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邃

《痧脹玉衡》~ 卷之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中 (2)

1. 角弓痧

心胸脹極,痧毒內攻,故頭頂向上,形如角弓反張,是臟腑已壞,死症也,不可以治。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病患感到心臟和胸部極度脹痛,這是因為痧毒在體內肆虐。病情嚴重到使頭部後仰,身體呈現像角弓一樣的反弓狀態,這顯示內臟已經受到嚴重破壞,是一種致命的症狀,已經無法治療了。

2. 撲鵝痧

痰涎壅盛,氣急發喘,喉聲如鋸,痛若喉鵝。但喉鵝之症,喉內腫脹,若痧、則有如喉鵝之痛,而無喉鵝之腫脹。又形若急喉風,但喉風之症,痛而不移,若痧,則痛無一定,且痧有痧筋;喉鵝無痧筋,此可辨也。

治驗:

一施三先痰氣壅盛,吹吊痰藥,益凶暴痛極。余診之,脈多怪異,此三焦命門之痧也。閱臂指筋刺十一針,腿彎有青筋,刺三針,出紫黑毒血甚多,不愈。用沉香郁金散、救苦丹清茶冷飲之,外吹冰硼散,又用荊芥銀花湯微冷飲之,三劑而痊。

一周龍生,喉痛之極,痰涎壅盛。延余,余曰:「痧也」。不信,飲熱湯,至夕而殂。

白話文:

[鵝口瘡治療]

症狀表現爲痰液大量積聚,呼吸急促並伴有喘息,喉嚨發出的聲音如同鋸木般粗糙,疼痛如同咽喉部位受到鵝口瘡侵襲。然而,鵝口瘡病症的特點是咽喉內部腫脹,而如果是痧(一種中醫特有的疾病概念),雖然會有類似鵝口瘡的疼痛感,但卻沒有其特有的腫脹現象。痧的特徵還與急性喉炎相似,但是喉炎的症狀是疼痛固定在一個地方,不會移動;而痧的疼痛則位置不定,並且痧病會伴隨着痧筋(痧病特有的症狀)的出現;鵝口瘡則不會有痧筋這一特徵,這是兩者可以區別的關鍵點。

治療方法:

一位名叫施三先的患者,因爲痰氣嚴重堵塞,嘗試了吹痰藥,結果疼痛加劇,病情惡化。我爲他診斷時,發現脈象異常,這屬於三焦命門痧的範疇。於是,我在他的手臂和手指上的特定穴位刺入十一針,又在他的膝蓋後方找到青色的痧筋,刺入三針,排出大量紫黑色的毒血,但病情並未見好轉。接着使用沉香郁金散和救苦丹,用清茶冷飲的方式服用,同時外用冰硼散吹入喉嚨,再用荊芥銀花湯稍微冷卻後飲用,經過三次這樣的治療後,病情得以痊癒。

另有一位名叫周龍生的患者,喉嚨疼痛至極,痰液大量積聚。我被請來診治,我說:“這是痧病。”但他不相信我的判斷,喝了熱湯,結果在當日晚上不幸去世。]

3. 傷風咳嗽痧

痧從時氣所感,因而咳嗽,肺經受傷,不可以傷風治之,蓋傷風以疏風為主,若痧則純乎疏風,非其所宜,當刮痧為先,宜清喉順氣涼肺散痧為主。若專重疏風,縱非緊痧急症,亦必咳嗽日甚,纏綿不已,勞嗽等症,由此而成,慎之慎之。

治驗:

一徐茂公傷風咳嗽,日晡微寒發熱。余診之,右寸脈浮而芤,餘脈虛而無力,時氣所感,肺經之痧也。其弟為之放痧、刮痧,稍可。不服藥,至十餘日,咳嗽不止。余用射干兜苓湯加前胡、山豆,稍冷飲之,漸愈。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風邪引起的咳嗽和痧病]。

痧病是由外界環境影響而來,進而引發咳嗽,這是因為肺部受到傷害。我們不能單純地按照普通感冒的方式來治療它,因為感冒的治療主要是疏散風邪,但對於痧病來說,如果只是一味地疏散風邪,反而不適合。首先應該做的是刮痧,然後以清熱解毒、順暢氣機、清涼肺部和祛除痧病為主要目標。如果過度強調疏散風邪,即使不是非常嚴重的痧病或急症,也會導致咳嗽日益加重,長時間無法痊癒,甚至可能引發勞嗽等疾病,必須小心謹慎。

實際治療案例:

有位名叫徐茂公的人,因感冒而咳嗽,下午會感到微微寒冷並伴隨發熱。我為他診斷,發現他的右手脈搏浮淺且空虛,其他部位的脈象虛弱無力,這是被外界環境影響,導致肺部出現痧病。他的弟弟為他進行了放痧和刮痧,病情稍微有所緩解。但他沒有服用藥物,直到十多天後,咳嗽仍然沒有停止。我使用射干兜苓湯,加入前胡、山豆根,讓他稍微冷卻後飲用,病情逐漸好轉。

