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京

《軒岐救正論》~ 卷之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3)

1. 如細脈

細脈似微而常有。細直而耎。若絲線之應指。宜於秋冬老弱。為血氣兩衰之病。或傷精泄汗。或濕氣下侵。或泄利脫陰。或丹田虛冷。或胃虛腹脹。或目眩筋痿。脈經云細為血少氣衰。有此症則順。否則逆。故吐衄脈沉細者生。憂勞過度者脈亦細。治須溫補。至有如細之脈。

或因暴受寒冷。痛極壅塞經絡。致脈沉細。不得宣達。是細不得概言。虛而可誤施。滋補固結邪氣也。又有癆怯困殆。脈見弦細而數。蓋弦主氣衰。細主血少。數主虛火煎熬。奄奄待斃。醫於此時尚欲清之平之良可慨已。

白話文:

[對於細脈的理解]

細脈看似微弱但一直存在,其特徵是細長而柔軟,就像絲線觸碰手指一樣。在秋冬時節,或是老年人和體弱的人身上,出現細脈通常是因為血液和氣力雙雙衰弱所致。可能的原因包括:精神疲憊、大量出汗、濕氣侵襲下身、脫水或慢性腹瀉導致陰液流失、丹田虛寒、胃部虛弱伴隨腹部脹大、視力模糊和肌肉無力。根據《脈經》記載,細脈表示血液量不足,氣力衰弱,如果病人有上述症狀,那麼細脈的出現是合理的;反之,若沒有這些症狀卻出現細脈,則可能是病情惡化的跡象。因此,當病人嘔血或鼻血,脈搏沉而細,預示著生存的機會;同樣地,過度勞累的人脈搏也會變得細弱。治療上應該以溫補為主。然而,有些情況下的脈象會呈現出類似細脈的特徵。

有時,人體突然受到極端寒冷刺激,劇烈疼痛阻塞了經絡,導致脈搏沉而細,無法正常流動。這種情況下,不能一概而論,認為所有細脈都是虛弱的表現,也不能隨意進行滋補,因為這可能會使邪氣更加固結。此外,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的人,脈象可能會顯現出弦細且快速的特徵。其中,弦象代表氣力衰退,細象代表血液量減少,快象則代表虛弱的身體正在遭受虛火的煎熬,生命垂危。在這種情況下,醫生還想要進一步清理體內的熱毒,或者採取平和的治療手段,實在令人感嘆。

2. 如伏脈

伏脈深於沉。診須推筋著骨,細尋方見。主寒凝經絡臟腑,或霍亂吐瀉,腹疼沉困,或宿食沉蓄,或老痰膠固,或厥逆重陰。散寒溫里,急宜著力。傷寒太陽初症,得此最為吉兆。故瀕湖曰:「傷寒一手脈伏曰單伏,兩手脈伏曰雙伏,不可以陽症見陰為診,乃火邪內郁,不得發越。

陽極似陰,故脈伏。必有大汗而解,政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後庶物皆蘇之義。又有夾陰傷寒,先有伏陰在內,外復感寒,陰盛陽衰,四肢厥逆,六脈沉伏,須投姜附,及灸關元,脈乃復出也。若太谿衝陽皆無脈者必死。以上皆正伏脈也。又有如伏之脈,乃病久陰陽兩虧,

脈見斷續沉陷,或隱或現,真氣隨亡,豈初病消散之,比乎?此乃脈脫非脈伏也。至有暴驚暴怒暴厥,亦見沉伏,少待經盡氣復,不治當自愈。若人年過四十以上,元氣素虛,忽然昏瞶,不省人事,此為類中風,而非真中風也。喉聲曳鋸,六脈沉伏,惟急治以三生飲,加人參一兩,

亦有得生者。如遺尿汗泄,口開目合,便不救矣。凡診此伏脈與如伏脈,當兼察病因,庶免枉治。

白話文:

[對於「如伏脈」的情況]

「如伏脈」的特徵是比「沉脈」更深,診斷時必須用力推壓到筋骨才能感覺到,必須細心搜尋才能發現。這種脈象通常顯示身體寒氣凝結在經絡和臟腑,可能有霍亂、嘔吐、腹瀉、嚴重腹痛、長期食物積滯、老痰固化、或是陰寒過盛等問題。治療上應該著重在驅散寒氣、溫暖內臟,且應立即採取行動。在感冒初期出現這種脈象,反而是好預兆。因此李時珍曾說,感冒時若一手脈象呈現「單伏」,兩手脈象則為「雙伏」,這不能單純以陽症中出現陰象來判斷,這是因為體內火氣被封鎖,無法正常發散。

