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三消論》~ 正文 (8)

回本書目錄

正文 (8)

1. 正文

此藥兼療一切陽實陰虛,風熱燥郁,頭目昏眩,中風偏枯,酒過積毒,一切腸胃澀滯壅塞,瘡癬痿痹,並傷寒雜病,煩渴,氣液不得宣通,並宜服之。

人參,白朮,當歸,芍藥,大黃,山梔子,澤瀉(已上各半兩),連翹,栝蔞根,乾葛,茯苓(已上各一兩),官桂,木香,藿香(各一分),寒水石,甘草(各二兩),石膏(四兩),滑石,盆硝(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半盞,絞汁,入蜜少許,溫服。漸加至十餘錢,無時,日三服。或得臟腑疏利,亦不妨,取效更妙。後卻常服之,或兼服消痞丸。似覺腸胃結滯,或濕熱內甚自利者,去大黃、芒硝。

人參散,治身熱頭痛,或積熱黃瘦,或發熱惡寒,蓄熱寒戰,或膈痰嘔吐,煩熱煩渴,或燥渴瀉利,或目疾口瘡,或咽喉腫痛,或風火昏眩,或蒸熱虛汗,肺痿勞嗽。一切邪熱變化,真陰損虛,並宜服之。

石膏(一兩),寒水石(二兩),滑石(四兩),甘草(二兩),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水調下,或冷水亦得。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陽氣過盛、陰液虧虛的病症,像是風熱引起的乾燥鬱悶、頭暈目眩、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飲酒過多造成的毒素累積、各種腸胃不暢、阻塞,以及瘡癬、肢體痿弱麻痺等,也可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各種雜病、煩躁口渴、體內氣液運行不暢等狀況。

藥材包括:人參、白朮、當歸、芍藥、大黃、山梔子、澤瀉(以上各半兩),連翹、栝樓根、葛根、茯苓(以上各一兩),肉桂、木香、藿香(各一分),寒水石、甘草(各二兩),石膏(四兩),滑石、芒硝(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水,三片生薑一同煎煮至半杯,過濾藥汁,加入少量蜂蜜,溫服。可以逐漸增加藥量至十餘錢,不拘時間,每日服用三次。如果服用後腸胃通暢,也沒關係,效果會更好。之後可以持續服用,也可以搭配消痞丸一起服用。如果感覺腸胃堵塞,或是濕熱過盛導致腹瀉,就去掉藥方中的大黃和芒硝。

_人參散_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身體發熱頭痛,或是因為積熱導致的黃瘦,或發熱怕冷、發冷發抖,或是因為痰阻礙引起的嘔吐、煩躁發熱口渴,或是因為乾燥口渴導致的腹瀉,或是眼睛疾病、口腔潰瘍,或是咽喉腫痛,或是風火引起的頭暈目眩,或是身體發熱出虛汗、肺部虛弱咳嗽等。各種邪熱引起的變化,以及真陰虧損的狀況,都適合服用這個藥方。

藥材包括:石膏(一兩),寒水石(二兩),滑石(四兩),甘草(二兩),人參(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水沖服,用冷水也可以。