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脹玉衡》~ 後卷 (7)
後卷 (7)
1. 呃逆痧
呃逆俗名冷呃。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因痰火而發;有因血鬱而成;有因食阻而得;有因氣阻而生;有因病重發喘為呃,謂之喘呃。若一概認呃為冷,以丁香柿蒂主之,謬矣。故老弱氣虛犯呃,非參不補;若虛極陰寒犯呃,非薑桂附子不溫;即此冷呃治之亦異,而況痧脹為呃,有痰火血鬱之分,有食阻氣阻之異,有病重喘呃之凶。苟非細辨受病之原,用藥稍或不妥,非惟不效,勢必呃死,是用明痧呃之害焉。
治驗:
一徐望舒,傷寒變瘧,呃逆三日夜,兩寸脈微,餘脈緊滑。余曰:「呃逆,脈異,病後兼痧也。」閱腿彎上下痧筋,放四針,紫黑血流,不愈。用細辛大黃丸,清茶稍冷服之,付清涼至寶飲,微冷下而痊。
一王彥甫內室,產後月餘,發熱呃逆,腹脹沉重,其長子謂余曰:「老母產後,傷寒六日,沉重異常,忽發冷呃,將若何?」余診之,六脈弦細而疾,口渴畏熱飲,痧症顯然。放臂痧三針,血流如注,又放指上痧三十餘針。用蘇木散並付桃仁紅花湯加山楂、卜子二劑,俱微溫飲之乃愈。
一孫靖公,六月,心煩呃逆,兩寸關俱細澀而數,且喜冷飲。余曰:「痧脈已現,痧症昭然。」刮痧放痧,不愈。用清涼至寶飲減細辛加香薷,黃連、童便:食鹽微冷服,遂愈。
白話文:
[呃逆痧]
呃逆,俗稱冷呃。它的產生可能由於寒也可能因為熱,可能是虛弱也可能是實證;有的是由於痰火引發,有的是因為血液鬱滯形成,有的是因為食物堵塞導致,有的是因為氣滯而產生;有的則是在病情嚴重時出現喘息伴隨呃逆,這種情況被稱為喘呃。如果一律認為呃逆就是因為寒冷,以丁香和柿蒂作為主要治療方法,那是錯誤的。因此,對於年老體弱氣虛的患者出現呃逆,如果不是使用人參補氣,效果可能不佳;若是極度虛弱伴有陰寒的呃逆,不用薑、肉桂和附子來溫暖身體,可能難以見效;對於寒冷引起的呃逆,其治療方式也應有所不同,更何況痧脹導致的呃逆,還有痰火、血鬱的區別,有食阻和氣阻的不同,有病情嚴重時伴隨喘呃的危險。如果不能仔細分辨病根,用藥稍有不慎,不僅無效,甚至可能導致患者因呃逆而死亡,這就是說明痧呃的危害。
治療案例:
一個名叫徐望舒的人,原本患了傷寒轉變為瘧疾,持續三天三夜出現呃逆,脈象顯示兩寸脈微弱,其他脈象緊繃且滑。我說:「呃逆和異常的脈象,這是在疾病後期併發了痧。」檢查了他的腿彎上下痧筋,進行了四針放痧,流出的是紫黑色的血液,但情況並未好轉。於是使用細辛大黃丸,以略冷的清茶服用,再給予清涼至寶飲,稍微冷卻後服用,最終康復。
一位名叫王彥甫的夫人,在產後一個多月,開始發熱並出現呃逆,腹部腫脹且沉重。她的兒子告訴我:「母親在產後,受到傷寒影響六天,病情異常嚴重,突然開始冷呃,該怎麼辦?」我診斷後發現,她的六脈呈現弦細且快速的特徵,口渴但害怕熱飲,明顯是痧症。在手臂上進行了三針放痧,血液如注般流出,又在手指上放痧三十多針。使用蘇木散並給予桃仁紅花湯加上山楂、卜子兩劑,都是稍微溫熱地服用,最終康復。