4. 痘前痧脹

痘本先天,因時而發,必由外感。至若痧者,亦時疫之氣所感作脹作痛。而胎元之毒,因之俱發,凡痘未見點之前痧脹,必心胸煩悶,痰涎壅塞,甚至昏迷沉重,不省人事,此其候也。其小兒滑疾之脈,類於痧症厥厥動搖之脈。雖若疑似難明,然痧有痧筋可辨,宜先刺出毒血,而後用藥清理之,則痧自退,痘自起矣。

若痘點既形,觸穢痘隱者,諸痘科自悉,不贅。

治驗:

一夏子亮幼子,五月發熱,痰喘氣急四肢戰動,兩目無神,不省人事,口熱如爐,面有隱隱紅紫細點。延余看痘,閱其腿彎有紫筋兩條。余曰:「兩目無神,四肢戰動,痘之候也。隱隱微點,痘之形也。口熱如爐,紅紫之色,熱之盛也。但是,痰喘氣急,有腿彎紫筋兩條,必痘因痧脹而發。

治宜先放其痧,後發其痘,則痘自起」。用針刺出毒血,隨用荊芥、連翹、防風、紅花、青皮、桔梗、枳殼、山楂,卜子一劑,俟稍冷飲之,其痘即發,至十二朝乃痊。

白話文:

【痘疹前的痧脹現象】

痘疹是由先天因素引發,因應季節變化而爆發,且必定是受到外界感染。至於痧脹,也是因感染了時行疫氣,導致身體脹痛。胎兒在母體內所受的毒素,也因此一併爆發。在痘疹還未顯現紅點之前,出現痧脹現象,必定會感到心胸煩悶,痰多堵塞,甚至嚴重到昏厥不醒,失去意識,這就是痧脹的症狀。小孩快速流動的脈搏,很像痧脹症的脈象。雖然看起來相似,但痧脹有特徵性的痧筋可以辨別,應先以針刺放出毒血,再使用藥物清理,這樣痧脹就會消失,痘疹自然會長出來。

如果痘疹已現形,受到污穢影響而隱匿,各類痘疹治療知識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說了。

治療經驗:

曾有一位夏子亮先生的小孩,在五月份發燒,呼吸困難伴有喘息,四肢顫抖,雙眼無神,失去意識,嘴巴像火爐一樣熱,臉上隱約可見紅紫色的小點。請我診斷痘疹,發現他膝窩處有兩條紫色的筋脈。我說:「雙眼無神,四肢顫抖,這是痘疹的前兆。臉上的紅紫小點,是痘疹的形態。嘴熱如爐,皮膚呈紅紫色,代表體內熱度高。然而,呼吸困難伴有喘息,膝窩處有兩條紫色筋脈,這說明痘疹是由痧脹引起的。

治療上,應先處理痧脹,再讓痘疹長出,痘疹就會長出」。於是,我用針刺放出毒血,並開了包括荊芥、連翹、防風、紅花、青皮、桔梗、枳殼、山楂等藥材的處方,待藥稍微冷卻後服用,痘疹便開始長出,直到第十二天病情才完全恢復。

5. 痘後痧脹

痘後中氣多虛,有感必傷,尤宜防護。嘗有小兒痘後,收靨脫痂,安然無事,一遇暑熱所侵,或穢惡所觸,即成痧脹。往往有忽然生變,人多認為惡痘所致,即痘科任事者,亦以為然,競不知其痧之為害有如斯也。

治驗:

一胡丹扆子,七歲,八月出痘脫痂光潔,飲食如常,行步如舊。迨二十五朝,忽然叫喊不已,發暈欲死,皆以為惡痘餘毒使然。求余治之,左右手六部俱微細而伏,余思惡痘餘毒兆變,脈當沉緊有力,今微細而伏若此,脈症不合,視其痧筋,歷歷可指,刺出紫黑毒血,不愈。用荊芥銀花湯合和脾宣化飲,稍冷飲之即蘇。

後小腹痛,變為痢疾,用當歸五錢,山楂一錢、熟大黃五分、加童便微溫飲之,稍安後,獨有用當歸、山楂四劑而痊。

一張可久女十五歲,痘後三十二朝,忽然發暈沉重,不能轉側。延余診治,右脈微細,左脈洪大,時一歇指。視其指頭黑色,青筋歷歷,刺出毒血,不愈。用降香桃花散合枳實大黃湯稍冷飲之,不愈。用三香丸微溫服,而痊。後傷食,為穢氣所觸,腹痛,刮痧,服稜術湯加明礬二分,微冷飲之而安。

白話文:

[痘後痧脹]

