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脹玉衡》~ 卷之上 (1)
卷之上 (1)
1. 痧症發蒙論
夫君子生於斯世,不屑為天下無所用之人,則必求為天下所必需之人,故君子不為良相,則為良醫。蓋良相濟世,良醫濟生,其所以行我心之不忍者,事有相符,而道有相類也。余於傷寒、痘疹、驚風、虐、痢與夫胎前產後等症,俱所潛心,姑不具贅,獨是痧之一症,緩者,或可遲延;急者,命懸頃刻。在病家必當誠心請救;在醫者必當急為赴援,非若他症之可以遷延時日,姑且慢為調治也。
邇來四方疫氣時行,即今醜寅年間,痧因而發,鄉村城市之中,俱見有此等症。或為暗痧,或為悶痧,或為痧痛,或為落弓痧、噤口痧、撲鵝痧、角弓痧、盤腸痧,或又因傷寒、虐、痢與夫胎前產後等症,而痧兼發,甚至闔門被禍,鄰里相傳,不可重悼。余嘗遇此等症,臨危急救,難以屈指。
白話文:
君子生於世上,不願做無用之人,必定要成為天下所需之人,所以君子若不做賢相,便要做良醫。因為賢相救世,良醫救生,他們的志向與我心之所向相符,他們的行為與我的道義相類。我對於傷寒、痘疹、驚風、瘧疾、痢疾以及胎前產後等疾病,都用心鑽研,就不一一贅述了。但痧症這一病,病情輕者可以拖延,病情重者,生死攸關,隨時都可能喪命。病人一定要誠心誠意地尋求救治,醫生也必須盡快前去救援,不能像其他疾病一樣可以拖延時間,慢慢調治。
近年來,各地的瘟疫時常流行,尤其是在現在的醜寅年間,痧症更是肆虐,鄉村城市都出現了這種病症。有暗痧、悶痧、痧痛,還有落弓痧、噤口痧、撲鵝痧、角弓痧、盤腸痧等。甚至有的患者是因為傷寒、瘧疾、痢疾以及胎前產後等疾病,同時又患上痧症,導致全家受災,鄰里之間互相傳播,實在令人痛心。我曾經遇過許多這種病症,在危急時刻施救,不勝枚舉。
其治之大略,有三法焉:如痧在肌膚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此二者皆其痧之淺焉者也,雖重亦輕。若夫痧之深而重者,脹塞腸胃,壅阻經絡,直攻乎少陰心君,非懸命於斯須,即將危於旦夕,扶之不起,呼之不應,即欲刮之放之,而痧脹之極,已難於刮放矣。嗚呼,病瀕於死,誰不傷心,痧症至此,信乎非藥不能救醒,非藥莫能回生。
則刮放之外又必用藥以濟之,然後三法兼備,救生而生全,庶乎斯人之得有其命也。其如世有刮痧放痧之人,僅有刮放之能而已,余俱非所長也。故痧有放之不出,刮之不起,便云凶,而且放痧數次不愈,刮痧數次不痊,便聽命於天而垂斃者,往往皆然。若夫業醫諸友,責在救人,推其心,豈非當世之所謂君子與。
白話文:
治療痧症大致有三种方法:如果痧在皮肤表面,可以用刮痧的方法治疗;如果痧在血肉之中,可以用放血的方法治疗。这两种方法适用于痧症较轻的情况,即使病情严重,也相对容易治疗。但如果痧症深入且严重,导致肠胃胀满、经络阻塞,甚至攻击心脏,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危急症状。此时,即使想用刮痧或放血的方法治疗,也因为痧胀严重而无法进行。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谁不感到心痛呢?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药物才能救治,才能让患者起死回生。
因此,除了刮痧和放血之外,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只有三种方法齐备,才能救治病人,使他们得以存活。然而,世上有许多只会刮痧放血的人,对其他治疗方法并不精通。所以,遇到放血无效、刮痧无效的情况,他们就认为患者凶多吉少,甚至在放血或刮痧多次无效后,就听天由命,任患者死去。而那些真正精通医术的人,他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心中充满了仁爱之心,堪称当世君子。
