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邃

《痧脹玉衡》~ 後卷 (11)

回本書目錄

後卷 (11)

1. 癇症兼痧

癇,痼疾也。患此者,雖不即斃,然往往勿獲長壽。治惟疏風消痰清熱,或溫下之而已。不知亦有痧焉者,宜辨之。

治驗:

一朱建溪婢,犯羊癇瘋三年矣。余診之,六脈緊伏不勻。閱痧筋放之,付以沉香滾痰丸微溫湯飲之,遂愈,永不再發。

一盛昭先次子,患豬癇六年,脈伏緊而數,閱痧筋放之,脈遂平。付沉香滾痰丸微溫湯飲之,亦不再發。

白話文:

[癇症兼痧的治療]

癇症是一種長期且根深蒂固的疾病。雖然患者不一定會立即喪命,但通常難以享有長壽。治療方式主要是疏風、化痰、清熱,或是使用溫和的下法。然而,很多人忽略了癇症也可能與痧有關,這點應該要加以辨識。

治療經驗:

有一個名叫朱建溪的僕人,他的女兒罹患羊癇瘋已經三年了。我為她把脈後,發現她的脈象緊繃且不均勻。我檢查了痧筋並進行釋放,然後讓她服用沉香滾痰丸,並用微溫的水送服。從此以後,她的病情就痊癒了,再也沒有復發過。

另有一位名叫盛昭先的第二個兒子,他患有豬癇六年之久,脈象同樣呈現緊繃且快速的特徵。我同樣檢查並釋放了他的痧筋,使他的脈象恢復正常。接著,我讓他服用沉香滾痰丸,並用微溫的水送服,自此,他的病情也未再復發。

2. 麻木酸癢痧

麻木酸癢,古人論治宜遵,余不更述。但痧症變幻,時亦有之。

治驗:

一翁尚景,遍身麻木,腿膝酸癢異常,脈微而細,放腿足痧四十餘針,指頭痧六針,未愈。付圓紅散,微溫湯服之,用當歸、金銀花、連翹、秦艽、穿山甲末、殭蠶、角刺、紅花二劑,如前服而痊。

白話文:

對於麻木、痠痛、癢等症狀,古人的治療方式我就不多做重複說明瞭。但痧症的變化多端,這種情況也是會出現的。

治療經驗:

有位名叫尚景的老先生,全身感到麻木,腿部和膝蓋有異常的酸癢感,他的脈象細微。我先為他施針於腿腳和手指共計四十六針,但病情並無好轉。之後我給他圓紅散,並讓他以溫熱的水送服,再開具包含當歸、金銀花、連翹、秦艽、穿山甲末、殭蠶、角刺、紅花等藥材的處方,他依指示服用兩劑後,病情終於獲得康復。

3. 頭虛足腫痧

世俗相傳,有云:男怕頭虛,女怕腳腫。謂醫治之難療也。獨是頭虛之症,世豈無有消風熱而得愈者乎。不知腫因風熱,乃可治效。若不因風熱而因痧者,奚可更用發散升提之味耶?惟是頭面虛腫,實因痧毒上攻三陽。先宜放刮,後用清涼引下之劑治之,應無不愈,無令更變出凶險別病也。

至若腳腫之疾,婦人犯此不數年而小腿腫,加之大腿亦腫,漸漸入腹,睡即腿足不腫,內發脹悶。若當起坐行動,胸腹乃松,足腿復腫。如此日復一日,更不數年,勢必小便不利,大便亦阻,即成真臌。愚按此因濕毒之氣,蒸淫於足,傷其血分,變為慢痧。不由鼻吸而入,故吃熱湯熱物俱無驟害,脈亦有現有不現,及閱痧筋,或在腿,或在足面;或在足兩旁。必多刺數次,出毒血為要。

如不愈,當內服藥餌乎。其氣血為主,大忌升發,燥熱之品,恐毒氣上騰也。若此之痧,有患五六年而斃,有患十餘年而斃,有患二十餘年而斃。世鮮識者,受苦甚多,不可不憫,余故特為之著焉。

治驗:

