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岐救正論》~ 卷之二 (8)
卷之二 (8)
1. 代脈有二
代為氣衰,固止有常數,此死脈也。經又云:「黃脈代」,此蓋指脾脈而應於四時;遇春,得胃氣而兼見微弦;遇夏,得胃氣而兼見微洪;遇秋,得胃氣而兼見微浮;遇冬,得胃氣而兼見微石,此乃四時更代之代,而非死脈之代。此代之義,又不可不知。
白話文:
[代脈有兩種情況]
代脈通常表示氣力衰弱。如果停止跳動的次數固定不變,這就是所謂的死脈。古籍中也有提到黃脈代,這裡所指的是脾臟的脈象,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有所不同。在春季,若出現與脾胃功能相關的脈象且帶有微微的弦脈,夏季則是脾胃功能脈象加上微微的洪脈,秋季是脾胃功能脈象加上微微的浮脈,冬季則是脾胃功能脈象加上微微的沉脈(石脈)。這些都是四季交替時正常的脈象變化,並非前述的死脈。對於"代脈"的不同意義,我們必須清楚瞭解。
2. 如促脈
促脈,乃數而一止,此為陽極亡陰,主痰壅陽經,積留胃府,或主三焦鬱火炎盛,或發狂班,或生毒疽,五積停中,脈因為沮。
最不宜於病後,若勢進不已,則為可危。五積者,血、氣、痰、飲食也。
若此得之新病,元氣未敗,不必深慮;但有如促之脈,或漸見於虛癆垂危之頃,死期可卜。
或暴作於驚遑造次之候,氣復自愈;脫陰見促,終非吉兆。腫脹見促,不交之否;促脈,則亦有死者矣!
白話文:
【對於促脈的情況】
促脈的特徵是心跳頻率快且時有突然停止的現象。這代表身體的陽氣過剩而陰氣不足。主要反映的是痰濕阻塞在身體的陽性經絡中,或者是在胃部有食物殘留堆積。也可能顯示三焦(中醫理論中的器官)的火氣過旺。此外,還可能出現精神錯亂、皮膚出疹,或是生出毒性的腫瘍。當身體中有五種積聚物(血、氣、痰、飲、食)存在時,脈搏會因此受阻。尤其在疾病後期出現這種脈象,情況就更為危險。若病情持續惡化不停,則生命將陷入危急狀態。五積指的是血液、氣息、痰液、飲水和食物。如果這種脈象出現在新病患者身上,且其元氣尚未耗盡,則不必過度擔心。然而,若這種促脈在虛弱或瀕臨死亡的患者身上逐漸顯現,或是突然在緊張、慌亂的情況下出現,即使之後恢復正常,也並非好預兆。腫脹症狀伴有促脈,若未能及時治療,亦會有生命危險。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沒有上述症狀,單純出現促脈,也可能導致死亡。
3. 動脈有三
動乃數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忽忽動搖。仲景曰:「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此三焦傷也。主病為痛,為驚,為泄痢,為亡精,為失血。虛者傾搖;勝者自安。此皆病脈也。
又有平人而動者。《太素》云:「三部寬長是上賢,更於膽脈帶長弦;豁然應指如龍動,翊贊明君萬萬年。」又云:「腎部忽然動滑時,為官必定有遷移;更看三部寬洪應,用意消詳仔細推。」《素問》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孕子也。」是皆吉兆之脈也。
白話文:
[動脈有三]
動脈通常在手腕關節上下出現,沒有明顯的起始和終點,形狀像豆粒般大小,會持續地跳動。張仲景曾說,陰陽相互作用產生的脈象叫做動脈。如果陽氣過盛,人就會出汗;陰氣過盛,就會發燒,並且身體感覺冷且畏寒,這表示三焦功能受損。患有此脈象的人可能會感到疼痛、驚嚇、腹瀉、精液流失或出血。如果是虛弱的體質,脈象會更加搖晃;若是體質強壯,脈象則會較穩定。這些都是病態的脈象。
