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邃

《痧脹玉衡》~ 卷之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5)

1. 痧方余議

鬱金,價貴時有換之以薑黃者,其二味溫涼之性雖有不同,然以之治痧,下氣消瘀,薑黃末為無效。若欲入心經,散郁消瘀,則痧毒攻心者,非鬱金不能立奏其功,薑黃有所不及,故方中所載鬱金切勿以薑黃代之。

穿山甲,土炒用。凡痧毒瘀血壅塞阻而不通,得此透入經絡,引諸藥所不能到者,即到所犯經絡血分之所。識者其留意焉。

黑醜,通上徹下,痧毒脹滿,必須用此於丸散中,救人立功。凡破氣之味俱莫能及,但耗散真氣,恐人有宜有不宜,故方中不載。

大黃,治食積阻痧毒。余為丸以備急用,其功莫大。若痧脹之極,必須急服此以攻之,恐病有宜有不宜。故方中雖載,不及細加,惟審病症緩急輕重而行之。(醜黃等分,粥丸三分稍冷湯下。)

2. 評半夏、藿香止吐

凡治吐症,用半夏藿香。獨痧症作吐,半夏性燥,須防益助火邪,斷不可用,若藿香惟取其正氣,以治穢濁。然亦必痧毒無阻,乃可俟冷飲之。倘或痧氣有害於中,驟用此以止吐,反有閉門逐盜之憂。如腸胃有食積血瘀,留滯痧毒,用藿香香燥止吐,適長其毒,是宜知忌。(下通痧毒,其吐自止。)

3. 評荊芥、細辛、防風、獨活

痧症寒熱不由外感,往往毒從鼻吸而入,搏激肌表。羌活麻黃俱在所禁,若用荊芥細辛善能透竅。蓋惡毒之氣,由竅而入,故用之,以治痧脹亦由竅而泄。若防風乃臣使之味,僅取為透竅之佐,不比麻黃、羌活專攻發表,反有升宣火毒之慮也。至如獨活發散治熱,其性至頸而還,力不能過發,且可活血解痧毒,是痧症最要之味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