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京

《軒岐救正論》~ 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4)

1. 革牢不同

革脈如按鼓皮。主病為亡血遺精半產崩漏脹滿中風感濕諸症。牢脈似沉似伏。大而長。微弦。扁鵲曰:牢而長者肝也。仲景曰:寒則堅牢。有牢固之象。徐東皋云沉而有力。動而不移。牢之體也。主病為心腹疼痛疝頹癥瘕。為氣短息促。為皮膚著腫。是革牢二脈。固判若天淵也。

仲景曰:弦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曰革。男子主亡血失精。女人主半產漏下。脈經曰:三部脈革。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瀕湖曰:此即芤弦二脈相合。故均主失血之候。諸家脈書皆以為牢脈故或有革無牢。有牢無革。混淆不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虛牢實。形症皆異也。

又牢為元氣將絕者凶。牢忌見陰虛失血之病為虛病見實脈也。不可不辨。

白話文:

革脈摸起來像敲鼓的皮,主要表現為失血、遺精、早產、崩漏、腹脹、中風、感受濕氣等症狀。牢脈摸起來像沉下去又浮起來,脈象大而長,略微弦細。扁鵲說:牢脈大而長是肝氣的表现。張仲景說:寒氣就會讓脈象堅牢,呈現牢固的狀態。徐東皋說:脈象沉而有力,跳動卻不移動,這就是牢脈的形態。主要表現為心腹疼痛、疝氣、腫瘤、積聚,以及氣短、呼吸急促、皮膚浮腫等症狀。革脈和牢脈,兩者差別很大,如同天壤之別。

張仲景說:脈象弦細就代表寒氣,脈象芤細就代表虛弱。虛寒相互交搏,就形成了革脈。男人主要表現為失血、遺精,女人主要表現為早產、陰道出血。脈經說:三部脈中的革脈,如果長期出現,得病就會死亡,如果是突然出現,得病就會存活。瀕湖說:革脈其實是芤脈和弦脈結合在一起,所以都主失血之症。各家脈書都認為牢脈和革脈,有的有革脈沒有牢脈,有的有牢脈沒有革脈,混淆不清,分不清彼此。其實革脈浮於表面,牢脈沉於內里,革脈虛弱,牢脈強壯,表現出來的症狀完全不同。

而且,牢脈也代表元氣將要耗竭,预示着凶险。牢脈最忌出現陰虛失血的症狀,因為這是虛症出現實脈的表現,不可不辨。

2. 牢實相類

牢脈沉而有力動而不移。明主陰寒凝固之象也。若實脈則浮沉皆得。大而且長。指下鼓擊。息數往來。動而能移。乃主陽盛實熱之病。脈體固依稀相似而主病則已懸甚均一動也。只爭移與不移此徐東皋獨得牢脈之。神識超千古矣。及閱方書謂潔古實脈而投姜附此。必非實脈。乃牢脈也。不容不細別之。

白話文:

脈搏沉而有力,按之不易移動,說明體內有陰寒凝結的現象。如果脈搏實則浮沉皆可,又大而長,按之有鼓擊感,呼吸急促,而且按之可移動,則代表陽氣盛實熱病。脈象雖看似相似,但所代表的病症卻大相逕庭,關鍵就在於是否能移動。徐東皋獨特地辨識出牢脈,其醫術超越古人。閱讀醫書時,若遇到潔古實脈,而使用薑附等藥,則很可能不是實脈,而是牢脈,不可不細心辨別。

3. 芤革不同

芤形大如慈蔥。兩傍有中央空。同父曰: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革脈則形按如鼓皮。雖體不同。大抵主病則皆失血亡陰之證。

白話文:

在醫學上,芤脈的形狀大如慈蔥,兩邊有中央部分是空的。同父說,營氣在脈管中循行,脈管以血液作為形狀,芤脈中空洞,是血液流失的徵象。而革脈則形狀像是打擊後的鼓皮,雖然它們的形狀不同,但大致來說,當脈象出現這些特徵時,通常都是因為失血或陰液不足所引起的病症。

