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脹玉衡》~ 後卷 (4)
後卷 (4)
1. 痧脹舌胎論
或謂:「全書載痧,論治俱備,舌胎僅存其名,豈痧脹舌胎無可治乎」。余曰:「非也。」蓋謂痧脹有別症之舌胎則可,謂舌胎即痧脹之症,是不識痧脹之適當其然,並不識舌胎之所以然也。誠以舌胎乃足陽明胃腑熱病,故治痧脹,先理其痧,後治舌胎即安;若先理舌胎後治痧脹則危。蓋舌胎乃胃腑熱極氣衝心胸,舌為心苗,故見胎則宜石膏、黃連、大黃、黃芩、黃柏之類。
若不先治痧,恐此等藥又寒凝血分,反成大患,故治此者,要看痧毒一退即治舌胎可也。
白話文:
有人說:「這本書只記載痧症,論述治療也一應俱全,卻只提及舌胎的名稱,難道痧脹和舌胎就沒有治療方法嗎?」
我說:「不是的。」因為痧脹有別於舌胎,所以可以用治療舌胎的方法來治療。但如果把舌胎等同於痧脹,那就說明不懂得痧脹的症狀,也不了解舌胎的原因。
事實上,舌胎是足陽明胃腑熱病的表現。所以治療痧脹,應該先調理痧症,然後再治療舌胎,這樣就穩妥了。如果先治療舌胎再治療痧脹,就危險了。
因為舌胎是胃腑熱氣極盛,衝擊心胸所致,而舌頭是心的苗芽,所以出現舌胎時,應該用石膏、黃連、大黃、黃芩、黃柏等藥物治療。
如果沒有先治療痧症,這些寒涼的藥物可能會寒凝血分,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問題。所以治療這類疾病,要等痧毒消退後才治療舌胎。
治驗:
一翁在茲,發熱口渴,舌有黑胎,臥難轉動,氣急痰喘,六脈洪實,放痧三十餘針,未愈。用圓紅散、砂仁湯微溫飲之,又付必勝湯,大便下黑糞,惟口渴黑胎未愈。加石膏、黃連二劑而瘳。
一曹華宇長子,十一月間,犯傷寒兼痧,舌卷耳聾,舌上黑胎芒刺,大渴昏沉發熱,身重不能轉側,胸中迷悶,瀉痢清水,先以圓紅散加鬱金末,清茶稍冷飲之。放指上痧三十餘針,未愈。用阿魏丸付以防風散痧湯,合稜術湯加桃仁、紅花一劑,俱微冷飲之,舌卷耳聾漸愈,瀉水即止,大渴稍解,但舌胎不退,胸中飽悶。詢其腹中厭冷,痧氣已絕。
白話文:
治驗:
案例一:
一位老翁,發燒口渴,舌頭上佈滿黑色苔,躺著難以翻身,呼吸急促,痰喘,脈象洪大而有力。施放痧針三十餘針,病情沒有好轉。於是使用圓紅散和砂仁湯,溫溫地服用,並另外開了必勝湯。老翁排出黑色糞便,但口渴和舌苔黑的情況沒有改善。加用石膏和黃連兩劑後,病症痊癒。
案例二:
曹華宇先生的長子,在十一月間染上傷寒兼痧症。舌頭捲縮,耳聾,舌面上佈滿像芒刺一樣的黑苔,口渴、昏沉、發燒,身體沉重難以翻身,胸悶,腹瀉清水。一開始使用圓紅散加鬱金粉末,用清涼的茶水服用。同時放了手指上的痧針三十餘針,但病情沒有好轉。於是使用阿魏丸和防風散痧湯,搭配稜術湯加入桃仁、紅花,全部以微涼的茶水服用。舌頭捲縮和耳聾的情況逐漸好轉,腹瀉也停止,口渴也稍微減輕,但舌苔仍然沒有退去,胸中依然感到飽脹。詢問患者,發現他腹部怕冷,痧氣已經消失。
用和脾宣化飲減前胡,大腹皮加桃仁、紅花、枳實、青皮、石膏、黃連、大黃微溫飲之,食結飽悶俱消,黑胎芒刺皆退。惟大便不通,用大黃三錢,芒硝一錢溫飲之,大便通而愈。
一張旋庵內室,傷食飽悶,按之則痛,日晡發熱,舌心焦黃芒刺。延余,脈微無力。余曰:「痧也」。放腿彎痧三針,流紫黑毒血。用紫樸湯,加柴胡、乾葛微冷飲之,後加石膏、黃連、大黃、黃柏溫飲四劑,大便下宿糞而愈。
白話文:
使用和脾宣化飲,去除前胡,加入桃仁、紅花、枳實、青皮、石膏、黃連、大黃,溫溫地喝下,就能解決食物積滯、飽脹悶痛的問題,黑斑和刺痛感也會消失。如果大便不通,就用大黃三錢、芒硝一錢溫水服用,大便通暢後即可痊癒。
