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脹玉衡》~ 後卷 (12)
後卷 (12)
1. 驚風痰熱痧
小兒犯此,惟用疏風豁痰定驚之品,其常也。然竟有疏風而熱不除,豁痰而痰不消,定驚而驚益甚者,得毋審其病原有未當乎。余嘗見此,審其症候稍雜,閱有痧焉即以痧症治之,甚效。
治驗:
一岳瑞升幼子,發熱面赤,痰喘不已,兩目上視,困重沉沉,他醫莫治。延余,脈緊而數。先用圓紅散稍冷湯飲之。令其家人刮痧,痧起,未愈。用和脾宣化飲,研細辛大黃丸微冷飲之,遂安。
白話文:
孩子犯了這種病,通常要用疏風豁痰、定驚的藥物來治療。然而,有些孩子用藥後,風熱未除,痰液未消,驚恐反而加重,難道是診斷病因有誤嗎?我曾經遇到過這種情況,仔細觀察病症,發現有些孩子身上有痧點,便用治療痧症的方法,效果很好。
治驗:
一位叫岳瑞升的人的兒子,發燒臉紅,痰喘不止,兩眼向上看,昏沉沉的,其他醫生都治不好。他請我診治,脈象緊而數。我先用圓紅散加冷湯給他喝,並讓家人刮痧,痧點出現,但病情未見好轉。於是,我用和脾宣化飲,研細辛大黃丸,稍微冷卻後給他喝,孩子就痊癒了。
一高子瞻女一歲,痰嗽身熱,手足抽搐,昏迷不醒。端英子往視,虎口脈不現,六脈俱伏。閱腿彎痧,放一針,紫黑毒血流出。用救苦丹清茶稍冷飲之,未愈。又用三香散微冷湯下而痊。
白話文:
一位名叫子瞻的女童,一歲大,患了痰咳、發燒、手腳抽搐,昏迷不醒。端英子前往查看,發現虎口脈搏摸不到,六脈皆無。他觀察到女童腿彎處有痧點,於是放了一針,流出紫黑色的毒血。接著,他使用救苦丹,以稍涼的茶水服下,但病情沒有好轉。後來,又使用三香散,以微涼的湯水送服,才終於痊癒。
2. 死症痧
詢治痧之法、凡人犯死症,亦有可救者乎?曰:有。余且無論百病死症,多有可救之實。惟據傷寒集中有云:赤斑五死一生,黑斑十死一生。陽症見陰脈死。陰陽毒過六七日不治。兩感傷寒者死。汗後不為汗衰,謂之陰陽交者死。不得汗者死。發熱,脈疾躁,狂言,不能食,謂之三死。
咳逆不止者死。臟躁者死。厥陰,舌卷囊縮者死。脈代者死。少陰,吐利、煩躁、四逆者死。發熱至七八日,膚冷而躁,無時暫安,曰臟厥不治。少陽與陽明合,必下利,脈長大而弦,名曰負,負者死。陰陽易病,頭重眼花,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攣痛者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
白話文:
詢問治療痧症的方法,凡是人犯了死症,也會有可以救治的嗎?回答說:有。我且不論百病死症,很多都有可以救治的實際情況。只根據傷寒集中記載:赤斑五死一生,黑斑十死一生。陽症出現陰脈就死。陰陽毒氣過六七日不治。兩種傷寒同時感染就死。出汗後不繼續出汗,稱為陰陽交感就死。出不了汗就死。發熱、脈搏急促躁動、胡言亂語、不能進食,稱為三死。
咳嗽不止就死。臟躁就死。厥陰,舌頭捲縮成囊狀就死。脈搏代脈就死。少陰,嘔吐腹瀉、煩躁不安、四肢厥冷就死。發熱到七八日,皮膚冰冷而躁動,沒有片刻安寧,稱為臟厥,無法救治。少陽與陽明合病,必然腹瀉,脈搏又長又大而且弦急,稱為負,負者就死。陰陽交替生病,頭昏眼花,四肢拘緊,小腹絞痛,手腳抽筋疼痛就死。脈搏陰陽俱虛,發熱不止就死。
傷寒七八日以上,大發熱者,難治。溲便遺失者死。循衣摸床,邪熱內結,脈弦澀者死。喘而不休者死。柔汗發黃者死。唇吻反青者死。環口黎黑者死。鼻如煙煤者死。直視搖頭者死。此等惡症,往往兼痧,以前治驗,歷歷有據。然余所救者甚多,難以悉數。但人犯死症,如落深淵,利在見之早救之急爾。
白話文:
傷寒病發燒七、八天以上,而且高燒不退的,治療起來很困難。如果病人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就容易死亡。病人會不停地摸著衣服、床鋪,這是因為邪熱內積,脈象弦澀,也容易死亡。如果病人喘不過氣,不停地喘息,也會死亡。如果病人出汗,汗液發黃,也容易死亡。嘴唇和嘴角發黑,也容易死亡。嘴唇周圍出現黑色邊緣,也容易死亡。鼻子像煙灰一樣黑,也容易死亡。眼睛直視前方,不停搖頭,也容易死亡。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症狀,往往伴隨痧症出現,以前治療的經驗也都有詳細記載。不過我曾經救治過很多患有這些症狀的病人,實在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但是人一旦患上這些致命疾病,就像掉進了深淵,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可能活下去。
