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三消論》~ 跋
跋
1. 跋
《三消》之論,劉河間之所作也。因麻徵君寓汴梁,暇日訪先生後裔,或舉教醫學者,即其人矣。徵君規詣其家,求先生平昔所著遺害。乃出《三消論》、《氣宜》、《病機》三書,未傳於世者,文多不全。止取《三消論》,於卷首增寫六位、藏象二圖,其餘未遑潤色,即付友人穆子昭。
子昭,乃河間門人穆大黃之後也。時覓官於京師,方且告困。徵君欲因是而惠之,由是余從子昭授得一本。後置兵火,遂失其傳。
偶於鄉人霍司承君祥處,復見其文,然傳寫甚誤,但依仿而錄之,以付後之學者,詳為刊正云。
時甲辰年冬至日錦溪野老書
白話文:
【跋】
《三消論》這部著作,是由劉河間所編撰的。因為麻徵君當時居住在汴梁,閒暇之日去拜訪劉河間的後代,有人舉薦了一位教授醫學的人,他就是劉河間的後人。於是麻徵君親自到他家中,請求得到劉河間過去所著的未公開作品。對方拿出了《三消論》、《氣宜》、《病機》三本書,這些書尚未公諸於世,且文章多有殘缺。麻徵君只取了《三消論》,並在卷首增加了六位、藏象兩張圖表,其餘部分未能進行修飾,就交給了他的朋友穆子昭。
穆子昭,是劉河間學生穆大黃的後代。當時正在京城尋找官職,生活頗為拮据。麻徵君希望透過此舉幫助他,因此我從穆子昭那裡得到了一本。後來,由於戰亂,這本書的傳承就斷絕了。
偶然間,在鄉人霍司承君祥那裡,我又看到了這本書的內容,然而,抄寫的版本有很多錯誤。我只能依照原樣記錄下來,並將它交給未來的學者,詳細校正其內容。
於甲辰年的冬至日,錦溪野老書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