陽氣達到極點時,會呈現類似陰象的脈象,但之後一定會有大汗淋漓的現象,就像久旱逢甘霖,萬物得以甦醒。另有一種情況,稱為「夾陰傷寒」,是先有潛在的陰寒存在體內,再受到外界寒冷影響,導致陰寒更甚,陽氣衰弱,四肢冰冷,六脈沉伏,這時必須使用薑和附子,並進行關元穴灸療,脈象才會恢復。如果太谿和衝陽兩處都摸不到脈搏,那病人很可能會死亡。以上都是典型的「伏脈」情況。

另有一種「如伏脈」,是因長期疾病導致陰陽兩虛,脈象斷斷續續、時深時淺,或隱或現,代表體內真氣正在流失。這不是剛開始生病的現象,而是脈象已經開始衰退,而非只是「伏脈」。在極度驚嚇、憤怒或突然昏厥時,也可能出現脈象深伏,但只要等一陣子,等到氣血恢復,不用特別治療也會自行恢復。如果一個人年齡超過四十歲,本來體質就虛弱,突然間失去意識,這可能是類似中風的狀況,但不是真正的中風。喉嚨發出像鋸木頭般的聲音,六脈沉伏,這時應立即使用三生飲,加上一兩的人參,也有機會挽救生命。但如果出現失禁、大量出汗、口開眼閉的情況,就難以救治了。在診斷「伏脈」和「如伏脈」時,應同時考慮病人的病因,以免誤診。」

3. 如實脈

實脈浮沉皆得大而且長。應指愊愊然不虛。經云。血實脈實。曰脈實者水穀為病。曰氣來實強。是謂太過。蓋實主火熱有餘之病。或發狂譫語。或陽毒便結。或咽瘇舌強。或脾熱中滿。或腰腸壅痛。或平人實大。主有痢疾。宜先下之。或瘡疽脈實。急下之。以邪氣在裡故也。

俱宜通腸發汗。亟解繁苛之火。不待再計矣。又有如實之脈。久病得此孤陽外脫。脈必先見弦數滑實。故書云久病脈實者凶。其可療以消伐之劑乎。更有沉寒內痼。脈道壅滯。而堅牢如實。此又不得概用寒劑。但溫以姜附之屬可也。又有真陰大虧燎原。日熾脈見關格洪弦若實法幾窮矣。

尚可清涼乎以上三症皆如實脈。非正實脈也。

白話文:

[關於實脈的情況]

實脈無論是在表面還是深部,都能觸及到它強大且延長的脈象。手指按下去時,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並無虛弱之感。古籍上說,血實的人脈象也會實,而脈象實的人,可能是因為飲食問題導致的疾病。如果氣息來得強壯,這就叫做太過。實脈通常代表的是火熱過剩的病症,可能會讓人出現發狂、胡言亂語的情況,也可能會有便祕、咽喉腫痛、舌頭僵硬、脾臟熱導致中間脹滿、腰部和腸道阻塞疼痛等症狀。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如果脈象實且大,可能預示著將會有痢疾,應該先進行瀉下治療。如果在治療瘡疽時,脈象實,也要馬上進行瀉下,因為這表示邪氣在體內。

這些情況都適合通腸和發汗,快速緩解身體的火熱,不需要再考慮其他治療方式了。然而,也有實脈的脈象,長期患病的人出現這種脈象,可能代表體內的陽氣正在流失,脈象可能會先呈現出弦數滑實的特徵。因此,古籍記載,長期患病且脈象實的人,病情較為嚴重。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消炎和減輕疾病的藥物來治療嗎?另外,如果體內寒氣過重,導致脈道阻塞,脈象堅固如實,這種情況就不能隨意使用寒性藥物,只能使用薑、附子等溫性藥物。

此外,如果體內真陰損失過多,就像大火燒掉原野一樣,每天的病情都在惡化,脈象在關節處呈現洪弦若實的特徵,治療方法已經窮盡了。

以上三種情況,雖然都是實脈的表現,但並不是真正的實脈。

4. 如長脈

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長竿末稍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病。長有三部之長,一部之長。心脈長,神強氣壯;腎脈長,蒂固根深。《經》云:長則氣治,短則氣病。長,主於肝;短,主於肺。皆平脈也。反此則為有餘之病,非陽毒癲癇,則陽明熱深。若長而緩者,百病皆愈。大概雖主乎病,亦屬輕淺之症。

