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京

《軒岐救正論》~ 卷之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7)

1. 素問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

(水),(土)

壬辰壬戌歲,上太陽(司天),中木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藥食宜也。主病眩掉瞑。

戊辰戊戌歲,上太陽(司天),中火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藥食宜也。主病熱鬱。

甲辰甲戌歲,上太陽(司天),中土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藥食宜也。主病濕下重。

庚辰庚戌歲,上太陽(司天),中金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熱。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病燥悶滿。

丙辰丙戌歲,上太陽(司天),中水運(太)下太陰(在泉)其化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病大寒。

白話文:

壬辰、壬戌年,上天主氣為太陽,中氣為木,地氣為太陰,其氣化為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宜食藥物。主要病症為眩暈、掉髮、失明。

戊辰、戊戌年,上天主氣為太陽,中氣為火,地氣為太陰,其氣化為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宜食藥物。主要病症為熱鬱。

甲辰、甲戌年,上天主氣為太陽,中氣為土,地氣為太陰,其氣化為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宜食藥物。主要病症為濕氣下沉導致身體沉重。

庚辰、庚戌年,上天主氣為太陽,中氣為金,地氣為太陰,其氣化為上苦熱、中辛溫、下甘熱,宜食藥物。主要病症為燥熱悶脹。

丙辰、丙戌年,上天主氣為太陽,中氣為水,地氣為太陰,其氣化為上苦熱、中鹹溫、下甘熱,宜食藥物。主要病症為嚴寒。

凡此太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此下總結辰戌年太陽司天。六氣之化也。凡子寅辰午申戌六陽年。皆為太過。醜亥酉未巳卯六陰年。皆為不及。太過之氣。常先天時而至。故其所生長收藏氣化運行皆早不及之氣。常後天時而至故。其氣化運行皆遲。如交變大論曰:太過者先天。不及者後天。本篇後文曰:運太過則其至先。運不及則其至後。皆此義也。

(金),(火)

丁卯丁酉歲,上陽明(司天),中木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辛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三宮。

癸卯癸酉歲,上陽明(司天),中火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鹹溫。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九宮。

白話文:

「在太陽司天的情況下,氣的運行始於先天。這段總結了辰戌年的太陽司天六氣之化。所有子寅辰午申戌六個陽年,都是過度;醜亥酉未巳卯六個陰年,則是不足。過度的氣候,通常在先於季節時出現,所以它們對生長、收穫和氣的運行都有早熟的影響。相反,不足的氣候通常在季節後出現,因此它的運行會比較緩慢。正如交變大論所說:過度的是先天的,不足的是後天的。本篇後文提到:運行過度的氣候會提前到來,運行不足的氣候會延遲到來,這就是這個道理。」

(金),(火)

「丁卯丁酉年,上陽明(司天),中木運(少)下少陰(在泉)。其運行上苦小溫,中辛和,下鹹寒。藥物和食物都適合這種情況。主要災害為三宮。」

「癸卯癸酉年,上陽明(司天),中火運(少)下少陰(在泉)。其運行上苦小溫,中鹹溫,下鹹寒。藥物和食物都適合這種情況。主要災害為九宮。」

巳卯巳酉歲,上陽明(司天),中土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甘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五宮。

乙卯乙酉歲,上陽明(司天),中金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七宮。

辛卯辛酉歲,上陽明(司天),中水運(少)下少陰(在泉)其化上苦小溫。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一宮。

凡此陽明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此總言卯酉年陽明司天六氣之化也。凡此卯酉十年歲氣不足。故氣化運行後天。

(相火),(木)

壬寅壬申歲,上少陽(司天),中木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酸和。下辛涼。藥食宜也。病掉眩支脅驚駭。

白話文:

巳卯、巳酉年,上陽明主司天,中土運主少,下少陰在泉,其氣化上為苦味微溫,中為甘味平和,下為鹹味寒涼。飲食宜以此為準。此年容易發生五宮災難。

乙卯、乙酉年,上陽明主司天,中金運主少,下少陰在泉,其氣化上為苦味微溫,中為苦味平和,下為鹹味寒涼。飲食宜以此為準。此年容易發生七宮災難。

辛卯、辛酉年,上陽明主司天,中水運主少,下少陰在泉,其氣化上為苦味微溫,中為苦味平和,下為鹹味寒涼。飲食宜以此為準。此年容易發生一宮災難。

以上皆為陽明司天之氣化運行後天之理,總而言之,卯酉年陽明司天之六氣皆有氣化不足之弊,因此運行後天。

壬寅、壬申年,上少陽主司天,中木運主太,下厥陰在泉,其氣化上為鹹味寒涼,中為酸味平和,下為辛味涼爽。飲食宜以此為準。易發掉眩、支脅疼痛、驚恐等病症。

戊寅戊申歲,上少陽(司天),中火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甘和。下辛涼。藥食宜也。病上熱鬱血溢泄心痛。

甲寅甲申歲,上少陽(司天),中土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咸和。下辛涼。藥食宜也。病體重胕腫痞飲。

庚寅庚申歲,上少陽(司天),中金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辛涼。藥食宜也。病肩背胸中。