4. 芤虛散不同

虛脈遲大而軟。按之無有。隱指豁豁然空。崔紫虛云:形大力薄。其虛可知。主傷暑怔忡自汗驚悸發熱陰虛腹脹痿痹遺精便泄諸症。經曰血虛脈虛。又曰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又曰久病脈虛者死。若芤脈則大如慈蔥與虛脈豁豁然。空不同也。所謂散脈者其形如楊花散漫。去來無定。

息數難齊。無統紀。無約束。渙散不收。稍按便四散不聚。主病為溢飲。為血耗。為怔忡。為脫汗。為胻腫胕。產婦得之生。妊婦得之墜。平人見之死。難經曰散脈獨見者危。柳氏曰:散為血氣。俱虛根本脫離之脈。若兩尺見之魂斷歸冥。心脈洪大微散。肺脈浮澀微散。獨此不妨耳。

此散與虛異。而虛又與芤異也。

白話文:

脈搏虛弱,而且又遲緩寬大,摸起來軟綿綿的,按下去沒有彈性,手指觸摸時感覺空空的,就像空洞一樣。崔紫虛說:這種脈象表示人體雖然有力量,但是卻很虛弱,這種虛弱程度很明顯。主要表現為中暑、心神不寧、自汗、驚悸、發熱、陰虛、腹脹、肌肉萎縮、關節痺痛、遺精、小便失禁等症狀。經書上說:「血虛則脈虛。」又說:「氣虛則脈虛弱。」也說:「久病而脈虛弱者,往往會死。」如果出現芤脈,那麼脈象就會像慈蔥一樣粗大,與虛脈不同,虛脈是感覺空洞,而芤脈則是粗大。

所謂散脈,脈象就像楊花隨風飄散一樣,漫無規律,忽來忽去,沒有固定節奏。呼吸頻率也不規律,沒有節奏,沒有約束,渙散無序,稍微按一下就四散開來,聚攏不起來。這種脈象主要表現為水腫、失血、心神不寧、出汗不止、四肢腫脹、產婦難產、孕婦流產。一般人出現這種脈象則預示死亡。難經說:「散脈單獨出現,預示著病情危急。」柳氏說:「散脈是氣血俱虛,身體根本虛脫的脈象。」如果兩尺脈出現這種散脈,則預示著生命垂危。心脈洪大而微散,肺脈浮澀而微散,這兩種情況則無妨。

散脈與虛脈不同,虛脈又與芤脈不同。

5. 結代不同

結脈緩而一止。止無常數。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止有常數。脈學云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塗。然代為氣衰。固云死脈。而又宜於風家痛極。孕婦霍亂。是代亦有生者。至結脈雖為陰凝痰結積聚癰腫瘕疝諸病。每見脫血逢此終不免於死者。

是又不拘於常數。總之結脈多生代脈多死耳。瀕湖曰:脈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足。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謂之平脈。反此則止乃見焉。腎氣不能至則四十動一息。肝氣不能至。則三十動一息。蓋一藏之氣衰而代藏之。氣代至也。滑伯仁曰:若無病羸瘦而脈代者危脈也。

白話文:

脈象解讀:結脈與代脈

結脈緩而一止。止無常數。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止有常數。

結脈摸起來緩慢,然後突然停止,停頓的時間不固定。代脈則是跳動一段時間後就停止,不能自行恢復,必須等到一段時間後才會重新跳動,而停頓的時間卻是固定的。

脈學云數而時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塗。然代為氣衰。固云死脈。

脈學中,如果脈搏跳動頻繁且間歇性停止,就叫做「促脈」。緩慢跳動後突然停止的,應該稱為「結脈」。如果脈搏停止後無法自行恢復,就叫做「代脈」。結脈多半預示著疾病好轉,而代脈則預示著病情危重。這是因為代脈代表著人體氣血衰弱,所以又稱為「死脈」。

而又宜於風家痛極。孕婦霍亂。是代亦有生者。

雖然代脈通常代表著病情危重,但也有例外。比如風寒痛症發作極度疼痛時,或者孕婦罹患霍亂時,出現代脈並不一定意味著死亡,反而可能代表著疾病好轉。

至結脈雖為陰凝痰結積聚癰腫瘕疝諸病。每見脫血逢此終不免於死者。

結脈雖然通常代表著疾病好轉,但如果患者出現大量失血,並且同時出現結脈,則預示著病情非常嚴重,可能難以挽回。

是又不拘於常數。總之結脈多生代脈多死耳。

這兩種脈象的出現並不總是按照固定的規律。總體來說,結脈多半預示著疾病好轉,而代脈則預示著病情危重。

瀕湖曰:脈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腎五臟之氣皆足。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謂之平脈。反此則止乃見焉。