孫靖公在六月份時,心煩並伴有呃逆,兩寸關脈細澀且頻率快,並且喜歡喝冷飲。我說:「痧脈已經顯現,痧症十分明顯。」進行刮痧和放痧,但並未見效。使用清涼至寶飲減少細辛,增加香薷、黃連,並加入童便和食鹽,稍微冷卻後服用,終於康復。
2. 盤腸痧
痧毒肆行,盤轉腸胃,雖不痛不疼,苦楚萬狀,命在須臾,此緊痧之症也。
治驗:
一張方曦內人,十一月間,胸腹中氣不舒暢,惟是盤旋絞絞於胸腹腸胃中,叫喊幾死,將及半日。時晚延余,診其脈洪大無倫,令其僕婦,放指頭痧二十餘針。用救苦丹、沉香丸清茶稍冷飲之,未愈。付防風勝金湯加桃仁、紅花,治之而痊。
一汪履公弟,三月,飯後驟然叫喊,腹中絞絞,述悶無極,六脈俱伏。放腿彎痧六針,紫黑毒血出如湧泉,未愈。用鹽湯冷飲二大碗吐去新食,付清氣化痰飲,稍冷服而愈。
一盛玉鉉,炎月旁晚,胸腹述悶,苦不可言。自謂死期在即,舉客驚駭。延余,右三部脈伏,左三部脈洪大無倫。放指頭痧三十餘針,未愈。用礬湯冷飲二碗,吐去新食,付蒲黃飲減薑黃加卜子,微冷服而痊。
白話文:
[盤腸痧],這是一種痧毒在體內肆虐,纏繞腸胃的疾病,雖然不會引起劇烈的疼痛,但患者會感到極大的不適,生命危在旦夕,這就是所謂的緊痧症狀。
治療經驗:
有一次,張方曦的夫人,在十一月的時候,感覺到胸腹中的氣流不順暢,只見她胸腹腸胃處像有東西在盤旋纏繞,痛苦地大聲呼喊,看起來像是快要死去,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半日。當晚,我被請來為她診斷,發現她的脈象非常大,於是讓她的女傭為她放痧二十多針。之後,我讓她服用救苦丹和沉香丸,並以清茶稍涼後飲用,但病情並未好轉。後來,我開了防風勝金湯,加上桃仁和紅花,才使她恢復健康。
另一次,汪履公的弟弟,在三月的一天,飯後突然大聲呼喊,說腹部有如絞痛般的感覺,感到極度的悶脹,且他的脈象全無。我讓他放腿彎痧六針,大量的紫黑色毒血如泉水般湧出,但病情仍無好轉。然後,我讓他喝兩大碗冷鹽水,將剛吃的食物嘔吐出來,並服用清氣化痰飲,稍涼後飲用,病情終於得以緩解。
再有一次,盛玉鉉在酷熱的夏日傍晚,感到胸腹悶脹,痛苦難言,他認為自己即將死亡,使得周圍的人都嚇了一跳。我被請來診斷,發現他右手的脈象全無,左手的脈象卻異常的大。我讓他放痧三十多針,但病情仍未好轉。後來,我讓他喝了兩碗冷礬水,將剛吃的食物嘔吐出來,並服用蒲黃飲,減少薑黃的份量,加上卜子,微涼後飲用,終於使他康復。
3. 自汗盜汗驚惶痧
自汗陽虧,盜汗陰弱,聞聲而驚震,遇響而惶懼者,虛極之候。若因痧有是症者,固表固本在所大忌,務宜辨之。
治驗:
一陳肅達內人,本質素虛,幾遇病非人參不效。四月間,心胸煩悶,汗流不絕,聞聲驚恐。初病延余,脈未顯,難辨。余聞素虛,雖不敢用參,付平劑,不應。延他醫付藥加參補之,疾益甚。復拉余,按脈不見沉微反見浮洪緊大。余曰:「痧也。」三子叔楊為母放痧畢。余用寶花散,沉香阿魏丸微冷茶飲之,漸安。
