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岐救正論》~ 卷之一 (4)
卷之一 (4)
1. 胃氣當察
愚按內經千言萬語。諄諄教人以胃氣為本。有胃氣曰生。無胃氣曰死。胃氣少曰病。又曰:脾胃為氣血之本。東垣云:胃中元氣勝。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虛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
胃中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削。即食㑊也。叔和云:多食亦飢者虛。立齋先生曰:人以脾胃為本。納五穀。化精液。其清者入營。濁者入胃。陰陽得此。謂之槖籥。故陽則發於四肢。陰則行於五臟。土旺於四時。善載乎萬物。人得土以養百骸。身失土以枯四肢。又云:愚按大病後谷消水去。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人體以胃氣為根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不足則生病。脾胃是氣血的根本,胃氣旺盛的人,能吃而不傷,即使過了用餐時間也不會感到飢餓;脾胃都強健的人,能吃而肥胖;脾胃都虛弱的人,則食慾不佳而消瘦,或者雖然吃得多卻依然消瘦,四肢無力,這是因為脾虛而邪氣盛的緣故。有些人食量很大卻依然瘦弱,這是因為胃中積熱,邪氣侵犯氣分,雖然能吃,但脾虛導致肌肉消瘦,即使吃也如同沒吃一樣。還有的人吃得多卻依然感到飢餓,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人體以脾胃為本,吸收五穀,化為精液,精華的部分進入營氣,濁氣進入胃中,陰陽協調,稱為「槖籥」。陽氣則散佈到四肢,陰氣則運行於五臟。脾土在四季中都處於旺盛狀態,能滋養萬物,人體依靠脾土滋養百骸,失去脾土則四肢枯萎。大病之後,飲食減少,津液流失,也是脾胃虛弱的表現。
精散衛亡。多致便利枯竭。宜當補中益氣為要。蓋脾為中州澆灌。四傍與胃行其津液者也。況大腸主津。小腸主液。亦皆稟氣於胃。胃氣一充津液自行矣。愚竊以為胃氣者元氣之用也。元氣者胃氣之主也。然必藉穀氣以資養元氣。元氣既盛。胃氣自充。故氣義有二。曰先天氣。
曰後天氣。先天者真一之氣。氣化於虛。因虛化形此氣從虛無中來。後天者血氣之氣氣化於谷因形化氣此氣從調攝中來。然而運化調攝政所以葆全其虛無之本。胃氣其可不重乎。
白話文:
精氣散失,衛氣消亡,容易導致身體虛弱,大便稀薄,體力下降。這時應該注重補益脾胃,增加元氣。因為脾胃是人體的中樞,負責運化水谷精微,滋養全身。大腸負責吸收水分,小腸負責吸收營養,它們都依靠胃氣來運作。胃氣充足,津液就會自然產生。我認為,胃氣是元氣的運作表現,元氣是胃氣的根本。元氣的生長需要依靠飲食精華的滋養,元氣旺盛,胃氣自然充盈。所以氣可以分為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兩種。先天之氣是生命之源,來自虛無,由虛化實,後天之氣是飲食精華轉化而成的,由實化虛。無論是先天之氣還是後天之氣,都要靠運化調攝才能保持其根本。所以,胃氣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2. 辨利痢脈病之殊
愚按仲景傷寒論:有三陰自利證。有協熱下利症。自利為陰寒宜溫以辛熱下利為傳經。三陰熱糜之。證宜從清解。自利脈微小緩弱。相合之脈也。下利則脈沉而有力或洪實和緩。乃邪熱入里之症也。至所謂痢者。內經謂之腸澼。金匱謂之滯下迥與傷寒病機不同也。此從濕熱所致。
