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岐救正論》~ 卷之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9)

1. 傷寒遺熱

甲申臘姜子社有朱氏甥。年十七。因往鄉患外感。初雜投增劇。歷四旬延余診視。及詢後一醫。乃專用補藥。服三十餘劑。面黃將疸。虛煩不寐。六脈弦數。此誤補所致抵今是遺熱症。投小柴竹葉湯。兩劑頓愈。再劑平復。

白話文:

在甲申年的冬天,姜子社有一個姓朱的外甥,他當時十七歲。因為到鄉下時得了感冒風邪,起初隨意吃了一些藥反而病情加重。經過了四十天,請我去為他看病。後來又請了一位醫生,那位醫生只開補藥給他吃,他吃了三十多帖,結果臉色變黃幾乎得了黃疸病,而且虛弱到晚上睡不著覺。他的脈象顯示弦而數,這是因為誤用補藥導致的,到現在這就是所謂的傷寒遺留的熱症。我給他開了兩帖的小柴胡湯加上竹葉,病情馬上就好轉了。再喝了幾帖後,就完全恢復了健康。

2. 傷寒吐蛔發呃

壬午春,有上街鄉民林姓者,年五旬,患夾陰傷寒。 初延治,不知投何藥。 越九日,請余正診脈時,手拈一蛔而出。六部虛大無力,日發呃十數聲。 余曰:脈為假熱症,乃真寒。投理中湯一劑,煩渴減半;次早,脈亦斂。 余歸,仍遺人參三白湯與服數劑。起居如常。 但渴未退,彼乘便於洪塘求治。 誤服療實渴藥,滑石、乾葛之屬。 至夜,發燥譫妄。 次日,促余,脈症已敗;越旦而歿。

白話文:

在壬午年的春天,有一位來自上街鄉的林姓村民,年約五十歲。他得了夾陰型的傷寒病。起初請醫生治療時,不知道用了什麼藥物。經過了九天,他請我為他診脈。當時,他手中捏著一條蛔蟲,六部脈象顯示出虛弱且無力,每天會打十多聲的呃逆。

我判斷他的脈象是假熱症,實際上是真寒。於是開了理中湯讓他服用一劑,隔天早上,他的煩渴症狀減輕了一半,脈象也收斂了。我回家後,仍交代他服用人參三白湯,連續服用了幾劑後,他的生活作息恢復正常。只是口渴的症狀仍未消除,他便順道去了洪塘尋求治療。

結果誤服了治療實渴的藥物,像是滑石和乾葛之類的。到了夜晚,他的病情變得燥亂且胡言亂語。第二天,他們急忙請我去診斷,發現他的病情已經惡化。隔天早晨,他就不幸過世了。

3. 傷寒咽痛

愚按此症,每見時醫不分傷寒雜病,不論虛實寒熱,一概投以辛涼,枉斃多矣。故不得不詳辨於後。

夫咽痛病源非一也。有傷寒咽痛,有雜病咽痛之不同者。屬傷寒者,有太陽,有陽明,有陽毒,有陰毒,有少陰之為不同者。即少陰一經,有客熱,有客寒,有寒熱相搏之又不同者。

又有三陰直中陰寒而成咽痛者。又有太陰肺經初感風邪,便成咽痛者。以上皆傷寒外感之咽痛也。

屬雜病有風痰上壅者;有鬱火上升者;有胃經積熱者;有飲食中毒者;有腎虛陰火上炎者;有虛勞咳嗽咯血者;有痰蛾瘇脹、火蛾、冷蛾之別者,則又有不同也。以上皆雜病之咽痛也。

