 脾臟陽氣不足,則胃中津液無法正常運作。補益陽氣可以健脾,也能燥胃,寒邪去除後濕邪就能排出,才能將津液輸送到全身。
乾薑(逐寒邪,燥脾濕,除胃冷。)附子(補真陽,逐寒濕。)草果(健脾暖胃,燥濕祛寒。)官桂(補命門火,抑肝扶脾。)丁香(溫胃補腎。)肉果(理脾暖胃,逐冷祛痰。)人參(補陽氣,扶脾土。)黃耆(補中益氣,壯脾強胃。)
本熱寒之
不言本寒者,治寒濕之法,已見上條也。
降火:土生於火,火太過則土焦,降心火乃以清胃熱。
石膏(足陽明經大寒之藥。)地黃(苦寒入心。瀉丙火。)犀角(瀉心火,清胃熱。)黃連(瀉心火,厚腸胃。)
白話文:
乾薑能驅寒邪、燥脾濕、除胃冷;附子能補真陽、逐寒濕;草果能健脾暖胃、燥濕祛寒;官桂能補命門火、抑肝扶脾;丁香能溫胃補腎;肉果能理脾暖胃、逐冷祛痰;人參能補陽氣、扶脾土;黃耆能補中益氣、壯脾強胃。
針對熱證,不需再贅述寒證,因為治療寒濕的方法,已在上文提及。
降火:土生於火,火氣過盛則土焦,降心火就能清胃熱。
石膏屬足陽明經的大寒藥;地黃味苦寒入心,可瀉丙火;犀角能瀉心火、清胃熱;黃連能瀉心火、厚腸胃。
標熱解之
邪入陽明則病在肌肉,寒變為熱,故不言標寒。
解肌:陽明主肌肉,邪及肌肉,已不在表,故用解不用發。
升麻(表散風寒,足陽明引經藥。)葛根(入陽明經,開腠發汗。)豆豉(發汗解肌,調中下氣。)
白話文:
標熱解之
邪氣入侵陽明經脈,就會導致病症出現在肌肉上,寒邪轉變成熱邪,所以不提標寒。
解肌:陽明經脈主管肌肉,邪氣已經侵犯肌肉,不再停留在表層,因此需要用解表藥,不用發散藥。
升麻(表散風寒,足陽明經引經藥。)葛根(入陽明經,開腠發汗。)豆豉(發汗解肌,調中下氣。)
3. 脾經第四
(是經起於隱白穴,終於大包穴。)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脾足太陰經的循行與病症:
脾足太陰經的經脈,起始於大腳趾的末端,沿著腳趾內側的白肉邊緣,經過核骨(足內踝後方突起骨)之後,上行至內踝前方,沿著小腿內側,緊貼著脛骨後緣,與足厥陰經交匯後,上行至膝蓋內側的前方,進入腹部,屬於脾臟,聯繫胃部,上行至膈肌,經過咽喉,連接舌根,散佈於舌下。
脾足太陰經的支脈,從胃部上行至膈肌,通達心臟。
脾足太陰經活動異常時,會出現舌根強硬、飲食後嘔吐、胃脘疼痛、腹部脹滿、容易打嗝等症狀。若脾足太陰經氣虛,則會感到身體沉重,如衰弱無力。
脾足太陰經主治脾臟的病症,包括舌根疼痛、身體不能活動、飲食難以下咽、心煩意亂、心下急痛、腹瀉溏泄、水腫、黃疸、不能平躺、強行站立、膝蓋內側腫脹發麻、大腳趾無力等。
對於脾足太陰經的病症,根據其盛衰虛實寒熱,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 盛則瀉之: 對於脾足太陰經氣盛者,應使用瀉法治療。
- 虛則補之: 對於脾足太陰經氣虛者,應使用補法治療。
- 熱則疾之: 對於脾足太陰經熱證者,應使用寒涼之法治療。
- 寒則留之: 對於脾足太陰經寒證者,應使用溫熱之法治療。
- 陷下則灸之: 對於脾足太陰經氣陷者,應使用灸法治療。
若脾足太陰經不盛不虛,可根據經絡循行部位取穴治療。