為腸胃實積之病。多見於溽暑熏蒸之候。故治法從苦寒滌盪。攻積破瘀。既屬陽病。則脈宜從陽診。余每療此病。多有洪大滑數。或沉實者。治卻易愈。而脈見沉小遲弱。及浮大無力者。殊為乖候。大費心力。極意溫補。始得漸瘥。奈何高陽生之脈訣。乃謂下痢微小卻為生。
脈大浮洪無瘥日。此非積熱實病乎。既為積熱實病。乃陽病也。陽病而得微小陰脈而投以苦寒果。可得全生乎。不通害理。莫此為甚。雖然痢固為積熱實病矣。而胃氣未傷。六脈有神。飲食如常。無別蒹證。七日經盡。厥疾自瘳。設若元氣胃氣兩虛病氣獨熾。尤須察氣施治。
白話文:
我認為傷寒論中提到三陰自利症和協熱下利症。自利屬於陰寒,應該用溫和辛熱的方法治療;下利則屬於傳經,三陰熱糜,應該用清熱解毒的方法治療。自利症的脈象微小緩弱,屬於相合之脈;下利症的脈象沉而有力,或者洪實和緩,屬於邪熱入里之症。
至於所謂的痢疾,內經稱之為腸澼,金匱稱之為滯下,與傷寒病機不同。此病多由濕熱引起,屬於腸胃實積之病,常發生在濕熱熏蒸的季節。因此,治療方法應以苦寒滌盪、攻積破瘀為主。由於屬於陽病,所以脈象應該從陽診。我治療此病時,常發現脈象洪大滑數,或者沉實,治療後很容易痊癒。但如果脈象沉小遲弱,或者浮大無力,就屬於不正常的現象,需要費心力,極力溫補,才能慢慢痊癒。
然而,高陽生在脈訣中提到下痢微小卻為生,脈大浮洪無瘥日。這不是積熱實病嗎?既然是積熱實病,就是陽病。陽病卻出現微小陰脈,而用苦寒的方法治療,能保全性命嗎?這是不通道理,莫過於此。
雖然痢疾確實屬於積熱實病,但如果胃氣未受損,六脈有神,飲食如常,沒有其他併發症,七天病程結束,疾病就會自然痊癒。如果元氣胃氣兩虛,病氣獨盛,更需要仔細觀察病情,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
必先扶元為主。或少佐以清熱之品。可期後效。甚有虛痢而脈病俱虧。此經所謂五虛者。是勢屬危困。令人束手敢。曰積熱。為患尚須清滌乎。故立齋有云:夫人以胃氣為主。未有脾胃實而能患瘧痢者。若專主發表攻裡。降火導痰。是治其末而忘其本也。以上蓋救正高陽生解脈之。
誤也。大都傷寒雜病。須覘元氣虛實。至若錯認病機。愈支離枉謬耳。
白話文:
治療疾病應以扶元為主,必要時可以配合清熱藥物,才能期待後續療效。有些患者同時出現虛痢和脈象虛弱,屬於經書中所說的五虛,情況危急,令人束手無策。有些人認為積熱是病因,必須清滌,但這是不對的。古人說「夫人以胃氣為主」,脾胃虛弱的人才容易患瘧疾和痢疾。如果只著重於發汗解表、攻裡瀉下、降火導痰,治標不治本,是錯誤的。以上論述主要是針對高陽生解脈學說進行糾正。
總而言之,治療傷寒雜病必須先觀察元氣的虛實,如果錯認病機,就會導致治療方法更加混亂,結果更加荒謬。
3. 治病求本
愚按玉機微義曰:經云:治病必求其本。本於四時五臟之根也。故潔古張先生云:五臟子母鬼邪微正。若不達其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徐用誠先生云:凡心臟得病必先調其肝腎二臟。腎者心之鬼。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乏。此心病先求於肝清其源也。五臟受病必傳其所勝。
水能勝火則腎之。受邪必傳於心。故先治其腎。逐其邪也。故有退腎邪。益肝氣兩方。或診其脈。肝腎兩臟俱和。而心自主疾。然後察其心家虛實治之。張景岳先生曰。本者原也。始也。世未有無源之流。無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無非求本之道。今姑舉其略曰。
白話文:
治療疾病必須找到病根,病根源於四時五臟的根本。因此,潔古張先生說:五臟有子母、鬼邪、微正之分,若不理解這些道理,就難以真正掌握治療方法。徐用誠先生說:凡是心臟生病,必須先調和肝腎兩臟,腎是心的鬼,肝氣通暢則心氣平和,肝氣鬱滯則心氣衰弱,因此心病要先從肝入手,清源治本。五臟生病,必然會傳到它所克制的臟腑,水能克火,所以腎臟受邪氣,必然會傳到心臟,因此要先治療腎臟,驅逐邪氣。所以有退腎邪、益肝氣的兩種治療方法。或者診脈時發現肝腎兩臟都平和,而心臟卻自行生病,那麼就要觀察心臟本身虛實,再進行治療。張景岳先生說:本就是根本、起源,世上沒有無源之流,也沒有無根之木,澄清源頭,水流才會清澈,灌溉根部,枝葉才會繁茂,這都是求本之道。這裡只是簡單舉例說明。
死以生為本。欲救其死。勿傷其生。邪以正為本。欲攻其邪。必顧其正。陰以陽為本。陽存則生。陽盡則死。靜以動為本。有動則活。無動則止。血以氣為本。氣來則行。氣去則凝。證以脈為本。脈吉則吉。脈凶則凶。先者後之本。從此來者須從此去。急者緩之本。孰急可憂。
孰緩無慮。內者外之本。內實者何傷。中敗者堪畏。下者上之本。滋苗者先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虛者實之本。有餘者拔之何難。不足者攻之何忍。真者假之本。淺陋者只循像跡。精妙者洞別玄微。至若醫家之本在學力。學力不到。安能格物致知。而尤忌者不畏難而自足。
病家之本在知醫。遇士無禮。不可以得賢。而尤忌者好雜用而自專。凡此者雖未足以盡求本之妙。而一隅三反從可類推。總之求本之。道無他也。求勿傷其生而已矣。蘇子瞻曰:夫國之長短。如人之壽夭。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世有尫羸而壽考。亦有壯盛而暴亡。
白話文:
人之所以能活著,是因為有生機。要救治病人,不能傷害他們的生機。邪氣之所以能入侵,是因為正氣不足。要驅除邪氣,必須顧及正氣。陰氣依賴陽氣而生,陽氣存在則人能活著,陽氣耗盡則人會死去。靜止依賴運動而生,能動則能活,不能動則會停滯。血液依賴氣血而流動,氣血充足則血液運行順暢,氣血衰竭則血液凝固。疾病的表現依賴脈象而顯現,脈象吉利則預後良好,脈象凶險則預後不佳。後者依賴前者而生,從哪裡來就必須從哪裡去。急症需要緩解,急則憂慮,緩則無慮。外在依賴內在而生,內在充實則無所傷,內在虛弱則令人擔憂。上者依賴下者而生,滋養苗木要先堅固根基,砍伐樹木必使樹根枯萎。實者依賴虛者而生,有餘者去除並不難,不足者攻擊則不可取。假者依賴真者而生,淺陋者只循著表象,精妙者則能洞察玄機。醫家之所以能醫治病人,依賴於精深的醫術。醫術不足,如何能格物致知?最忌諱的是不畏懼困難而自以為足。
病人之所以能治癒,依賴於識別良醫。遇到醫術高明卻不尊重醫師,就無法得到好的治療。最忌諱的是喜好雜用藥物而自以為是。這些道理雖然不能完全窮盡求本的奧妙,但可以通過一隅三反的方式類推。總之,求本之道,無他,只求不傷害生機而已。[蘇子]說:「國家的興衰,如同人的壽命長短。人的壽命長短在於元氣,國家的興衰在於風俗。世上有人體弱多病卻長壽,也有身體強健卻早亡。」
若元氣猶存。則尫羸而無害。及其已耗。則壯盛而愈危。是以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久服而無害者。則五臟和平而壽命長。不善養生者薄節慎之功。遲吐納之效。厭上藥而用下品。伐真氣而用強陽。根本已危。
僵仆無日天下之勢。與此無異。此坡公借醫喻國其理一也。籲萬事有本。何獨治病。求本有道。何專藥石。故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則又曰:治病必求其本。愚以為元氣者生身之本也。病氣者元氣之賊也。治法者御賊之兵也。
白話文:
如果元氣仍然存在,那麼即使身體虛弱也不會危害健康。等到元氣耗盡,就算身體強壯也更加危險。因此,善於養生的人,要謹慎起居作息,節制飲食,進行導引運動,吐故納新。實在需要用藥時,就要選擇品質上乘、藥性溫和,可以長期服用而無害的藥物。這樣才能五臟平和,延年益壽。不善於養生的人,輕視節制飲食和養生功法,遲疑吐納的功效,厭惡上等的藥物,而使用下等的藥材,耗損元氣,使用溫補藥物來強壯陽氣,根基已經危殆。
人衰老死亡的趨勢,就如同國家衰敗一樣,都是無可避免的。坡公借醫術來比喻治國之道,道理是一樣的。我呼籲,萬事萬物都有根本,治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尋找根本之道,又何必專注於藥石呢?因此黃帝說:「陰陽是天地之道,萬物的綱紀,變化的父母,生殺的本源,神明的府邸。」他又說:「治病一定要尋找根本。」我認為元氣是生命之本,病氣是元氣的賊人,治療方法是對抗賊人的兵法。
藥之良毒者攻守之資也。醫之賢庸者智愚之將也。攻必元氣病氣兩實。始可用毒劑。守則為元氣既虛。病氣獨實。雖有可攻之勢。必先主守之方。以待敵愾之衰。益壯我壘之。堅而藥之。良者所不敢後即攻亦無多費力也。若其元氣潛消。根本已搖。攻無可攻。守莫能守。薄節養為迂緩。
藐導引非善基。反事搏鷙之雄。妄異旦夕之效。即縱形盛。何識中虧。其不致僨轍者少矣。再考啟玄子釋注求屬之論有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又曰臟腑之原。有寒熱溫涼之主。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白話文:
藥物的良性與毒性,是攻守的資本。醫生的賢能與庸碌,是智慧與愚蠢的領導者。攻打必須元氣和病氣皆實,才能使用毒藥。守則元氣虛弱,病氣獨實,雖然有可攻之勢,也必須先以守方為主,等待敵人氣勢衰敗,增強自身力量,堅守藥物。良藥所不敢後,即攻打也不需要多費力。如果元氣潛消,根本已搖動,攻打無可攻,防守也無力,薄節養生就顯得迂緩。
藐視導引,不是好的根本,反而是搏鬥猛獸的雄心,妄圖追求一日之效,即使形體盛壯,又怎麼知道內心虧損?這樣的人不致於跌入陷阱的少之又少。再考究《啟玄子》的釋注,其中有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又說:「臟腑之原,有寒熱溫涼之主,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故或治熱以熱。治寒以寒。萬舉萬全。孰知其意。此王氏之心得也。然。求其所謂益與壯者。即溫養陽氣填補真陰也。求其所謂源與主者。即所謂求其屬也屬即本也。根本之謂水火之本。則皆在命門之中耳。捨命門何處覓尋夫曰本。曰求本。曰必求。又不曰治本。而先曰求本。
蓋惟求始可得本得本始可論治吾願世之學醫者。一深長思也。
白話文:
因此,有時治療熱症要用熱法,治療寒症要用寒法,萬事皆可舉一反三,萬全之策。但誰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呢?這是王氏的經驗之談。然而,想要找到所謂的「益」與「壯」,就是溫養陽氣,填補真陰。想要找到所謂的「源」與「主」,也就是尋找其所屬,屬即本,根本就是指水火之本,而水火之本都在命門之中。若捨棄命門,又到哪裡去尋找所謂的「本」呢?
有人說「求本」,「必求」,卻沒有說「治本」,而先說「求本」。這是因為只有先「求」才能得到「本」,得到「本」才能開始談論治療。我希望後世的學醫者都能深思熟慮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