《瀕湖脈學》中記載,正常人的脈搏在一呼一吸之間跳動五次,代表著五臟之氣都充足。五十次跳動才完成一呼一吸,符合大衍之數,稱為「平脈」。如果脈搏跳動次數少於五十次,就可能會出現結脈或代脈。

腎氣不能至則四十動一息。肝氣不能至。則三十動一息。蓋一藏之氣衰而代藏之。氣代至也。

如果腎氣不足,脈搏在一呼一吸之間只跳動四十次。如果肝氣不足,脈搏在一呼一吸之間只跳動三十次。這是因為某個臟腑的氣血衰弱,需要其他臟腑的氣血來代償。

滑伯仁曰:若無病羸瘦而脈代者危脈也。

《滑伯脈訣》中記載,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但卻出現了代脈,那麼就代表著病情十分危重。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講解了中醫脈學中兩種常見的脈象:結脈與代脈。結脈代表著疾病好轉,而代脈則代表著病情危重。但是,這兩種脈象的出現並不總是按照固定的規律,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有病而氣血乍損。氣不能續者。只為病脈。傷寒心悸脈代者復脈湯主之。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

白話文:

當人有疾病時,如果突然損失了氣血,氣不能順暢流通,這就是疾病的脈象表現。對於傷寒導致的心悸、脈搏跳動緩慢的狀況,應使用復脈湯來治療。在懷孕期間,如果出現脈搏跳動緩慢的情況,這對胎兒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對於胎兒的生與死,我們必須要區分清楚。

6. 代脈有二

代為氣衰。固止有常數。此死脈也。經又云黃脈代。此蓋指脾脈而應於四時。遇春得胃氣而兼見微弦。遇夏得胃氣而兼見微洪。遇秋得胃氣而兼見微浮。遇冬得胃氣而兼見微石。此乃四時更代之代。而非死脈之代。此代之義。又不可不知。

白話文:

脈象中出現代脈,代表氣血衰弱。然而,脈象變化有一定的規律,並非所有代脈都代表死亡。經書中也提到黃脈代,是指脾經脈象隨著四季變化而有所不同。春季脾氣旺盛,脈象會略微弦細;夏季脾氣旺盛,脈象會略微洪大;秋季脾氣旺盛,脈象會略微浮揚;冬季脾氣旺盛,脈象會略微沉緊。這些都是四季更替導致的脈象變化,並非死亡的徵兆。因此,理解代脈的含義非常重要,不能一概而論。

7. 如促脈

促脈乃數而一止。此為陽極亡陰。主痰壅陽經。積留胃府。或主三焦鬱火炎盛。或發狂班。或生毒疽。五積停中。脈因為沮。最不宜於病後。若勢進不已。則為可危。五積者血氣痰飲食也。若此得之新病。元氣未敗。不必深慮。但有如促之脈。或漸見於虛癆垂危之頃。死期可卜。

或暴作於驚遑造次之候。氣復自愈脫陰見促終非吉兆。腫脹見促不交之。否促脈則亦有死者矣。

白話文:

脈搏快速而跳動一下就停止,這是陽氣極盛而陰氣衰竭的表現,主要原因是痰濕阻礙陽氣,積聚在胃部,或三焦鬱熱熾盛,或導致神志不清、發狂,或生出毒瘡,五種積聚停留在體內,脈象因此受到影響。這種脈象最不適合病後出現,如果病情持續加重,則十分危險。五種積聚是指血、氣、痰、飲食。如果新病出現這種脈象,元氣尚未衰敗,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這種脈象伴隨著虛癆垂危,或在驚恐慌亂的情況下突然出現,氣息恢復後又出現促脈,則絕非吉兆。腫脹伴隨促脈不交,或促脈出現,都有可能導致死亡。

8. 動脈有三

動乃數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忽忽動搖。仲景曰: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此三焦傷也。主病為痛為驚為泄痢為亡精為失血。虛者傾搖。勝者自安。此皆病脈也。又有平人而動者。太素云:三部寬長是上賢。更於膽脈帶長弦。豁然應指如龍動。