肅達恐虛實未明,停藥二日,後用歸身、山藥、茯苓、麥冬、沙參、丹皮四劑而愈。
一潘中黃,心胸煩悶,睡即盜汗不已,先將腿彎痧筋放之,即發暈,不愈。越六日,延余,按其脈,不與症合。余曰:「痧毒幸放,故無大害。其發暈者,適遇痧氣衝心,是以得暈,非放痧之害也。」復為放指上痧三十餘針,未愈。用寶花散微冷飲之,用獨活紅花湯加卜子,調黑糖治之而痊。
一祝公庵次子,發熱頭疼,自汗如油,痰喘如鋸,時覺昏沉。有以牛黃抱龍丸、生薑湯治之。更重延余診之,脈上盛而虛。放乳邊痧三針,腿彎上下痧六針,未愈。付桃仁紅花湯加牛膝、石斛、細茶微溫飲之,三劑而安。
一石敬村女,口渴盜汗,腹脹如臌,有治之,不應。余按脈,弦細無力。放指頭痧二十餘針。用蘇木散合寶花散、砂仁湯,微溫飲之,付蒲黃飲加角刺、卜子溫飲四劑、又用清涼至寶飲,二劑而痊。
白話文:
[對於自汗盜汗驚惶痧的處理]
自汗是因為陽氣不足,盜汗則由於陰氣衰弱,聽到聲音就驚慌失措,遇到響動就感到恐懼,這些都是身體極度虛弱的徵兆。如果因為痧導致這些症狀,強化表面和根本的方法要特別小心,務必要區分清楚。
治療經驗:
一個名叫陳肅達的人,他的妻子身體一向虛弱,每次生病除非用人參否則無法見效。四月份時,她感到心胸煩悶,汗水不斷流淌,一聽到聲音就驚恐萬分。剛開始生病時找我診斷,脈象不明顯,很難判斷。我聽說她身體一向虛弱,雖然不敢直接使用人參,但開了普通的藥方,結果並無效。後來找其他醫生開藥,其中加了人參來補身,病情反而加重。再次找我診斷,我發現脈象不是沉微而是浮洪緊大。我說:「這是痧。」她的兒子楊三子為母親進行刮痧療法後,我用寶花散和沉香阿魏丸,加上微冷的茶水讓她飲用,病情逐漸好轉。
陳肅達擔心虛實未明,停藥兩天,之後使用歸身、山藥、茯苓、麥冬、沙參、丹皮等藥材煮成的藥湯,服用四劑後病情康復。
潘中黃,他心胸煩悶,一睡著就大量盜汗,先是在腿彎處刮痧,結果突然昏厥,病情沒有好轉。六天後再找我診斷,脈象和症狀不符。我說:「幸好痧毒已經被排出,所以並無大礙。他之所以會昏厥,只是剛好遇到痧氣衝擊心臟,才會導致昏厥,並非刮痧造成的傷害。」再次為他在手指上刮痧三十多針,仍無效。我讓他服用寶花散加上微冷的飲料,再用獨活紅花湯加卜子,調入黑糖治療,最終病情康復。
祝公庵的次子,發燒頭痛,自汗如油,呼吸急促如鋸齒,時常感到昏沉。有人用牛黃抱龍丸和生薑湯治療。他再找我診斷,脈象上部旺盛但虛弱。我在他乳邊刮痧三針,腿彎上下刮痧六針,仍無效。我讓他服用桃仁紅花湯加牛膝、石斛、細茶微溫飲用,服用了三劑後病情穩定。
石敬村的女兒,口渴盜汗,腹部腫脹如鼓,有人試圖治療但無效。我為她診脈,發現脈象細弱無力。我在她手指頭刮痧二十多針。我讓她服用蘇木散結合寶花散、砂仁湯微溫飲用,接著服用蒲黃飲加角刺、卜子溫飲四劑,再服用清涼至寶飲,兩劑後病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