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京

《軒岐救正論》~ 卷之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1)

1. 枇杷葉石斛草扁薏苡沙參芡實蓮鬚燈心草木通浮小麥麻黃根

此數藥者。稟質薄劣。取味淡平。具有虛聲。渺無實能。魚魚鹿鹿。無濟緩急。豈國老之甘草。黃耆之綿耆君子之參苓。所能彷彿萬一。然只可與共笑談。不可與同患難也。今之醫者。取其平淡無毒。謂能持王道者大要莫外此類。籲所協理諸病何病乎。果可以迂緩闒茸之流。

與商治策乎。予請逐節而詳言之。枇杷葉固云治嗽矣。豈知人之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金水二臟。必保養之。始能相生。病則俱病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原病式曰五志色欲之動。皆屬相火。水衰而火無所制。得以沖逆於上。

其水莫能救母之鬼賊鬼賊愈盛而受克愈虧矣論治法以苦寒瀉火則土藏不堪以辛溫補母而子金無濟必惟益水滋腎以膏潤純甘之品得水少充則火便少熄火熄金復仍爾相生矣而輕飄之枇杷葉。從治肺之標得乎。石斛草固云清肺健脾益腎矣。此物果兼溫涼兩性乎。夫肺待清必屬熱。脾資健必本弱今母虛反為瀉子子實而又補母何相混也大凡氣之厚者主陽。

味之厚者主陰。以輕虛之質。嚼蠟之味。謂能補腎得乎。扁豆不過蔬饌中一物。謂曰無傷脾胃可也。乃云能益脾和胃。抑何迂闊。薏苡亦諸谷中一側谷耳。昔伏波載歸以舟。亦必經年久服。或少見效。而取以為方藥治病得乎。沙參本草謂能補肺之陰。人參益肺之陽試思肺之陰何由而虛乎病自有本。

金水相生。肺之陰即腎之陰也滋苗者必固其根。豈平淡升浮之沙參果可益陰乎。而易老取以代人參。殊不知體質既殊功能亦異。安能代也。惟葛稚川謂沙參主療卒得諸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蓋疝及小腹引痛乃厥陰為患沙參金藏藥也得相制耳。予每用此與升麻以療疝症。往往奇中。

愈信葛言不誣。若夫芡實蓮鬚果可止遺固精乎。汪石山曰經云腎屬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主蟄封藏之本。腎之處也。又曰陰陽之要陽密乃固。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又曰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靈樞曰厥氣客於陰器。

則夢接內。蓋陰器者宗筋之所聚也。而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之筋。皆結聚於陰器。與衝任督三脈之所會。然厥陰主筋。故諸筋皆通於厥陰腎為陰主藏精肝為陽主疏泄陰器乃泄精之竅故腎之陰虛則精不藏肝之陽強則氣不固若陰客於其竅與所強之陽相感則精脫出而成夢陽強者非藏真之陽強乃肝臟所寄之相火強耳第病多端。亦有不專在肝腎。

而在心肺脾胃之虛火反淩水土不制水金不勝木者然必傳於腎肝而致精之失也有自然相傳之理焉治法從肝腎本臟而得者獨治本臟從他髒得者則以他臟為主。肝腎為標。由陰陽離決。水火不濟者則因而和之陽虛補氣陰虛補血陽強者瀉火陰實者益火本臟多主有餘他臟或兼不足有正治反治從多從少之異何世醫不辨陰陽水火。或清之澀之溫之熱之非使真水耗竭則令真陽痿敗骨立脂枯。

白話文:

這幾味藥材,本身性質就弱,味道也清淡平和,聽起來好像有些功效,但實際上沒有什麼實質的用處。就像魚和鹿一樣,沒有辦法在緊急情況下發揮作用。它們怎麼可能比得上國老的甘草、黃耆的綿耆、君子的參苓呢?連一丁點的相似之處都沒有。這些藥材只能用來閒聊,不能用來共度難關。現在的醫生,看中它們平和無毒的特性,認為這才是治病的王道,其實大錯特錯。要用這些藥材來治療疾病,能治好什麼病呢?難道可以和那些只會敷衍了事的庸醫討論治病的方法嗎?