其有如長之脈,或鰥寡思色不遂,心肝兩部則洪長而溢魚際,是皆七情為患,而非有病之脈也。或㿗疝而左尺偏長,是又宿疾留經,而非無病之脈也。或寒入經腑,六部細長不鼓,此非投以辛熱不能蠲除也。若細長而鼓,又須清解,靈變在人耳。看得長脈多有兼見,不得偏執為悉無病。但病得此,終非死脈。

老人兩尺脈沉長滑實,壽可期頤,且徵瓜瓞之盛。若短脈不及本位,應指而回,不能滿部,主病為內虛,為喘滿氣促,為胃氣弱,為頭腹疼。諸病見短難治,為真氣不足,是又與長為霄壤之判。

白話文:

[對於長脈]

長脈既不太粗也不太細,它延綿不斷,如同順著一根長桿的末端般平穩,就像拉緊的繩子,或是順著長桿滑行。當脈象呈現長態時,這可能表示身體出現問題。長脈有三部長和一部長之分。心脈長,顯示精神旺盛,氣力充沛;腎脈長,代表根基牢固。古籍記載,脈長表明氣血調和,脈短則意味氣血失調。長脈主要與肝相關,短脈則與肺相連,這些都是正常的脈象。但如果與此相反,那可能是過剩的病症,不是陽毒癲癇,就是陽明熱深。然而,如果脈象長且緩,大多數疾病都能得到改善。總的來說,雖然長脈常伴隨著病狀,但屬於較輕微的疾病。有時候,會出現類似長脈的情況,例如孤獨的人因思念或情感不順導致心肝兩部脈象洪大而超出魚際,這是由七情所引起,並非真正的疾病脈象。或者,疝氣患者左尺部脈象偏長,這也是長期疾病的表現,並非無病的脈象。再或者,寒冷侵入經絡,六部脈象細長而不鼓動,這種情況必須用辛辣熱性的藥物才能消除。若脈象細長而鼓動,則需要清熱解毒。如何靈活應用,全在於個人的理解。在診斷長脈時,往往會發現其他併發症,不能片面認為沒有任何疾病。但是,如果病人出現長脈,這絕對不會是死亡的脈象。老年人兩尺部脈象沉長滑實,預示著他們可以享受高壽,且後代繁盛。然而,如果脈象短小,未能達到本位,一觸即回,無法遍及全脈,這表示內在虛弱,呼吸急促,胃氣弱,頭痛腹痛等多種疾病,見到短脈病情難以治療,這表明真氣不足,與長脈相比,有天壤之別。

5. 如弦脈

弦脈,其狀端直以長。若箏弦,從中直過,挺然指下。體為陽中陰。藏司肝,時屬春,運王木也。《經》云:輕虛以滑者平。實滑如循長竿者病。勁急如新張弓弦者死。戴同父曰:弦而軟者,其病輕;弦而硬者,其病重。純弦為負死脈也。弦緩,平脈也。弦臨土位,克脈也。弦見於秋,反克脈也。

春病無弦,失主脈也。其病主諸瘧、支飲、懸飲、頭痛、鬲痰、寒熱、癥瘕、尺中陰疝、兩足拘攣。右關見弦,胃寒腹疼。若不食者,脈本剋土,必難治。此則大概脈與病符也。又有如弦之脈,本非真弦,而或兼見,而或相類。弦固類細,而細則如絲線之應指。又類緊,而緊則如轉索之不絕為。體既異,

主病亦殊。但緊則為諸痛,依稀若弦之無力耳。弦兼洪為火熾。弦兼滑為內熱。弦兼遲為痼冷。弦不鼓為藏寒。弦兼澀,秋逢為老瘧。弦兼細數,主陰火煎熬,精髓血液日竭,癆瘵垂亡之候也。若諸失血而見弦大,為病進;見弦小,為陰銷。痰清見弦為脾土已敗,真津上溢,非痰也。

又有似瘧,陰陽兩虧,寒熱往來,脈亦見弦。急扶真元,亦有生者。若誤作瘧治,如近歲閩司理王諱猷公所以枉沒於見病治病之舛劑也。大要弦脈而病屬經者,易治;屬腑者,難治;屬藏者,不治。指下細別吉凶,胤列矣。

白話文:

[如弦脈]

弦脈的特徵是端直且長,就像箏弦從中直過一樣,在指尖下挺然而立。在陰陽學說中屬於陽中陰,主要與肝臟有關,時節上對應春季,運行於木。古籍記載,輕虛而滑的脈象是正常的,實滑如同沿着長竿的感覺則代表疾病,而勁急如新張弓弦的脈象則預示死亡。