一位住在旋庵內室的病人,因為食物積滯感到飽脹悶痛,按壓肚子還會疼痛,下午發燒,舌頭尖端焦黃,並有芒刺感。他請我診治,脈象微弱无力。我判斷是痧症,在腿彎處放血三針,流出紫黑色的毒血。接著我用紫樸湯,加入柴胡、乾葛微溫地服用,之後再加石膏、黃連、大黃、黃柏溫溫地喝了四劑,大便排出宿便後就痊癒了。
一龔雲濤,發熱嘔噦,舌有黑胎芒刺,起二大泡,蜷臥聲重,迷悶幾死。脈左弦緊,右微細。放腿上痧三十餘針,用三黃石膏湯,微溫飲之稍愈,驟進飲食,迷悶復發,用消食順氣之劑,後加大黃、芒硝,大便通而安。
白話文:
一位名叫龔雲濤的病人,發燒嘔吐,舌頭上佈滿黑色苔狀物,並有芒刺般的感覺,還起兩個大水泡,身體蜷縮著,呼吸沉重,意識昏迷,幾乎快要死去。左手的脈搏緊弦,右手的脈搏微弱。醫生在他腿上放血針灸了三十多針,並給他服用三黃石膏湯,溫溫地喝下去後,病情稍有好轉。但病人突然大量進食,昏迷又再次發作,醫生便給他服用消食順氣的藥,之後又加了大黃、芒硝,使他大便通暢,病情也穩定下來。
2. 麻疹兼痧脹
麻疹方,惟是升發清涼解利,茲競有若此不治者,因不知麻疹中有痧也。蓋麻疹乘虛而發,若穢氣暑氣,時行不正之氣,亦可乘病而感。苟犯痧者,但先治痧脹,麻疹自發自散。蓋麻疹兼痧脹,痧脹為難,麻疹反隱而難現,不可不辨也。
治驗:
一金權可,二月間,犯時行麻疹,心胸煩悶。延余治之,脈症不合。放痧後用寶花散並活血順氣消食之劑,俱調黑糖,侯稍冷飲之,復刮痧訖,如前二劑,乃安。
一潘質黃子犯麻疹,脈微,放腿彎痧二針,血流紫色,又放指上痧三十餘針,付圓紅散並清涼至寶飲合紅花湯,俱微冷飲之即愈。
白話文:
治療麻疹的方法,就是要升發清涼,解毒利濕。但有些麻疹患者,就是因為不知道麻疹中有痧症,所以治療效果不佳。因為麻疹是在人體虛弱的時候發作,若再加上穢氣、暑氣、時行不正之氣等外邪,也會趁機入侵身體。如果患了痧症,就應該先治療痧脹,麻疹自然會自行發散。因為麻疹合併痧脹,痧脹才是主要的病症,麻疹反而隱藏不明顯,不可不加以辨別。
治療驗證:
金權可,在二月間患了時行麻疹,心胸煩悶。我診治之後,發現脈象和症狀不符。於是放痧之後,用寶花散以及活血順氣、消食的藥物,調和黑糖,等藥物稍微冷卻後服用,再刮痧,接著再服用前兩種藥物,才恢復健康。
潘質黃的兒子患了麻疹,脈象微弱,我在他腿彎處放了兩針痧,血流出紫色;又在手指上放了三十多針痧,並服用圓紅散、清涼至寶飲和紅花湯,藥物略微冷卻後服用,就痊癒了。
一余弟驤武子八歲,正月間犯麻疹,胸腹脹悶,煩躁熱渴,咳嗽氣急,面赤身熱,脈不洪大反見細數,放腿彎痧二針,付圓紅散、沉香丸,用荊芥薄荷湯合枳實大黃湯,俱微冷飲之,麻疹即發透隨散而愈。其時一僕婦亦咳嗽煩悶,同犯麻疹,如上治而痊。
一王日斯女,壯熱咳嗽,麻疹初現,氣急面赤,脈症不合。放指上痧二十餘針,付圓紅散加沉香末,調黑糖湯,稍冷飲之,用清氣化痰飲合蒲黃飲,均微冷飲之,即發透隨散而愈。
白話文:
我弟弟驤武子八歲時,正月裡染上麻疹,胸腹脹悶,煩躁口渴,咳嗽氣喘,臉紅發熱,脈象不洪大反而細數。我用針灸放血於腿彎,給他服用圓紅散和沉香丸,並用荊芥薄荷湯和枳實大黃湯,都用微涼的溫水服用,麻疹很快發出來,隨後散去痊癒。那時,一位僕婦也咳嗽煩悶,同樣染上麻疹,用同樣的治療方法也痊癒了。
王日斯的女兒發高燒咳嗽,麻疹剛出現,氣喘臉紅,脈象不符合。我用針灸放血於手指,給她服用圓紅散加沉香末,用黑糖水調服,稍微冷卻後服用,並用清氣化痰飲和蒲黃飲,都用微涼的溫水服用,麻疹很快發出來,隨後散去痊癒。
3. 痧脹兼麻疹
傷風咳嗽煩悶,為麻疹之候,然亦有麻疹未發,或觸穢氣,或感暑氣,或吸時行不正之氣,當即痧脹,或心痛腹痛,或脹悶喘急,或遍身疼痛,或發暈昏沉。一似麻疹不發,內攻心腹,痛及周身,使止認為麻疹之候,升發之,勢必危殆。不知傷風咳嗽煩悶,雖有麻疹,發於日後,其痧脹內攻,即麻疹有現形者,因之反隱,更助痧脹為禍,況麻疹未形,痧脹沉重可不先救痧脹乎。