其傷寒屬太陽者,當一二日見,則治以升麻六物湯辛涼之劑。屬陽明陽毒者,當二三日見,此為熱毒上攻,則治以六物湯,或涼膈飲諸辛寒之劑。其屬少陰客熱,此為傳經,當四五日見,則當治以甘草湯,或苦酒湯、豬膚湯諸平緩微涼之劑。少陰寒熱相搏者,此亦為傳經咽痛,則當治以桔梗湯和緩之劑。至少陰客寒一症,此本腎寒伏藏於經絡隱曲之間,初治未及溫經散寒。及至病久,或經旬日,或越旬余,以致寒極上衝而成咽痛,治以半夏湯,用半夏、桂枝、甘草辛熱之劑。若其兼症吐利、手足厥逆,則進用四逆湯大熱之劑。屬三陰直中與陰毒,則用姜附湯。肺經冒風,則用金沸草湯。以上俱當察其兼症而施治者也。

其屬雜病:風痰上壅者,則治以二陳湯,或星香散加甘桔湯;鬱火上升者,則治以加味逍遙散加桔梗、牛蒡子;胃經積熱者,則治以三黃湯或瀉黃散;飲食中毒者,則治以苦寒消毒之劑;腎虛陰火上炎咽亦痛者,則當治以八味丸,內有桂附納氣歸源;其虛勞咳嗽咯血咽痛聲啞者,亦須治以壯水之劑。以上總應察其兼症,與脈之虛實而施治者也。

奈何一概混治,致人枉死,誰之咎乎?

癸未孟冬,庠友鄭能仁患風痰上壅咽痛。初治數劑增劇。余察其六脈浮弦無力,以補中益氣湯,加膽星、肉桂,兩劑頓愈,痰壅如失。

及聞數日前,能仁一胞侄年十餘歲,病少陰咽痛。經旬日,每飧尚能啜粥碗許,動止如常。一句醫投辛涼之劑,飲下半晌,即轉厥逆煩躁,至三更而歿。如此投劑,少瘥,生死反掌,可不謹歟?

又仲冬,府庠王介人之內患少陰客寒咽痛,項背腰膝疼痛不堪,手足逆冷,大便滑利,六脈弦強,復少胃氣。余斷以越三日當歿,辭不治。及察病因,初起冒寒,一女科為其體虛素郁,投四物湯加減,是助寒閉邪不得發越矣。過數日,寒極上衝,喉咽痹痛。復延一醫,誤以為火,而用玄參、甘桔之屬,益增煩躁。至十五日,延余診視,備察脈症病期久近,乃屬少陰寒痛。余謂脈症已敗,法應不起。彼不信,再更治。有名醫某,又以為鬱火上升,堅投涼劑,至十八日而歿。

甲申季春,均鋪王門少婦患肝經鬱火上升咽痛。累治不瘥。余投以逍遙散,加牛蒡、桔梗、黃芩、香附,兩劑如失。

白話文:

標題:[傷寒喉嚨痛]

內容: 讓我來解釋這症狀。常見的是醫生們不區分傷寒與雜病,也不考慮病情虛實、寒熱,一律使用辛涼藥物治療,這樣導致許多無辜生命逝去。因此,我必須在下面詳細解釋。喉嚨痛的原因並非單一,有傷寒引起的喉嚨痛,也有雜病造成的喉嚨痛。屬於傷寒的,可能源自太陽經、陽明經、陽毒、陰毒,或少陰經的不同狀況。就少陰經而言,有外來熱邪、外來寒邪,或寒熱交戰的情況。

還有三陰經直中陰寒引發的喉嚨痛,以及肺經初次感受風邪導致的喉嚨痛。這些都是傷寒外感引起的喉嚨痛。至於屬於雜病的,可能是因爲風痰上湧、鬱火上衝、胃經積熱、食物中毒、腎虛陰火上衝、虛勞咳嗽咳血,或是不同類型的痰火問題。

傷寒中屬太陽經的,在一二天內出現,可用升麻六物湯等辛涼藥物治療。屬陽明陽毒的,在二三天內出現,表示熱毒上攻,應使用六物湯或涼膈飲等辛寒藥物。屬少陰經受外來熱邪的,應在四五天內治療,用甘草湯、苦酒湯、豬膚湯等平緩微涼藥物。少陰經寒熱交戰的,也應在傳經階段治療,使用桔梗湯等和緩藥物。至於少陰經受外來寒邪的,根源在於腎臟寒氣潛藏於經絡深處,初期治療未能溫經散寒。等到病情久遠,甚至十多天後,寒氣極盛上衝,形成喉嚨痛,此時應使用半夏湯,含有半夏、桂枝、甘草等辛熱藥物。如果同時有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等症狀,則應使用四逆湯等大熱藥物。屬三陰經直中陰毒的,則使用姜附湯。肺經受風邪影響的,使用金沸草湯。這些都需要根據伴隨症狀進行治療。

