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術堂

《醫學指歸》~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治法解

本寒溫之

金固畏火,而性本寒冷,過用清潤,肺氣反傷,故曰形寒飲冷則傷肺。

溫肺:土為金母,金惡燥而土惡濕,清肺太過,脾氣先傷,則土不能生金,故溫肺必先溫脾胃,亦補母之義也。

丁香(辛溫純陰,泄肺溫胃。)藿香(快氣和中,開胃止嘔,入手足太陰。)款冬花(辛溫純陽,溫肺理氣)檀香(調脾肺,利胸膈,引胃氣上升。)白豆蔻(溫暖脾胃,為肺家本藥。)益智仁(燥脾胃,補心腎。)砂仁(和胃醒脾,補肺益腎。)糯米(甘溫,補脾肺虛寒。)百部(甘苦微溫,潤肺殺蟲。)

標寒散之

不言標熱者,肺主皮毛,邪氣初入則寒,猶未變為熱也。

解表:表指皮毛,屬太陽,入肌膚則屬陽明,入筋骨則屬少陽,此解表、解肌、和解,有淺深之不同也。

麻黃(辛溫發汗,肺家要藥。)蔥白(外實中空,肺之藥也,發汗解肌,通上下陽氣。)紫蘇(發表散寒,祛風定喘。)

白話文:

治法解

金這種東西雖然本性寒冷,但卻很怕火。如果過度使用清涼滋潤的藥物,反而會傷害肺氣,所以說身體受寒、喝冷飲就會傷肺。

溫肺:土是金的母親,金討厭乾燥而土討厭潮濕。如果清肺過度,脾氣就會先受損,導致土無法滋養金,所以溫肺必須先溫養脾胃,這也是補養母親的道理。

可以使用丁香(辛辣溫熱,純陰之性,能宣洩肺氣,溫暖腸胃)、藿香(能暢通氣機,調和脾胃,開胃止嘔,入足太陰經和手太陰經)、款冬花(辛辣溫熱,純陽之性,能溫肺理氣)、檀香(能調理脾肺,疏通胸膈,引導胃氣上升)、白豆蔻(能溫暖脾胃,是肺部的常用藥)、益智仁(能燥濕脾胃,補養心腎)、砂仁(能調和腸胃,振奮脾氣,補益肺腎)、糯米(甘甜溫熱,能補養脾肺虛寒)、百部(甘苦微溫,能潤肺殺蟲)。

標寒散之

這裡沒有提到標熱,是因為肺主管皮膚毛髮,邪氣剛入侵時表現為寒,尚未轉變為熱的緣故。

解表:表指的是皮膚毛髮,屬於太陽經;邪氣進入肌肉則屬於陽明經;進入筋骨則屬於少陽經。所以解表、解肌、和解這三者,在治療深度上有所不同。

可以使用麻黃(辛辣溫熱,能發汗,是肺部的要藥)、蔥白(外表實心,中間空心,是肺部的藥物,能發汗解肌,疏通上下陽氣)、紫蘇(能發散寒氣,祛風定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