戴同父曾說,弦而軟的脈象,疾病較輕;弦而硬的脈象,疾病較重。純粹的弦脈則被視爲不祥的脈象。弦脈伴隨緩脈,則爲正常脈象。弦脈出現在土位時,是一種剋制脈象。弦脈在秋季出現,則是被剋制的脈象。

如果在春季生病而沒有出現弦脈,這是失去主脈的表現。這種脈象主控各種瘧疾、支飲、懸飲、頭痛、膈痰、寒熱、症瘕、尺中陰疝、兩足拘攣等症狀。如果右關出現弦脈,則可能代表胃寒腹疼。如果病人無法進食,脈象原本就剋制土,則治療難度極大。這是一般情況下脈象與病症的對應關係。

但是,還有一種看似弦脈的脈象,並非真正的弦脈,可能是與其他脈象同時出現,或者只是類似弦脈。弦脈雖然類似細脈,但細脈則如同絲線般細微。弦脈又類似緊脈,但緊脈則像不斷轉動的繩索。因爲體徵不同,主控的病症也會有所不同。緊脈主控各種疼痛,類似於弦脈,但力度較小。弦脈伴隨洪脈代表火熾,弦脈伴隨滑脈代表內熱,弦脈伴隨遲脈代表痼冷,弦脈不鼓動代表髒寒。弦脈伴隨澀脈在秋天出現代表老瘧,弦脈伴隨細數脈代表陰火煎熬,精髓血液日漸枯竭,是癆瘵垂亡的徵兆。如果各種失血病症出現弦大脈象,代表病情惡化,而出現弦小脈象則代表陰消。如果痰清而出現弦脈,則代表脾土已敗,真津上溢,這不是痰。

還有類似瘧疾的情況,陰陽兩虧,寒熱往來,脈象也會出現弦脈。這時應緊急扶正真元,還是有可能恢復的。如果誤診爲瘧疾並按照瘧疾治療,就像近幾年閩司理王諱猷公因錯誤治療而枉死的例子。總的來說,弦脈病症屬於經絡的,容易治療;屬於腑的,難以治療;屬於髒的,則無法治療。通過仔細辨別脈象下的細節,可以預測吉凶。

6. 濡弱微細四種相類

濡脈極軟。如水面浮綿。輕診則得。重按無有。弱脈極軟。重按乃得。輕診無有。脈學雲浮細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浮而極細如絕曰微。沉而極細不斷曰細。又云輕診即見重按如欲絕者微也。往來如線而常有者細也。仲景曰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縈縈如蠶絲細者陰氣衰。

此四脈者雖形體不一。大較皆陰陽兩虧。病從內得。或失精亡血。或泄汗傷濕。或氣促心驚。或虛脹消癉。或筋骨痿痹。老弱久病見之順。少年春夏見之逆。治法皆宜調營益氣。填精補髓。固脾健胃急施拯救。方得全生。凡診此脈。須察胃氣多少。預示吉凶。庶不召謗。

白話文:

【濡弱微細四種脈象相似】

濡脈非常柔軟,就像水面上漂浮的棉絮,輕輕地診斷就能感知到,但用力按壓反而摸不到。弱脈也是極度柔和,必須要用力按壓才能觸及,輕輕觸碰是感覺不到的。在脈學中有這樣的描述:浮在表面且細膩如綿的是濡脈;深藏於下且細膩如綿的是弱脈;浮在表面且極為細微、幾乎要斷絕的是微脈;深藏於下且極為細微、但始終未斷的是細脈。又有一種說法是,輕診就能看到,但重按時似乎要斷絕的就是微脈;脈動細如線,但始終存在的就是細脈。張仲景曾說過,脈象若像湯面上的油脂般閃爍不定,這表示陽氣微弱;若脈象纏繞如蠶絲般細微,這表示陰氣正在衰退。

這四種脈象雖然形態各異,但大致上都表示陰陽兩虛,病症多源自於體內。可能是精血流失,或是大量出汗導致濕氣傷身,或是氣短心悸,或是虛弱腫脹,或是消耗性疾病,或是筋骨萎縮和痺痛。對於老年人和長期病患者來說,出現這種脈象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年輕人或是在春夏季節出現這種脈象,則表示身體狀況不佳。治療方法應著重於調理營養、增強氣力、滋補精髓、補充骨髓、鞏固脾胃、增強胃功能,並盡快進行救治,這樣才能挽救生命。在診斷這些脈象時,必須要評估患者胃氣的多少,並預測病情的吉凶,這樣才能避免誤診引發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