然而,也有健康的人會出現動脈現象。《太素》提到,如果三部位的脈象寬闊且長,這個人必是德高望重之人。再者,如果膽脈處的脈象呈現長而弦的狀態,像龍一樣活躍地在手指下跳動,這預示此人將會輔佐明君,萬世流芳。另有一說,當腎部的脈象突然變得動感滑順,表示此人職位將有所提升,但要仔細觀察其他部位的脈象是否同樣寬闊,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黃帝內經》指出,女性如果手少陰脈(心脈)跳動特別強烈,代表可能懷孕了。這些都是吉祥的脈象。
以上就是動脈的種類和所代表的意義。
4. 真藏脈
肝絕之脈,循刀賁賁。 心絕之脈,轉豆躁疾。 脾則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肺絕如毛,無根蕭索,麻子動搖,浮波之合。 腎脈將絕,至如省客,來如彈石,去如解索。 命脈將絕,鰕游魚翔,至如湧泉。 絕在膀胱,真脈既形,胃已無氣。 參察色證,斷之以意。
白話文:
[真實臟器衰竭的脈象]
肝臟衰竭的脈象,就像被刀割過一樣,強烈而有力。
心臟衰竭的脈象,如同豆子在鍋裡快速跳動,急促且躁動。
脾臟衰竭的脈象,類似鳥兒啄食,或像屋頂漏水,水流不止,又像杯子翻倒,脈象不穩定。
肺部衰竭的脈象,輕如羽毛,無根無基,如同秋風中飄蕩的草梗,輕微顫動,像浮在水面的波紋。
腎臟衰竭的脈象,有如客人臨時到訪,來勢突然,又像彈擊石頭般堅硬,去勢卻又如繩索解開般鬆弛。
生命脈象將要衰竭時,就像蝦子遊動,魚兒飛躍,脈象如泉水湧出,顯示膀胱機能衰弱。
當真實的臟器衰竭脈象出現,胃已經失去功能。通過觀察面色和症狀,用心判斷病情。
以上就是這段古文中描述的各個臟器衰竭的脈象特徵。
5. 七情脈
七情之脈。內傷五志。喜則脈緩。悲短憂澀。思結恐沉。驚動怒急。七脈宜先。審而處治。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中的「七情脈」,意思是說人的情緒會影響脈象。如果一個人高興,他的脈搏會變得較緩慢;若他感到悲傷或憂鬱,脈搏可能會顯得短促或滯澀;過度思考會使脈象呈現緊繃狀;恐懼時脈象則會變得深沉;受驚或憤怒時,脈搏會加速。在治療上,應先詳細診察這些因情緒引起的脈象變化,然後再採取適當的治療方法。
6. 妊娠脈
婦人之脈,以血為本,血旺易胎,氣旺難孕。
少陰動甚,謂之有子;尺脈滑利,妊娠可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別。
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斧。
欲產之脈,其至離經,水下乃產,未下勿驚。
新產之脈,緩滑為吉;實大弦牢,有證則逆。
白話文:
關於懷孕的脈象,女性的脈象,主要看血液狀況。血液充足的人容易懷孕,而氣血過旺的人則較難懷孕。如果在少陰部位的脈搏跳動特別強烈,這通常表示懷孕了。如果手腕內側的脈搏流暢順利,這是懷孕的好徵兆。若脈象滑疾且穩定,預示著懷孕約三個月。如果脈象持續這種狀態,到五個月時就能分辨胎兒性別。左邊脈象強勁多是男孩,右邊強勁則可能是女孩。懷女孩的腹部形狀像簸箕,懷男孩的腹部形狀像斧頭。即將生產的脈象會有異於常態的現象。當羊水破了,就表示即將生產,若尚未破水,則不必過度緊張。對於剛生產後的女性,緩慢且滑順的脈象是好現象,代表身體正在恢復。但如果脈象強烈、粗大、硬實或緊繃,可能表示有健康問題,需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