然其間或有云諸書不載痧名,滿洲因而謂非藥可療,不知載籍之內,原有云絞腸痧者、有云乾霍亂者、有云青筋者、有云白虎症者、有云中惡者,此皆痧之見於諸書,但略而不詳,未有專家。然不見有云是宜絕藥,誠彰明較著而可視也。況痧有為真頭痛,朝發夕死,夕發旦死,寄於頭痛之條;痧有為真心痛,亦朝發夕死,夕發旦死,寄於真心痛之例。此二症者,雖屬不治,若知其原於痧者而療之,亦可挽回。
況痧有為頭面腫脹,一似大頭瘟;痧有為咽喉鎖悶,一似急喉風;痧有為眩暈昏悶,少頃云殂,一似中風、中暑;痧有為喑啞沉迷,身體重痛,一似驚魂落魄;此皆其勢在危急,刮放不急者,非藥將何以救之乎。而況痧有頭痛、寒熱,類於傷寒;咳嗽煩悶,類於傷風;與夫因瘧而兼痧,因痧而化瘧;或又痢以痧發,痧緣痢生:而痧症百出,傳變多端,更不特如此而已也。諸如鼻紅、吐紅、瀉血、便血,由痧而得者有之。
白話文:
雖然有些說法認為古書中沒有記載「痧」這個病名,滿洲人因此認為它無法用藥物治療。但其實古籍中確實記載了許多與「痧」相關的病症,例如「絞腸痧」、「乾霍亂」、「青筋」、「白虎症」、「中惡」等,只是這些記載比較簡略,沒有專門的專著來詳細說明。然而,並沒有任何記載說這些病症應該完全不用藥物治療,這一點是十分明確且可見的。
更何況,有些痧症表現為劇烈的頭痛,甚至會造成「朝發夕死」、「夕發旦死」,這些症狀在古籍中會歸屬於頭痛的範疇。同樣地,有些痧症表現為心痛,也會導致「朝發夕死」、「夕發旦死」,這些症狀則會被歸屬於心痛的範疇。雖然這兩種症狀在古籍中被認為是難以治療的,但如果能認識到它們源於痧,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還是可以挽救生命的。
此外,有些痧症會導致頭面腫脹,看起來像是「大頭瘟」;有些會引起咽喉鎖悶,如同「急喉風」;有些會出現眩暈昏悶,甚至短時間內死亡,類似於「中風」或「中暑」;有些會導致喑啞沉迷,全身重痛,就像「驚魂落魄」一樣。這些都是病情危急的症狀,如果不及時刮放治療,光靠藥物就無法救治了。
更重要的是,痧症的表現形式非常多樣,而且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例如,有些痧症伴隨頭痛、寒熱,類似於「傷寒」;有些則會出現咳嗽、煩悶,像是「傷風」;還有因瘧疾而併發痧症,或因痧症而演變成瘧疾;甚至痢疾也會伴隨著痧症,或痧症是由痢疾引起的。總之,痧症的症狀千變萬化,傳變過程也十分複雜,並不僅僅限於以上這些。例如,由痧症引起的鼻紅、吐血、瀉血、便血等症狀也是存在的。
更有大腫、大毒、流火、流痰,由而生者有之。或又有胎前、產後、氣鬱、食鬱、血鬱、火鬱,而痧之兼發者有之。或又有痧而手腫、足腫、手痛、足痛,連及遍身不能轉側者有之。或又有痧而胸脅肚腹結成痧塊,一似痞悶,一似結胸者有之。或又有痧而吐蛔、瀉蛔、食結、積結、血結者有之。
或又有痧而心痛、脅痛、腹痛、腰痛、盤腸、吊痛、遍身疼痛,幾不能生者有之。況痧嘗有內症所傷,將瀕於死者,男子犯此,一似蓄血,而血分之治法不同;女子犯此,一似倒經,而氣分之治法亦異。蓋痧之為病,種種不一,難以枚舉,予特指其大略。而明其最要者,須看脈之真假,認症之的確,然後投劑必當,用藥無虛。
白話文:
除了大腫、大毒、流火、流痰等導致的痧症,還有胎前、產後、氣鬱、食鬱、血鬱、火鬱等情況下伴隨出現的痧症。有些患者會在出現痧症的同時,伴隨手腫、足腫、手痛、足痛,甚至遍身疼痛難以翻身。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痧症,同時伴隨胸脅、肚腹結成痧塊,感覺像痞悶、結胸一樣。另外,還有一些患者會在出現痧症的同時,伴隨吐蛔、瀉蛔、食結、積結、血結等症状。
