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歸》~ 卷上 (5)
卷上 (5)
1. 分寸歌
大趾內側起隱白,節後陷中求大都,太白內側核骨下,節後一寸公孫呼,商丘內踝陷中遭,踝上三寸三陰交,踝上六寸漏谷是,踝上五寸地機朝,膝下內側陰陵泉,血海膝臏上內廉,箕門穴在魚腹取,動脈應手越筋間,衝門期下尺五分,府舍期下九寸判,腹結期下六寸八,大橫期下五寸半,腹哀期下方二寸,期門肝經穴道現,巨闕之旁四寸五,卻連脾穴休胡亂,自此以上食竇穴,天溪胸鄉周榮貫,相去寸六無多寡,又上寸六中府換,大包腋下有六寸,淵液腋下三寸絆。
白話文:
大腳趾內側邊緣開始是隱白穴,腳趾第一節後凹陷處是太白穴,太白穴下方內側骨頭下是公孫穴,腳踝內側凹陷處是商丘穴,腳踝上三寸是三陰交穴,腳踝上六寸是漏谷穴,腳踝上五寸是地機穴,膝蓋下方內側是陰陵泉穴,膝蓋骨上方內側邊緣是血海穴,腹部兩側靠近大腿根部是箕門穴,脈搏跳動處是動脈穴,衝門穴在肚臍下方十五分,府舍穴在肚臍下方九寸,腹結穴在肚臍下方六寸八分,大橫穴在肚臍下方五寸半,腹哀穴在肚臍下方兩寸,期門穴在肝經上,巨闕穴旁四寸五是卻連穴,從卻連穴往上是食竇穴,胸前中央是天溪穴,天溪穴往上六寸是中府穴,腋窩下方六寸是大包穴,腋窩下方三寸是淵液穴。
2. 病證解
舌本強,脈連舌本也。食則嘔,脾不能化食也。胃脘痛,脈絡胃也。腹脹,脈入腹也。善噫,脾氣厥逆於胃也。得後與氣則快,脾氣下泄也。身體重,脾主肌肉也。以上或經病、或絡病、或臟病,皆脾經自病也。舌本痛,甚於強也。體不能動,甚於重也。食不下,不但嘔也。
心煩、心痛,脈注心中,亦合心經病也。溏瘕泄,脾不實也。水閉,脾病連腎也。黃疸,脾病本色外現也。不能臥,腎病干脾也。強立股膝腫、足大趾不用,皆經病。以上合病也。不言氣盛、氣虛,省文也。
白話文:
舌根強壯,脈絡也連接著舌根。吃東西就嘔吐,表示脾臟不能消化食物。胃脘疼痛,是因為脈絡連接著胃部。肚子脹,脈絡進入腹部。容易打嗝,是脾氣逆流到胃部。吃完東西後就很快舒服,說明脾氣下泄。身體沉重,是脾臟主導肌肉的緣故。以上這些症狀,可能是經脈病變、絡脈病變或是臟腑病變,都是脾經本身的病症。舌根疼痛,比強壯更嚴重。身體不能動彈,比沉重更嚴重。吃不下東西,不僅僅是嘔吐而已。
心煩意亂、心痛,脈絡通向心臟,也屬於心經病變。溏瀉、瘕塊、腹瀉,是脾臟虛弱。水腫閉塞,是脾臟病變連帶影響了腎臟。黃疸,是脾臟病變導致體內本色外現。不能躺臥,是腎臟病變影響了脾臟。腿部強直、膝蓋腫脹、大腳趾不能活動,都是經脈病變。以上這些都是多種病症交織在一起。沒有提到氣盛、氣虛,是為了簡潔省文。
3. 本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脾藏志,屬土,為萬物之母,主營衛,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臟腑之病)
諸濕腫脹,痞滿,(即經中腹脹,得後與氣則快,不能臥,食不下諸證。)噫氣,(同經。)大小便閉,(即水閉。)黃疸,(同經。)痰飲,(脾不為胃行津液。)吐瀉霍亂,(脾胃同病。)心腹痛,(同經。)飲食不化。(脾不健運。)
標病(經絡之病)
身體膚腫,重困嗜臥,(同經。)四肢不舉,(脾主四肢。)舌本強痛,足大趾不用,(同經。)九竅不通,(脾為萬物母,主營衛,脾病則諸臟俱病,九竅在外,故為標病。)諸痙項強。(脈行人迎,挾喉。)
白話文:
脾臟主宰思慮,五行屬土,為萬物之根本,負責營氣和衛氣的運作,掌管味覺,主管肌肉,主導四肢。
此病症,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所致,表現為各種濕邪導致的腫脹、腹部脹滿、噯氣、大小便不通、黃疸、痰飲、嘔吐腹瀉、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而其外在表現,則為身體浮腫、嗜睡懶動、四肢乏力、舌根疼痛、大腳趾無力、九竅不通、全身痙攣、頸項僵硬等。