3. 羊毛瘟痧
此痧言遠先生道之甚悉,所以垂救世人多矣。余實未見,不敢妄論。近又聞丹箴袁兄所述,自北方來親見。此症胸前生羊毛數莖。北人又有用銅錢置病所,以艾火燒錢上,外將瓦罐或竹罐盒之,即時拔出汗水而愈。北人名為打火罐,並能治痧痛是也。抑又聞北方人,用手推背上二筋撮起,掐緊一時許,亦能治痧痛。
此二法,余雖未經驗,若為之,想亦有益無損,故並志之,以為窮荒僻野,無醫療治者,一生路焉。
白話文:
這篇痧症的記載,是遠先生所言,他對此病症十分熟悉,因此救助過許多人。我並沒有親眼見過,不敢隨便評論。最近又聽聞丹箴袁兄的描述,他從北方來,親眼見過此症。這種病症在胸前會長出幾根羊毛狀的毛髮。北方人還有一種用銅錢治病的方法,他們會將銅錢放在病患患處,用艾火燒錢,然後用瓦罐或竹罐蓋住,很快就能拔出汗水治癒。北方人稱這種方法為“打火罐”,也能治痧痛。
此外,還聽說北方人會用手推背上兩條筋,將其撮起,用力掐住一段時間,也能治痧痛。
這兩種方法,我雖然沒有親自嘗試過,但如果使用,我想應該是有益無害的,所以把它們記錄下來,希望在偏遠地區沒有醫生可以求助的人,能藉此方法自救。
4. 痧脹破迷論
痧中禁忌,余慮不知痧,誤犯之。尤慮知痧,罔識所忌。譬若昏夜迷途,高低莫辨,從步於岩谷間,鮮不顛仆者矣。蓋痧受病,與雜症不同;見端與雜症相類。病家不信,以雜症治之,勿顧痧中禁忌,勢必日甚一日,病入膏肓。即有進言刮放,一試焉無及矣。則受迷於痧脹之始者,此其一。
亦有始即知痧,稍用刮放,便謂業既治痧當用別藥。幸而不犯痧禁,或可收功。若痧氣未絕,一犯所忌,愈服愈危,身命難保,乃曰非因痧脹之故。則受迷於痧脹之終者,此其一。更有患痧不識,用別藥不效,因而僅用刮放,不佐以治痧之劑,或僅投一二劑,復投別症之藥,致痧患復發,茫然不覺,乃曰治痧無效,不足信也。不知治痧用藥,稍或不合,勢必痧毒內攻而斃。
白話文:
痧中禁忌
我曾經因為不了解痧症,誤犯了禁忌,吃了苦頭。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些人雖然知道自己得了痧症,卻不懂得痧症的禁忌。就好比在黑暗的夜晚迷路,看不清高低起伏,胡亂地在山谷間行走,幾乎必然會跌倒。
痧症與一般的疾病不同,它雖然在初期表現得像其他病症,但實際上卻有自身的規律。病患若不相信痧症,用治療普通病症的方法來治療,而不注意痧症的禁忌,病情就會一天比一天嚴重,最終陷入絕境。即使有人建議刮痧放血,也已經無濟於事了。這就是被痧症的初始所迷惑的第一種情況。
還有些人一開始就了解自己得了痧症,稍微刮痧放血之後,就認為痧症已經治好,應該用其他藥物來治療。如果幸運地沒有犯禁忌,或許可以治癒。但如果痧氣尚未完全消除,一旦犯了禁忌,就會越吃藥越危險,性命堪憂,最後卻又說不是因為痧症而造成的。這就是被痧症的後期所迷惑的第二種情況。
還有一些人患了痧症卻不知道,用其他藥物治療无效,因此就只用刮痧放血,不配合治療痧症的藥物,或者只服用一兩劑,又繼續服用治療其他病症的藥物,導致痧症反复發作,卻渾然不知,最終聲稱治療痧症无效,不可信。他們不明白,治療痧症的藥物,稍有不合適,就會導致痧毒侵入體內,最終致死。
則始終受迷於痧脹之害者,又其一。更不特如是己也。或痧症有時汗出如油,誤服酸斂固表之味;或痧症有時寒熱無汗,誤服升提溫散之方;或痧症有時足冷過膝,誤服附子、吳茱、薑、桂之品;或痧症有時上吐下瀉,誤服香燥澀滯之類;或痧症有時惡寒畏冷,誤服姜椒辛辣之物;更有痧症變為脈虛,誤用溫補之藥;痧症變為脈旺,誤用冰寒之藥。或痧症變為怪脈,雖不皆生然,誤認必死,棄而不救。
而且痧症嘗似氣虛,誤用參耆苓朮以補氣,嘗似血虛,誤用熟地、何首烏以補血。而且痧多死症,凶險非常,不復細審病源,以為別症將斃。而且痧症略鬆,食物太早,因而痧物相裹,結於心胸,難以解散。而且痧症未絕,痧毒尚仔,驟飲熱湯、熱酒,遂致痧症復發,凶危莫遏,每有變在頃刻,悔之無及。此等受迷,皆余所目擊而心傷者也。
白話文:
有些人一直被痧脹所困擾,更糟糕的是,很多人誤以為痧症是其他疾病,導致治療失誤。比如,有的痧症患者出汗如油,卻誤服收斂固表藥物;有的痧症患者寒熱交加,卻誤服升提溫散藥物;有的痧症患者足部冰冷,卻誤服附子、吳茱、薑、桂等溫熱藥物;有的痧症患者上吐下瀉,卻誤服香燥澀滯藥物;有的痧症患者怕冷,卻誤服姜椒辛辣藥物;還有的人痧症演變成脈虛,卻誤用溫補藥物;痧症演變成脈旺,卻誤用冰寒藥物。甚至有些人遇到罕見的脈象,就誤以為必死無疑,放棄治療。
此外,痧症有時像氣虛,便誤用人參、黃耆、茯苓、白朮補氣;有時像血虛,便誤用熟地、何首烏補血。而且痧症大多凶險,很多人不細心辨別病因,就以為是其他疾病,錯失治療良機。有些人痧症稍有好轉,就過早進食,導致食物與痧毒結合,積聚於心胸,難以化解。有些人痧症尚未痊癒,痧毒尚未消散,就喝熱湯、熱酒,導致痧症復發,危及性命。這些治療上的錯誤,都是我親眼所見,令人心痛不已。
若乃有見痧諱言痧,犯痧惡言痧,雖死於痧,勿知為痧之害者,其天下之所限乎,余固不得而強之。即有擯刮痧、放痧、治痧之方法者,余亦不得而強之也。嘗觀醫林多士,業擅岐黃,深通古籍者,動輒援引《內經》,諄諄不已,竟不知黃帝始制九針之法以療民病,多刺少藥。
即如《內經》有云: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先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又云: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不已,刺郄中(即委中)。盛經出血,又刺項以下挾脊者,必已。如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
白話文:
有些人遇到痧症卻諱疾忌醫,不願承認,甚至惡言相向,就算死於痧症也不知其害,這種人我實在無法勉強。同樣的,對於那些排斥刮痧、放痧、治療痧症的人,我也無力強求。我常看到很多醫界高手,精通岐黃之術,熟悉古籍,動不動就引用《內經》,喋喋不休,卻不明白黃帝當初制定九針療法,主要目的就是用針灸治療疾病,藥物使用較少。
就像《內經》中記載的:各種瘧疾,脈象不明顯的,就刺十指間放血,血流出來就一定會好。首先觀察身體上像小豆大小的紅色疹子,全部取出來。又說:疾病發作時,像吃飯時間那樣短暫的時間內就立即用針刺,刺一次病情就減輕,刺兩次就感到好轉,刺三次就痊癒。如果還沒好,就刺舌下兩脈放血。如果還不行,就刺委中穴。經脈充盈放血後,再刺項部以下兩側靠近脊柱的地方,就一定會好。如果先有頭痛頭重的情況,就先刺頭頂、兩側額頭、兩眉之間放血。
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又如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刺解脈在膝筋肉分間,郄外廉之橫脈,出血,血變而止。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如折腰狀,善恐。
刺解脈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見赤血而已。經載煌煌,垂訓萬古,正後人之所當祖習者也。故痧多變,余不能盡述。凡在爾所不信者,試於清夜思之。苟遇斯疾,偶爾心迷,當刺不刺,當藥不藥,或誤入,或誤己,彼此不異,諒有同心。慎之!慎之!
白話文:
如果先出現頭頸背部疼痛,就先針刺這些部位。如果先出現腰部脊椎疼痛,就先針刺郄中穴,並放血。如果先出現手臂疼痛,就先針刺手少陰、陽明經的十指間。如果先出現腳脛痠痛,就先針刺足陽明經的十指間,並放血。又比如腰痛引發到頸部、脊椎、臀部和背部,像是沉重不堪,就針刺郄中穴、太陽經的正經,並放血,針刺解脈穴在膝蓋筋肉分界處,以及郄外廉的橫脈,並放血,血色改變就會止痛。解脈穴會讓人腰痛像被繩子勒住一樣,像要折斷腰一樣,而且容易害怕。
針刺解脈穴在郄中穴的結絡處,像小米一樣,針刺後會射出黑色的血,看到紅色的血就停止。經書記載詳細,教導萬世,是後人應該遵循學習的。所以痧症變化多端,我不能全部講述。凡是你不相信的,在清靜的夜晚思考一下。如果遇到這種疾病,一時心慌意亂,該不該針刺,該不該用藥,或者誤診誤治,彼此沒有差別,應該有一顆相同的心。謹慎!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