一殳茂甫,驟患頭面紅腫,心胸煩悶,口渴唇焦,六脈俱伏。放巔頂痧及手指、腿彎痧二十餘針,不愈。用清涼至寶飲減細辛加石膏、知母、茜草稍冷飲之,三服而痊。

一方士彥,患頭面漸腫,眉發盡落,已二年矣。脈洪數而緊盛,放指臂痧及兩太陽痧二十餘針,腿彎痧四針。服清涼至寶飲減薄荷、細辛加穿山甲、天蟲、烏藥、續斷、桑寄生、紅花、歸身微溫飲之,十服而痊。

一秦馥生內室,素患腳腫及腿,漸升於腹,夜苦心中飽悶,飲食不寧,日間行動足腿復腫,十餘年矣。診脈細數,令其家人,為之數放足面及兩旁痧。用川楝子、金銀花、木通、澤瀉、檳榔、澤蘭、青皮、枳殼、烏藥、連翹溫飲,八服遂愈。

一張書瞻,病後足腫無力,少進飲食,兩尺脈伏。閱足面痧及足旁痧、腿彎痧放之。用川楝子、檳榔、金銀花、連翹、白茯苓、澤瀉、歸身、續斷、紅花、白蒺藜、烏藥而痊。

白話文:

[頭虛足腫痧]

民間流傳,有句話說:男人最怕頭部虛弱,女人則害怕腳部浮腫。這意指這些疾病治療起來困難重重。但事實上,頭部虛弱的情況,世上難道沒有藉由消除風熱而康復的例子嗎?只是,如果浮腫是由風熱引起,那麼確實可以透過治療得到效果。然而,如果不因為風熱,而是因為痧毒導致,怎麼可能再使用發散或提升的藥物呢?頭面部的虛腫,其實是由痧毒向上攻擊三陽經絡所致。首先應進行刮痧排毒,再服用清涼引下的藥物來治療,這樣一般都能康復,避免轉變為其他危險病症。

至於腳部浮腫的疾病,婦女一旦患上,不出幾年小腿就會開始腫脹,再過些日子大腿也會跟著腫脹,病情逐漸向腹部蔓延。當她們躺下時,腿部和腳部的腫脹會消失,但起身活動後,胸部和腹部會感到鬆弛,腳部和腿部又會再度腫脹。這種情況一天接一天,不用幾年,勢必會導致小便不順暢,大便也會受到阻礙,最終發展成為真正的臌脹病。這是由濕毒之氣在腳部肆虐,傷害血液,導致慢性的痧毒。由於不是經由鼻腔吸入,所以喝熱湯或吃熱食不會立即造成危害,脈搏也可能時有時無,檢查痧筋可能在小腿、腳面,或者腳的兩側。必須多次刺針,排出有毒的血液。

如果病情仍未好轉,應該內服藥物。主要調整氣血,極度避免使用升發和燥熱的藥材,以免毒氣上沖。這種痧毒,有人患病五六年後去世,有人患病十多年後去世,甚至有人患病二十多年後去世。世上很少有人瞭解這種病,患者承受了許多痛苦,我們不能不表示同情,所以我特別撰寫這篇文章。

治療案例:

一個叫殳茂甫的人,突然頭面部紅腫,心胸煩悶,口渴脣焦,六脈都隱藏不見。在他頭頂、手指和腿彎處刮痧二十多針,病情未見好轉。後來服用清涼至寶飲,減少細辛,加入石膏、知母和茜草,稍微冷卻後飲用,三次後病情康復。

一個叫方士彥的人,頭面部逐漸腫脹,眉毛和頭髮都掉光了,已經持續兩年。他的脈象洪大且數,且緊繃旺盛,在手指、手臂和兩太陽穴刮痧二十多針,腿彎處刮痧四針。服用清涼至寶飲,去掉薄荷和細辛,加入穿山甲、天蟲、烏藥、續斷、桑寄生、紅花和當歸身,微溫飲用,十次後病情康復。

一個叫秦馥生的女士,長期腳部和腿部腫脹,並逐漸蔓延到腹部,夜晚常常感到心中飽脹悶痛,飲食不安,白天活動後,腳部和腿部又會再次腫脹,已經持續十多年。她的脈象細微且數,讓她的家人為她多次刮痧。服用川楝子、金銀花、木通、澤瀉、檳榔、澤蘭、青皮、枳殼、烏藥、連翹,溫熱飲用,八次後病情康復。