治驗:
一陸迪安內人,發熱咳嗽,胸腹疼痛,叫喊非常,脈症不合,令其僕婦放腿彎痧未愈。先以寶花散、阿魏丸清茶稍冷飲之,付必勝湯減大黃加枳實,連翹、卜子二劑,微冷飲之,疼痛稍已。次日如前劑減五靈脂加荊芥、黃芩微溫飲之,疼痛乃止。麻疹即發,再劑而痊。
白話文:
傷風咳嗽、胸悶難受,可能是麻疹的前兆,但也可能還沒發病,或是接觸了穢氣、暑氣,或吸入了流行的病氣,導致痧脹、心痛、腹痛、胸悶氣喘、全身疼痛,甚至頭昏腦脹。這種情況就像麻疹沒發出來,內攻心腹,痛到全身,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麻疹,如果任其發展,病情一定會很危險。其實,即使是已經患了麻疹,日後才會發病,但出現痧脹內攻的情況,也表示麻疹已經開始發作了,所以更應該重視痧脹的治療。如果還沒發病,痧脹這麼嚴重,當然更要先救治痧脹。
治療驗證:
陸迪安的妻子發燒咳嗽,胸腹疼痛,叫喊不停,脈象也不正常,她的僕人用放腿彎刮痧,但沒有好轉。我給她喝了寶花散、阿魏丸,用溫開水泡著喝,然後開了必勝湯,減少大黃的量,加入枳實、連翹和卜子,用微溫的水泡著喝,疼痛稍微減輕。第二天繼續用之前的藥方,減少五靈脂的量,加入荊芥、黃芩,用微溫的水泡著喝,疼痛就消失了。不久後,麻疹也發出來了,再服藥兩劑就痊癒了。
一沈端肱女,咳嗽發熱,脹悶不已,六脈弦緊,或時歇指,放指頭痧二十餘針,未愈。用寶花散加沉香末,稍冷飲之,付防風勝金湯加紅花、荊芥治之,麻疹隨發,用荊芥湯減川芎加黃芩、玄參、金銀花微溫飲二劑而瘳。
一陳弘甫,傷風發熱,咳嗽煩悶,脈左沉右洪。放乳上痧二針,用紫樸湯冷飲,麻疹漸現。次日為穢氣所觸,復隱隱不發,刮兩臂肩背痧,用荊芥湯減川芎加黃芩、銀花、紅花、沙參、烏藥微冷飲之,麻疹即發,再劑而愈。
白話文:
一位沈端肱的女兒,咳嗽發燒,胸悶難受,脈象弦緊,有時指尖發涼,放了二十多針痧,病症仍未好轉。於是給她服用寶花散加入沉香末,稍微冷一點的飲用,並配合防風勝金湯加入紅花、荊芥治療,不久後麻疹就發出來了。接著使用荊芥湯減少川芎,加入黃芩、玄參、金銀花,溫溫地喝了兩劑就痊癒了。
一位陳弘甫,傷風發燒,咳嗽煩悶,脈象左側沉而右側洪。放了乳房上面的痧兩針,給他服用紫樸湯,冷一點的飲用,麻疹逐漸出現。隔天因為接觸穢氣,麻疹又隱隱約約地不發出來了,於是刮了兩臂、肩膀和背部的痧,用荊芥湯減少川芎,加入黃芩、銀花、紅花、沙參、烏藥,微冷飲用,麻疹便立即發出來,再喝一劑就痊癒了。
一高子良弟,四歲,正月間,傷風咳嗽煩悶,有以麻疹治之,不發,反吐血,發暈昏沉。延余,脈症不合,放舌下痧二針,付紫樸湯加黃芩,微冷飲之,麻疹始現。次日稍飲溫茶半鍾,麻疹復隱。余曰:「痧脹餘毒,復發內攻,故麻疹隨之而隱。」又刮痧畢,服必勝湯減大黃、五靈脂,貝母加黃芩飲之,麻疹即透,後惟清涼解毒而痊。
白話文:
一位姓高的小朋友,名叫子良,四歲,在正月的時候,傷風咳嗽,煩躁不安。有人用麻疹的療法來治療他,結果麻疹沒有發出來,反而吐血,並且昏迷不醒。他的家人請我診治,我診脈後發現病情不符,便在他舌頭下面放了兩枚痧針,並給他服用紫樸湯加黃芩,囑咐他喝微涼的藥湯。不久,麻疹就開始出現了。
第二天,他喝了一點溫茶,麻疹又隱退了。我說:「痧脹的餘毒尚未清除,又再次向內攻,所以麻疹才會隨之隱退。」於是我又給他刮痧,並服用了必勝湯減去大黃和五靈脂,加入貝母以及黃芩飲,麻疹終於完全透發出來。之後,我用清涼解毒的藥物繼續治療,孩子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