-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若脾足太陰經氣盛,則寸口脈(手腕桡侧寸关尺三部中的寸部)的脈搏會比人迎脈(頸部喉結旁的脈搏)大三倍。
- 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若脾足太陰經氣虛,則寸口脈會比人迎脈小。
4. 經絡解
核骨,足大趾本節後內側圓骨也。腓腹為踹。髀內為股。臍上為腹。咽,胃系也。舌本,舌根也。
足太陰脾受足陽明之交,起於足大趾端之隱白穴,循趾內側白肉際大都穴,過核骨後,歷太白、公孫、商丘,上內踝前廉之三陰交,上踹內,循䯒骨後之漏谷上行,交出足厥陰之前,至地機、陰陵泉,上循膝股前廉之血海、箕門,迤邐入腹,經衝門、府舍,復循腹結、大橫,會下脘,歷腹哀,過期門之分,循本經之裡,下至中脘之際,以屬脾絡胃,又由腹哀上膈,循食竇、天溪、胸鄉、周榮,曲折向下至大包,又自大包外曲折向上,會中府上行人迎之裡,挾喉,連舌本,散舌下而終。
其支者,由腹哀穴別行,再從胃部中脘穴之外上膈,注於膻中之裡心之分,以交於手少陰心經也。
白話文:
腳的大拇指第一節後方內側的圓骨,叫做核骨。小腿肚叫做踹。大腿內側叫做股。肚臍以上叫做腹。咽喉是胃的通道。舌頭根部叫做舌根。
足太陰脾經受足陽明胃經的影響,起始於腳大拇指末端的隱白穴,沿著腳趾內側的白色肉際到大都穴,經過核骨後,依序經過太白、公孫、商丘穴,向上沿著內踝前緣的三陰交穴,進入踹內側,沿著脛骨後方漏谷穴向上,與足厥陰肝經交會,經過地機、陰陵泉穴,沿著膝蓋和股骨前緣的血海、箕門穴,一路向上進入腹腔,經過衝門、府舍穴,再沿著腹結、大橫穴,匯合於下脘穴,經過腹哀穴,經過期門穴的分支,沿著本經的內側,向下到達中脘穴的交界處,連通脾絡和胃經,又從腹哀穴向上穿過膈肌,沿著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穴,曲折向下到達大包穴,再從大包穴外側曲折向上,匯合於中府穴,沿著人迎穴的內側,經過喉嚨,連接到舌根,散布於舌頭下方而終止。
其中一支經脈,從腹哀穴分出來,再次從胃部的中脘穴外側穿過膈肌,注入膻中穴的內側,與手少陰心經相交。
5. 脾經諸穴歌
足太陰,脾中州,二十一穴隱白遊。赴大都兮瞻太白,訪公孫兮至商丘。越三陰之交而漏谷地機可即,步陰陵之泉而血海箕門是求。入衝門兮府舍軒豁,解腹結兮大橫優遊。腹哀食竇兮接天溪而同派,胸鄉周榮兮綴大包而如鉤。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經,起於脾臟,共計二十一穴,由隱白穴開始。
循行路線:
- 從足趾開始,經隱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再到公孫穴、商丘穴。
- 穿越三陰交穴,到達漏谷穴、地機穴。
- 沿足內側上行,經陰陵泉穴、血海穴、箕門穴。
- 繼續向上,經過衝門穴、府舍穴,到達腹部的軒豁穴。
- 橫行至腹部,經過解溪穴、大橫穴。
- 沿腹側上行,經過腹哀穴、食竇穴,再到天溪穴,與手太陰肺經相合。
- 最終到達胸部,經過周榮穴,最後連接大包穴,如同一把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