翊贊明君萬萬年。又云:腎部忽然動滑時。為官必定有遷移。更看三部寬洪應。用意消詳仔細推。素問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孕子也。是皆吉兆之脈也。

白話文:

脈搏跳動,在關脈上下可見,沒有頭尾,如豆粒大小,忽忽搖動。張仲景說:「陰陽相搏,稱為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身體冰冷畏寒,這是三焦受傷。主要病症為疼痛、驚恐、腹瀉、遺精、失血。虛弱者脈搏起伏不定,強壯者則安穩平靜。這些都是病態脈象。」

也有身體健康的人脈搏跳動。太素經說:「三部脈寬長,是上等賢能之人。並且膽脈帶長弦,豁然應指如龍動,輔佐明君萬萬年。」又說:「腎部脈忽然跳動滑動,則官位必有遷移。再看三部脈寬洪有力,用心細心仔細推斷。」素問經說:「婦女手少陰脈跳動厲害者,將要懷孕。」這些都是吉兆的脈象。

9. 真藏脈

肝絕之脈。循刀賁賁。心絕之脈。轉豆躁疾。脾則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絕如毛。無根蕭索。麻子動搖。浮波之合。腎脈將絕。至如省客。來如彈石。去如解索。命脈將絕。鰕游魚翔。至如湧泉。絕在膀胱。真脈既形。胃已無氣。參察色證。斷之以意。

白話文:

肝經脈氣衰竭時,脈象跳動如刀鋒般急促。心經脈氣衰竭時,脈象跳動如豆粒般快速且躁動。脾經脈氣衰竭時,脈象跳動細小如鳥雀啄食般。體內津液如同屋頂漏水般不斷流失,如水流般不停歇,如覆蓋的杯子般無法保留。肺經脈氣衰竭時,脈象微弱如細毛般,如同無根植物般蕭索,如同麻子般搖搖欲墜,如同浮萍般漂浮不定。腎經脈氣衰竭時,脈象如同客人到訪般忽隱忽現,來去如彈石般快速,消失如解開繩索般迅速。命門之氣衰竭時,脈象如魚兒在水中游動般浮動不定,如同泉水湧出般突然出現,最終消失在膀胱。真氣衰竭時,胃氣已無。通過觀察面色和脈象,憑藉經驗判斷病情。

10. 七情脈

七情之脈。內傷五志。喜則脈緩。悲短憂澀。思結恐沉。驚動怒急。七脈宜先。審而處治。

白話文:

在中醫學中,有七種情緒對脈搏有影響,分別是喜、悲、憂、思、恐、驚和怒。這些情緒被稱為「七情」。

  1. 喜則脈緩:當人感到開心或興奮時,脈搏會放慢。

  2. 悲短憂澀:悲傷時脈搏會變短,憂鬱時脈搏會變得細澀。

  3. 思結恐沈:思考過多或害怕時,脈搏會變得凝結,甚至有沈遲的感覺。

  4. 驚動怒急:受到驚嚇或發怒時,脈搏會突然加速。

對於這七種情緒所引起的脈象變化,中醫認為應該首先注意到,並且根據脈象的特點來進行適當的治療。

11. 妊娠脈

婦人之脈。以血為本。血旺易胎。氣旺難孕。少陰動甚。謂之有子。尺脈滑利。妊娠可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別。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斧。欲產之脈。其至離經。水下乃產。未下勿驚。新產之脈。緩滑為吉。實大弦牢。有證則逆。

白話文:

女人的脈象以血為根本,血氣旺盛容易受孕,但氣旺則難懷孕。少陰脈動得厲害,表示可能懷孕了。尺脈滑利,懷孕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滑脈一直存在,胎兒必定在三個月內會形成。如果滑脈一直沒有消失,到了五個月就能分辨胎兒性別,左邊的滑脈是男孩,右邊的滑脈是女孩。懷孕的女性,肚子像簸箕一樣扁平,懷男孩的肚子則像斧頭一樣突出。快要生產的脈象,會到達離經的位置,等到水往下流的時候就會生產,如果還沒往下流就不要驚慌。剛生產完的脈象,緩滑為吉兆,如果脈象實大弦牢,則可能會有其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