甚至有些患者會因為痧症而心痛、脅痛、腹痛、腰痛、盤腸、吊痛,全身疼痛難忍,幾乎無法生存。而且,痧症常常會傷及內臟,導致患者瀕臨死亡。男性患者患上痧症,症状類似蓄血,但治療方法卻與血分病症有所不同;女性患者患上痧症,症状類似倒經,但治療方法也與氣分病症有所區別。總之,痧症的病症千變萬化,難以一一列舉,我只在此概括說明其主要特徵。要治好痧症,關鍵是要辨別脈象的真假,準確診斷病症,然後才能對症下藥,用藥準確有效。
若痧在肌膚,當刮即刮。痧在血肉,當放即放。痧在腸胃、經絡與肝、腎、脾三陰,當藥即藥。若痧氣肆行,不拘表裡,傳變皆周,當三法兼用。務在救人於將危,而回生於將死。余之治此等症,隨處救人,確有奇驗。竊恐前人無論,難啟後賢,因著為集,仍不敢秘,以公諸世。
庶幾其有以行我心之不忍,而幸不為斯世無所用之人歟。
白話文:
如果痧氣浮在皮膚表面,就應該立刻刮痧。如果痧氣深入血肉,就應該放血。如果痧氣侵犯腸胃、經絡以及肝、腎、脾三陰,就應該服用藥物治療。如果痧氣四處流竄,不分表裡,變化多端,就應該三種方法一起使用。務必在病人將要危急時救治,在病人將要死亡時挽回性命。我治療這種病症,隨處救人,確實有奇效。我擔心前人沒有留下記載,難以啟發後代,因此寫成這本書,也不敢隱藏,公開給世人。希望這本書可以實現我救死扶傷的心願,不至於成為這個世界上無用的人。
2. 痧分表裡辨
痧之初發,必從外感。感於肌表,人不自知,則入於半表半里,故胸中作悶,或作嘔吐,而腹痛生焉。此可以刮痧而愈,不愈,用荊芥湯、藿香湯之類而選用之。痧感於半表半裡,人不自知,則入於裡,故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痧毒衝心,則心胸大痛,痧毒攻腹,則盤腸吊痛。
此可以放痧而愈,不愈,用陳皮紫樸湯、稜術湯之類而選用之。痧中於里,人不自知,則痧氣壅阻,惡毒逆攻心膂,立時發暈,即欲刮痧而痧不起;即欲放痧而扶之不起,必不得放,即扶起放之,而發暈之時,氣血不流,放之亦無紫黑毒血流出,即有些須,亦不能多,略見紫黑血點而已。此痧毒入深,大凶之兆。
白話文:
痧病剛開始,一定是因為外感引起的。如果感邪於肌表,人自己沒有感覺,就會進一步發展到半表半裏,所以會覺得胸悶,甚至想吐,還會出現腹痛。這個時候可以用刮痧治療,如果刮痧沒效果,就用荊芥湯、藿香湯等藥物治療。如果痧病發展到半表半裏,人自己仍然沒有感覺,就會進一步發展到裏證,表現為想吐吐不出來,想拉拉不出來。痧毒如果衝擊心臟,就會引起心胸劇痛;如果攻入腹部,就會出現絞痛。
這個時候可以用放痧治療,如果放痧沒效果,就用陳皮紫樸湯、稜術湯等藥物治療。如果痧病發展到裏證,人自己仍然沒有感覺,痧氣就會阻塞經絡,邪毒逆襲心臟,人會立刻昏厥,即使想刮痧也出不了痧;想放痧也扶不起來,不能放痧,就算扶起來放痧,因為昏厥時氣血不流通,放痧也不會流出紫黑色的毒血,即使流出,也只是很少的紫黑色血點而已。這說明痧毒深入肌理,預後很不樂觀。
斯時病家求救甚切,方可用藥。余但審脈辨證,的系風寒暑濕,氣血、食積、痰飲,何因而施治,令其甦醒,氣血流動,然後扶起放痧,漸以調治。如不醒,即擇牛黃丸、三香丸、救苦丹之類以救之。如此重症,必需醫者慈心大發,立時連進湯丸,方能有救,遲則必死。
白話文:
此時病人求救心切,方可使用藥物。我只需仔细把脉辨证,判断是风寒暑湿、气血、食积、痰饮哪种原因,然后对症施治,使病人清醒,气血流通,再扶起放痧,逐渐调理。如果病人仍不醒,就选择牛黄丸、三香丸、救苦丹之类的药物来救治。如此危重病情,必须医师心怀慈悲,立即连续服用汤药丸剂,才能有救,延误时间,病人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