在出過疹子後,身體中的元氣多半虛弱,若有所感觸就容易受傷,所以必須特別防護。曾有一個小孩,在疹子後期,結痂脫落,一切看似平靜無恙,但一碰到酷熱天氣的侵擾,或是接觸到髒污不潔的事物,就可能引發痧脹的情況。這種突發性的變化,人們常誤以為是因為惡性疹子所導致,即使是專門從事治療疹子的醫生,也會這麼認為,卻不知道痧脹的危害竟如此嚴重。

治療經驗:

一個名叫胡丹扆的孩子,七歲,八月份出疹子後結痂,恢復得非常乾淨,飲食和行動都與平常無異。但在疹子後的第二十五天,突然開始不斷叫喊,甚至昏厥,所有人都以為這是惡性疹子的殘留毒性所致。他們找我來治療,孩子的雙手六脈都非常微弱且隱伏,我考慮到如果是惡性疹子的殘留毒性引起的變故,脈象應該會是沉緊有力的,但現在脈象如此微弱且隱伏,症狀和脈象並不相符。觀察他痧筋的狀況,清晰可見,我刺出紫色黑色的毒血,但病情未見好轉。我使用了荊芥銀花湯和脾宣化飲,稍微冷卻後讓他服用,孩子才漸漸清醒。

後來,他出現小腹疼痛,轉變成痢疾,我用了當歸五錢,山楂一錢,熟大黃五分,加上少量童子尿,稍微溫熱後讓他服用,病情稍微穩定。之後,單純使用當歸和山楂連續服用四劑,他的病就痊癒了。

另一個案例是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名叫張可久,疹子後的第三十二天,突然感到極度昏沉,無法翻身。我被請來診斷,發現她右手脈象微弱,左手脈象洪大,時而停頓。她的手指頭呈黑色,青色筋絡清晰可見,我刺出毒血,但病情並未好轉。我使用降香桃花散和枳實大黃湯,稍微冷卻後讓她服用,病情仍無改善。最後使用三香丸,稍微溫熱後讓她服用,她才逐漸康復。之後,她因食物中毒,被髒污氣味觸發,出現腹痛,我幫她刮痧,並讓她服用稜術湯加上少量明礬,稍微冷卻後服用,病情纔得到緩解。

6. 胎前產後痧

孕婦之痧,最易傷胎;產後之痧,須防惡阻,較之平人更甚,當急為救療。庶於痧毒未攻壞臟腑之時,可以施治。若屬暗痧,發於此時,胎前痧脈;溷於有孕,產後痧脈,雜於惡阻,又無心腹痛劇,痧從暗發。須當究其症候,察其聲色,看有痧筋,急宜刺破,肌膚痧擁,尤重油鹽,至若痧毒橫行,肆攻臟腑,莫可挽回,慎毋草草以誤人也。

治驗:

一趙方亨內室,懷娠六月,寒熱交作,煩悶不安。延余時,痧在始發,脈固未現,初不覺其為痧,用藥不應,忽爾昏沉。次日,余診左手脈伏,面目微黑,乃識其痧,刺腿彎青筋六針,出毒血,少愈。用桑寄生、紅花、香附、益母草、荊芥、細辛、卜子、神麯沖砂仁末,微冷服而安,後用小柴胡湯退熱,又參苓歸地健脾養血乃痊。

白話文:

關於孕婦可能遇到的疾病(類似中暑或食物中毒),這類疾病很容易對胎兒造成傷害。產後若出現此類疾病,必須要小心防止產後惡露不順,對於產婦來說,這種情況比一般人更加嚴重,應該立即進行治療。在疾病尚未嚴重到損壞臟腑的時候,我們還來得及進行治療。如果屬於潛藏的病情,在這段時間爆發,無論是孕期還是產後,都可能混同於正常的妊娠反應或是產後惡露不順,且不會有劇烈的心腹疼痛,病情隱蔽。我們必須詳細檢查病人的症狀,觀察他們的面色和聲音,查看是否有痧筋,一旦發現,應立即刺破,釋放毒素。對於肌膚上出現的痧,則特別注重調理油鹽的攝入。如果痧毒肆意橫行,攻擊臟腑,那情勢就很難挽回了,我們必須謹慎,避免草率行事誤人性命。

治療案例:

一個名叫趙方亨的人的內室,懷孕六個月,出現寒熱交替,感到極度的煩悶不安。當時我診斷她,痧正在開始發作,但脈象尚未顯現,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是痧的症狀,用藥效果不佳,她突然陷入昏迷。第二天,我再次診斷,發現她的左手脈象低落,臉色微黑,才確認她是得了痧,於是刺了她腿彎的青筋六針,釋放出有毒的血液,病情稍微好轉。我使用桑寄生、紅花、香附、益母草、荊芥、細辛、卜子、神麯和砂仁末的藥物,讓她微冷服用,病情得以穩定。之後,再使用小柴胡湯退燒,最後使用參苓歸地等藥材來健脾養血,她終於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