4. 治法解
土實瀉之
脾胃俱為倉廩之官,而脾主運化,脾氣太實,則中央杼軸不靈,故用瀉,下分三法。
瀉子:金為土之子,土滿則肺氣壅遏,瀉肺氣所以消滿。
訶子(泄氣消痰,開胃調中。)防風(瀉肺,散頭目滯氣。)桑皮(瀉肺行水,下氣消痰。)葶藶(下氣行水,大能瀉肺。)
吐:經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痰血食積壅塞上焦,湧而去之,其勢最便,故用吐法。胃實不言吐者,胃主容受,脾主消化,積雖在胃,而病生於脾也。
豆豉(能升能散,得鹽則吐。)梔子(苦寒瀉火,吐虛煩客熱。)蘿蔔子(長於利氣,能吐風痰。)常山(引吐行水,祛老痰積飲。)瓜蒂(吐風熱痰涎,上膈宿食。)鬱金(行氣破血,輕揚上行,同升麻服能吐。)齏汁(吐諸痰飲宿食。)藜蘆(吐上膈風涎。)苦參(瀉火燥濕,祛風逐水。
白話文:
土實瀉之,也就是說脾胃積實了,就要用瀉法來治療。脾胃是人體的“倉廩之官”,脾負責運化食物,脾氣過實,就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因此需要用瀉法來疏通。瀉法分為三種:瀉子、吐、和泻。
瀉子法是通過瀉肺來幫助脾胃消實,因為肺是土的“子”,土實則會影響肺氣,造成肺氣壅遏。
吐法是用於治療上焦痰血食積等病症,因為這些病症會阻塞上焦,可以用吐法將其排出。
泻法是指通過泻下藥物,將積聚在脾胃中的實邪排出體外,以達到疏通脾胃的目的。
)赤小豆(行水散血,清熱解毒。)鹽湯(能湧吐。)苦茶(瀉熱清痰,下氣消食,濃茶能引吐。)
下:下法不止去結除熱,凡驅逐痰水皆是也。蓋脾惡濕,脾病則濕勝,土不足以制水,每生積飲之證,故與腸胃、三焦下熱結之法稍異。
大黃(瀉血分實熱,下有形積滯。)芒硝(盪滌實熱,推陳致新。)青礞石(體重沉墜,下氣利痰。)大戟(瀉臟腑水濕。)續隨子(下積飲,治水氣。)芫花(去水氣,消痰癖。)甘遂(瀉隧道水濕。)
白話文:
赤小豆能利水散血,清熱解毒。鹽湯能催吐。苦茶能瀉熱清痰,降氣消食,濃茶還能引吐。
所謂「下」,不只是去除結塊、消除熱症,凡是驅逐痰水,也屬於「下法」。這是因為脾臟厭惡濕氣,脾臟病變就會導致濕氣過盛,脾土不足以克制水氣,常會產生積飲的病症,所以下法在治療腸胃、三焦熱結上與治療積飲稍有不同。
大黃能瀉血分實熱,去除有形積滯。芒硝能盪滌實熱,推陳致新。青礞石性重沉墜,能降氣利痰。大戟能瀉臟腑水濕。續隨子能下積飲,治療水氣。芫花能去除水氣,消散痰癖。甘遂能瀉通水道,去除水濕。
土虛補之
土為萬物之母,而寄旺於四時。土虛則諸臟無所稟承,故用補,下分三法。
補母:土生於火,益心火所以生脾土也。
桂心(苦入心經,益陽消陰。)茯苓(安心益氣,助陽補脾。)
氣:氣屬陽,陽氣旺,則濕不停而脾能健運。
人參(大補元氣,益土生金。)黃耆(補中氣,壯脾胃。)升麻(升陽氣,補衛氣,脾胃引經藥。)葛根(升胃氣,兼入脾經。)甘草(補脾胃不足。)陳皮(調中快膈,脾胃氣分之藥。)藿香(入脾經去惡氣。)葳蕤(補中益氣,治風濕。)砂仁(和胃醒脾,快氣調中。)木香(疏肝和脾,三焦氣分藥。)扁豆(調脾暖胃,消暑除濕。)
白話文:
脾土是萬物的根本,依賴四季的滋養。脾土虛弱,其他臟腑就無所依憑,所以要補脾土,方法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補脾土的母氣:脾土是由心火所生,所以補益心火就能生脾土。常用的藥物有桂心,茯苓等。
第二種是補脾土的氣:氣屬陽,陽氣旺盛,則濕氣不留,脾土就能正常運作。常用的藥物有人參,黃耆,升麻,葛根,甘草,陳皮,藿香,葳蕤,砂仁,木香,扁豆等。
血:脾統血,喜溫而惡寒。寒濕傷脾,則氣病而血亦病。甘溫益脾,則陽能生陰,所以和血而補血也,與他臟養血之法不同。