一個叫張書瞻的人,病後腳部腫脹無力,飲食減少,雙腳脈象隱藏。檢查腳面、腳旁和腿彎處痧毒,並進行刮痧。服用川楝子、檳榔、金銀花、連翹、白茯苓、澤瀉、當歸身、續斷、紅花、白蒺藜、烏藥,病情康復。

4. 黃疸痧

黃疸之症,亦痼疾也。不用鮮草頭方之迅利,則不效。然亦有效有不效者,詎黃疸有必不可治者耶。蓋黃疸因內有實熱而發,若痧毒所變,亦有然者,務宜先施刮放,後取黃疸方,選擇而用,自可得痊。

治驗:

一夏月溪,目睛、爪甲、小便皆黃,四肢上下遍體黃腫,服他醫諸方不愈。余診之,脈微數而緊,若據脈宜補,據症宜清,不可中治。乃閱痧筋,放之漸鬆。用麥門冬四兩、豬板油四兩,煎服而痊。

一婦人黃疸,放痧後,用草頭方,搗汁,酒沖服二次而痊。

白話文:

【黃疸痧】

黃疸這病,其實是頑固的疾病。如果不使用新鮮草藥的強效方子,通常不會見效。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些情況下會有效,有些情況下卻無效,難道黃疸就一定有無法治癒的情況嗎?黃疸的產生通常是因為體內有實火,如果是由痧毒轉變而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應先進行刮痧排毒,然後再根據病情選擇黃疸的治療方子,這樣纔能有望康復。

【治療案例:】

有一個在夏天得病的人,他的眼睛、指甲、小便都呈現黃色,全身四肢都出現黃腫的症狀,他嘗試過許多醫生開的藥方,但都沒有好轉。我為他診斷,發現他的脈象微弱且急促,按照脈象看來應該要補氣,但從病症來看卻需要清熱,這種情況不能中庸治療。於是,我讓他進行刮痧排毒,漸漸地他的病情開始緩解。最後,我讓他服用四兩麥門冬和四兩豬板油煎製的藥,他終於康復了。

另有一位女性得了黃疸,在進行刮痧排毒後,我讓她服用草藥方子,搗碎草藥榨汁,再用酒沖服,服用兩次後她的黃疸症狀就消失了。

5. 小兒夜啼痧

小兒暮夜,啼哭不止。父母愛之,嘗百計撫摩,憂疑無極,曾不得立時安靜為憾,不知胸腹疼痛,故爾啼哭。若曰小兒無痧,吾不信也。

治驗:

一朱廣函女二歲,時至夜半,忽然啼哭叫跳不住,意其胸腹作痛,將刷子蘸香油刮之痧起,不藥而愈。

一汪洪甫子二歲,夜深啼哭,迨至清晨不歇。延餘四子端英往視,其左腿彎有痧筋,放一針,流紫黑毒血。用防風勝金湯,多加麥芽,稍冷飲之,而安。

白話文:

[小兒夜間哭鬧不止]

當小孩在夜晚或黃昏時刻,哭鬧不停,無法止息。父母疼愛孩子,想盡各種方法去安撫,內心充滿擔憂與疑惑,甚至感到遺憾,因為孩子始終無法立刻平靜下來。然而,他們可能並未意識到孩子的哭鬧可能是由於胸腹部位的疼痛所導致。有人認為小孩子不會有痧症,但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治療案例:

一個案例是朱廣函的兩歲女兒,在半夜時突然開始不停哭鬧跳躍,我們推測她可能是胸腹部位疼痛。於是使用刷子沾上香油進行刮痧,痧症出現後,小女孩不需服用藥物就康復了。

另一個案例是汪洪甫的兩歲兒子,在深夜開始哭鬧,直至清晨仍不停歇。我請我的兒子端英前去診視,發現他左腿彎處有痧筋,於是進行針刺放血,流出紫黑色的毒血。隨後使用防風勝金湯,並加入大量麥芽,待稍微冷卻後讓孩子飲用,孩子便平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