對於雜病中的風痰上湧,使用二陳湯或星香散加甘桔湯。鬱火上衝的,使用加味逍遙散加桔梗、牛蒡子。胃經積熱的,使用三黃湯或瀉黃散。食物中毒的,使用苦寒消毒劑。腎虛陰火上衝的,使用八味丸,其中含有桂附納氣歸源。虛勞咳嗽咳血的,也需要使用滋陰藥物。總之,應該觀察伴隨症狀和脈象虛實,然後進行治療。不能一概而論地混合治療,否則會導致無辜死亡,這是誰的責任呢?

以一個案例爲例,鄭能仁在癸未年的孟冬時節,患有風痰上湧引起的喉嚨痛。最初治療幾劑後病情加劇。我檢查他的六脈浮弦無力,於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膽星、肉桂兩劑,病情立刻好轉,痰壅消失。聽說幾天前,鄭能仁的一個十多歲的侄子,患有少陰經喉嚨痛,已經十多天了,仍然能夠吃一碗粥,活動正常。但一位醫生給他用了辛涼藥物,喝下半劑後,立即轉爲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直到三更時分去世。這樣的治療方法稍有不慎,生死就在一瞬間,怎麼能不小心呢?

另一個例子,仲冬時節,府庠的王介人的妻子患有少陰經受外來寒邪引起的喉嚨痛,頸部、背部、腰部、膝蓋疼痛難忍,手腳冰冷,大便滑利,六脈弦強,缺乏胃氣。我判斷她將在三天後去世,拒絕治療。檢查病因發現,起初她因寒冷受涼,一位婦科醫生認爲她體質虛弱且長期抑鬱,給她用了四物湯加減,這是幫助寒氣封閉邪氣,無法發散。過了幾天,寒氣極盛上衝,喉嚨疼痛加劇。另一位醫生誤以爲是火氣,使用了玄參、甘桔等藥物,反而增加了煩躁。到十五日,我被請來看診,經過詳細檢查脈象、病症和病程長短,確定屬於少陰經寒痛。我說脈象和症狀已經惡化,無法挽救。他們不信,再次更換治療。另一位名醫認爲是鬱火上衝,堅決使用涼劑。到了十八日,患者去世。

在甲申年的季春,王門的年輕女子患有肝經鬱火上衝引起的喉嚨痛,多次治療無效。我使用逍遙散加牛蒡、桔梗、黃芩、香附兩劑,症狀消失。

在季秋,連擎天的妻子患有肺經風熱引起的喉嚨痛,脈象浮洪有力。我使用金沸草湯加牛蒡、加倍甘草一劑,病情痊癒。甲申年的季夏,鄰婦王氏喜歡吃辛辣食物,患有胃熱引起的喉嚨痛,脈象洪滑,脈搏次數增多。我使用甘桔湯加芩連、栝蔞、玄參兩劑,病情立即好轉。像這三位女性病情實證明顯,使用寒涼藥物效果立竿見影,即使是普通醫生治療,也如同摧枯拉朽般容易。這真的很難嗎?最難的是在虛實、寒熱、真假之間,準確判斷病情,將危急轉化爲安全,這纔是真正的治療之道。

在甲申年的孟秋,建寧的太學生魏與參長時間居住在三山,迷戀花柳,患有陰火引起的喉嚨痛。之前的治療誤以爲是實火,連續使用涼劑,反而增加了煩躁和疼痛。我檢查他的六脈洪數無力,說他已經極度腎虛,火氣不歸原位而上浮。使用六味料加肉桂、麥冬、人參,少量輔以附子兩劑,病情好轉。他覺得這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