丙寅丙申歲,上少陽(司天),中水運(太)下厥陰(在泉)其化上鹹寒。中鹹溫。下辛溫。藥食宜也。病寒浮腫。

凡此少陽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

(土),(水)

丁丑丁未歲,上太陰(司天),中木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溫。中辛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三宮。

白話文:

戊寅戊申年、甲寅甲申年、庚寅庚申年、丙寅丙申年,這四個年份都是少陽主司天,厥陰在泉。其氣化趨勢是上部鹹寒,中間依年份不同分別為甘和、咸和、辛溫、鹹溫,下部則都是辛涼。飲食應以適合這種氣化趨勢的藥食為主。

戊寅戊申年易患心痛、血溢泄之症;甲寅甲申年易患身體沉重、胕腫痞飲之症;庚寅庚申年易患肩背胸痛之症;丙寅丙申年易患寒浮腫之症。

總之,少陽司天之氣化運行依循先天之序。

丁丑丁未年,太陰主司天,太陽在泉。其氣化趨勢是上部苦溫,中間辛溫,下部甘熱。飲食應以適合這種氣化趨勢的藥食為主。這個年份易出現三宮災變。

癸丑癸未歲,上太陰(司天),中火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溫。中鹹溫。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九宮。

巳醜巳未歲,上太陰(司天),中土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五宮。

乙丑乙未歲,上太陰(司天),中金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藥食宜也。主災七宮。

辛丑辛未歲,上太陰(司天),中水運(少)下太陽(在泉)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藥食宜也。主災一宮。

凡此太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

(火),(金)

壬子壬午歲,上少陰(司天),中木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酸涼。下酸溫。藥食宜也。主病支滿。

白話文:

癸丑癸未、巳丑巳未、乙丑乙未、辛丑辛未這些年份,上天主氣為太陰,地氣運行為火、土、金、水,太陽位於泉中,其氣化分別為上苦溫、中鹹溫、下甘熱;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這些年份宜食藥,並要注意九宮、五宮、七宮、一宮等方位。

凡是太陰主氣,其運行皆依循後天法則。

壬子壬午年,上天主氣為少陰,地氣運行為木,太陽位於泉中,其氣化分別為上鹹寒、中酸涼、下酸溫。這些年份宜食藥,並要注意支滿之病。

戊子戊午歲,上少陰(司天),中火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藥食宜也。主病血溢上熱。

甲子甲午歲,上少陰(司天),中土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藥食宜也。病中滿身重。

庚子庚午歲,上少陰(司天),中金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鹹溫。藥食宜也。主病下清。

丙子丙午歲,上少陰(司天),中水運(太)下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咸熱。下酸溫。藥食宜也。主病寒下。

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

(水),(火)

丁巳丁亥歲,上厥陰(司天),中木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辛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三宮。

白話文:

戊子、戊午年,少陰主天,中火運太,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宜食藥物。主要疾病是血溢上熱。

甲子、甲午年,少陰主天,中土運太,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宜食藥物。主要疾病是身體沉重。

庚子、庚午年,少陰主天,中金運太,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辛溫,下鹹溫,宜食藥物。主要疾病是下清。

丙子、丙午年,少陰主天,中水運太,陽明在泉,其化上鹹寒,中咸熱,下酸溫,宜食藥物。主要疾病是寒下。

總之,這些少陰主天之氣運行的變化,都是先天決定的。

丁巳、丁亥年,厥陰主天,中木運少,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辛和,下鹹寒,宜食藥物。主要災禍在三宮。

癸巳癸亥歲,上厥陰(司天),中火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九宮。

巳巳巳亥歲,上厥陰(司天),中土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甘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五宮。

乙己乙亥歲,上厥陰(司天),中金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酸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七宮。

辛巳辛亥歲,上厥陰(司天),中水運(少)下少陽(在泉)其化上辛涼。中苦和。下鹹寒。藥食宜也。主災一宮。

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

愚按人秉天地之氣以生天人一理也。五運六氣陰陽之變勝復之。作而人身應之。經曰隨其氣所在期於左右。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寸尺反者死。陰陽交者死。又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氣。而主病之。陰陽虛實逆從生死。母外此以為氣診矣。

白話文:

癸巳癸亥、巳巳巳亥、乙己乙亥、辛巳辛亥這幾個年份,上天司命的氣運都是厥陰,中氣運分別是火、土、金、水,下氣運都是少陽。這時,上天應當採取辛涼之法,中氣宜咸和,下氣宜鹹寒。飲食也應遵循這些原則。癸巳癸亥年容易發生九宮災,巳巳巳亥年容易發生五宮災,乙己乙亥年容易發生七宮災,辛巳辛亥年容易發生一宮災。

這些都是厥陰司命氣運在後天運行的規律。

我認為,人是由天地之氣孕育而生的,天人和為一體。五運六氣是陰陽變化、盛衰循環的規律,人體會受到這些規律的影響。經書上說,要順應氣運變化,才能保持身體健康,違背氣運就會生病。如果氣運移位,就會生病;如果氣運失去位置,就會危及生命;如果寸尺相反,就會死亡;如果陰陽交錯,也會死亡。因此,我們要先了解當年的氣運,才能預知疾病。陰陽虛實、逆從生死,這些都是診斷疾病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