白朮(甘溫和中,同血藥用則補血。)蒼朮(甘溫辛烈,燥胃強脾。)白芍(瀉肝安脾,為太陰行經藥。)膠飴(溫補脾,甘緩中。)大棗(甘溫補中,入脾經血分。)乾薑(辛溫燥濕,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血。)木瓜(伐肝理脾,調營衛,利筋骨。)烏梅(酸澀而溫,脾肺血分之藥。)蜂蜜(甘溫補中,調和營衛。)
白話文:
脾臟主導著血液的運化,喜溫而怕寒。寒濕入侵脾臟,脾氣受損,血液也會跟著生病。甘溫的藥物可以滋養脾臟,使陽氣生發,陰血得以充盈,從而達到和血補血的效果,這與其他臟腑的補血方法不同。白朮甘溫和中,與補血藥物一起使用可以補血;蒼朮甘溫辛烈,燥胃強脾;白芍瀉肝安脾,是太陰經的常用藥;膠飴溫補脾胃,性甘緩和;大棗甘溫補中,入脾經血分;乾薑辛溫燥濕,能引導補血藥物進入氣分而生血;木瓜伐肝理脾,調和營衛,有助於筋骨;烏梅酸澀溫和,是脾肺血分的藥物;蜂蜜甘溫補中,調和營衛。
本濕除之
不言寒熱者,實兼寒熱也,下分二法。
燥中宮:脾惡濕,燥濕所以健脾。脾喜溫,故只言寒濕,不言濕熱,且濕去而熱自除也。
白朮(苦燥濕。)蒼朮(除寒濕。)橘皮(理氣燥濕。)半夏(除濕化痰。)吳茱萸(燥脾除濕。)南星(燥濕除痰。)白芥子(溫中開胃,利氣豁痰。)
潔淨府:水乃濕之原,行水乃以除濕,故治濕必利小便。
木通(通膀胱,導濕熱。)赤茯苓(利濕熱,赤勝於白。)豬苓(利濕行水。)藿香(去惡氣則正氣通暢,氣化則小便利。)
白話文:
去除濕氣的方法,不提寒熱,其實是兼有寒熱,分為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燥中宮,因為脾臟厭惡濕氣,燥濕可以健脾。脾臟喜溫,所以只提寒濕,不提濕熱,而且濕氣去除,熱氣自然消退。常用的藥材有白朮(苦燥濕)、蒼朮(除寒濕)、橘皮(理氣燥濕)、半夏(除濕化痰)、吳茱萸(燥脾除濕)、南星(燥濕除痰)、白芥子(溫中開胃,利氣豁痰)。
第二種方法是潔淨府,水是濕氣的根源,利水就是為了去除濕氣,所以治療濕氣一定要利小便。常用的藥材有木通(通膀胱,導濕熱)、赤茯苓(利濕熱,赤勝於白)、豬苓(利濕行水)、藿香(去惡氣則正氣通暢,氣化則小便利)。
標濕滲之
脾之經絡受傷者,不止於濕。外感之濕中人,不止脾之一經。脾專言濕,舉一以概其餘也。以濕屬脾,從其類也。
開鬼門:濕從汗解,風能燥濕。
葛根(解肌開腠。)蒼朮(發汗除濕。)麻黃(辛溫發汗。)獨活(搜風去濕。)
(以上所舉四藥,或入陽明。或入太陽,或入少陰,非專入脾經也。蓋濕與熱合,傷在肌肉,則用陽明藥。濕與風合,傷在皮膚,則用太陽藥。濕與寒合,傷在筋骨,則用少陰藥。濕土於五行寄旺,故兼諸經藥也,推之他經,濕在太陽,則用麻黃;濕在陽明,則用葛根、蒼朮;濕在少陰,則用獨活。觸類引伸,方得作者本旨,不可泥看,余仿此。)
白話文:
標濕滲之
脾經受損,不只是單純的濕氣問題。外感濕氣侵體,也不僅僅影響脾經。中醫說脾主濕,這是舉一反三的說法,因為濕氣的特性與脾經相近,所以從類推的角度來說,濕氣與脾經密切相關。
開鬼門:
濕氣要從汗液中排出,風能乾燥濕氣。
藥方:
- 葛根: 解肌開腠,使腠理通暢。
- 蒼朮: 發汗除濕,促進濕氣排出。
- 麻黃: 辛溫發汗,驅散寒邪。
- 獨活: 搜風去濕,疏散風寒濕邪。
藥理分析:
上述四種藥物,有些入陽明經,有些入太陽經,有些入少陰經,並非專屬於脾經。這是因為濕氣與其他病邪結合,會影響不同的經絡:
- 濕氣與熱氣結合,傷及肌肉,就需要使用陽明經的藥物。
- 濕氣與風氣結合,傷及皮膚,就需要使用太陽經的藥物。
- 濕氣與寒氣結合,傷及筋骨,就需要使用少陰經的藥物。
濕氣在五行中屬土,土在五行中旺於濕氣,因此濕氣會影響多個經絡,所以需要使用多種經絡的藥物。
推廣應用:
由此可知,如果濕氣侵犯太陽經,則可以用麻黃;若侵犯陽明經,則可以用葛根、蒼朮;若侵犯少陰經,則可以用獨活。
以上只是舉例,其他的藥物運用也需觸類旁通,才能體會作者的本意,不可死板地照搬。其他藥物的運用,可仿照上述方法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