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邃

《痧脹玉衡》~ 卷之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9)

1. 痧類瘧疾

痧有寒熱往來,類乎瘧疾。或昏迷沉重,或狂言亂語,或痰喘不休、或心胸煩悶,叫喊不止、或嘔噦吐痰,睡臥不安、或大小便結,舌黑生芒。如此重極,脈必變異,不與瘧同,宜細辨之。

治驗:

一沈日岩,七月間,日晡寒熱,昏沉脹悶,大便不通,舌焦苔厚。延余治瘧,左脈浮大而虛,右脈沉細而澀,愚意瘧疾見凶,脈不應虛且澀,視其乳下有青筋,刺出紫血毒血二針,令其刮痧,不愈。用散痧消毒活血之劑,加大黃三錢,稍冷服之,大便通,諸症退,惟寒熱未已,用小柴胡湯治之,後用四君子湯調治而痊。

白話文:

[對於痧類瘧疾]

痧這種病症有著冷熱交替的特徵,很像瘧疾。患者可能出現神智不清、頭痛欲裂、狂言亂語、不停喘息伴有咳嗽、心臟和胸部感覺悶痛,不斷呻吟、嘔吐痰液、睡眠品質不佳、大小便困難,舌頭上出現黑色且有尖銳突出物等嚴重症狀。在這種情況下,脈搏會呈現異常,和一般的瘧疾不同,應該要仔細區別。

治療經驗:

有一位名叫沈日巖的病人,在七月時,每天下午都會發冷發熱,並感到昏沉脹悶,且大便不通暢,舌頭乾燥且舌苔厚重。他請我為他治療瘧疾,但診脈發現他的左手脈象浮大卻虛弱,右手脈象則沉細又滯澀,我認為這不像典型的瘧疾病症,因為脈象不應該是虛弱及滯澀。觀察到他胸口下方有青色的靜脈,於是進行放血療法,放出紫黑的瘀血,再讓他刮痧,但病情並未好轉。我開了能散痧解毒活血的藥方,加入三錢的大黃,稍微冷卻後服用,結果大便得以順利排出,其他症狀也逐漸減輕,唯有冷熱交錯的現象尚未消失,因此我使用小柴胡湯進行治療,後續再用四君子湯調理,最終病癒康復。]

2. 瘧疾兼痧

瘧疾臥床,往往有因暑熱相侵,心中迷悶,或時疫之氣相感,兼犯乎痧,瘧因痧變,勢所必至,不可漫以為瘧而忽視之也。瘧之為害,尚可延久;痧之為害,必致傷人,即令痧之輕者,苟不知治,纏擾於身,不克驟愈,雖或幸愈,數復難痊。自非先治其痧,決難全愈,兼痧之禍,可勝道哉。

治驗:

一錢拱宸內室患瘧,發熱不涼,痰嗽煩悶,口渴不食。余診之,氣口脈虛,左三部微澀而數,此兼痧之症也。令其放痧,用散痧順氣活血解毒藥,不愈。次日又放痧,脈始弦數,又如前劑服之,不復煩悶矣。後用柴胡雙解飲三劑,瘧愈。止用消痰順氣藥加童便飲五劑,痰嗽俱痊。

一餘三子,五月間,患瘧凶暴,左脈沉微,右手脈伏,驗有腿彎、手臂青筋,刺出紫黑毒血,稍覺胸中爽快,用寶花散,沉香丸稍冷服之,遂用大黃丸並服,可扶而起。次日復傷食又患兼痧,凶暴益甚,更放痧,凶暴始減,用散痧消食順氣解毒藥五劑,稍安。後又傷食發熱,用山楂、卜子、青皮、陳皮、紫樸、白芥子四劑,大便不通,加枳實、大黃,便通熱減。

惟病久虛極,時覺眩暈心跳,夜睡不寧,用棗仁、茯神、人參、黃耆、熟地加熟附子一二片煎服,夜睡神安,調補四月而痊。

一沈恆生內室,六月間瘧疾,日晡寒熱已八日,忽壯熱不已,昏沉不醒。延余診之,左脈弦數不勻,右脈虛而沉澀,余曰:「左不勻,右虛澀,非瘧脈也。殆其為瘧之變症,非痧而何」。刺左臂青筋一針,紫黑毒血流出如花,不愈。服荊芥湯加藿香、卜子、紫樸、檳榔並化毒丹微冷飲之,稍醒。

次日,復刺指頭紫黑血三針,用荊芥湯加枳實、大黃微冷飲之,熱退後,用三香散,運動其氣,調理一月而痊。

白話文:

[對於瘧疾合併痧的病情]

患有瘧疾的人躺在牀上,常常因為酷熱的天氣侵襲,感到心緒混亂悶悶不樂,或者被當時的流行病毒影響,同時感染了痧症。瘧疾因為感染了痧症而轉變,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不能輕易地認為只是瘧疾而忽略了它。瘧疾的危害,還可以忍受一段時間;但是痧症的危害,必定會對人造成傷害。即使是最輕微的痧症,如果不知道如何治療,就會一直纏繞在身上,無法迅速康復。就算有幸康復,也很難完全痊癒。除非先治療痧症,否則決不可能完全康復。合併痧症的災難,真是說也說不完。

治療經驗:

錢拱宸的妻子患有瘧疾,發燒且一直高溫,咳嗽煩悶,口渴不想吃東西。我診斷她,發現她的脈象虛弱,左手三部的脈搏有些微的阻滯和快速,這是感染痧症的症狀。我讓她放痧,使用能散痧順氣活血解毒的藥物,但沒有好轉。第二天再幫她放痧,脈搏開始呈現弦數,再次服用之前的藥物,不再感到煩悶。之後用柴胡雙解飲三次,瘧疾好了。再服用五次消除痰液順氣的藥物加上童便,咳嗽全部好了。

餘三子在五月間,患有非常嚴重的瘧疾,左手脈搏沉弱,右手脈搏隱伏,檢查到腿彎和手臂上有青色的靜脈,抽取紫黑色的毒血,感覺胸口舒服了些,服用寶花散,沉香丸,稍微冷飲,可以撐著起身。第二天又因為飲食過量而再次感染痧症,病情更加嚴重,再次放痧,病情才開始減輕,服用五次散痧消食順氣解毒的藥物,病情稍微穩定。後來再次因為飲食過量而發燒,服用山楂、卜子、青皮、陳皮、紫樸、白芥子四次,大便不通暢,添加枳實、大黃,大便通暢熱度降低。

只是因為長期病痛身體虛弱到了極點,常常感到頭暈心跳,夜晚睡不安穩,服用棗仁、茯神、人參、黃耆、熟地加上一兩片熟附子煎煮服用,夜晚睡得安穩,調養補充四個月後康復。

沈恆生的妻子,在六月間得了瘧疾,每天下午就開始發冷發熱已經八天了,突然高燒不止,昏迷不醒。我診斷她,左手脈搏弦數不均勻,右手脈搏虛弱而沉澀,我說:「左手脈搏不均勻,右手脈搏虛弱而沉澀,這不是瘧疾的脈象。可能是瘧疾的轉變症狀,如果不是痧症,那會是什麼?」在左臂上抽取青色靜脈的血液,紫黑色的毒血如花般流出,病情沒有好轉。服用荊芥湯加上藿香、卜子、紫樸、檳榔和化毒丹稍微冷飲,病情稍微清醒。

第二天,再次在手指上抽取紫黑色血液三次,服用荊芥湯加上枳實、大黃稍微冷飲,熱度退去後,服用三香散,調整氣息,調理一個月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