我現在就來逐一詳細說明。枇杷葉雖然說能止咳,但要知道人體的陽氣常常有餘,陰氣常常不足。肺和腎這兩個臟器,必須好好保養,才能相互協調。如果生病了,就會一起出問題。醫書說「各種氣逆衝上,都屬於火」,《原病式》也說「五志和情慾的活動,都屬於相火」。如果腎水衰弱,就無法制約火,火就會往上衝逆。水無法救助母親(指金),鬼賊(指相火)就會越來越旺盛,而受克的母親也會越來越虛弱。治療方法如果用苦寒的藥來瀉火,那麼脾胃就會受不了;如果用辛溫的藥來補腎,對肺也沒有幫助。必須要滋養腎水,用滋潤甘甜的藥材,讓腎水稍微充盈,火氣就會消退。火熄滅了,金(肺)才能恢復正常,才能重新相互協調。而輕飄飄的枇杷葉,怎麼可能從治療肺的表象來達到效果呢?

石斛草雖然說能清肺、健脾、益腎,但這種藥材真的兼具溫涼兩種性質嗎?肺需要清熱,一定是屬熱;脾需要強健,一定是本身虛弱。現在反而要補母親(指脾),而瀉子(指肺),子實了又要補母親,這樣不是很混亂嗎?凡是氣味濃厚的,都屬於陽;味道濃厚的,都屬於陰。用這種輕虛無味的藥材,怎麼能說可以補腎呢?扁豆不過是蔬菜中的一種,說它不傷脾胃還可以,卻說它能益脾和胃,實在太過誇張了。薏苡仁也不過是眾多穀物中的一種,以前伏波將軍用船運回來,也得經過一年長時間服用,才可能稍微見效。怎麼可以用它來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物呢?

沙參,本草綱目上說可以補肺陰。人參可以補肺陽,但想想肺陰是因為什麼而虛的呢?疾病一定有它的根本原因。金水相互滋生,肺陰就是腎陰。要滋養幼苗,一定要鞏固它的根。難道這種平淡又輕飄的沙參真的可以滋養陰氣嗎?而易老竟然用它來代替人參,卻不知道人體體質不同,藥材的功效也不同,怎麼能夠代替呢?只有葛洪認為沙參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和陰部之間像絞痛一樣疼痛,疝氣和小腹疼痛屬於厥陰經的疾病,沙參是屬於金的藥,所以能起到制約的作用。我常常用沙參與升麻來治療疝氣,效果往往很好,我更加相信葛洪所說的不是虛言。

至於芡實和蓮鬚,真的可以止遺固精嗎?汪石山說醫書上說腎屬水,接受五臟六腑的精華而儲藏起來,又說腎是藏精的根本,又是陰陽的樞紐。陽氣密閉才能固精,陽氣強盛反而不能固精,陰氣就會衰竭。陰陽平和,精神才會旺盛;陰陽分離,精神就會衰竭。陰陽是宗筋匯聚的地方,匯聚在氣街。醫書上說厥氣客於陰器,就會做夢與異性交合。陰器是宗筋聚集的地方,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的筋脈,都聚集在陰器,與衝、任、督三脈相會。而厥陰主管筋,所以各種筋都通向厥陰。腎屬陰,主藏精;肝屬陽,主疏泄。陰器是精液排出的孔竅,所以腎陰虛,精液就無法儲藏;肝陽強盛,氣就不會固守。如果陰氣客於孔竅,與強盛的陽氣相互感應,精液就會外泄而產生夢遺。陽氣強盛,不是指真陽強盛,而是指寄託在肝臟的相火強盛。病因有很多種,也不一定只在肝腎,也有可能是心、肺、脾、胃的虛火反過來欺凌水土,水金無法勝過木。但最終一定會傳到腎和肝,導致精液的流失。這是自然相傳的道理。治療方法,如果是從肝腎本臟得病的,就只治療本臟;如果是從其他臟腑得病的,就要以其他臟腑為主,肝腎為輔。因為陰陽分離,水火不濟,就要調和。陽虛要補氣,陰虛要補血,陽強要瀉火,陰實要補火。本臟多是有餘,其他臟腑可能有不足,治療方法有正治、反治、從多、從少的不同。為什麼世上的醫生不分辨陰陽水火,隨意用清、澀、溫、熱的藥物,不是耗竭真水,就是讓真陽衰敗,導致身體瘦弱,皮膚乾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